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学 > [分析作文教学现状,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作文教学现状

[分析作文教学现状,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作文教学现状

来源:开学 时间:2019-11-08 07:55:28 点击:

分析作文教学现状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分析作文教学现状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古代蒙学即蒙养之学,先生传授基础文化知识,同时对蒙童道德教化。

正值“国学热”和“新蒙学热”的今天,我们深入研究蒙学作文教学思想,解读其作 文教学方法中的精髓部分,以取其精华,这对当代高中作文教学有极其重要的借 鉴意义。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著名理念,教师何妨反思、整合当前 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教学策略,做作文教学的思想者;
对传统蒙学作文教学合理内 核抽丝剥茧,创造性转化精粹,以启山林,最终坐实、激活当代高中作文教学目 标定位。

一、深谙儿童心理特征的诵读教学理念,以读促写 我国古代蒙学重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指导蒙童诵读 名篇。儿童多记性,古人认为蒙童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这符合现代 心理学理论。私塾先生对阅读教学环节理解透彻,甚至已臻化境。朗读,熟读, 精读;
教书,背书,理书,讲书,步骤科学,成效卓著。诵读是蒙学的教学传统。

如今,高中语文课堂琅琅书声已渐行渐远。诵读是中国几千年童蒙教育实践经验 的结晶,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没有发扬光大。有人反问语文教学多读就行了吗?但 是,语文教学不多读行吗?叶圣陶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 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读得不熟练, 记得不深刻,背得不扎实,何来思如泉涌,应笔而出,滔滔不绝,文章倚马可待 呢?北宋诗人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南宋朱熹说:“凡 读书须要字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些观点恰巧契合心 理学对人的记忆理解能力的研究结果。

我国古代通行蒙学教本有《三仓篇》《急就篇》《开蒙要训》《三字 经》《百家姓》《龙文鞭影》《千家诗》(《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诗 经》《论语》《孟子》《春秋》《礼记》《千字文》《国语》《左传》《战国策》 《老子》《庄子》《荀子》《昭明文选》《艺文类聚》《文苑英华》《千家诗》 《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史记》等。据《中国历史轶 闻》一书中统计,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要背熟精通几十万字的书,其中《论 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 99010字、《左传》196845字。值得关注的是,古人所说的背诵不是机械记忆, 绝非鹦鹉能言,而是辅之以精思、贵通、贵用之法。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教学的探索。素读 经典就是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读经典内容的含义,纯粹地读。这种不求理解、大量 背诵的方法是科学的右脑教育法。其一二年级素读目标为:《三字经》《千字文》 《百家姓》《弟子规》《声律启蒙》;
三四年级素读目标为:《论语》《大学》 《中庸》;
五六年级年级素读目标为:《老子》,选读《史记》《资治通鉴》。

她的学生在小学毕业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的目标。每天 识记100多字,还给学生硕果累累的六年。

作为高中老师虽未能在学生十六岁以前加以引导其大量背诵,但用心 理学的观点指导学生吟诵,亡羊补牢,善莫大焉。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 说明》背诵篇目增加到三十二篇。这是有识之士的远见,有独到的思考。熟读背 诵,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中国古典文学成就之高,令世界为之咋舌。文学家灿 若群星,哪一个不是背诵顶尖高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茅盾、巴金,其背功已 成为美谈。读,只有先“死”后“活”,方能“死”去“活”来。

读,还能有力促进学生写作风格的形成。清代学者崔学古说:“通于 《书》,其文必实;
通于《易》,其文必深;
通于《诗》,其文必逸;
通于《春 秋》,必断制;
通于《礼记》、《周礼》,其文必典雅。”蒙学作文教学关注学 生形成写作风格,何其高哉!纵观今日高中生写作现状,这个愿景难以实现,有 遥不可及之态。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何深刻理解、借鉴古代蒙学诵读的要旨,有 效指导高中生实现从读到写的涅槃,老师任重道远。这亦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初衷。

总复习中,高三学子根据拼音写汉字,而这个动作已经重复了十二年,学生读在 何方呢?笔者忧思之切。每念及汉代扬雄“能读千赋,则能为文”,笔者扼腕长叹, 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和古代蒙学弟子学文差距多大呢?高中作文教 学应特别深入研究借鉴传统语文教育读对写的影响,深入骨髓地理解,厚积方能 薄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然并非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般的泛读,也非“精耕细 作”的精读,恰是系统的“诵读”。刘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量 变推动质变。读得不好,怎能写得好?阅读是吸收,其为主;
写作是运化,是皈 依。高中教师如不能意识到写作的根在阅读,高中作文教学当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二、闳中肆外的人文启蒙教育,蒙以养正 先秦至清末,古代蒙学重视启迪儿童心灵和智慧。蒙学教材文质兼美, 充满饱满的人文精神,为弟子未来卓尔不群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蒙学教材内容历史演变,简要概括如下:先秦时期,出现我国历史最 早的儿童蒙学教材《史籀篇》;
西周蒙学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学生德、智、体、 美等和谐发展,农业、天文、历法、及数学等科技文化知识渗透蒙学;
汉代《论 语》《孝经》为最通用的经学教材,医学、史学也渗透到蒙学领域;
魏晋南北朝 时期蒙学教育融入玄、黄、老、庄、释、文、史;
隋朝科举制成为蒙学教育的指 南针,经学化倾向明显;
唐代振儒术,容佛道,蒙学教育注入新的元素;
宋朝尊 孔崇儒,强调了道德启蒙和文化知识;
元代蒙学教育普及农业知识和道德教化;

明代法律已纳入了启蒙教育的范畴;
清代鸦片战争后,蒙学领域教授西方科技文 化知识。1898年的蒙学教材《蒙学课本》已破地理上“中国中心论”,强调天外有 天,开放胸怀,迎接西学。蒙童人文启蒙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民族 人文特色熠熠闪光。

据徐梓《中国传统蒙学书目》统计,蒙学教材为一千三百多种,门类 繁多。蒙学对儿童人文启蒙教育闳中肆外。思想内容博大浩瀚,语言表达纵横捭 阖,汪洋恣肆。人文启蒙教育使蒙童通晓天下人伦事理,精谙古今德教典故,立 志建立化成天下的宏大功业。儿童为婴稚,即识人颜色,知人喜怒;
其践行“凡 出言,信为先”;
诫“诈与妄、奸巧语、秽污语、市井气”;
引导蒙童珍惜韶华、 克尽求学之苦,正所谓“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朱熹在《蒙学须知》 讲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 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
塑造童子“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 养纯熟”。天真纯朴的儿童天性最终发展为他日铸成大器的精神底蕴、一抹亮丽 的人格底色。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人让蒙童在生活中快乐学习,实行以人为本 的教育,具有人文先进性。蒙童练就的蒙学童子功具有可持续性,能良性发展, 浸透人文启蒙思想基因,为其将来写作注入了思想和语言的博大动力。

时至今日,须指出的是,许多优秀高中生埋头数理化题海,分配给语 文学科的www.yulu.cc时间又大量花在对高考满分作文的模仿上。虽苦苦耕耘, 却一筹莫展,不得其法。没有阅读,高中生学识浅狭,胸中不富,作文无神气基 调。清初语文教育家唐彪说:“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贤士,亦未有只读四书 一经之名臣。故欲知天下之事理,识古今之典故,欲作经世名文,欲为国家建大 功业,则诸子中有不可不阅之书,诸语录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典制志记中有不可 不阅之书,九流杂技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当代高中生会须痛饮一碗盛满人文思 想的美酒。

若想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思想,应格外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以崇高的作品塑造鼓舞学子的精神,感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否则,贻误无穷。

三、质朴的作文教学法,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古代蒙学对作文教学的认识质朴,但作文教学法科学有效。注重文道 统一是传统蒙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人文启蒙教育客观上使蒙童在开蒙之 初就得到了文德很好的训练。古代蒙学作文训练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其一,属对、连珠、锤字基本功训练。古人通过语音、词汇训练,修 辞、逻辑训练,帮助蒙童弄懂语音平仄、词汇词性、语法结构等写作知识。作文 讲究声律和谐、形式美观。

其二,模仿和抄写并用。蒙童模仿前人文章,含有创造的成分。师名 家名篇的神,不师其貌,最终自然纯熟;
抄写有助于品味前人遣词造句。

其三,培养观察能力。古人把用心观察事物,体验事物上升到写作基 本功高度,蒙童善写天地人物情状,粱刘勰提到,“博见为馈贫之粮”。

其四,作文先“放”中“脱换”后“收”。欧阳修称,“作文之体,初欲奔驰”。

初写放胆文,抒发胸臆;
“脱换”即稍加限制;
“收”指终要胆小,文章精雕细刻。

文章从气象峥嵘、彩色绚烂,到造平淡,其实乃绚烂之极。

其五,文章不厌改。古人善于保护学生才思,提出随学生立意而改;

择精当处,细小笔削地改,以点铁成金:易日经时地改,则自解雌黄。

反思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法,我们要从中撷取吉光片羽,传承创新高中 作文教学。

笔者认为小学初中直至高中语文必须实现教学一体化,要有一盘棋的 思维,做好衔接工作。例如,古时蒙童属对,今天高中生做对联,但如何深入对 联教学,这是个棘手的问题。笔者要求高一学生恶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笠翁对韵》,丰富典故知识、声律知识、自然常识。这种训练如果能提前到小 学或初中阶段则更佳。

谈及古人写作模仿和抄写并用,高中老师大有可为。有些学生只看高 考满分文章,这是误区。毕竟为考场仓促间所作,学生限于时间和才思,无法同 前世和当代名家相比,故仅仅阅读此类文章收效甚微。笔者常年呼吁学生要看名家作品。学生读经书、读史书、读时文,融会变化,是为文的真诀。学生自觉向 往酿花为蜜,蜜成不见花;
当酿谷为酒,酒成而不见谷时,学生文章就有自家手 笔。语文老师必须设计生成一个学生将来发展的空间。高一高二时要多抄写文章。

抄同题不同人的文章,思路就能扫除枯涩阻碍;
抄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研究其 意思、句语、路脉,从而潜移默化,融会贯通。水乳交融之日,则是学生扬眉剑 出鞘之时。

晋代陆机《文赋》提出“玄览”一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 于海”;
学生伫中区,颐情志,激起写作精神内驱力,这是足贵的。笔者认识到 随物赋形能力对学生来说太难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 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 思考。应试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学生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生活,丧失了观 察事物、体验事物的审美需求。倘能赏“万类霜天竞自由”,何其妙哉! 古人修改文章的做法非常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高中作文教学要 激发学生兴趣。老师改文章不能将学生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
切不可强改,要改 出学生之非,改出先生之妙。清末教育家王筠提倡“少改易之,以圈为主”,笔者 深以为是。若能将以前的文章拿出来改,则更有意义。这样的老师难能可贵。学 生随写随丢,对自己以往文章妍媸好丑不以为意,这不可取。总之,学生文章多 改则能助其深入揣摩、玩味、雕琢。正所谓沿根讨叶,思自转圆。

一言以蔽之,古代蒙学作文教育是着眼于人格发展、着眼于行为控制 的教学。教师因材施教,注意学习节奏,一定程度实现了教学最优化。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离传统蒙学教学渐行渐远,众多优秀教法被摒弃了。作为一名高中语文 教师,在对传统蒙学作文教学思想反思中,我们舍弃其中某些教育举措,而发扬 蒙学优秀作文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高中作文教学将会实现 创造性发展。

当务之急,语文老师自身要埋头读书,方能像蚕眠桑而茧结,蜂饱花 而蜜成。

作者:邓明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