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季度总结 > [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高效性教学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高效性教学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来源:季度总结 时间:2019-10-21 07:57:29 点击:

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高效性教学研究

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高效性教学论文代写研 究 引 言 基于当前新课程教学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课 程改革也就迫在眉睫.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革新 教学传统,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 的教学模式,要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 本文基于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 教学模式,它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 其教学本质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突出学生自主 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很 好的响应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 学案导学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组织 教师针对教材对导学案进行开发和探索. 而后组织学生根据 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 而后组织 学生针对教师的导学案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意见,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导学案的设计.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位. 这也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学习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者,教学过程中秉承着“授之以 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 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这才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也是这种学案导学教学 模式的根本宗旨. 2. 导学教案的编写原则 我们知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导学案的设 计. 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时,教师要从教材的编 排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学大纲及相关参考资料和学生的认 知能力等进行合理分析,最大限度做到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 目的. 同时,学案的设计还应该具备启发性原则. 有助于学 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锻炼,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者,学案的设计还要遵循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 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 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案设计 中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让每名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 的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意见 3.1 导学案的设计引入 学案导学的教学核心是学案的设计,而课堂的教学好坏 很大程度上受课前情景导入的影响. 那么,导学案的设计一 定要注意课前引入的设计,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计数原理》章节时,同一年级的高中数学教师 应组织起来针对该章节的知识点共同研究和编写导学案,导 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 例如旅游路线的选择方式有多少种、一个企业产品的合格率、 小型彩票投注的概率,等等. 类似于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课 前导入及导学案练习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好奇心,为课堂有效教学作出铺垫. 3.2 导学案的课堂应用实践 在课前导入环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的在学生自学、讨 论交流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对本章知识点了解的程度及存在 的问题. 然后依据实际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要紧贴教材内容、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 不能过于笼统, 过于强调面面俱到. 而是要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 反馈的信息展开. 例如学习《三角函数》课时,教师在课前 学案导入的基础上只需对“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的 三角函数”等概念作出简单叙述. 重点对学生的疑惑问题进 行讲解. 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函数y = A sin(ω x + ψ)”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同时引入“三角函数模型的 简单应用”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帮助. 3.3 课后的学生讨论交流 课后,教师要针对学习过程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发散性的 导学案. 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创新思维有所提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各个学习小组,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成 绩均衡及性别均衡等. 各个小组成员一起负责课后学案的研 究分析. 并针对疑难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组长将小组疑惑整 体归纳. 教师要创建班级讨论QQ群或者学习大组进行共同讨 论,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针对指导. 另外,教师 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 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 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 总 结WWw.dYLw.NEt 【参考文献】 [1]赵赞民.构建内涵丰厚的高中数学教学[J].教育教 学论坛. 2010(04). [2]郑金才.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 装备. 2010(1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