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年终 >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研究:医学模式是如何转变的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研究:医学模式是如何转变的

来源:年终 时间:2019-11-13 08:51:13 点击: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研究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研究 摘要:医学模式转变对我国的医学教育与医学教育改革 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适应全新的医学模式,我国必须加大 医学教育改革的力度。基于此,本文拟从医学模式的转变及 其对医学教育的深刻影响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 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国医学教育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改 革路径,旨在推动我国医学模式与医学教育的适应性发展, 提高我国的医学教育整体质量与成效。

关键词:医学模式;
医学教育;
转变;
改革;
医学人才 每个时代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与教育思想,都会受到 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科学思想以及政治制度的影响,进而 形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普通教育遵循着这样的 发展规律,高等专业教育同样如此。对于医学教育来讲,由 于近几年医学模式开始从传统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 化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因而医学教育也随之 受到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 学与群体医学的整合,彰显出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 康复与身体保健的有机统一思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不但要 适应这种全新的医学模式转变,而且要积极促进改革的步伐。

这就需要加强对医学教育模式,即医学教育方法、内容、观 念等多方面的改革。

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对医学教育的深刻影响 医学模式主要是指医学科学对疾病与人体的认识,是人类关于疾病与健康的基本观点,是临床医学实践活动与医学 科研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指导思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 人们对疾病、健康、治病因素等方面的认识不尽相同,存在 与医学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学模式。传统医学模式主要是将 诊断治疗与疾病的立足点放置在同生物学相互联系的基础 上,其强调每一种疾病都需要在细胞、生物大分子或细胞水 平上寻找到可以测量的具体形态或者物理化学方面的改变, 并确定生物理化的根本原因,进而制定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关健康的 具体定义与范畴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不但要求身体没有 疾病,而且还要确保身心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良好的整 体状态。与此同时,寄生虫病、传染病等也不再是造成死亡 的重要病种,反之与社会性、心理性因素紧密联系的疾病却 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 的治病因素都与社会压力、情绪紧张、心理素质较差等息息 相关。这种发展状况说明,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社会、生物、 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仅仅依靠传统诊疗 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必须将社会、心理等因素纳入 到诊疗方案之中,将人类的生命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紧密 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确保并提高人类的身心健康。信贷医 学模式从单纯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已成为新时代医学发展的主流与必 然趋势。医学模式是医学的基本特征与整体框架,而人们对疾病、健康的根本观点与实践规范则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医学 教育来实现,所以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医学教育也 发生相对应的改革。新时代的医学教育已经从学科体系与专 业结构、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 手段与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表现出社会化、多样 化、现代化、个性化以及国际化等的发展态势。全新的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类不仅仅是生物的、自 然的人,同时还是社会的人。因此,要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医 生,就必须对人类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其中包括人类所 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以,医学教育不仅要高 度重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教育,而且要 高度重视一系列交叉学科的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 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实践技能的提升等。我国医学教育 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多方 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必须加以解决的不足或问题, 因而加快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观念比较滞后 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观念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新世 纪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 备高超的实践技能与较高的综合素养,即知识、能力与素质 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而要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实施 现代的、全面的、科学的素质教育。但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观念还比较滞后,根本无法适应与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医疗卫 生服务水平的需求。另外,由于我国现行的医学模式已经行 使多年,导致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养成了相对固化的教学 思想与学习思想,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对医学 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滞后于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的新标准与新 要求。因此,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现代化的医学教育 思想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部分教学内容不但与社会生活实 际相脱离,而且无法适应发展迅速的医学科技水平,导致很 多医学人才所掌握的医学知识都是已经过时的技能或概念, 当然也就无法胜任现代医疗岗位的需求,因而不得不进行重 新学习或进修。同时,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我国的医学教 育还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讲 授医学内容的过程中,都不重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相互 结合,即“纸上教学”问题比较严重。加之医院医生在带领 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时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致使很多临床知 识无法更好地向学生讲授或传达,从而影响学生临床实践的 质量与效果。这种“教”与“学”相互脱离的发展现状,一 方面无法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另一方面也无法让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 与医学知识。

(三)科技人文教育的缺位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做的 还不到位。医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好结合,但在当 前的医学教育领域中,因教学思想不够清晰、教学内容单调 乏味、教学防范呆板单一等,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不断增长, 缺乏充足的科学探讨精神;
同时,医学教育内容对人文社科 知识的讲授过于淡化,忽视了理想、精神、到的以及情操等 多方面的知识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精神,必然会导致 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
由 于没有足够的人文精神做支撑,必然会造成医学人才对社会、 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全面,进而影响其协调人系 关系的能力提升等。

三、我国医学教育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改革路径 (一)确立预防为主的医学教育观念 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与文化水平提升,人们对 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疾病出现后的治疗,而 是希望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身心健康,做到预防各种疾病的发 生,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这种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观念, 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积极推进发病学、 病因学等学科的设置,让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意识, 提高医学人才预防疾病的能力与水平。这是现代化医学教育 的根本要求,也是新世纪医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向。部分专 家甚至预言,未来人类的平均寿命将会进一步提升,但这并 不取决于治疗心脏病、癌症等病症的技术与医疗设备,而是依赖于不断提升人们改造与适应环境能力的医疗健康教育。

(二)积极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 新的医学模式对未来医学人才的要求是具备医学、人文、 科技、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知识,有较高的社会能力与较宽 的专业口径。所以,医学界教育改革必须更为注重教学内容 的丰富性、多元性与综合性,努力打破传统专业的限制,逐 步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对原有的教学内容通过简化、融合 与重组等方式进行再优化,科学合理的压缩必选课程、增设 选修课程,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增加心理学、伦理学、 社会医学、身心医学等学科知识与专题讲座,促使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等相互融合与贯通。

(三)大力优化医学教育手段 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所服务的,对教学效 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一方面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手段 的应用,即鼓励医学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另一方面要逐步增 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 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可 以适当预留15%左右的学时供学生们自学。同时,还可以积 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以及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 式,大力拓宽教育资源,促使教学过程更趋生动、有趣与活 泼,提高医学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与知识性。[3]综上所 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同时全新的医学模式存在本身也为医学教育的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为适应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改革势 在必行。新时代全球性的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也为我国当 前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与参考经验。所以,我 国应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实际情况,并根据我 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前医学教育的思想观念、教育 方法、教育体制等进行深入的改革,而且要提高思想方面的 重视程度、加大改革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医学教育与 医学模式的相适应,进而切实培养出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所 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彬,刘念,冯小明.新医学模式与临床医学研究生 培养工作的思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06) [2]杨伟吉.浅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型培养现状及 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 [3]牟素华,董兴高.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的展 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0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