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学 > [女性中医养生论文(共2篇)]中医养生的论文

[女性中医养生论文(共2篇)]中医养生的论文

来源:开学 时间:2019-10-26 08:07:45 点击:

女性中医养生论文(共2篇)

女性中医养生论文(共2篇) 第1篇:女性中医养生的研究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 特征性变化时起至最终月经后1年内的期间。据报道,围绝经期年龄一般为45~ 55岁。围绝经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对女性的身 心健康影响较大。大部分女性可表现为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引起的症状,如月经 改变、汗出、潮热、面部烘热、阴道干涩、抑郁、情绪不稳、烦躁、失眠、头痛 和血压波动等。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女性到了青春期体内 产生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作用的物质“天癸”。到围绝经期“天癸”将竭, 肾精亏虚,机体阴阳平衡失调,生殖功能亦将衰竭,冲任失调,五脏失养,从而 产生一系列病变。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 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因此,在这一时期积极进行适当的养生 保健,能有效缓解或解除围绝经期的不适,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中医 养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深 入研究中医养生理论对缓解或解除女性围绝经期的不适具有重要意义。

1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在中医文献中,又称“摄神”、“养神”、“调神”是通过调节人的 精神情志等活动来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统一、祛病延年的一种养 生方法。围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容易发生焦 虑、烦躁、悲观、失落等心理反应,甚至产生心理障碍《灵枢·邪客篇》中说:“心 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悲哀忧怒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喜怒不节 ……生乃不固”。女性在围绝经期是情绪变化最明显的时候,易怒、易忧郁,同 时对围绝经期知识的匮乏,导致很多女性在面对围绝经期时会过于紧张、害怕, 导致主观放大这种影响。因此,步入围绝经期的女性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正确理解这一生理过程,正确认识疾病的表现和各种功能性不适的感觉,解除顾 虑,尽量避免或减少应激因素对躯体健康的影响,学会自我调节。同时应根据围 绝经期女性的具体情况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听音乐、栽种花草、书法、下棋等。

还要学会自我宣泄,可以找家人、朋友、邻居等倾诉,使自己不再感到无助与孤 独。围绝经期女性的情绪低落、悲哀甚至抑郁还和环境、地位的改变、自身欲望 得不到满足有关。如《灵枢·本神篇》说:“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素问·移精变气论篇》:“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指出欲望无穷,最终会影响 健康,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 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因此,围绝经期女性必须培养“知足者常 乐”的思想,足而生乐,乐而生喜,喜则生情,情则养人,焕发精神,则身心健 康。《灵枢·寿夭刚柔》亦曰:“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说明保持良好 的情绪是维护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证。

2饮食养生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 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就是说, 要审慎地合理调配饮食五味,用以使骨骼坚正、筋脉柔韧、气血通畅、肌腠固密。

这样,饮食水谷就能够和谐的化生精血了。总之,只要能够谨遵养生之道,就能 够健康长寿、享尽天年。女性围绝经期各种活动减少,基础代谢率低,故热能总 需求量降低,应适当控制食物的总热量,但总原则还应以谨和五味,多样饮食为 主。这时可以多吃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食品,如鸡、鸭、鱼、肉及花生等;
还要多 配些薯类食品,以防便秘;
还要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同时饮食还忌偏食偏嗜。

如果长期偏嗜某味食物,则会使某脏之“气”偏盛,而破坏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关 系,导致疾病的产生《素问·五脏生成论》也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 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
多食 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对围绝经期女性来说,不要偏食偏嗜, 不要过分限制某些食品,但要适度补充一些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女性绝经后肾 中精气亏虚致五脏皆衰,筋骨懈惰,形体萎缩的病理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骨 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腰腿关节疼痛,严重影响围绝经期 女性的健康。因此适量补钙就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最重要环节。主要以食补为主, 宜多吃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虾皮、黑木耳等含钙高的食品;

少吃含草酸较高的蔬菜如菠菜、苋菜、竹笋等,以免影响钙的吸收。豆类食品除 了能补钙,还能补充雌激素。研究表明,在大豆及大豆类植物中,存在异黄酮化 学成份,其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类似,能与人体雌激素受体发生作用而起到类似雌 激素样效应,而且没有现行的雌激素疗法造成的副作用。

3运动养生 《灵枢·天年》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说明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理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故养生时应根据人们不同的年龄 而选择适宜的形体活动形式。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体型和体重的变化较明显,通 常腰围和体重都会增加,这种改变除了与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有关外,还与年龄 增长、体力下降、活动量减少、热量需要和基础代谢率降低及体内储存的蛋白质 和脂肪相对增多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劳而不倦”,若劳逸失度, 将使形气耗伤,破坏机体的动态平衡,损害人体健康。因此,选择适合围绝经期 女性的运动方式尤为重要。我国传统养生功法是众所周知有效的运动养生方法, 属于有气运动范畴。动作具有缓慢柔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形相合、气寓 其中的特点,其运动强度较快步走、慢跑等有气运动形式小,对机体要求低,为 中老年女性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非常适合的运动方式。诸如五禽戏、八段锦、太 极拳之类的健身方法。研究表明八段锦可缓解围绝经期躯体症状,改善围绝经期 抑郁,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7。由于雌激素减退及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增多,若不注意适当的运动,女性到围绝经期后就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 心肌梗死、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现代医学认为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增加热能消耗, 促进机体代谢,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且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 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的机会。此 外,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性激素分泌,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可以增加骨质血流量, 促进骨的形成,对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适当的运 动还可以调节神经的兴奋度,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助于改善围绝经期抑 郁、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

目前,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越来越多。国际上统计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 率为28.5%,在中国,大约有85%~90%的围绝经期妇女主诉有症状表现,一般 持续1~5年,10%~20%的妇女甚至可以持续终身。围绝经期是女性由中年向老 年的过渡期,能否安然度过围绝经期,直接关系着女性老年的生活质量。因此, 在这一时期积极进行适当的养生保健,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班雪雯(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第2篇:女性中年养生的重要方法 1中年养生是延缓衰老的关键环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 不断延长,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医养生学认为,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衰老是人类生理过程的必然 归宿,是个多环节的生理过程。《灵枢·天年》曰: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 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五十岁, 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汗始灭,目始不明”《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指出:“年 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从《内经》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医认为衰老并非到 了老年才开始,而是始于老年到来之前,所以元代王珪主张从小就开始注意养生 防老,他着的《泰定养生主论》就论述了自幼及壮至老的依序调摄方法。

现代研究表明,人类在30岁以后,大约每增加一岁,功能减遐1%40岁以 后骨质含量开始下降,女性10年减少10%,男性减少5%。应用CT进行头部扫描 证实,脑从30岁~40岁时就开始萎缩,而脑神经细胞的老化、萎缩和死亡又往往 和脑重量的减轻相i,同时神经元的数目也相应减少;
40岁起小肠内的胰蛋白酶 活性就明显降低,胰脂肪酶也有减少的倾向,胃蛋白酶的分泌也明显减少。对于 妇女而言,卵巢是女性的重要性腺,是产生卵子和性激素的器官,自出生后,经 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至绝经后,女子一生卵巢的形态有一系列的动态性变化。

在更年期及老年期,女性生殖器官有明显的遐行性改变,卵巢是促使各种改变的 中心,性成熟期妇女的卵巢约为4cmX25cmX2cm大小,重量约为6g~12g,至更 年期卵巢萎缩变小,质地变硬,卵巢重量早自30岁起开始下降,到45岁左右卵巢 的重量已减少到青春期的12自40岁起卵巢门处血管发生老年性硬化,50岁后卵巢 的血管即见减少,动脉分支由50支~60支降至20支;
女性在40岁左右,虽然月经 仍然规律,但雌激素水平已有下降,因此,雌激素缺乏征象可在真正绝经之前就 发生了。由此可见,中年是生命历程的转折点,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正如明。

张景岳所指出:“天地消长之道,物极必变,盛极必衰。人的生命过程待到“长极” 之时,便强厚者多寿,后天薄弱者多夭”的同时,又十分强调后天的保养作用, 十分重视中年保养,撰写了强调中年复兴的“中兴论”并指出:人于中年左右,当 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作余强半”;
且此非逆天以强求,亦不过复吾之 固有”(《景岳全书·中兴论》)。可见,中医养生学早就认识到中年是走向衰老的 转折点,也是延缓衰老的重要年龄段。

2健运阳明是中年女性养生的重要方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男女长发育时指出:“女子……五七,阳明脉 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五八,肾气衰, 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由此可见,中医认为人体由盛极转衰的始动环节,男女两性是各不相同的。在男性以肾气衰为主。在女性 则以阳明衰为主,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女为阴体,不足于阳,故其衰也,自阳 明始。”阳明为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素问·灵兰秘典》曰:脾胃者,仓 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为传导之官,又主津。

《灵枢·经脉》指出:“大肠,手阳明也……是主津液所生病者。但其功能有赖于 胃所化之荣气,所以李东垣在《脾胃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一 文中说: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若 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枯竭焉。而脾与胃关系密切, 成无已注《伤寒论·辨脉法》云:脾,坤土也,坤助胃气消磨水谷,脾气不转, 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由此可见,阳明脉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阳明脉 衰是脾胃虚衰的反映,而“冲脉丽于阳明”,任脉主一身阴经,凡津液精血均属任 脉所司,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化生之源,肾中阴精亦赖于后天的不断充养。

女子的生长壮老及特有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由肾、肝、脾胃、冲任二脉及天癸所 司,生育之年,脏腑受脾胃之气涵育,肾气充实,冲任通盛。故元代医家李东垣 认为,“阴精所奉,调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故其人寿”;
土为万物之母,人以胃 气为本,胃虚则元气不足而诸症生。人之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肾精渐枯也是不 可回避的,天癸乃肾中生殖之精,本源于先天,脏水谷精气之滋养而充盛,只有 脾胃之气健壮,脏腑气血充盛,肾气充实,冲任调和,天癸乃至,若脾胃之气不 充,阳明脉衰,则气血生化乏源,经脉空虚,冲任失儒,肾精衰败,天癸竭止。

因此,中年女性肾气盛极而转衰之时,全仗阳明健运,吸收精微,使五脏滋荣, 元气得继,才能却病延年,否则将五脏失和,变证迭起。此时若一咮责之于肾及 冲任二脉功能减遐,一咮调补肾之真阴真阳,以求天癸通盛,功能长存,虽也能 取一时之疗效,但却实难巩固,更何况明代医家张景岳早就告诫过:年壮气实未 可补”。中年女性虽功能减遐但却尚未至虚,正处于壮年气实之体,形气俱实, 若动辄进补,则犯“实实”之诫,若要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惟有阳明健运继而 承之。

中医通过几千年的医学实践观察到,女性衰老开始于中年期,其始动环节 正是由于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二经的功能紊乱,而前者为“水谷之海,气血生 化之源”,后者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二者功能紊乱则必然导致人体内的代 谢紊乱。现代医学也证实,衰老始于代谢失调,如果受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妨碍了 细胞的代谢机能,则细胞的代谢功能即会发生异常,使衰老进程加快,导致早亡。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衰老主要由于机体的代谢紊乱引起,可造成单胺氧化酶 (MA0-B)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脂褐质及脂质过氧化物含 量增加,胸腺指数降低,脾指数升高。女性在衰老过程中,性激素、子宫及卵巢重量、老化代谢产物及清除衰老产物(自由基)的酶、肝能量代谢、胃肠功能及 消化酶等指标均有相应的变化。健运阳明一方面切忌1味呆补,动辄参、芪、术 一派补益之品,因为阳明属六腑,“六腑者,传化物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 问·五脏别论》),另一方面又切忌苦寒通下,否则会更伤阳明气机,变证丛生。

因此,健运阳明重在活泼中焦气机。

1989年在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健康促进会上,通过了4项 行动纲领,其中包括“支持妇女健康”。从此以后“妇女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独立 的领域,过去对妇女健康的认识,主要限于她们的生殖功能和计划生育。目前女 性的养生保健观念虽已在社会上渐渐树立,但对不同生理阶段的养生特点仍重视 不够,主要强调补肾和一咮苦寒通下排毒,不符合《内经》对中年女性生理特点 的论述,在女性生理状态由盛极转衰的中年阶段,健运阳明法使中气得以四运, 全身脏腑得以濡养,才是中年女性养生的主要方法。

作者:彭锦,闪增郁,孔令诩(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