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讲话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

来源:领导讲话 时间:2019-11-17 08:21:42 点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摘要】文章在界定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 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基础上,分析当前 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定位不明去、内容无针对性 且与专业教育脱离、实践教育流于形式、师资队伍薄弱。据 此在教学模式上提出:分步骤分年纪阶段推进教育;
区分教 育对象,有主有次;
项目导师负责制,建立健全导师激励机 制;
课程体系立体化,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类教学。

【关键字】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定位;
教育对象;
教学 模式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界定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 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良好的创新创 业教育对于缓解当前的就业问题也是有益无害的,创新创业 有利于就业,但不是为了就业,创业是更高级形式的就业, 没有就业能力的人,何谈创业?就业是创业的一种副产品。

以缓解就业为目标而开展创业教育是难以有好的效果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文章在对武汉9所高校调研,有效回收150份调查问卷的 基础上展开论述。

(一)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明确 就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来讲,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培 养创新创业意识是不冲突的,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首先需要学生有创新创业意识,但是仅仅有创新创业意识而无创新创 业能力是没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培养应用型人 才。因此,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实践中之 所以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与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关系。

首先,很多高校用一门课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三四十个学时 很难将二者都落实到位,导致教师顾此失彼、瞻前顾后;
其 次,动辄百人以上的大课堂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难于落实;
其 三,教师教学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驾驭教学内容,导致教 学定位模糊。

(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无针对性 从前期的调研来看,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全校 一刀切的现象。所有的专业,不论是法学还是机械设计,不 论是经济学还是生物科学,都用同一本教材,灌注相同的教 学内容,采用相同的考核办法,这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 专业教育相脱离,没有针对性,学生学起来也十分尴尬,他 们不明白创新创业教育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的关系,最终对创 新创业教育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

(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教育课程,学生的学习必须是基 于对实践的认识,最终回到实践中去。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 忽视了对学生课前实践的准备教学,使学生对创业教育缺乏 足够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上课不知其然,亦不知所以然。

创新创业教育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要设计教学实践环节跟踪和巩固课程的教学效果。传统创业教育忽视了两头的实践, 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学习和案例讨论,是有待调整的。完善 创业教育,需要对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作出调整。一方面在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之前和之时,注入创业实践模拟。

另一方面在创业教育理论之后,继续模拟和实操创业实践。

为此,目前践行的方案有三:第一,学校组织参加各层级的 创业大赛;
第二,学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给予学生创业支 持和教师指导;
第三,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校外合作,为 学生的创业项目引入风投。其中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要数创新 创业大赛。但是我们观察到,一边是大赛火热的举行着,学 生们踊跃的参与着,但是比赛结束后项目却搁置下来。而且 参赛项目要么是低端复制,要么是奇思妙想难以实施。实践 教学的另外两种模式更是受到校内外资源的限制,进展艰难。

最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四)师资队伍薄弱 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创新创 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足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大量高 校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独立的研究机构,该项工作多隶属于学 工处、招生就业处、思政课部。某些学校的创新创业类课程 由辅导员兼职完成,没有真正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专 职教师。2.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规模小由于我国人口多,高校 学生人数也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其中更多的教师是走科 研道路,这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就更稀缺了,师生比严重失衡。3.创业教育师资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从事创业教育 的教师并未接受过正规相关学习,导致理论水平不高。目前, 我们的创业教师要么是辅导员,要么是行政人员,要么是科 研团队的人员兼职,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实践性 强,且与时俱进,高校教师多是“学院派”,缺乏实战经验, 无法指导学生创业。4.师资队伍不稳定由于教师在完成本职 工作的同时,兼职从事创业教育指导学生创业,所以创新创 业队伍极不稳定,有的高校为了解决创业教育实践性强的问 题,聘请了社会创业导师,但是由于他们也是兼职工作,且 事务繁忙,时间成本高、流动性更强,教育缺乏长期规划。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一)创新创业教育分步骤分年级阶段推进实施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远不是一个学期一门课 可以解决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对创新创业意识的激 发,接下来是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些内容可以在 大学的前三个学期作普适性的理论教学。经过这一阶段的学 习,对创新创业感兴趣能力强的同学基本上已经显现出来。

对于这一部分出类拔萃的学生再进行定向培养,结合兴趣和 专业,结合导师的项目展开教学实践工作。

(二)区分教学对象,教育有主有次 中国高校学生众多,创新创业教育师生比严重失调是目 前无法协调的困难。据此,针对创新创业意识强、能力强的 同学予以重点培养是路径之一。通过一年级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有意识、能力强的同学就得以浮出水面 了。在二年级时,可以允许这部分同学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 进入项目组,予以重点教育和孵化。所谓双向选择,一方面 项目指导老师选择学生,另外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项目和导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 识,做到专业知识对口项目,项目提升专业知识。教学对象 有主有次,区分教育,这种模式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 病,打消了在创新创业方面无需求的学生的顾虑,同时,将 有限的教育资源做到了有针对性地投放。师生的双向选择也 有利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能够尽可能地专业对口,做到有 区分地教育。

(三)项目导师负责制,建立健全导师激励机制 调研结果显示: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看似如火如荼地举行 着,学生们的热情也是十分高涨,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从项 目本身来看,要么是低端产业的简单复制,要么是不切实际 的奇思妙想;
从项目的完成情况来看,某些项目的指导老师 本身并不具备指导相关项目的能力,而且大学生四年的大学 时光一晃而过,很多项目还没有很好地推进就已经毕业,各 奔东西了,项目就搁置下来了。所以,比赛俨然成了秀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项目导师负责制是有必要的,导师 根据自己个人的研究项目,分出子项目,进而遴选出对该项 目感兴趣的学生团队共同推进。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是――创业导师队伍在哪里?从目前的高校教育环境来看:由于重学术研究轻创业实践,各项激励制度也都是围绕 传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展开的,不利于创业导师队伍的建立。

因此,要建立创业项目导师负责制,首先必须健全创业导师 激励机制。在福利待遇上根据项目推进情况予以扶持和奖励, 量化创业项目在职称评聘上的权重。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聘 上虽然分不同类型申报,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社会服务型缺少 量化指标,这也使得老师们没有目标,显得无所适从。

(四)课程体系立体化,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类教学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所以目前更多的普通 高校并没有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仅仅局限于创 业基础类课程的讲授。创新创业教育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类课程,其次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类,再次是创业技能培养类。这是从纵向的时间轴来推进。

在纵向轴推进的过程中是横向轴的教学形式的辅佐。从教学 形式上来看,第一是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可以贯穿整个 纵向轴,通过比赛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 技能。第二是专利的申报、文章的发表。这类具有知识产权 性质成果同样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第三是创业项目实践。

创业项目的推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培养模式,也是此类 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过纵向教学内容的铺设和横向教学形式 的安排,使整个课程体系立体化。课程体系建立起来之后, 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者的引入。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 资队伍十分薄弱,建立起强大的师资团队尚待时日。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将教师队伍按特长分类,同时将课程按教学 内容和形式分类。普适性推进的创新创业理论课可以选拔优 秀的学术教师来完成,实践类课程邀请创业派导师来完成。

由于创业派导师时间的不连续性,可以采用讲座和论坛的方 式来推进,同时通过前文所述的双向选择方式遴选学生到自 己项目团队中深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峰,李锋,邹农机.创业导师制:大学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14,(5). [2]魏芬,李琴.“专兼结合”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 伍建设体系初探[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