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医院总结 > 【胡适的励志散文】胡适语录

【胡适的励志散文】胡适语录

来源:医院总结 时间:2019-09-01 09:32:18 点击:

胡适的励志散文

胡适的励志散文 胡适的励志散文:铸材成器之方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 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 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

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 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 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 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 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 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 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掉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作工,每天只能做 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 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 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陰。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 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胡适的励志散文:跟着自己的兴趣走……目前很多学生选择科系时,从师长的眼光看,都不免带有短见, 倾向于功利主义方面。天才比较高的都跑到医工科去,而且只走人实用方面,而 又不选择基本学科,譬如学医的,内科、外科、产科、妇科,有很多人选,而墓 本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病理学,很少青年人去选读,这使我感到今日的青年不免 短视,带着近视眼镜去看自己的前途与将来。我今天头一项要讲的,就是根据我 们老一辈的对选科系的经验,贡献给各位。我讲一段故事。

记得四十八年前,我考取了官费出洋,我的哥哥特地从东三省赶到上 海为我送行,临行时对我说,我们的家早已破坏中落了,你出国要学些有用之学, 帮助复兴家业,重振门楣,他要我学开矿或造铁路,因为这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的,千万不要学些没用的文学、哲学之类没饭吃的东西。我说好的,船就要开了, 那时和我一起去美国的留学生共有七十人,分别进人各大学。在船上我就想,开 矿没兴趣,造铁路也不感兴趣,于是只好采取调和折衷的办法,要学有用之学, 当时康奈尔大学有全美国最好的农学院,于是就决定进去学科学的农学,也许对 国家社会有点贡献吧!那时进康大的原因有二:一是康大有当时最好的农学院, 且不收学费,而每个月又可获得八十元的津贴;我刚才说过,我家破了产,母亲 待养,那时我还没结婚,一切从命,所以可将部分的钱拿回养家。另一是我国有 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农民,将来学会了科学的农业,也许可以有益于国家。

入校后头一星期就突然接到农场实习部的信,叫我去报到。那时教授 便问我:“你有什么农场经验”我答:“没有。”“难道一点都没有吗”“要有嘛,我的 外公和外婆,都是道地的农夫。”教授说:“这与你不相干。”我又说:“就是因为 没有,才要来学呀!”后来他又问:“你洗过马没有”我说:“没有。”我就告诉他中 国人种田是不用马的。于是老师就先教我洗马,他洗一面,我洗另一面。他又问 我会套车吗,我说也不会。于是他又教我套车,我套一边,套好跳上去,兜一圈 子。接着就到农场做选种的实习工作,手起了泡,但仍继续的忍耐下去。农复会 的沈宗瀚先生写一本《克难苦学记》,要我和他作一篇序,我也就替他做一篇很 长的序。我们那时学农的人很多,但只有沈宗瀚先生赤过脚下过田,是惟一确实 有农场经验的人。学了一年,成绩还不错,功课都在八十五分以上。第二年我就 可以多选两个学分,于是我选种果学,即种苹果学。分上午讲课与下午实习。上 课倒没有什么,还甚感兴趣,下午实验,走人实习室,桌上有各色各样的苹果三 十个,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青的……形状有圆的、有长的、有椭圆的、有四 方的……。要照着一本手册上的标准,去定每一苹果的学名,蒂有多长花是什么 颜色肉是甜是酸是软是硬弄了两个小时。弄了半个小时一个都弄不了,满头大汗,真是冬天出大汗。抬头一看,呀!不对头,那些美国同学都做完跑光了,把苹果 拿回去吃了。他们不需剖开,因为他们比较熟悉,查查册子后面的普通名词就可 以定学名,在他们是很简单。我只弄了一半,一半又是错的。回去就自己问自己 学这个有什么用要是靠当时的活力与记性,用上一个晚上来强记,四百多个名字 都可记下来应付考试。但试想有什么用呢那些苹果在我国烟台也没有,青岛也没 有,安徽也没有……我认为科学的农学无用了,于是决定改行,那时正是民国元 年,国内正在革命的时候,也许学别的东西更有好处。

那么,转系要以什么为标准呢依自己的兴趣呢还是看社会的需要我年 轻时候《留学日记》,有一首诗,现在我也背不出来了。我选课用什么做标准听 哥哥的话看国家的需要还是凭自己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 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但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 十行,行行都需要,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社 会都需要,所以社会的标准并不重要。因此,在定主意的时候;便要依着自我的 兴趣了——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我的兴趣在什么地方与我性质相近的是什么 问我能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我便照着这个标准转到文学院了。但又有一个困难, 文科要缴费,而从康大中途退出,要赔出以前二年的学费,我也顾不得这些。经 过四位朋友的帮忙,由八十元减到三十五元,终于达成愿望。在文学院以哲学为 主,英国文学、经济、政治学之门为副。后又以哲学为主,经济理论、英国文学 为副科。到哥伦比亚大学后,仍以哲学为主,以政治理论、英国文学为副。我现 在六十八岁了,人家问我学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我对文学也感兴趣,白 话文方面也曾经有过一点小贡献。在北大,我曾做过哲学系主任,外国文学系主 任、英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系也做过四年的系主任,在北大文学院六个学系 中,五系全做过主任。现在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我刚才讲过现在的青年大 倾向于现实了,不凭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选课。譬如一位有作诗天才的人,不 进中文系学做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么文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 而国内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饭桶外科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你们 自己的损失。

在一个头等第一流的大学,当初日本筹划帝大的时候,真的计划远大, 规模宏伟,单就医学院就比当初日本总督府还要大。科学的书籍都是从第一号编 起。基础良好,我们接收已有十余年了,总算没有辜负当初的计划。今日台大可 说是台湾惟一最完善的大学,各位不要有成见,带着近视眼镜来看自己的前途, 看自己的将来。听说人学考试时有七十二个志愿可填,这样七十二变,变到最后 不知变成了什么,当初所填的志愿,不要当做最后的决定,只当做暂时的方向。要在大学一、二年的时候,东摸摸西摸摸的瞎摸。不要有短见,十八九岁的青年 仍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前途、职业。进大学后第一年到处去摸、去看,探险去, 不知道的我偏要去学。如在中学时候的数学不好,现在我偏要去学,中学时不感 兴趣,也许是老师不好。现在去听听最好的教授的讲课,也许会提起你的兴趣。

好的先生会指导你走上一个好的方向,第一、二年甚至于第三年还来得及,只要 依着自己“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做去,这是清代大儒章学诚的话。

现在我再说一个故事,不是我自己的,而是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 伽利略(Galileo ),他是意大利人,父亲是一个有名的数学家,他的父亲叫他不要 学他这一行,学这一行是没饭吃的,要他学医。他奉命而去。当时意大利正是文 艺复兴的时候,他到大学以后曾被教授和同学捧誉为“天才的画家”,他也很得意。

父亲要他学医,他却发现了美术的天才。他读书的佛劳伦斯地方是一工业区,当 地的工业界首领希望在这大学多造就些科学的人才,鼓励学生研究几何,于是在 这大学里特为官儿们开设了几何学一科,聘请一位叫RICCi 氏当教授。有一天, 他打从那个地方过,偶然的定脚在听讲,有的官儿们在打瞌睡,而这位年轻的枷 利略却非常感兴趣。是不断地一直继续下去,趣味横生,便改学数学,由于浓厚 的兴趣与天才,就决心去东摸摸西摸摸,摸出一条兴趣之路,创造了新的天文学、 新的物理学,终于成为一位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

大学生选择学科就是选择职业。我现在六十八岁了,我也不知道所学 的是什么希望各位不要学我这样老不成器的人。勿以七十二志愿中所填的一愿就 定了终身,还没有的,就是大学二、三年也还没定。各位在此完备的大学里,目 前更有这么多好的教授人才来指导,趁此机会加以利用。社会上需要什么,不要 管它,家里的爸爸、妈妈、哥哥、朋友等,要你做律师、做医生,你也不要管他 们,不要听他们的话,只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想起当初我哥哥要我学开矿。造 铁路,我也没听他的 话,自己变来变去变成一个老不成器的人。后来我哥哥也没说什么。

只管我自己,别人不要管他。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 的贡献也许比现在盲目所选的或被动选择的学科会大得多,将来前途也是无可限 量的。

胡适的励志散文:防身的锦囊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 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

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 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赠 与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作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 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 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续求学之路,我 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 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 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 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 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做,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 设备的:书籍,试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 养家的人所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 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 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 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 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 势力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 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的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成 社会的顺民了。

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 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有什么好法子呢依我个减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 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 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一 一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 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 们就觉得这是“无所为”的求知识了。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 果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 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 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节衣节 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 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 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智识环境中,你 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 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古人说,“待 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试想伽利略(Calileo )和 牛顿(Newtn )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 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 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离开学 校之后,大家总得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或者 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而实在和你的性情不相近的。在这种状况之下, 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为糊口而作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 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理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 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 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 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 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 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 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弥儿(j.S dll ) 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 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Sencer)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 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 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 合我们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 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有了这种心爱的玩艺儿,你就做 六个钟头的抹桌子工夫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点钟的桌子之后, 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 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 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生在这个不幸的时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叫我们悲观失望的。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 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 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怎 么还能够希望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 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古人说:“信心(Fith) 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 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穷教授叫做菲希特(FICht6)的,天天在讲堂 上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 兴的。菲希特死的时候(1814),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 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 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将来的善 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 应该有的信心。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我们也应该说:
“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 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你不信吗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万法郎的 赔款。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 )终日埋头在他的试验室里做他 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

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 发展;(二)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于一种微菌在生物体中的发展;(三)传染病的微菌, 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它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这三个问 题,在表面上似乎都和救国大事业没有多大的关系。然而从第一个问题的证明, 巴斯德定出做醋酿酒的新法,使全国的酒醋业每年减除极大的损失。从第二个问 题的证明,巴斯德教全国的蚕丝业怎样选种防病,教全国的畜牧农家怎样防止牛 羊瘟疫,又教全世界的医学界怎样注重消毒以减除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从第三个 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发明了牲畜的牌热瘟的治疗药苗,每年替法国农家减除了二 千万佛郎的大损失;又发明了疯狗咬毒的治疗法,救济了无数的生命。所以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Huxley)在皇家学会里称颂巴斯德的功绩道:“法国给了德国五十 万万法郎的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绩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 巴斯德对于科学有绝大的信心,所以他在国家蒙奇辱大难的时候,终 不肯抛弃他的显微镜与试验室。他绝不想他的显微镜底下能偿还五十万万佛郎的 赔款,然而在他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他已收获了科学救国的奇迹了。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 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看过胡适的励志散文的还看过:
1.胡适励志名言 2.大学生励志青春文章 3.高三必看励志文章精选 4.教育励志文章 5.励志工作的励志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