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年终 > 饮酒礼 [从乡饮酒礼和射礼看礼在先秦人才选拔的方式分析]

饮酒礼 [从乡饮酒礼和射礼看礼在先秦人才选拔的方式分析]

来源:年终 时间:2019-10-24 07:51:19 点击:

从乡饮酒礼和射礼看礼在先秦人才选拔的方式分析

从乡饮酒礼和射礼看礼在先秦人才选拔的方式分析 中国自古即为“礼仪之邦”,特别注重仪礼,强调“为 国以礼”。这在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式上也 有所反映。“乡饮酒礼”和“射礼”即是古代考察、选拔人 才的方式之一。

一、“乡饮酒礼”和“射礼”的内容 《仪礼》的《乡饮酒礼》和《射礼》篇的主要记述内容 为乡饮酒礼和射礼的整个举行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着这些礼 节所要表达和传递给人们的信息。

乡饮酒礼的过程如下:第一,请迎宾客。先是商议请哪 些贤能的人作为宾客,包括宾、介和众宾;
然后铺陈主宾、 主人、副宾的坐席,随后招请宾客,最后迎宾,作为主人的 乡大夫经过三揖三让把宾客迎入庠中。第二,进酒。进酒的 礼节可以分为“献”、“酢”、“酬”,“献”、“酢”、 “酬”称为一献。乡饮酒礼在主宾之间的一献之礼完毕后, 主人又向介(陪宾)进酒,然后介又对主人还敬。主人再向 众宾进酒,由众宾之长三人代表拜受饮酒,众宾也随着饮酒。

第三,奏乐礼节。以歌颂周朝、周天子,以及歌颂亲亲之谊 达成团结之旨,这些诗歌,已经成为“乡饮酒礼”的一个重 要部分。第四,旅酬,即以次序劝人饮酒,是众宾相酬之礼。

第五,无算爵,即饮酒不计爵数。旅酬之后主人撤去俎,以 便宾客坐下,然后,“说履,揖让如初,升,坐。乃羞,无 算爵,无算乐”①。射礼即射箭之礼,起源于人们借田猎进行的军事训练活 动,宗周时代这种活动演化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习射观德、 求贤选能为目的而中在行礼的礼仪形式;
一种是以训练和比 赛为目的而重在竞技的习武形式。②第一种形式的射礼可以 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来回由乡学中的弟子参加,重点在于射 的教练,不算胜负;
第二个来回,参加者增多,并且重点在 于射的比赛,要分出高低优劣等,不胜者要被罚饮酒;
第三 个来回参加的人和节目与第二次相同,但是在射箭时要奏乐, 要求射箭者必须按照音乐的节奏来行动和发箭。这三个来回 的射箭,要求越来越高。

二、“乡饮酒礼”和“射礼”在人才选拔中的地位 《礼记·礼运》篇谓上古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人才的推 荐与选拔标准是品德﹑才识﹑胆略﹑业绩。就德行而言,炎 帝是颇为有名的,据说他不仅教人民播种五谷,而且具有为 人民而献身的精神。他为了解除人民的病痛疾苦亲尝药草, 曾经一天中了70次毒,最后因尝了一种剧毒的断肠草而献出 生命。

从《周礼》的记载来看,当时的选才标准包括德行、道 艺两方面,或者说是贤、能两方面,即要求德才兼备。此处 的“德”,包括六德、六行,知、仁、圣、义、忠、和为六 德,是修身养性的六条标准;
孝、友、睦、姻、任、恤为六 行,体现在行为的六个方面。修养有效、行为端正者便是有德之人,便具备被选拔做官的资格。在重视道德的同时,才 能也是必须考虑的方面。古时所谓才能,其初级阶段就是礼、 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礼”即“仪礼”。

“乡饮酒礼”和“射礼”是古代礼仪的一小部分,中国 是礼仪大邦,十分重视“礼”。即使在采取什么方式充实官 僚队伍、使新人不断补充进来、保持国家统治者行列的活力 这个问题上,也十分重视“礼”。我国古代统治者认为人的 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即为“礼”,能体现出一个 人的道德修养水平。

通过举行乡饮酒礼,作为主持人的乡大夫、州长、党正 来行使选贤使能的职责。从《周礼·地官》的记载来看,作 为乡大夫,“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 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三年则大比,考其德 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州长和党正亦有相类似的职 责要求。可见当时选贤的要求之一是“德行”,这也是中国 自古以来的选贤特色——把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乡饮酒礼 的过程中,作为主持人的乡大夫、州长、党正邀请贤者、能 者为宾客,通过拜迎、揖让表示宾主之间的敬意,其寓意在 于有地位、有德行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必须遵循彼此恭敬谦让、 相互尊重的道德原则。同时也考察被邀请者的表现,将其中 的优异者上报给上级,最后上交到周王那儿,由他来做最后 的决定,选择合格者为官。在这一点上,射礼的选贤能目的 性更明显一些。古时所谓“贤能”,原是指有勇力和武艺的人,统治者通过比射的方法来选拔需要的统治人才。《礼记 ·射义》说:“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诸 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而中多者得与于 祭……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③ 综上可见,“乡饮酒礼”和“射礼”在人才选拔中都起 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在于乡饮酒礼重在考察人的道德修 养,以符合统治阶级“以礼治国”的人才要求;
射礼重在选 拔有勇力和武艺的人才,以增强国家军事人才的实力。

三、结语 战国时由于兼并战争日益激烈,各个诸侯国为了在战争 中取得优势地位,纷纷“礼贤下士”,改革人才选拔机制, 在职官选拔上出现了荐举﹑学校﹑自荐﹑招贤﹑军功﹑任 子﹑吏胥等多种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德行再次成为必备条 件。战国中期,荐举渐次成为制度,朝中大臣和郡县主要长 官须定期向君主推荐人才,量能以授官,并实行荐举连坐。

学校和游说自荐亦是入仕的途径,前者如孔子弟子,后者如 张仪﹑苏秦等。荐举与游说等选官标准无不以个人事先的德 行、人品出名为前提,只有早早以“贤”闻名的,才可能在 被荐举或自荐时被录用。欲扬名于时,必须借助当时为选贤 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乡饮酒礼”和“射礼”再次被重视。

从古至今,人才选拔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都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考察古代人才选拔机 制及其应用对当今的人才选拔有着借鉴作用。当今中国也同样要求“以德治国”和增强国家军事实力,我们可以从古代 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中来审视当今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而完善 我们制度,为国家的人才选拔服务,为国家的富强服务。

注释: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仪 礼注疏·乡饮酒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②杨宽.“射礼”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10-334. ③[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射义[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9:1636. 参考文献: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仪 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 社.1985. [3]杨宽.“射礼”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196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