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年终总结 > 【寻问题之根,探解决之路】 寻夫之路

【寻问题之根,探解决之路】 寻夫之路

来源:年终总结 时间:2019-10-26 07:57:05 点击:

寻问题之根 探解决之路

寻问题之根 探解决之路 “解决实际问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 的难点。自课改实施以来,苏教版教材一改以往的“应用题” 编排模式,一线教师大多不太适应,难以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惑。本文就从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 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在教学中注重解决问题意识 的渗透孕伏,注重解决问题的体验感悟,注重解决问题的价 值体现三点做法。

摘 要:
渗透、体验、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 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由此可看,“解决 实际问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在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课程实施以来, 对于如何正确地处理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这部分内容 究竟要求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等问题常萦绕在一线教 师心头,不得其解。在一次调查问卷中,学校竟有65%的数 学教师认为教材独立编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对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的作用不明显,建议取 消这样的编排。这样的结果发人沉思,笔者试着从教材、教 师和学生三方面分析其原因:1、教材:新教材、新编排、新内容 “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教学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第 一年段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主,是解决问题的教学 基础。教材在编排时将这些内容散落在各册教材的某个相关 的计算单元教学之中。到了第二学段,四、五、六年级教材 专门设立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独立单元,主要编排了 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到的具体策略。

年级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材内容:
一:《加法》、《减法》单元中穿插了求和、求差、求 相差关系的简单加、减法实际问题。

二:《乘法》、《除法》单元中穿插了倍数关系、乘加、 乘减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乘法》、《除法》单元中穿插连乘、连除的简单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上用摘录条件的策略解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下用画图、列表的策略解决相遇的实际问题 五:上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下 用倒推法解决求原来量的实际问题 六:上用替换与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的实际问题,下用 转化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新教材中的解决实际问题与运算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 在建立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和解答实际问题, 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材选择了现实的、真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探索价值的贴近 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提倡解法的多样化与解决方式的不唯一,从而发 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教师:过分关注解决问题,重解法,轻体验。

在平时的听课和研讨中,常常看到教师对解决实际问题 的教学有意无意地按照过去的应用题进行教学,规定解答方 法,归纳题型特点。有些教师认为:“解题才是真本领。学 生已经会解答了,至于策略会用就用,不会则罢”,课堂教 学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严重,当学生 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时,教师便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而不 顺应学生的思路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为走过场,结果将解决问题的能力降格为解题技巧。长此 以往,学生逐步习惯于线性思维模式和机械模仿的解题步骤, 富有个性的数学思考被模式化、程序化的低层次操作所代替。

正因为此,一些教师在努力依据教材的要求设计教法进行教 学时感到很吃力,只是从形式上强化用策略解决问题,且大 多停留在课内,学生作业时是否自觉运用策略,就不得而知 了。

还有一些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不够,在思想上将解决 问题的策略等同于“奥数”,把各种类型的题目尽可能多地 罗列出来,一味地追求难题,“满堂灌”、“题海战”,教 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疲惫。这样,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严重抑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健康发展。

3、学生:乐于接受,运用起来嫌麻烦。

在结束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学习后, 在本班进行了调查反馈:你觉得列表的策略:①方便;
②有 帮助;
③烦。48名调查对象中,20名学生选择②,15名学生 选择①,13名学生选择③。分析选择③的学生构成,其中7 名是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思维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5名是学 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观察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 们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学生能感受到列表法整理信息的便 捷性,以及整理信息的必要性,但在完成练习时,大部分学 生却不乐意使用,问及原因,学生们都说:“我们已经看出 数量之间的关系,已经知道怎样列式计算了,再填表格,太 麻烦。”再如,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行程问题和场地面积扩大 与缩小的问题上,有的学生觉得画图浪费时间,只要能做对 就行。

从上述现象而言,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的态度有积极与 消极之分,积极的态度表现为心理接纳,体验到填表整理、 画图对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的帮助作用,能形成自 觉进行整理、画图的习惯。消极的态度则把填表、画图看成 额外负担,理解为课本和老师的硬性规定。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 心应放在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历程,问题解决的核心并非 是各种特殊的解题方法或技巧,而是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感悟。笔者 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些尝试:
一、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注重解决问题意识的渗透孕 伏 纵观苏教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一至三年级的教材虽没有 单独设置解决实际问题单元,但是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融 合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编者实际上是遵循了螺旋上升的原 则,?如:在一年级开始学习统计的时候,就渗透了分类的 思想和列表的方法;
在低年级结合木块图或者小棒图认识数, 结合计数器理解加减法算理等,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画 图的方法;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十法”就是一种转化的思 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中“做减法想加法”就是互逆运算、倒 推思想的渗透;
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整理条件,就是列表画 图方法的渗透;
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就 是转化思想的渗透……通过循序渐进的数学教学,不断加强 策略的形成,加深对策略的体验,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深 化对问题的独特理解,并由此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体 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只有教师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渗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解决实际问 题的经验,学生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各 种问题。

二、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体验感 悟《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数 学教学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对解决问题策 略的体验和感悟是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灵魂所在。激活学生 的经验是获取策略体验的起点,教学策略时创设合适的情境, 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和心理准备。除了引入部分需要情境创 设,问题情境应该贯穿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全过程,要善于 在探究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彰显策略价值的过程中,进一步 将学生对策略的体验引向深入。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探索策略 以及运用策略探寻解决问题途径的时间,让学生能把静态的 抽象的策略转化为动态的具体的思考,即构建解决问题的整 体思路,从而淡化题型,摆脱模式化解题的桎梏。在学生思 维模糊的地方,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 时甚至需要降低难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策略的作用。最后, 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练习使 用这些策略,加以归纳与提炼,引导学生从看似不同的现象 中提炼出相同的本质规律,为学生形成富有理性的数学思考 积累经验与感悟。

如,四年级(上册)“列表”的策略。在学习这一策略之 前,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自己独立解决, 只不过他们是凭经验而为,解题思路相对比较无序。面对这 样的教学起点,如果我们还是根据教学任务,一厢情愿地告 诉学生解决这类问题要用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那么学生不但不能体会列表的好处,相反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 实际教学时,不妨在例题出示后,就让学生自己尝试独立解 决,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有意识地呈 现信息、建构表格。通过比较例题中的文字信息与表格中的 信息,使学生了解表格中的信息更清晰地反映了数量之间蕴 含的关系,更便于理出解题思路,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认同 表格的优越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运用列表的策略 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使“列表”策略不再由教师简单地 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三、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注重解决问题的价值体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情境要丰富些,直观情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为 需要。难度和复杂性要有层次,呈现的方式要多样化。教师 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促进学生形成自己所能 理解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优劣之分, 但思考过程并没有好坏之别,都能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 所作的努力。教师应给学生阐明和讨论策略的机会,让学生 在交流、倾听中比较并优化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 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模仿性练习,及时巩固新知,让学习 能力弱一些的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功;
二是变式性练习,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思维定势,防止生搬硬套;

三是综合性练习,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实际问题时,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寻求解决问题 的最佳策略,促进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比如:教学完六上的《用替换与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后,安排这样的练习:
(1)鸡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 各有多少只吗? (2)小红买6角和8角的邮票一共13张,用去8元4角钱。

这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练习要求:①可以画图或列表, 想想该怎样假设和替换?(针对能力弱点的学生) ②你会直接列式解决吗?(难度提高了点) ③归纳一下,这样的实际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 征?(综合式强) 练习时,及时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体验到 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 得到发展。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 们能把数学教学的内容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加强数学策 略的渗透与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索探求,逐步积 累解题经验,以掌握更多、更具体的思维策略。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逐渐习惯客观理性地面对问题,运用合适的的策略 与技巧来解决,从而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数学素养,领悟 数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02年 2、《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孔企平、胡松 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