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就职 > 【公安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的原则】 行政强制法与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的原则】 行政强制法与公安机关

来源:就职 时间:2019-12-02 07:47:25 点击:

公安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的原则

公安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的原则 一、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行政强制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原则在行政强制领域的贯彻。行政合法性原 则则是指一切行政行为都要依法行使,并受法律的约束,也就是说,行政主体要 实行行政强制必须事先得到法律的授权,并严格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 和程序等下行使,其法律依据是《行政强制法》第4条,该条规定:“行政强制的 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据此,公安行政强制 法定原则的内容大体包括:
(一)实施主体法定实施主体法定是指有权对相对人采取公安行政强制措 施的主体必须是法律规定的主体,只有法律规定的主体才有权行使公安行政强制 措施。《行政强制法》第17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 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 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根据《行政强制法》 第17条并结合公安实践,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是公安行政主体,这是公 安行政强制措施区别于其他行政强制措施的标志之一,包括各级公安机关及法律、 法规授权的组织。如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消防机构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 4条和第51条的授权取得了实施强制行为的主体资格;
交警支队可以以自己的名 义,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的人作出强制行为;
公安边防检查站根据规定,可以对 违反出入境管理规定的人实施强制行为。

(二)实施程序法定法律程序是指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 法定的时间与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 件。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是法律程序的两大基本要素。行政强制除了从实体上加 以规制外,更需要从程序上加以规制,以便更好地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公安 行政主体实施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我国没有统一的《行政程 序法》,关于实施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散见于《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 处罚法》等诸多公安特别法律规定当中。但《行政强制法》详细的规定了实施行 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的程序,运用到公安执法中就是公安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行 为时必须要报公安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在得到批准后必须由两名以上行政强制 执法人场,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需告知行为人享有的权力义务以及救济途径, 并且应当现场制作笔录,并有行为人签名,如果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可 以先采取强制措施,然后补办批准手续。可见实施程序法定在规范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确保法律的公平与公正有重要的意义。

(三)行政强制设定权法定行政强制设定权法定是指行政强制权的创设只 能由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律来创设,其他机关都不能创设,尤其是行政主体更不 能自己给自己创设行政强制手段。这是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强制法》中的体现。

按照“法律保留原则”将行政强制的设定权牢牢掌握在立法机关手中,其目的就是 控制行政强制的设定权,限制行政主体通过设定权扩张行政强权,进而保护相对 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强制法》的主旨是控制和规范行政主体的行政强制权,一 直以来,我国对行政强制的设定权没有统一的规定,使行政强制的设定权很不明 确,但是《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有了明确的规定,公安行政强制 措施作为行政强制措施的一部分应当遵循该规定。

二、行政强制适当性原则 适当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选择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以及强制手段内 部手段时必须基于正当的考虑,并尽量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选择相对人权益 损害最小的手段。

(一)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又称妥当性原则、适当性原则,简言之, 就是要求所采取的手段能够实现所追求的行政目的,或者至少有助于行政目的的 实现,而不能与法定目的相背离。

有效性原则要求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使用,必须是为了达到法定目的。如 《人民警察法》规定有人民警察在适用继续盘问时必须符合:切实被指控有犯罪 行为的违法嫌疑人;
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作案违法嫌疑人身份不明的;
违法嫌疑 人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赃物的。可见,继续盘问适用于案件性质不明、嫌疑人身份 及携带物品可能是赃物的情况,如果公安民警对没有达到上述条件的人适用继续 盘问,那么就是明显违背立法本意,违背比例原则的适当性原则的。

(二)必要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又称最小侵害原则是指在众多能够相同有 效实现行政目的的手段中,应选择对公民权利限制或侵害最少的手段。该原则适 用的前提,是有数个能够实现目的的手段同时存在,如果只有唯一的手段能够实 现目的时,行政主体无从选择,则该原则无法适用。必要性就是说公安机关在使 用强制措施时是否是有必要的,强制措施由于关系的公民人身财产等重要的权力, 只有在迫不得已通过其他手段无法解决时才能够进行强制措施。也就是说采用非 行政强制手段不能够达到行政目的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行政强制措施,而且公安机关在对公民或财产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要尽量温和,采取对公民或财产损失最 小的措施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人身财产权利,如公安机关在进行专项整治斗争中, 要充分预先做好调查取证,运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事先 制定计划,选取合适的对公民权利损害最小的强制措施。

三、比例性原则比例性原则是指行政手段对公民权益的侵害必须小于该行 政目的所实现的社会利益。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某项行政权力、采取某项 行政措施前,必须将其对相对人可能造成的损害与实现行政目的可能获得的利益 之间进行权衡,只有在后者重于前者时才能采取,反之,则不能采取。而比例性 原则要求公安机关适用公安行政强制措施时,在多种措施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衡 量当时的客观因素,如危险或危害发生所获得的实际公共利益的大小和避免危险 发生所获得的利益的大小的比较。这些条件为公安机关实施强制措施时提供了标 准,比如对公安机关在处理一些群体性事件时,公安机关执法人员可以对现场人 员进行劝阻,实行交通管制,必要的时候强行驱散、强制带离现场等多种行政强 制措施方式,就应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评估对所实施的行政强制措施所带来的 后果进行权衡。《行政强制法》第23条第50条的规定都体现了比例原则在行政执 法中的适用,比例原则的确定为公安行政执法提供了一个标准,即通过比例原则 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可以确定是否应当实施这强制措施。

四、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是指设定和适用行政强制措施既要体现行政强制 措施的强制性,又有贯彻教育被执行对象自觉守法的精神,实现强制与教育的双 重功能。《行政强制法》第6条明确规定:“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 相结合。”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 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强制不是其主要目的。因此在公安执法领域,许多法律、 法规均体现强制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如《戒毒条例》规定,戒毒工作坚持以人为 本、科学戒毒、综合治疗、关怀救助的原则,采取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 离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措施,建立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工作 体系。在社区戒毒中,规定了“戒毒知识辅导”等措施,又如《关于严禁**嫖娼的 决定》中规定“因**嫖娼备公安机关处理后又**嫖娼的,实行劳动教养”;
《治安 管理处罚法》第76条规定,有本法第67条、第68条的行为,屡教不改的,可以按 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教育措施,既劳动教养。可见,“劳动教养”这一行政强制措 施的教育功能能得到法律上的确认。行政强制的实施对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的人身、财产等权利,结果是对人身、财产等权利的限制和剥夺,正因为这样强制措施不能够滥用,应当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权的高度,尽量避免强制行为 的运用因此,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 把行政强制行为更好的作为一种补充备用的行为。把教育与强制融合在一起,就 是说首先进行教育,当教育行为不能达到目的时才运用别的强制措施。

而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并不意味着就是要片面的减少强制措施的使用,教育 与强制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经教育仍无效的,应当实施行政强制。其 实本质上强制本来就是一种教育,强制的目的就是教育行为人能够改正错误,所 以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对公安行政执法有重要的意义。

公安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的原则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 们!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