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仪式 >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书评工作的成效与展望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书评工作的成效与展望

来源:仪式 时间:2019-10-24 07:54:57 点击: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书评工作的成效与展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书评工作的成效与展望 书评指评论或介绍书刊的活动,尤指对新出版 的书刊资料从思想内 容、学术价值、写作技巧以及 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述评的一种活动00。书评具 有 信息功能和传播功能,它对图书的内容和形式作 出判断,以观点的形式传播图 书的价值。

图书馆书评更重视实用性和指导性12,图书馆 通过开展书评工作,引 导读者深层次的阅读和理 解,吸引读者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从而有效提高浅 阅 读时代读者的阅读效率。这也是书评工作与 图书馆资源建设相互融合的有益尝 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以 下简称医科院图书馆) 是国家级信息研究中心、生 物医学信息资源中心,承担着国家医学图书馆、医 学 信息研究及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等方面的重要 任务,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发展和医学科技创 新的决策咨询与信息服务提供重要支撑。

医科院图书馆经历近百年的馆藏积累,外文医 学文献信息资源更加 丰富。为了满足读者在教学 科研中的阅读需求,1994年开展书评工作并逐渐形 成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亮点,一方面书评 工作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 一部分,书评赠书是图 书馆资源建设的有益补充;
另一方面,图书馆为书 评专 家提供最新图书服务,书评专家不但是各个领 域的学科专家,为图书馆资源建 设提出建议和指 导,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资源建设指导专家。图书馆书评工作 在专家学者与出版商之间发挥着积极的桥梁作用,达到了图书馆、学科专家、出 版社共蠃的效果。

书评工作开展近20年来,合作出版社数量、赠 书数量、书评专家、书 评赠书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截止2013年,书评合作出版商共12家,包括Springer、 Cambridge、LWW、Elsevier、DA、Wiley、Thi- eme、Karger、McGraw - Hill、 NOVA、TFM、Radcliffe, 参与撰写书评的学科专家约160余人,每年获赠图 书400余册,累计获赠图书约4 000册。

除纸版外,网络版书评与印本书评共存互补, 得到了医学领域专家 和国际合作出版商的肯定与 好评。

1书评工作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推动资源建设的学科化发展,书评 赠书由图书馆资源建设人 员参与遴选国外医学新 书,按照学科专家阅读需求选择学科领域高质量、 高版 次的经典书籍。

1.1 及时调整选书方向随着科学研究向不断细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及 时调整选书方向,为图书馆资源建设补充重点学 科、交叉学科文献,为学科专 家的教学科研提供到 位的专业文献保障。

1.2开展导读工作导读工作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评 导读功能的实现在于书评撰写者能够发掘出 图书特有的深度价值,并结合国内 外本学科的科研 状况,对图书进行客观而有深度的介绍和评介。

导读的内容包括图书的主要内容、图书的章节 介绍、学科系统性、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产生及应用, 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借鉴或指导意义等。

1.3 遴选专业对口的书评专家随着学科不断细化,交叉学科越来越普 遍,书 评撰写者有限。如何为每本书选择研究领域对口 的学科专家完成书评是 书评工作面临的挑战。

学术界的书评与出版业的书评立足点不同,前 者更注重学术的探索与研究,更具有学术参考价值。

医科院图书馆书评侧重于医学领域,学科专家 通过书评可以获取该 领域最新进展和学术观点,国 外合作出版商通过书评可以获取客观的图书评介 信息,书评成为学科专家与合作出版商之间信息传 递的桥梁。

1.4建立互动的书评信息平台在信息呈几何速度爆炸式增长趋势下, 符合读 者的阅读方式、借助网络技术扩展传统的书评阅读 方式及其传播渠道势 在必行。因此,纸版书评 应与网络版书评共存互补,打破传统书评发表渠 道、 阅读方式、影响途径的局限性,为科研人员构建 起一个互动、交流的书评信息 平台。

2书评工作的成效 医科院图书馆的书评工作在不断扩大合作出 版社范围、补充资源建设领 域、满足学科专家阅读 需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1 扩展了书评合作区域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美 国国会图书馆2003 -2013财政年度战略规划中,在 资源建设方面要进一步扩 展馆藏以满足不断增长 的用户期望,为此需要图书馆馆员扩展合作视野, 扩大 获取资源的合作机会]。

医科院图书馆的书评工作至今已有19年,起初 仅与1家出版社进行书 评合作,如今与国外医学科 技领域的11家著名出版社保持长期的书评合作,合 作 范围涉及美国、德国、瑞士、英国、荷兰等国家,每 年赠书量由最初的100余本 发展到约400余本,每 年完成18期书评。

2.2 拓宽了书评图书涉及的医学领域图书馆资源建设策略是由各馆的性质和任务 决定的。

医科院图书馆自1917年建立以来,已经积累了 较为丰富的外文医学 信息资源,在优势资源建设的 基础上,不断补充新兴交叉学科的资源,保证了 国 家医学信息资源中心资源优势地位。

分析2009 -2012年书评获赠图书(图1)可见, 书评获赠图书学科分布 广泛,能够满足各学科领域 专家获取新书的需求,同时也反映出学科需求的倾 向性,如读者对基础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 学与精神病学等领域图书的 需求量大;
也反映了对 生物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薄弱学科的补给和 对交 叉学科、新兴学科的新增。

2.3 体现了书评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学术价值科研人员在医学创新过程中 需要具备资料搜 集、科学思维、选择判断、写作等能力。书评可为科 研人员营 造科研信息环境,提供医学领域国外最新 理念和技术方法信息;
书评作者在撰 写书评的过程 中不但可以收集、判断实用性强的内容信息,同时也锻炼了写作 能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

医科院图书馆的书评图书与科研需求紧密结 合,为每本专著找到适 合的学科专家撰写书评,激励 学科专家看新书、看好书,能够与国外医学发展动 态 同步,在科研过程中体现书评的引导、借鉴的学术价 值。部分学科专家对书 评图书的评价见表1。

2.4 丰富了书评传播方式医科院图书馆为了扩大书评传播范围,每期 书 评都邮寄至全国168家医学高校图书馆,网络版书 评同步更新,并借助核心期 刊如《基础医学与临床杂 志》、《协和医学杂志》、《解剖学报》在学术领域 的影 响力,多次转载高质量图书的书评,内部刊物《北京 协和院报》也曾转载 中文版书评《中国医学科学杂 志》(英文版)曾刊载英文版书评;
利用公众熟 知的、 研究型的网络平台,如新浪网站、科学网、Facebook 等开设书评门户微 博、微刊,将国外高质量的图书信 息快速传递给读者。为了使港澳台地区的读者也可 以阅读书评,医科院图书馆还与出版商共同完成了 书评繁体版。

3书评工作的发展方向 3.1 继续扩大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加强电子图书 书评管理根据科研教 学需要、读者需求变化,扩大选书范 围,引进医学各学科领域有关新方法、新 技术和最新 学术理念的高质量、高版次、经典的文献,主动服务 到“桌面”即“为 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完成具有 学术参考价值的书评,与纸版图书配套,形成 图书馆 特色馆藏资源。

3.2 培养各个学术领域的书评撰写队伍书评工作作为促进医科院图 书馆学科建设的渠 道之一,医科院图书馆应更加关注国外研究动态、文 献资源 更新,继续扩大书评撰写者队伍,在各学术领 域的中、青年骨干中培养书评作者, 以保障书评获赠 图书涉及到的研究领域更加全面,从而使各学科领 域间的文献 资源更加平衡。

3.3 深入了解科研教学需求,充分发挥书评价值 学科建设对高校图 书馆的战略定位、组织结构、 人员素质、资源建设、服务模式与内容等方面提 出了 全方位的挑战与要求。自国家科学图书馆在三期创 新方案中提出“学科化 信息服务”理念后,学科化、个 性化服务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的趋势。书评以有利 于 学科建设为目标,将书评图书与国家课题项目(如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慢 性疼痛对神经系统微小 RNA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成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 治 疗和免疫重建》《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合成机 制及调解过程》等)紧密结 合,根据专家学者科研需 求选书,使专家在撰写书评过程中,形成知识挖掘、 关 联、重组、再生的知识化体系,充分发挥书评在学 术领域的参考价值。

3.4 继续拓宽书评传播渠道,实现书评的转型高校图书馆已由传统意 义上的物理藏书演变成 适应科研教学信息需求的信息资源系统,实现由文 献信 息资源的“管理”向导航式的“服务”转变,由被 动接纳式服务向参与式服务转变。在网络信息技术 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馆藏特色资源,形成图书馆学科 特色数据库, 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中具有学术价值的组成部分。

书评作为医科院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之一, 正经历着由单一印本 传播转向与数字化书评同步传 播的转型,网络版书评注重加强读者的交互性和 参 与性,拓展读者阅读的视野,提高读者的用户体验。

例如开设“新书速览”栏 目,主动向读者推荐高质量 最新图书;
“图书推荐”功能使读者可将高质量、学 科 热点、经典著作推荐给医科院图书馆,从而建立起学 科专家与图书馆之间良 好的沟通渠道,形成有效的 反馈机制;通过“最新电子图书”栏目,可使读者更多 地了解图书馆购买的书评合作出版商的电子图书资 源69。同时,图书馆还可以 利用书评渠道,通过开展 读书交流活动、数据库相关培训、学术活动、专题讲 座 等拓展性工作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馆学科建设。

4 结语 书评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部分,应注重信 息的及时性、参与的互动 性、传播的拓展性,以提高 馆藏利用为最终目标,不断探索适应读者需求变化 的 使用方式M ,从而吸引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