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发言 >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效途径创新方法】大学生意识形态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效途径创新方法】大学生意识形态

来源:领导发言 时间:2019-10-11 07:47:55 点击: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效途径创新方法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效途径创新方法 摘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认识和分析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策略和有效途径,对于 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 (2015)01001902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代表某一阶级或集团的 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在经过宣扬和推广,逐渐为社会上大 多数人所接受,并上升为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后, 保持稳定和健康,保障其不受外来侵害和内部挑战的一种没 有危险的状态。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在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主导 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形态。

一、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历史演进 意识形态安全与教育关系密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 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用本阶级或社会集 团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观点教育启发人们,进而影响人们的思 想观念、行为方式,从而保障本阶级或社会集团意识形态和统治地位不受威胁而相对稳定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建与规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 中央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文件,对高 等教育战线进行拨乱反正,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得以 重建和规范。

第二阶段:加强和改进。1989年6月,党中央召开了十 三届四中全会,重申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中心 议题,从战略高度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发展进步确 立了主旋律。

第三阶段:践行和升华。党的十六大召开,践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任务, 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的 十八召开,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不断向前发展。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创新乏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内容上 和方法上缺乏创新,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一些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法,缺少个性化教育,导 致不同学生群体难以用自己的方式和思维接收到有针对性 的、能够解决思想实际问题的教育内容;
一些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师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质不了解,以职业教育、道 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代替理想信念教育,出现少讲或不讲的 现象;
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意识形态安 全教育的内容,只会讲空话、套话甚至假话,使大学生意识 形态安全的课堂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社会实践教育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 目前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没有充 分认识到课外活动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具体的实施大纲,没 有形成统一的管理配套制度,考评和监控机制更是处于空白 阶段。一些地方、部门和高校领导存在着片面的政绩观,认 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属于“虚功”,没有完善合理的活动 机制和科学管理方式,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 安全教育中的实践教育越来越边缘化,使教育者产生了一种 应付的心态,导致实践教育陷入了一种“说起来重要”“做 起来可以不要”的尴尬境地。3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运行不协调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1西方“西化”阴谋不断渗透,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搞“人权”外交,无非是想以 虚构和捏造等伎俩在国际上给中国制造舆论压力,以此来混 淆国内不明真相的人的视听,达到动摇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 态的主导地位、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险恶目的。宗教作为国 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敌对势力正是抓住了 这一点,千方百计地用宗教渗透的方式,在我国新疆和西藏 等地是备受敌对势力“关注”的地方,煽动教徒和部分群众 寻滋闹事,破坏社会安定,极大地冲击了人民的思想武装, 更给众多无辜百姓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2信息网络化对意识形态传统功能的弱化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从 网上获取和发布信息,网上信息的这种共享性,使教师和学 生之间的信息落差越来越小,教师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难度却越来越大。网络时代的“文化反哺”现象使年轻一代 垄断了网络的话语主动权,他们不再简单地按照教育者制定 的目标去获取知识,而是“运用自己的判断力,选择自己认 为正确的,再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网络上那些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不良信息就有可能被 大学生认同接受,进而达到侵蚀国家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成果的目的。

3社会转型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挑战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期出现了新 问题和新矛盾,对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巩固和提升带来了重 大影响。例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现 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医疗、卫生、教育等 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失业与就业的矛盾冲突,导致人们 的社会心理失衡等,这些突出问题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人民对社会失去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 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根基。

4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必 然选择,也必将面临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深入,包含着资本主 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技术和知识,已经在我国大面积扩散和 加速流动。当前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备受冷落,国富民强、八 荣八耻的传统观念渐隐渐退,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日益匮 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立世精神已成空谈。因此,我们 必须竭力捍卫民族文化的个性和根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以 国为重的文化传统,充实及适应文化全球化,又保持鲜明民 族个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JP2]四、加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 途径[JP]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不断增强其吸引力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 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强化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是 课堂上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切入点,是大学生掌握马克 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 理论时应注重把历史与逻辑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观点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和阐述,善于将教材中的 理论观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用社会热点问题导入课程内容, 以激发学生听理论课的兴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讲 授、理论灌输是必要的,课堂讲授必须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 不断创新。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思想感情、心理特征 的综合反映,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以爱国 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理应 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始终保持艰 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排除干扰、抵御 风险、坚守社会主义阵地;
只有进一步发扬忧国忧民的爱国 情怀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才能顺利完成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 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因此,“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 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 状态。” 3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使教育得到切 实保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