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季度总结 > 初中数学培养哪些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心智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培养哪些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心智能力的培养]

来源:季度总结 时间:2019-11-11 07:57:22 点击:

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心智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心智能力的培养 摘要:按照发展心理学理论,初中生正处在形式运算阶 段,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处于优势,但依然是一种相对低级的 “经验型抽象思维”,它更多地依赖于形象思维的支撑。在 初中数学教学时,既要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认知能力 相适应,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又要通过适当的教学设 计,积极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
形式运算;
抽象思维;
数学教学 一、教育与青少年心智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1.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其认知特质 2.教育促进初中生心智发展的功能 二、初中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其认知特质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按照主体适应环境 的方式,把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感知运动 阶段(0~2岁),儿童通过感知运动方式来认知外界,协调 并适应外部环境;
在前运算阶段(2~6岁、7岁),儿童开 始具有表象思维的能力,并能够使用符号;
在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12岁)儿童能够获得稳定的概念,可以进行一 定的逻辑运算,具有了可逆性思维;
在形式运算阶段(11岁、 12~14岁、15岁),青少年的思维能够摆脱具体内容,提出 假设,借助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其智力活动 达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11岁、12~14岁、15岁,基本上就是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也就是说,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 心智水平,基本上处在“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阶 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思维在脱离对具体事物感知的 情况下,能够进行抽象的形式推理。当然,这种抽象能力还 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即还处于“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

“经验型抽象思维”是相对于“理论型抽象思维”而言的, 是抽象思维中相对较低阶段的思维能力,它更多地依赖于形 象思维的支撑。

2.初中生心理发展所处阶段及其认知特质 既然初中生基本处在“形式运算阶段”,那么这个阶段 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呢?皮亚杰引用现代代数中的“四变换 群”和“格”的逻辑结构,刻画了“形式运算”图式。所谓 四变换群(INRCgroup),指的是一种整体结构形式,可以 有四个基本变换:正面或肯定、反面或否定、相互、相关。

每一个正面运算,从分类上必对应逆反运算。四变换群可以 穷尽命题的各种关系。所谓格(lattice),就是在四个变 换群的基础上,通过集合论(settheory)的“并集”(A并 B)和“交集”(A或B)而组合起来的命题组合系统。对于 11~15岁的青少年来说,虽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变换组 合系统,但他们已经能够运用组合、包含、比例、排除等形 式运算结构来解决所面临的逻辑课题了。青少年(包括初中 生和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非常快,他们的抽象思维逐步 处于优势地位。当然,这里的“优势”,并不是说初中生只有抽象思维,而是说在思维的具体成分和抽象成分的统一关 系中,抽象成分日益占主要地位,与此同时,随着抽象思维 的发展,具体思维也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改造。但少年期(初 中生)和青年初期(高中生)的思维还是有所区别的。在初 中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但在 很大的程度上尚处于经验型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感性 经验的支持。而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则处于理论型阶段,他 们已经能够运用抽象的理论来分析各种具体事实了,从而不 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三、针对初中生心理发展阶段及其认知特质的初中数学 教学 1.初中数学教学的双重任务 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与认知特质,对于初中数学 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初中生的心理,在 教材选择、课堂设计和授课方式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有的 放矢,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我们有责任引导 学生的心智能力朝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初中 数学的教学任务是双重的,不但要在尊重学生心智能力的基 础上传授知识,而且要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导学生心智能力的 发展。

2.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 (1)通过适当引导,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由于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属于经验型的,即还是一种“经验型抽象思维”,尤其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脱离具体实物的情况 下,让他们去了解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法则、公式、运算等, 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初中生抽象思维 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支持这一特点,来有效地组织教学。这 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方面要求,即尊重学生心智能力现实 的要求。例如,在讲授“数轴”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温度计、 标尺和秤杆等实物带到课堂。因为学生对这些实物是有感性 经验的,在这些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对“数轴” 进行抽象,并总结出数轴的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数轴必须 有一个原点;
第二,数轴必须有一个正方向,数轴上数量的 增减方向是固定的;
第三,数轴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 (单位长度)。然后,再给出完全抽象的数轴定义就顺理成 章了,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温度计、标尺和秤杆这些具体缩 减物的感性认知,就能够较容易地掌握“直线”和“数轴” 这类抽象的概念了。(2)通过探究式学习,将抽象思维再 运用到具体实物中去在课堂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过 程,初中生初步获得了某种抽象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还不 十分稳定,或者说,它还没有真正成为初中生的一种自身能 力。能力是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并改造现实的力量。就像大 家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这种抽象能力的巩固,需要 教师引导学生去积极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用习得的抽象数学 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只有经过这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课堂习得的抽象知识才能真正转换为一种内在 能力。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二方面要求,即引导学生心智 能健康发展的要求。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开展探究式学习:某超市打出了打折优惠的广告,购 买西瓜、苹果有以下两种优惠方法:(1)买一送一(即买 一个西瓜送一个苹果);
(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 付款),但前提是要购买3个以上西瓜。这两种方法有区别 吗?到底哪一种更便宜呢?这仿佛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 但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将现实生活问题与所学到的数学知 识(函数关系)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假定每个西瓜30元,每 个苹果5元,教师要求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假 定你要买4个西瓜,那么买几个苹果最合算呢?解:当然苹 果不少于4个。设买苹果x个付款y元,x>3,且x为自然数。

用第一种方法付款:y1=4×30+(x-4)×5=5x+100;
用第 二种方法付款:y2=(30×4+5x)×90%=4.5x+108;
比较y1 与y2的大小:设d=y1-y2=(5x+100)-(4.5x+108)=0.5x -8。讨论:①当d>0时,0.5x-8>0,即x>16;
②当d=0时, x=16;
③当d<0时,x<16。所以,当买的苹果多于16个时, 方法二省钱;
正好买16个苹果时,两种方法所需付款钱数一 样;
当买的苹果为4~16个时,方法一省钱。学生在理论联系 实际的过程中,使得他们所习得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各种现实 情况中得到了应用,这个应用过程的结束,就是他们抽象思 维能力的真正养成。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抽象数学知识,也有利于他们养成透过事物表面现象来认识其实质的习惯。

参考文献[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社,2002.[2]王清.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的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