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个人计划 >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幼儿园大班常规培养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幼儿园大班常规培养

来源:个人计划 时间:2019-11-12 08:38:03 点击: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常规教育有正式的、集体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也包括教学活动以外的,体现 班级环境中的常规教育。班级环境中包含的语言、行为、标识常规,对幼儿的常 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因素渗透在幼儿的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本文旨在 阐述A幼儿园大班班级环境中的常规教育的几种形式,并针对环境常规教育提出 建议。

一、常规的含义 对于常规的定义很多学者在其研究中都有论述,童时在文中就写得 到:“可以将幼儿园的常规理解为‘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 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而所谓幼儿园常规教育则是指教师 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 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 郑三元在其书《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中提到:“顾名思义,常规 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与规定……有研究者认为,常规就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 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 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 日生活各个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二、班级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一)环境中行为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幼儿模仿,在某种程度上幼儿就是教师的另一个“影子”。

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应该严格的遵守幼儿班级制定的常规,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此外有些常规是通过教师的行为为标志的。

(二)环境中的语言 除了集体的教学活动,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在班级中有很多常规教育的 语言。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语言呈现规则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 “提出要求, 重复提醒幼儿遵守,严格处理违规”,这样的流程已经成为教师在幼儿园活动规 则习得过程中惯用的模式,每个流程中都用语言的重要作用,语言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笔者把教师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使用的语言分为了积极、消 极、中性三种。

1、积极的语言——夸奖 夸奖激励的语言通常是因为幼儿遵守了常规,教师夸奖的语言对于夸 奖的对象来说是一种奖励和荣耀,对于其他的小朋友来说也是一种观察模仿、激 励和动力。如:“今天跳绳跳的不错的是天天,我看见天天在很努力的跳,虽然 他昨天还是一个一个的跳,但是今天他一直都在练习,很棒的,都能两个两个的 跳。我相信再联系几天你肯定能够连起来跳!”在班级里的其他幼儿听到老师这番 夸奖的话都很羡慕天天,也都提起精神准备下次努力练习。

2、消极的语言——批评 批评性的语言通常是在幼儿在违规行为出现之后,通常情况在日常生 活中教师会及时指出幼儿的违规行为,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制止幼儿的行 为,到活动结束之后教师总结时对幼儿的某些行为提出批评。如“好活动结束了, 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但是还有几个小朋友上课不遵守纪律,和别人说笑,你 们自己说话会打扰到其他小朋友听课的,你们好好反省一下,我希望下次上课时, 你们能管住自己的嘴巴。” 3、中性的语言——提醒 提醒的语言一般是在行为没有发生时教师说的。教师为了防止幼儿违 反常规,加以提醒和重复。幼儿的自控能力在大班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学前期 的幼儿的自控能力已经发展为遵守规则和延迟满足,所以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 教师提醒的语言对幼儿遵守常规是很有帮助的。如“请在老师没有把饭乘到你的 碗里时,不要动桌上的勺子和碗”。当然除了教师的语言对幼儿常规教育起着重 要的作用,幼儿同伴的语言同样对幼儿的常规遵守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环境中的标识 标识可以分为“有声的”和“无声的”。“无声和有声的标识”都包含在班 级环境中,这些标识有幼儿的行为有指导、约束的作用。

1、看的见的“无声标识”看得见的“无声标识”就是指那些看的见的标语、提示的图片、环境布 置等。在幼儿园中,当你走进班级看见班级的环境布置时,就会发现很多的“无 声的语言”来限制幼儿的行为。

案例:A大班一进门就能看见值日表,上面需要当天的值日生把日期 写在纸片上然后用固体胶贴在“日历”上。班级共有六个区角,分别是:美工区、 建构区、图书区、棋类区、益智区、建构区,每个区都是被置物柜隔开的,每个 区都有限制人数的标识。

2、听得见的“无形标识” 当一个活动结束或者是另一个活动开始时都会有听得见的“无形标 识”来提醒小朋友接下来该做什么了,那就是音乐,幼儿常常能根据音乐的名称、 节奏的快慢等为依据做出相应的行为。

案例:在幼儿园每天8:40左右音乐会想起,提醒小朋友们和教师收 拾玩具或跳绳,然后找到自己班级所在的位置,排列队形准备做操;早操结束之 后又伴着结束的音乐小朋友们开开心心的唱着歌上楼梯;10:30-11:00之间是幼 儿的区角活动的时间在11:00之前的五分钟左右教师就会放音乐,小朋友们知道 是收拾玩具的时间。

三、对大班班级环境常规教育的建议 (一)常规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 1、幼儿园规则的建立价值取向应该是幼儿的发展。

而不是强调规则,方便教师的班级管理。幼儿园常规教育多以行为主 导,向上述的教师的语言及行为等都有行为主义的影子,这表明教师在面对常规 时,更多的是以班级管理的角度而不是教育导向来思考,教师更关注的是班级管 理的眼前的目标,而不是促进幼儿自我管理、道德自律的长远目标,致使教师关 注的是幼儿在班级遵守规则的行为,而不是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

2、常规的建立要依据幼儿年龄特点来制定。

常规的教育不能过于苛刻、抽象、文字化,导致束缚幼儿的发展,剥 夺幼儿的自由。要形象化、人性化,幼儿易于接受。在幼儿园里。有很多常规是不合理的、不能满足幼儿对常规的需求、高要求,所以会导致幼儿的违规行为。

如某幼儿园小班常规“坐在位子上不能动,不能离开座位到静静的等待午饭”另外 班级里的标识应该形象具体,不能用生硬的文字来作标识,应带图文并茂,这样 便于幼儿理解和遵守。

(二)常规教育重在内化——建立规则意识 环境中的常规教育,利用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对幼儿的常规进行 塑造,更加有利于幼儿对规则的内化,建立规则意识,达到从他律到自律的目的。

我们不能把规则当成一种强加在儿童身上的外部要求,总是刻意地去 提醒、督促儿童遵守,而需要把规则本身看成是儿童主体意识的觉醒,把规则意 识看成是儿童主体品质之一。那就是将规则还原成儿童主体的兴趣和需要, 激 发儿童对规则的内在动机,使他们感受到对规则的内在需要并体验到需要满足的 快乐。我们不能将规则视为钉入儿童身上的一颗钉子,而需要将它看成是播种在 儿童心里的一颗种子。

(三)班级环境需要教师引导、合作幼儿共同创设 班级中的环境不仅仅教师创设的更多是由幼儿参与创设的。教师在环 境的创设中需携手并引导幼儿共同创设,这样创设出的环境才能真正适合幼儿。

在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一书中提到作者等人对北京地区六所不同类 型幼儿园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班级常规基本上是成人制定的。其中,由园领 导制定的占35%,由同年级的教师一起制定的占10%,由本班教师制定的占52.5%, 三者共计达97.5%,而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制定的只占2.5%,这说明幼儿很少参与 常规的制定。

(四)这样建立的常规也只是教师或其他人的常规而不是幼儿自己的 常规。

这些处于主导地位的单一方式以压制、约束为目的,往往带有负向的 情感色彩,无疑给孩子罩上了一张无形的网。6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共同主动创设 班级常规,尤其是在班级中的一些规则,让幼儿去发现真正方便自己方便他人的 方式、规则,涂尔干在书中也提到“儿童必须自己感觉到,在某一规范中,究竟 什么是他应该自觉遵守的东西。”7让儿童做自己的主人。这样儿童才会主动的去 遵守自己制定的常规。如:儿童和教师一起商讨该制定规则,由儿童动手来做自己的标识,由儿童和教师共同制定惩罚规则等。

作者:李瑞敏 韩微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