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办公室总结 > 培育创新人才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育创新]

培育创新人才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育创新]

来源:办公室总结 时间:2019-11-22 07:55:48 点击: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育创新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育创新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育创新范文 一专业沿革及改革前存在的不足 (一)专业沿革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是在清远市经济和教 育的迅速发展对英语人才尤其是英语教师的迫切需求下应 运而生的。2005年学院成立了应用外国语系(后重组更名为 外语与经贸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自开办以来,每年招生规 模保持稳定,入学报到率均在8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在96% 以上[1]。本专业的改革从2005年就已开始。2007年9月被确 定为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之后,开始了更深入更广泛的改 革。2008年,在学院“迎评促建”工作的推动下,专业的内 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准确,课程设置 更科学,实践教学更到位,各项制度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 步提高[1]。

(二)改革前存在的不足 改革前本专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 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区 分不明,必修课与选修课区分不明;
课程设置单调,尤其是 专业技能课严重缺失;
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未完全纳 入课程体系中;
课程的“学科知识性”较强,过分偏重理论 知识的教学,缺乏对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的分析,缺乏贯穿 基本职业技能的主线,专业核心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岗位针对性都不强。二是实践教学没有落 到实处。各门课程虽规定了实操课时,但一方面实操课时比 例较低(2004级为31.9%,2005级为36.7%),另一方面,在 具体操作中,实操课时既没有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授课教案中, 也没有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专业核心课程“小学英语教材教 法”的实操比例太小(如2004级的比例不到14%);
毕业设 计的内容与学生程度和专业层次不相符;
顶岗实习制度不完 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不健全。三是“工学结合”薄弱。没有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无论是培养方案的制订还是 培养过程的实施都没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参与;
校 内的专任教师与实习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沟通交流太少,学 生的实习情况得不到反馈。

二“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和主要成果 (一)明确了开放的专业建设理念 经过全体教研室成员的反复探讨和商榷,确定了“开放” 的专业建设理念:一是专业建设要真正面向社会,面向地方 基础教育,真正为地方经济与教育服务;
二是让地方基础教 育机构,中、小学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 程;
三是采用“校校结合”、“学教交替”的教育模式,利 用大学和中小学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使课堂教 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

(二)正确定位了体现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充分的行业分析和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能够 使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适应小学英 语新课程标准改革体系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深入分析“小 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确定 了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见表1)。

(三)设计并完善了“校校结合”、“学教交替”的人 才培养模式 为了使培养目标更具岗位针对性,本专业聘请了小学英 语一线教师、专家、教育界资深人士以及语言学方面的专家 等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实现了教学计划“双方 制订”、培养过程“双方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做出预测和分析,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制定提出指导性意见,参与制定本专业的教学与实训计划, 使专业的教学与实训能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职业发展能力 和学习能力,使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能与学生日后的工作实 践一致;
同时还聘请优秀一线教师进行就业指导和推荐毕业 生就业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为本专业与社会联系 的桥梁与纽带。本专业教师还深入到校外实训基地,帮助策 划英语课外活动,参与基地学校的课题开发与研究,担任基 地的英语课外指导老师,学习有关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知识 和技能,了解小学英语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本专业采用 “2.5+0.5”的学制模式:1-5学期学生在校内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第6学期(最后一个学期)则在校外进行顶岗 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本专业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完成毕 业设计期间实行“双导师制”:校内的指导老师从理论知识 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校外(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负责指导 学生的教学实践,使学生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得 到和谐发展[3]。本专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 融通的双证书制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四)构建并优化了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在对“小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 程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三 个部分组成(图1)。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优化了理论课与实 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校内课 程与校外课程的比例关系。同时构筑了公共课平台、专业群 基础课平台、专业方向课平台等相互联系且逐级递进的三级 课程平台。课程设置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考试要 求接轨,将与普通话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小学教师职业 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使学生能在 学校期间通过上述证书的考试,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这些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口语、教师书写技能、 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设置也结合了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在专业方向课平台中增开了教学基本技能课、现代教育技术、 简笔画、音乐与舞蹈基础、形体训练等。根据英语教育专业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和特点,建立了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 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内 容通过课内实操、实训周、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社会实践等环节有机地贯穿起来。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 的50%以上(07级为55.71%,08级为56.99%),确保学生获 得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各门课程的课内实操中,专业教 师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讲授、讨论、案例分 析、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方式将专业理论知识内化为 学生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转化为合格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 能力和技能;
在大型的实训周中,本专业分派专门教师训练 学生的普通话、“三笔字”、班主任技能、课堂的组织与管 理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等等;
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在 实习学校进行长达10周以上的全方位实习,包括备课、教学 设计、听课、评课、试讲、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 也包括各项班主任工作:进行日常班级管理、举办主题班会、 帮助后进生、家访等等;
还包括协助实习学校进行调查研究, 参与实习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了解实习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 现状。课程体系还包括形式丰富多样的素质教育体系,如思 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4]。

(五)探索并实施了以职业为导向的各项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的教学淡化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根据 职业岗位需求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 学内容,把职业活动中所要求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 容。例如,“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以技能型课程模式重组教 学内容,淡化理论,强化能力,除理论教学外,还增加小学 英语教学游戏与活动、英语歌曲与表演、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课件制作等内容;
“英语语法”脱离本科教学 的内容体系,减少了教学内容,缩短了课时,降低了教学要 求,自编了符合本专业情况的语法教材;
为了使本专业的“毕 业设计”更符合高职师范生实际,从08届开始,学生的毕业 设计由原来的撰写毕业论文改为教学设计和书写教案,重点 检查和指导学生的课堂设计和教案撰写等。各门课程根据自 身的性质与教学任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 提问法、讨论法、情景法、交际法、小组设计法、顾问辅导 法、多媒体教学等。“交互英语视听说”采用“人机交互”、 “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训练 学生的听、说技能;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采用“任务驱动” 模式:创设模拟课堂,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计“任务”,针 对“任务”进行讲解、演示,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做到教师 在实践活动中教,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

本专业还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每个年级的第 四个学期都安排了见习周,安排学生到见习学校听课,帮助 见习学校策划英语课外活动;
本专业教师还带领学生走出校 园,积极参与清远市的各项文化活动,如本专业学生先后参 加了世界杯射击比赛、飞碟赛、世界漂流大赛等赛事的翻译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口语、听力和翻译能力。

在“顶岗实习”中,学生以“双重身份”―――需要进一步 发展的“学生”和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到实 习学校进行实习,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指导下,真正将所 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既运用教学成果,又检验学习效果, 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过渡。本专业改革了各门 课程的考核方式。每门课程都有科学的考核标准,既考核学 生的专业知识,又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运用能力、创 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有效地防止应试教学倾向。学生 的期末成绩中,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40%;

期末考试试题中,技能题占30%左右,以减少学生考前对原 理、纯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更注重平时对知识的积累, 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考核形式上, 采取开卷或半开卷考试,或以设计、制作、课堂演示等形式 进行考核;
对于一些思想性较强的课程则采用论文、调研报 告、辩论等考核形式,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大胆地发表自 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5]。

(六)组建并优化了体现“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本专业在教学团队组建方面,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 法:一是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或专家来任教;
二是制定了教 师培训计划,定期培训教师;
三是鼓励青年教师业务进修。

通过上下一致努力,现本专业教师各类结构日趋合理,教师 素质逐渐提高。本专业校内专任教师24人,兼课教师2人。双师素质教师7人,占27%;
副高职称7人,占27%;
英语专业 硕士以上教师(含在读硕士)7人,占27%;
平均年龄37岁。

本专业聘请了校外兼职教师11名,主要担任本专业学生的校 外见习与实习指导。这些教师都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大部分 学历在本科以上,职称在中高级以上[6]。

(七)建设并稳定了满足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训基地 学院为英语专业建成了4间数字化多功能语音室,每一 间可同时容纳大约60个学生
交互式英语实训室2间,共可 容纳220多个学生,建设了交互式英语网络平台,给学生自 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已经实施的项目可以确保英 语语言技能的训练,为本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保证。为 了使学生获得第一线岗位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 综合技能,实现“以岗导学”的培养模式,在自愿互助的基 础上,本专业与新北江小学等7所清远市中、小学签订了《清 远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 系,使这些学校成为本专业学生稳定的见习、实习校外基地, 这些基地每年可接纳本专业120―150名学生实习。实习基地 利用率为100�[7]。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创新观点和突破性进展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特色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 个方面:
(一)以“小学英语新课标”为依据进行各项教学改革 本专业的专任教师对“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并对各科的教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 革。英语教育教研室经过反复的研究与探讨,从“新课标” 的精神出发,对本专业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构建、科目课程的 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实践教学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 和教学环节的优化[8]。

(二)以“零适应期”为目标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为了让本专业的毕业生一就业就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 本专业确保专业方向平台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具备职业岗位 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教学能力与业 务水平,并对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进行比较到位的培训,使 他们有准确流畅的英语口语表达和活泼生动的肢体语言,能 进行规范合理的板书设计,能画出传神贴切的简笔画,能设 计精美的教学课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本专业以往的各届 毕业生基本实现了预期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实现了 “学校”与“岗位”的“零对接”。

毕业生就业率高,每年保持在95%以上;
在过去几年的 毕业生实习中,有近1/5的学生是在毕业实习时就被实习单 位录用的,大部分学生实习结束就有了接收单位;
毕业生岗 位适应力强,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 道德,较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很多 毕业生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成为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承担着 主要的教学工作。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 院英语教育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满意率达到89%[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