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办公室 > 【技术管理的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育创新】 工商管理是工科吗

【技术管理的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育创新】 工商管理是工科吗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19-11-27 07:50:14 点击:

技术管理的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育创新

技术管理的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育创新 一、广西区内工科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存在的问题 2008年1月14日,国务院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 展规划》,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 重要标志”,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北部湾已成为带动、支 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合作平台效应交相辉映,使广 西正面临着多重机遇叠加的发展机遇。[1]工商管理类专 业主要承担着为工商企业培养专门性管理人才的任务,该类 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商科素质与能力,而且要求具备工科人才 较强的逻辑思维与追求精益精神等素质。因此,从我区社会 经济、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工 科高校自身实际,利用其特殊的技术背景和经济管理的学科 优势,以“技术+管理”为专业特色导向,积极深入探索与 实践面向行业“工”与“商”相结合、管理与电子信息相融 合的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顺应了高等教育 发展的趋势,又有效地适应了新时期北部湾经济圈内企业对 工商人才的新需求,该项目对工科院校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目前 我区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情况看,该专业存在着以下 几点专业发展问题: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国内其他院校雷同,无法彰显自身特色和优势 长期以来,广西工科院校不仅为区内及华南地区的工商 企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既能满足工商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的管理人才,也积累了大量人才培养的经验,如理论与实践 结合,能力素质培养与知识教育结合等,但在人才培养上仍 存在以下主要不足:第一,目标定位雷同。大多是定位在“培 养从事经济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培养模式单一。

培养模式采用的是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偏重商科素质的培 养:教学内容上,存在重经济管理知识,轻工科技术知识。

这种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 北部湾经济圈发展对“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目前我区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是:招收了没有工作经验 的高中学生,课堂灌输的管理理论,很难成为其切身管理经 验的总结和深层次的管理思考。因此,学生可能记住了管理 知识,但是仍然不会管理,不懂得管理,甚至没有形成必要 的管理意识,使其在步入社会后很难成为真正的管理者。而 未来的工商管理专业不是提供本科生的教育,而应该成为其 他技术门类专业之后的后续教育课程,也就是说学生在各自 的专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后,基本掌握了专业的知识后,需 要提升管理知识、管理技能水平,才来学工商管理。因此我 们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应该向专业的技术层面的管理学科 倾斜,比如说管理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培养的学生不是定位于管理者而是 定位在技术层面的专才,培养的目标是工程师型的管理专才, 而不是管理者。

(三)工商管理二级专业分布过细过密,专业课程设置 稍缺平衡 目前的工商管理专业涵盖了市场营销、物流、生产管理、 财务管理等众多的专业课程,不可谓不博,而这些专业课程, 每一个都代表一个学科专业,实际上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只 学到了这些专业的皮毛,这样的“博”导致培养的应用型人 才会成为“墙上芦苇”。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前两学年的专 业教育大多是基础课,到了第五学期才开始真正接触管理的 专业课,而第七学期则只有很短的专业课教育时间,之后是 毕业论文和实习期间,这个时候学生大多开始找工作了。专 业教育时间很短,而且很匆忙。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生只 能接受管理的专业知识,很难学到管理的真谛,也很难突出 特色。总体看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课过多,而专业课显 得过于散,缺少实践性,更缺少管理的文化底蕴培养,至于 管理的艺术性则很少涉及。

(四)管理类专业的岗位就业情况每况愈下 以去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为例,就业情况较好的 是市场营销,而一般的传统类管理专业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 且就业范围较泛。由于专业性不太强,在人才市场上,没有 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将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 生的有力冲击。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必须结合 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新时期新形势下,订单式人 才的培养要求工科院校的工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

二、工商管理专业面临的有利发展机遇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逐步建成对工商管理类专业 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人才需求。工科高校作为北部 湾重要的信息科技研究机构,应培养出与中国―东盟以及广 西信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专才。

(二)MBA的成功申报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提供契机。目前,广西部分高校已开始了MBA的培 养工作,案例教学以及互动式教学模式延展到工商管理类专 业本科人才模式上,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不仅有管理 理论,而且有管理的间接经验。

(三)教育部、财政部项目“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 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改革提供了实践机遇。尝试管理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联合培养既有技术背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在理论上,国内学者和教育人员越来越意识到工 商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

目前关于工商管理专业教改文献主题集中表现为对专业设 置的研究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而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较旧较少,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大致归纳为三种培 养模式,分别是大类式培养、模块式培养、订单式培养。因 此,在理论上,本项目首次提出了“技术+管理”特色导向 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在实践中,国内一些院校比如西安交通大学、景 德镇陶瓷学院等率先尝试探讨和实践在一般工科院校“工与 商”相结合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再如电子科技大学, 依托其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结合其在信息产业 中的资源实力,在教育部和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建设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区”支持下, 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 培养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该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设计突 出管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课程设置强调厚基础和国际 化,学生在修读通识类课程、经济管理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核心课程基础上,可以根据志向选择在电子工程或工商管理 类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和工学、 或经济学和工学两个学士学位。因此,在教育改革实践上看, 电子科技大学已位居前列,其管理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 养实验区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区工科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技术+管理”特色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 议 (一)采取“技术+管理”特色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工科院校商科专业管理人才的技术能力制定“技术 +管理”特色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尝试争取30-60个特色人 才培养指标,开设特色本科班,在大学四年学制期内,前2. 5-3学年在本校或其他工科院系进行工科技能的学习,后1. 5-1学年在工商管理专业接受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得 特色本科班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应有的经营管理能力 和素养,同时还有较强的工科技术背景。

(二)采取“管理+技术”特色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工科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能力工科专业的本科生 在大学四年学制期内,在进行了为期3-3.5学年的专业理 论学习和实践后,尝试后1-0.5学年在商学院进行管理知 识和技能的专业,使得工科专业的本科生既懂技术,同时又 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和素养。

(三)创新培养方案以“技术+管理”为导向,围绕文 理渗透、管理与工科学科相融合的培养思路,加大自然科学 学科知识在总课时中的比重。在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加强基础 理论学习,强调自然、人文、经济和社会知识的融通与综合, 要求学生基础扎实、文理渗透、兼容并蓄、专业面宽、适应 性强。[2]即在教学内容改革中要改变那种专业分得过多、 过细、过窄而淡化基础的现象,按照拓宽基础课,强化实践, 淡化专业的要求,设置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体系,可明确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以“技术+管理”为专业 特色导向,改革和实践“工”与“商”相结合、管理与电子信息相融合的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申请开设 特色试验班,培养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

(四)大力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与讲解者,还主要是指导者与咨询者。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3]培育 “双师型”教师,使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 教学,最终成为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复合教师资 源,是保证“技术+管理”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途 径。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