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竞聘 > 行政诉讼的概念【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行政处】

行政诉讼的概念【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行政处】

来源:竞聘 时间:2019-11-24 07:48:09 点击:

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行政处

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行政处 摘要:具体行政行为概念是中国行政法上作为进入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 性概念;
而德国行政法上的行政处分概念曾经也承担这一“角色”。本文从具体行 政行为面临的问题着手,在法规范的语境中,对两者之间的法律特征进行比较分 析,以期借助大陆法系的优势理论来完善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中的问题。文章认为, 鉴于目前学界对具体行政行为概念的诸多歧义,有必要对这一作为行政诉讼“通 道”的功能性概念重新命名。

关键词:行政处分概念,具体行政行为概念,法律特征 一、问题和方法 长期以来,行政处分(verwaltungsakt)概念一直是德国行政法上的中 心课题,[1]从纯粹学理的角度,行政处分因其“设权性”而被视为行政法上的法律 行为;
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它是一个为适应行政诉讼实践的需要而设置的“功能 创设性”概念,即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以行政处分的存在为前提。基于行政法控 制行政权、保护人权的基本精神,德国学理界和司法实务界长期致力于对行政处 分概念作扩张性的解释,以起到扩大人民诉权、加强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之目 的。晚近德国、中国台湾等国(地区)的行政诉讼制度趋向于广泛地打开诉讼之 门,在受案范围上确立了“一切非宪法性质之公法争议”的标准。相应地,行政处 分在救济法上的功能也将悄然改变,即从提请救济的前提要件功能转换为决定诉 讼种类等功能。[2] 中国行政法上的具体行政行为概念最终确立于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该法亦将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前提条件。

因此,它与德国行政法上传统的行政处分概念的地位十分相似,也是中国行政法 上的“功能性”的概念。2000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若干问题的解释》)虽未直接涉及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3],但通 过对不具有强制性的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以及行政机关内部奖惩、任免 行为的排除,对具体行政行为概念作了扩大解释,从而使其涵盖的范围“不仅包 括法律行为,而且包括事实行为;
不仅包括单方行为,而且包括双方行为;
不仅 包括侵益性行为,而且包括赋权性行为;
不仅包括刚性行为,而且包括柔性行为”。

[4]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努力旨在扩大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虽然尚未达致 “广泛地打开诉讼之门”的效果(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均未纳入受案范围), 但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的行政诉讼制度以德国法为师的一贯立场。由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和司法审判经验的缺乏,中国的行政法学和司法 实务界对具体行政行为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界一般认为具体 行政行为是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因而属于行政法律行为,所谓法律效果,是指 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5].依此推论,则行 政法上的事实行为应当是不产生法律效果、不导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 生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但学界同时又把诸如“行政主体或执法人员违 法使用武力”[6]等对相对人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视为行政事实行为,其间区 分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标准显然是模糊不清的,从而导致具体行政行为涵盖范 围的不确定;
再如,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这一直接决定具体 行政行为功能范围的问题至今未能形成共识,仍然困扰着中国大陆的学者和法 官;
[7]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具体行政行为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以至 于有人主张废弃这一概念,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笔者认为,就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现状而言,保留一个作为进入诉讼 程序“管道”的“功能性”概念仍然是必要的,受案范围的扩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盲目地扩大受案范围将导致制度与社会政治环境相脱节,进而削弱行政诉讼 制度的“实效性”(effectiveness)。“比较法有时能使我们超越比利牛斯山”[8], 德国学界和实务界为扩大受案范围对行政处分概念所作的一些列扩张性解释对 于我们完善具体行政行为概念或许是大有裨益的。在法律方法的意义上,对某一 法律概念的界定关键在于以法规范为基本语境、把握概念的结构性要素或基本法 律特征,对之进行法解释学层面上的操作,[9]而不是着重于其定义,只有这样, 才能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及外延。深谙法律学方法(Juristic Methode)的德国学者 正是在这一路径上对行政处分概念进行了精致的锤炼。这一方法尤其值得中国学 者效仿,一些中国学者倾向于将法律学操作意义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导入 哲学等非规范研究的方法,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10]从而使其研究结果缺乏可 操作性。本文试图在一个法规范的语境中,以比较分析为基本思路,对行政处分 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各项法律特征进行法解释学意义上的探讨,以期借助大陆法系 的优势理论完善中国行政法上的具体行政行为概念。这一分析过程实际上也是一 个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思考过程。

二、行政处分概念与具体行政行为概念法律特征的比较分析 中国行政法上具体行政行为概念创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德国法中行 政处分概念的借鉴。[11]因此,两个概念的法律特征基本相同,大陆法系的通说 认为,行政处分概念具有“行政机关所发”、“公法(行政法)案件”、“单方行为”、“外部行为”、“产生直接的法律效果”和“个别案件”等法律特征。[12]除了“单方行 为”这点以外,[13]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特征与行政处分大致雷同。对于这些法律 特征的解释,决定着其功能范围(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大小以及在救济程序中 的可操作性程度。以下拟就两个概念的各项法律特征作一比较性的探讨。

1、行政机关(或行政主体)的行为 行政处分首先必须是行政机关所为之行为,而具体行政行为则被认为 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受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也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但它 本身不能成为行政主体)。中国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这一称谓盖受大陆法系行政 主体概念的影响,但两者之间的涵义却有所不同。大陆法系传统行政法学将行政 主体等义于公法人[14],是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及一定职权且得设 置机关,并藉此实现其行政上任务之组织体。行政主体的成立须有公法上的依据。

但因公法人资格的取得非常不容易,随着行政法学的发展,行政主体的涵义逐渐 趋向于广义,即不以具有公法人地位为条件,凡公法上之独立组织体,有特定职 权得设立机关以达成其任务者,均属行政主体。广义的行政主体概念包括国家、 省、县、乡镇、不同层次的市,不具公法人地位的机关、学校或其它营造物等, 私法人及自然人如依法获得公权力之授权,亦可成为行政主体。[15]行政机关是 行政主体所设置的独立组织体,它可在一定的职权范围内代表行政主体对外行使 该权力,其效果则归属该行政主体。简言之,行政机关乃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机 关,它是行为主体而非权利、义务主体,它的行为效果均由作为权利、义务主体 的行政主体承担。由于行政主体范围的广泛,行政机关已不能与宪法分权制度下 的行政权组织相等同。[16]大陆法系的通说认为,对行政机关的确认应从实质意 义的行政观点出发,如立法机关对其内部职员作出任免时,法院从事律师登录等 行政事务及对院内职员作出任免时,公立或私立学校在录取学生、确定学籍、奖 惩学生、核发毕业或学业证书时,公法团体在行使法律授予的公权力时,乃至私 人或私人团体在行使依法授予的公权力时,均被看作实质意义上的行政机关。

[17]实质意义上的行政机关与广义的行政主体概念范围相吻合,这一理论极大地 拓展了行政处分概念的范围,从而扩大了人民的诉权。

在中国的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不是法律概念,而是法 学概念,系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代表国家以自已的名义行使行政 职权并承受行为效果的组织。[18]与大陆法系行政主体概念不同的是,中国行政 法学中的行政主体既是行为主体,又是权利义务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由行政主体 实施并承担行为效果;
行政主体只能是组织而不能是个人。行政主体由组织法意义上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来充任。当行政机关对外行使行政职权时, 法律、法规授组织对外行使该职权时,即成为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理论的建立标 志着中国行政法在确定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者这一问题上,已采用部分实质行政 的标准而非仅限于形式意义上的行政机关。但对实质性标准的适用仍然是不彻底 的,学界和实务界在认定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时往往从法律条文的形式上判断, 而没有从实质行政标准着手。按照目前的行政主体理论,相当一部分行使着实质 意义行政权的组织(如垄断性的公用事业组织、某些执政党组织等)都不能被视 为行政主体,其行为均不可能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

在中国行政法的初创和发展阶段,行政主体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解决 行政诉讼中的被告认定标准,但从法学理论的角度而言,中国行政法上的行政主 体仍然是一个不成熟的概念,行政主体仅仅从形式意义上被界定为行政机关和法 律法规授权组织,以此可以和行政诉讼的被告认定标准相衔接,但《若干问题的 解释》已将行政诉讼的被告扩大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这是否意味 着行政主体理论有必要进行修正?倘若行政诉讼的被告范围在司法实务中不断 地扩大,行政主体概念是否要随之进行无休止地修正?这反映了中国的行政主体 概念过于依附于司法实务的功能而缺乏理论厚度。从长远来说,行政主体理论应 当吸收大陆法系的实质行政标准,塑造自身的理论品格。

2、公法(行政法)上的行为 在大陆法系,公法通常仅指宪法与行政法,行政机关所为宪法或国际 法上的行为,大多为统治行为,不属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因此,行政法是国内公 法。确定行政处分的范围,首先要对公法与私法进行划分。这个问题向来是在陆 法系行政法学中的重要课题,就行政法而言,其重要的功能在于法律救济途径的 规范之上,即公法争议须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救济。[19]因此,公法与私法的区 分,已不仅仅是纯理论上的问题,而且涉及行政处分概念在行政诉讼中的涵盖范 围和可操作性程度。

公法与私法的二元论是大陆法系的传统理论,但公私法的划分标准并 无统一的学说,归纳起来,主要有利益理论和服从理论两种[20].前者依法律所要 保障规范的利益是公益或是私益来区分公法及私法;
后者以法律所规范对象的平 等性与否来区别公私法。近来流行的“修正主体说”和“综合说”,其理论基础为修 正服从理论,该理论认定实质意义上的权力服从关系为公法(行政法)关系,[21] 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行政处分作为公法上的行为,具有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一,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行政处分,必须以行为的性质为基准。凡是 行使公权力的行为,而行为对象处于权力服从关系的地位,则不论行为主体是国 家机关或私人,则该行为是行政处分,这也正是行政处分的实施者既可能是组织 法意义上的行政机关,也可能是法院、立法机关、营造物、私人等的原因。

第二,以行为性质作为确定行政处分的基准,从而将某些独占经营事 业与营造物利用关系纳入公法关系,行政处分概念的涵盖的范围呈现出扩张的趋 势。如,德国、台湾和日本将邮政业务、电信业务视为公法关系,理由是,邮政、 电信等为国家独占经营之事业,人民除此别无选择余地,其利用关系具有强制性, 且利用方法与价格完全由行政主体单方决定,使用人必须遵守;
为了业务的推行, 法律还赋予邮政、电信部门以公权力,因此,邮政、电信的利用关系应视为公法 关系,其利用许可应看作行政处分。[22] 第三,“统治行为”向来为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所排除,如总统任免大法 官、发布紧急命令或处分、授予荣典、行使特赦等,但德国近来倾向于承认总统 的特赦乃至授与或撤销荣典的行为是行政处分,理由是这类行为仍受法律的拘束, 尤其不能耐抵触平等与比例原则,自然成为为司法审查对象。

总之,在公、私法划分问题上,实质上标准的确立,极大地扩张了公 法的调整范围和行政处分概念的范围。

中国正统的法学理论并不主张公、私法的划分,但对行政法律关系与 其它部门法法律关系(尤其是民事法律关系)进行区分,仍然是中国的行政法不 可回避的问题。中国行政法的通说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以行政职权的存在为前提, 强调它的公权力性质,综观各种学术观点及行政立法的规定,中国行政法对行政 法律关系的定位采取的是一种“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相统一”[23]的标准。一方面 在论及行政法与民法的区别时,强调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力性、命令性和关系双 方的不平等性”,[24]“不管主体是谁,只要是国家的事务管理或社会的公共管理, 均属行政”,[25]这与大陆法系的权力服从理论相似;
但另一方面,行政职权的承 担者行政主体又仅限于形式意义上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从而 将大量行使着实质意义上行政权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党组织的行为排除在行 政法的范围之外。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小于大陆法系行政法,具体行 政行为作为行政法上的行为其适用范围也十分有限。中国行政法应在目前的宪政 体制和制度环境中,尽量采用实质行政的标准。扩大调整范围从而扩张具体行政行为的范围及司法审查的范围。

3、外部行为 将行政行为分为外部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是德国行政法的一贯 做法。所谓内部行政行为,是指不发生外部效力的行政内部活动,如机关内部的 职责分配、人员配置、公文流程等事项,以及行政内部的意见交换、请示与指示 监督等。关于行政机关的内部行为,相对人不得提起行政争讼。所谓外部行政行 为,系指行政机关执行法律发布行政命令或作成行政处分,对相对人发生一定效 力的活动。行政处分是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属外部行政行为。如何划分外 部行政行为与内部行政行为,直接关系到行政处分概念范围的大小。

在德国,内部行政关系与外部行政关系的区别,一直与“特别权力关 系”理论的演变交织在一起。传统理论将行政法律关系分为“一般权力关系”与“特 别权力关系”。“一般权力关系”是指行政机关基于公权力的作用,对其所管辖的 相对人行使管理的关系,例如警察权与征税权等。而“特别权力关系”是指国家或 公共团体等行政主体,基于特别法律原因,在一定范围内对相对人有概括的命令 强制权力,而另一方面相对人负有服从义务者。[26]“特别权力关系”的范围包括:
(1)公法上的勤务关系,如国家机关与公务员的关系,部队与军人的关系等;

(2)公法上的营造物利用关系,如学校与其学生的关系、监狱与其犯人的关系;

(3)公法上特别监督关系,国家与公共团体(地方自治团体)、国家与特许企 业等之间的关系。[27]“特别权力关系”因与机关内的指示有密切关系,因而是一 种内部行政关系。传统理论将“特别权力关系”定位为“力”的关系而非“法”的关系, 即特别权力人对行政相对人享有概括的下命权,相对人的义务具有不确定性,排 除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有关相对人不得提起争讼,因此,特别权力人对相对人 权利义务处置均不适用行政处分。二战以后民主、人权理念的盛行,要求法律大 幅度、广泛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权力关系”理论遭到广泛的批判。70 年代,德国行政法彻底扬弃了“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目前的通说认为,只要相关 的措施涉及到 行政相对人的基础权利,足以影响个人地位,即视为行政处分允许提起争 讼。“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改弦更张,大规模地缩小了内部行政行为范围。行政 处分概念的“外部性”特征,逐渐失去了原先的重要意义,判断一个行政活动是否 行政处分,以具体个案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有无规制为准。换言之,行政活 动是否对相对人发生法律效力,才是问题的关键。内部具体行政行为和外部具体行政行为,是中国学者研究行政行为时 常用的一种分类。内部行为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对隶属于自身的组织、人员和财 物的一种管理;
[28]外部行为亦称为公共行政行为,它是行政主体对“社会行政事 物的一种法律管理”。[29]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所针对的对象与行政主体是否 有行政隶属关系以及行为的效力是对内的还是对外的。发生对内效力的内部具体 行政行为即使对内部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构成侵害,亦不构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的理由。中国行政法尽管没有提出所谓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但亦将行政机关 对公务员的任免、惩处行为划入内部行政的范围,免受司法审查。而部队与军人、 监狱与受刑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并未纳入中国行政法的调整研究范围之内。在这一 方面,正如一位德国学者所言:在中国,“许多涉及国家与公民关系的重大问题 并不在行政诉讼范围内,例如公务员与其所属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生与 学校之间的关系问题,军人与其所属部队的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生与学 校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行政法中所用的‘具体行政 行为’如今支配中国行政法的实践”。[30] 如今,这一局面正逐步得以改变,1998年发生的“田永诉北京科技大 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案”似乎是一个转折点,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法》第21条、2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8条的规定,认定被告北 京科技大学为受法律、法规授权行使一定行政职权的组织,从而将此案适用《行 政诉讼法》予在解决。此案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纳入行政诉 讼的调整范围之内。[31]此后,发生了一系列学生起诉高等学校的案件,如“刘燕 文诉北京大学拒绝颁发博士毕业证、学位案”等。

与德国法目前的状况相比,中国的内部行政行为之范围显得过于宽泛。

内部行政与外部行政的划分,本来是基于权力分立和保持行政效能的考虑,使内 部行政免受司法审查从而让行政权保有一定弹性、不受过份拘束。但过于强调这 一点则有牺牲人权保护之嫌。在受案范围的确定上,不应过于强调具体行政行为 的“外部性”特征,大陆法系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显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4、单方行为(或包括双方行为) 行政处分必须是行政机关的单方行为,这个特征使它与现代行政另一 活动方式行政契约相区别。区别行政处分与行政契约的关键在于:前者仅由行政 机关单方意思即可产生法律效果,毋须相对人的同意亦可生效;
后者由双方或多 方意思表示的合致才能成立。但某些行政处分的作出,须相对人事先申请或事后同意(受领)或既 须事先申请又须事后同意,这类行为被称为相对人参与的行政处分。它们在程序、 规范内容及效力上,与行政契约颇有相似之处,容易使人混淆。德国法的理论认 为,区分行政契约和相对人参与的行政处分的标准主要在于考虑行政机关的意思 表示是行政契约中的要约或是行政处分的意思,从客观上对这个意思表示加以评 断。[32]在实务上,一般以行为最后形成的书面文件是由行政机关单方签署或由 双方共同签署而定,即凡是仅有行政机关单方签署的,即推定为须相对人参与的 行政处分,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推定为行政契约。在中国的行政法中,“相 对人参与”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表现为“依申请的行为”,如行政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最高人民法院《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对行政诉讼受案 范围作出规定时,并未将双方行政行为排除,这可以视为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行 政行为的涵义所作的扩张性解释,从而使得具体行政行为概念与行政处分概念发 生了区别: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双方行为,而行政处分仅指单方行为;
中国的具体 行政行为是一个囊括了行政契约的广义的概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