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年终述职 > [基于学习需求的小学写作微课程设计]

[基于学习需求的小学写作微课程设计]

来源:年终述职 时间:2019-10-21 07:57:28 点击:

基于学习需求的小学写作微课程设计

基于学习需求的小学写作微课程设计 写作教学设计的起点是确定写作教学目标。但是,确定 某一目标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一直以来 众说纷纭,但始终没有得到厘清。

有人说,应该基于写作课程标准,有人说应该基于写作 原理,还有教师事实上是基于自己的写作经验……笔者则认 为写作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下的写作学习需求。几年来 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小学写作教学的出发点就是探测学生 完成某一写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据此确定写作教学目 标、开发相应的写作教学内容。

一、写作教学设计的前提:学习需求分析 我们知道,在母语背景下,学生的写作学习不是零起点, 学生不会像一个空空如也的容器一样等待教师用大量的写 作知识去填满。孩子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习得大量的词汇与 句式,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这些内容我们统称 为写作学情。

而写作学情是复杂的,是交织在一起影响着学生的写作 学习的。单从动机维度看,就会有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学 生写作愿望消退,有的学生则酷爱写作,有的学生喜欢某一 文体或某一题材,某一学生则喜欢特定场合的写作,等等。

因此,写作教学如欲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针对制约学 生写作水平提升的一二处瓶颈问题实施有效干预。如果所涉 及的问题过大,可能难以把握;
如果问题过杂,则可能模糊焦点。

理想的写作教学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以解决 学生写作实际困难为最大诉求,而不求面面俱到传授写作课 程知识。面对学生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对于有些问题就不妨暂时“悬置”,这样可以集中 时间和精力解决当下突出的问题或核心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提出设计小学写作微型课程 的构想,并在若干学校开展了一些实验,也获得了一些有益 的经验。

考虑到小学生写作学习在知识、经验方面的不足,微型 化写作教学设计要素必须非常简单:一个微型的学习目标, 一个简化的学习内容,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简单学习情境, 一个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简易支架。同时,这一微型写 作设计可以在30分钟内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实施完毕,既便 于学生的学习,也便于教师的组织与检查评价。

在微型写作课程中,学生在写作中遭遇的关键性困难是 教学设计的基本目标:多数学生在写作中普遍遇到的困难是 主导目标,少数学生所遭遇的主要困难则构成分支目标。微 型化写作教学设计的目标始终来源于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 难和常见不足。

微型写作教学设计流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写作教师 研究小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经常遭遇的各类问题;
其次, 教师从众多写作问题中找出较为关键的问题;
第三,教师聚焦这些关键问题,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
第四,依据 这一指向明确的目标,同时考虑学生知识结构,选择合宜的 能够达成目标并且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第五,通过设 计相应的情境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写作任务,改 进存在的问题,提高写作能力。

微型写作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满足学生写作学习过程中 的具体需求,来改进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其实 质就是:通过微型化的指向,以及具体明确的写作指导来“变 构”学生的写作知识状况。

二、小学微型写作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我们想借助几个案例简要阐释基于学习需求的微型写 作教学设计的原理。

【案例一】文章为啥写不长? 小学语文教师是不是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许多学生 在写作时经常苦于“没啥可写”,一篇作文写个二三百字就 很费力? 对于这个问题,通常语文老师是怎样进行教学的呢?是 否会要求学生多读、多写、多观察、多积累?但为什么提这 些要求?这些要求能够切实改进学生文章写不长的现状 吗?如果不对学生的学情做一番分析工作,就提出一套方案, 显然是比较草率的。

香港学者谢锡金做过的一项研究就非常具有启发意 义:该项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6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谢老师先让学生围绕某一个话题进行口述,要求学生先 把脑中所想到的所有内容说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就口述的内 容进行书面写作。谢老师在比较学生口述内容与书面表达内 容时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文章写不长的学生,在口述时涉 及的内容很多,但到了书面写作时的这些内容却减少了许多。

通过分析发现:原先在口述内容中包含着不少复杂的句式和 丰富的词语,但是,在书面作文中,许多口述的内容都被回 避了,或被简化了。

原因何在?谢锡金发现:对于香港中小学生而言,作文 “写不长”的实质原因在于学生未能有效地运用普通话书面 语去表达粤语口语所想、所说的内容。对于香港的小学生而 言,构成其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写作内容的缺乏,而 在于如何运用普通话表达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在口语与书 面语的转换过程中存有极多的问题和极大的困难。

至此,香港小学生“作文写不长”这一笼统的现象就转 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学情:学生在写作中缺乏“现代汉语常 用词语与句式”。针对这一学情,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确定一 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若干与写作内容相关的现代汉语词 汇和句法结构,以促进学生自如运用现代汉语表达已经生成 的主题内容的能力。大陆小学生的写作同样存在“写不长” 的现象,那么其中原因何在?是否与香港学生的“写不长” 原因相同呢?巧合的是,在山西省有一位老师也叙述了一个非常类似的案例。

山西省某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作文题是“监考老师”, 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写作对象就是当时监考的老师。同学 们都说这题目出得“太损”,因为这次监考的老师都不是本 班的任课老师,大家对这些老师都很不了解。于是出现了全 体学生写作成绩的大滑坡。有同学说,40分的作文题,只得 了27分。有同学说,试卷要求写400字以上,但自己只写了 200多字就无话可写。还有孩子诉苦说,自己把监考老师的 咳嗽声都写上了,实在找不到可写的内容了。在该老师面前, 一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的:
丁零零,考试的铃声响了。

随着铃声,进来一位男老师,他的个子很高,四十多岁。

上身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下身穿一条蓝裤子。黑黑的头发, 浓浓的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大嘴巴。他走进教室咳嗽了 两声,然后走上讲台。

他先宣布了考场纪律,然后就开始发卷。发完试卷,他 又给我们念了一遍题。开始我觉得他很凶,后来觉得他一点 儿也不凶。

他一会儿坐在讲台上看着我们,一会儿到下面看同学答 题。他走到我跟前,还跟我笑了一下。

丁零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他就开始收卷子,收完 卷子,就拿着卷子走了。

老师把这位学生的作文看了一遍,发现作文只写了监考老师的外貌和监考过程,有许多内容都没有写进去。于是老 师拿出稿纸对学生说:“现在我写几个问题,你来答。” 1.你平时考试紧张不紧张?这一次呢?如紧张,说明为 什么? 2.你坐进教室,在等监考老师进来时,想了些什么? 3.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4.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又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 么? 5.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在你身边停留过没有?如果 停留了,把他停留在你身边时的情景写出来。

6.他给你的最后印象是什么? 学生答完后,育英老师问他:假如现在让你写监考老师, 你还觉得有困难吗?那位学生想了想说:我还是觉得写不了 多少字。老师笑了:你已经写出来了,早就超出400字了。

把你回答的这些话从头至尾读一遍,看看是不是一篇文章? 显然,这位学生只写了监考老师的外貌和监考过程,而 完全忽视了自己的心理感受等内容。而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 六个问题,其实暗含了这样两个知识:充实文章内容,可以 将笼统的事件细分为几个阶段(例如将监考过程分为“考前 等老师,老师进考场,老师发试卷,老师考场巡视,老师出 考场”等环节),如此可以大大充实写作内容;
也可以在写 对象的同时,加入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增加一个写作维度。

老师其实教给了学生一套如何开发写作内容的策略。【案例分析】 本案例侧重说明:微型写作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 学习目标? 学生作文为什么写不长?背后的学情是非常复杂的,而 不仅仅像一般老师通常认为的那样——“缺乏生活、缺少积 累”。例如,可能是学生主题知识的缺乏——俗称的“腹中 空空”;
也可能是表达能力的不足——所谓的“茶壶煮饺子, 有货倒不出”;
还可能是由于态度问题……因此,如果简单 地针对“写不长”现象进行干预,实际上是无法解决学生“写 不长”的问题的。正如医生在诊断病情时,经常要面对病人 “发热”的表象,但“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没有分 析到真正的症结所在,简单化的“退热”必定无济于事。

同样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同样是文章“写不长”,但其 背后的具体学情显然大不一样。上述香港谢锡金老师所面对 的学情主要是“词汇句式缺乏导致写作困难”,而山西那位 老师所面对的学情就是学生写作“内容开发”方面的困难。

前者只需要让学生强化语言学习,后者则需要教给学生“调 用原有经验,充实写作内容”的方法。

这两个案例说明了写作课程设计中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更说明了一旦准确把握学情,就可以形成明确具体的课程目 标,对学生写作问题的干预与矫治就有了针对性。

不过,如果从学情分析的方法手段层面看,虽然两个案 例都对学生的写作学情做了分析,但前者具体明确,而后者相对模糊笼统。谢锡金老师采用的是实验分析的手段,其中 有量化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虽然略微复杂,但可操作可重复, 具备较好的迁移价值。山西老师采用的则是经验判断法—— 从案例中可知,教师一读学生作文就能够立刻判断出其中存 在的问题并且据此制订有效的矫治策略,这一方式看似简便 的行为,其背后依赖的是教师多年的经验积累,虽然有时非 常有效,但必然会受到教师个人条件的限制,一般而言比较 难以操作也无法重复。不过从依据学情确定课程内容层面看, 山西老师在课程内容开发方面介绍得更加充分。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知,两地小学生都面临文章写不长的 困惑,但其内在学情却完全不同。一旦探测出不同的学情, 则写作学习目标自然明确;
有了指向明确的目标,就可以较 为顺利地依据目标开发出合宜的教学内容。

【案例二】怎样写出故事味道? 当前,许多小学非常重视创意写作教学。但是,创意写 作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天马行空随意编写一些不着边际的 故事。事实上,我们在试验中,发现许多小学生虽然声称自 己在写故事,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会虚构故事。多数学生写 出来的故事完全没有故事味,只是简单交代一个事件,然后 再来一段夹叙夹议的文字,说一说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总体感 受。学生在写作故事时,经常出现平铺直叙的事件叙述,所 写的故事单调乏味,并且总是把故事当成一般的叙事散文来 写,这些都构成了学生故事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根据这样的学情,教师可以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让虚构的故 事像一个故事,让学生的故事具有故事味道。目标明确之后, 教师还需要提供精当的知识内容。

如何才能增强故事味道?这就需要引入一些叙事知识。

如果能够教给学生有效的故事编制知识,学生写作故事能力 当会有所改进。为此,我们引入美国作家杰里·克利弗有关 “故事内核”知识作为指导学生进行故事写作的核心知识。

克利弗认为,故事能够引人入胜的奥秘是:人们在愿望的推 动下采取各种行动,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障碍形成各种冲突, 采取各种办法克服障碍。因此,写好一个故事需要具备一些 最基本的知识元素:冲突与行动。其中,“冲突”的基本元 素有:“愿望”与“障碍”。故事写作基本围绕“冲突”这 一关键性的写作知识来写。于是,就有了如下一个微型化的 创意故事写作教学设计:
1.写作知识:冲突=愿望+障碍。

2.写作情境:运用竞争故事模板,写一篇以“创新”为 题的有趣故事。

3.写作支架:《故事会》范文。

基本流程如下:
步骤一:学习故事知识。

同学们都喜欢读《西游记》。为什么《西游记》里的故 事这么吸引人呢?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西游记》中的许 多故事都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取经+妖怪=《西游记》。在这里,“取经”是一个强烈的愿望,“妖怪”是阻挡愿望 实现的“障碍”,在这个强烈“愿望”驱使下,小说主人公 采取了许多行动克服了重重障碍,终于取得真经。所以,写 好一个故事,可以运用一个非常有用的故事写作规则—— “冲突=愿望+障碍”。

步骤二:运用“竞技”类故事模板设计故事框架。

如果我们要写一篇题为“创新”的故事,我们首先可以 运用一个故事模板作为故事发生的具体情境。比如,我们可 以运用“竞技”故事模板构思故事。竞技故事模板大致有如 下要素:愿望——夺冠;
障碍——对手高强;
为了实现夺冠 的愿望,必须战胜高强的对手,因此,需要采取独特的行动 ——别出心裁,用“创新”的方式赢得竞争。

步骤三:借用《故事会》中的故事为支架,按故事要素 加以改编。

1.愿望与障碍。

有两家生物研究所,一家在美国,一家在俄罗斯。他们 都认为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研究技术。终于有一天, 他们决定用斗狗的方法决一雌雄。双方协商,各自用五年的 时间去培育世界上最凶猛的狗,到时进行一次斗狗比赛,看 看最终谁能获胜,谁就是生物研究界的老大! 2.行动设计。

对手如此高强,怎么办呢?双方都要采取行动克服障碍, 战胜对手。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设想一下双方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最后鹿死谁手呢?学生开始构思,拟出框架,经过 讨论最终展示如下“行动”。

行动1:俄罗斯研究人员从西伯利亚荒原中发现的千万 年前的冰冻剑齿虎身上提取DNA,然后运用转基因技术移植 到当今最凶猛的狗身上培养出最凶猛的“转基因狗”。美国 研究人员则利用电子脉冲技术培育出具有强大动力的“机器 狗”,最后一举战胜俄罗斯。

行动2:美国研究者将大象与恶狗基因组合,培育出超 大型猛狗,俄罗斯研究者则研制出微型迷你狗,最后钻入美 国大狗腹部咬断其股动脉杀死对手。

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构思,大家发现学生构思的故事 具有较为生动曲折的情节,故事味较为浓厚,但受到“生物 工程”知识影响较大,对“行动”的构思都脱离不了“生物 工程”,总体上还是雷同的。于是老师提供了原文所构思的 “行动”并改编了结尾,学生颇受启发。见下文:
俄罗斯研究人员找到了地球上最凶猛的杜宾犬和西伯 利亚狼进行杂交。等母狗生了小狗之后,科研人员又从里面 挑选出体型最大、力量最强的那只进行单独饲养,并进行了 高强度的训练。五年后,这只狗成了前所未见的猛狗。没有 人敢接近它,只能把它关在钢筋制成的笼子里。约定的比赛 日期终于到了,俄罗斯人带着装狗的笼子,信心满满地来到 了赛场。而美国研究人员却带来了一个奇怪的动物,看上去 像腊肠狗,但却有近三米长,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在场的观众都为美国研究人员感到担心,都觉得这只腊肠狗很快就会 被俄罗斯的狗撕成碎片。

笼门一开,俄罗斯的狗咆哮冲出笼子,向对手扑过去。

而赛场那边,腊肠狗却慢腾腾地踱出笼子,一步一步向前面 移动。眼看俄罗斯的狗气势汹汹地冲到腊肠狗面前,就在这 时,腊肠狗突然张开大嘴,一口咬住了俄罗斯那只狗的脖子, 活活咬死了这只最凶猛的狗。

俄罗斯的研究人员走到美国对手面前,摇着头表示难以 置信:“我们不明白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有最好的 工作人员,花了足足五年的时间来培养训练这只杜宾犬和西 伯利亚狼杂交的后代。” “这没什么,”美国研究人员耸耸肩,说道,“我们找 到最好的外科整形医生,他们花了足足五年的时间,终于使 一条鳄鱼看上去更像腊肠狗。” 结论:创新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够想别人不曾想、不敢 想、不能想。创新其实又很难:因为那么多人都不曾想、不 敢想、不能想。

【案例分析】 本案例侧重解说:微型写作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如何 确定?活动情境与学习支架如何设计?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在学习虚构类叙事写作时经 常出现如下情况:故事胡编乱造,不合情理,充斥了大量的 类似穿越、传奇等内容,内容牵强,荒诞不经……上述案例就是教师在分析学生作文后发现有相当学生 在写想象类故事时毫无“故事味”,因此决定将“体现故事 味道”作为目标。

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筛选组织了如下内容:一个好的 故事通常包含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一个人遇到 一个难题,这就构成了基本的“冲突”,他为了克服困难而 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构成一 种结局。因此,“冲突”推动了事情的发生,“冲突”使故 事发生各种变化,“冲突”一旦解决故事就结束了。因此, 让学生写虚构类记叙文只需要教会学生设计好“冲突”即可。

这就是虚构故事的密码,一旦掌握这一密码,许多叙事 知识就可以不必大费周折地在课堂上教学了。例如,故事的 开头、中间和结尾(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不必教。因 为故事的开头就是冲突的出现(人物的渴望遭遇到障碍), 中间部分是斗争(行动),结尾部分是结局。再如,如何使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不必教。因为一旦故事中的冲突合情合理, 就必然让读者有认同感,自然会让人觉得生动有趣,而创造 认同感只需要通过冲突和斗争来塑造人物性格。

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一知识,上述设计中,教师 借用了“故事模板”为故事设计了一个“竞技”类情境,让 学生为“创新”这一题目之下的故事创设了一个具体的情境, 于是,一个关于“创新”的故事就在“竞技夺冠”这一情境 中逐次展开。为写作学习创设具体情境,这是微型写作教学设计的重要策略。当学生正式开始写作时,教师又提供一篇 范文作为支架,辅助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写作一个故事。

微型写作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是随着学生的学情而不 断变化的,学情一旦改变,教学内容也会相应变化。例如, 在学习了运用“冲突”构思故事的训练学习之后,多数学生 基本掌握了故事写作的基本方法,有些学生甚至能够洋洋洒 洒写出1500字左右的故事,还有学生写出了非常优秀的故事。

从“不像故事”到了“有故事味道”,学生虚构故事的水平 确实得到了提升。但随之而来出现了新问题:胡编乱造的学 生似乎更多、编造的程度也更加严重。此时,“叙事故事情 节合理”就成为写作教学的新目标,依据这一目标,就可以 确定如下针对性的学习内容:通过“愿望”产生的合理性、 “障碍”出现的合理性以及克服障碍之“行动”的合理性来 实现“故事的合理性”,于是设计了“愿望的合理表达”“障 碍的合理设置”与“行动的合理巧妙构思”等矫治方案。

三、微型写作教学设计的几点结论 由于小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经历都不够丰富,加之小 学生特有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更善于在情境活动中学习 等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微型写作教学设计特别适宜在小 学阶段推广运用。

微型写作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指向学生单一的写作需求(伤其十 指不如断其一指,因此,即便学生有诸多需求在教学设计中也需要暂时搁置,以便集中精力满足学生当下最主要的需 求);

2.教学内容单纯——提供一个能够达成目标并适合学 情的关键知识;

3.注重过程指导——微型写作教学设计特别注重情境 活动设计以及学习支架设计,能够很好地在写作学习过程中 帮助学生习得知识;

4.注重研究学生——以满足学生需求,改进学生写作现 状为根本诉求。

总之,微型写作教学设计基本特征可概述如下:致力于 分析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提取主要困难加以微 型化处理,每一设计聚焦一个实际困难,力求帮助学生不断 获得微小的成功,积小胜为大胜,最后促成学生写作水平的 提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