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创新现况及措施】农村基础教育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创新现况及措施】农村基础教育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11-27 07:48:16 点击: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创新现况及措施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创新现况及措施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创新现况及措施范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出发,对农村教育的发展给予了新的重视与关注,农村教育 政策因之有着明显的变革与创新。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明 显的不平衡性,使二者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这一不容忽视的事实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 进步。

一、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一)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学手段落后。农村孩子的教 育仅仅停留在是否有学可上的层面,上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机 会几乎没有,很多地方教育水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农村中 小学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师上课谈不上现代化,教研活动 的开展也很少,即使开展很多也是应付差事;业务学习难以 坚持,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 教本、一张嘴的原始状态,教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费劲,严 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首先,农村的师资配备不 尽合理,学科不全,农村教师学历和职称层次偏低,教师教学 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其次,由于乡村教师的工 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 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农村一部分年富力强的教师纷纷涌向城市或城郊,城市学校或城边学校无 形中就形成一种肥肉上添膘的不合理现象,而广大农村中小 学的师资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 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 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损不足、补有余”的严重苦果。

(三)农村教师很少了解新课改。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 教材换了,教师没换;教育理念换了,教育领导没换。农村教 师教学任务重,工作环境差,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的进 修和培训机会缺乏,成长缓慢。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 教师的理论培训及能力提高工作也缺乏相应的力度,从而使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无所适从,或者根本不能适 应新课改的要求。他们的精力和体力都跟不上课改的步伐, 对于新课改它们有许多困惑和不解,只能在茫然中适应着新 的教育课程改革,所谓“穿新鞋走老路”。

(四)农村传统的教育理念妨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学 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 活实际的问题,不少农村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 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职业技术和生活技能教育,农村 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五)教育思想保守,育人观念落后。广大农村由于交通 闭塞、地理分散、信息传递不畅、社会服务不周等多方面原 因,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严重束缚着农民群众对子女的教育 培养观念。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诱惑,导致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普遍盛行,部分学生干脆过早放弃学习,外出打 工挣钱或者谋求其它出路;形成了当前整个农民群体素质低 下、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恶性循环局面长期难以扭转。

二、大部分农村学生缺乏学习内动力,在生活中遇到挫 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而广大农村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又奇缺;这样一来,学校教 育在缺乏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社会的重视与认可等多方面不 利因素的桎梏中,形不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 教学管理模式,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往往达不到应有 的效果。

(一)加强社会关注、扶持力度,拓宽教育投入渠道 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在2亿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 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占到80(,高 中教育在校生占到64(,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工作重点在农 村。所以说整个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城市 教育要支持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教育资源上的帮助、 做好送课下乡的工作。教育政策应该倾向于农村教育,加大 资金的扶持力度,用于农村教学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条件。提 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另外要大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农 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营造良好的 社会氛围,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此外,农村地区财政基 础薄弱,各级政府部门应本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改革县市财政支出结构,拓宽县级财政教育投入尤其是农村教育 投入的主渠道。优先满足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就学的权益, 促成各级财政投入向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倾斜。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应在农村设专项经费。另外,社会应鼓励企业团体及 个人进行捐资助学或扶贫助学,学校亦可自力更生,自办校 厂,拓宽资金渠道。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农村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 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 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对于广大农村教师来说,只有本着 对课改负责的精神,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科研改革, 才能使课程改革扎实有效的开展。一是健全农村教师在职进 修制。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 进农村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二是举 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做到培训与 教学两不误。三是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 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四是采取得力措施指导和约束教师 自我修炼、自我成才。尤其是对参加提高学历进修和各种培 训有困难的老弱教师,更要创造条件,提供载体和平台,促进 他们为适应课程改革新要求自动加压、主动提高。五是立足 长远,继续办好师范院校,延长学制,培养一批潜在素质优良 的后续人才,以备将来补充教师队伍。六是强化城乡教师交 流。即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贫困地区支教,并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 师到城市学校,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七是从短期着 眼,提倡农村学校中条件好的与薄弱的学校之间,相互异地 兼课或代课,以达到以强扶弱,共同提高。通过以上措施,促 使全体农村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树立教育创新意识,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完善现代教育行为。

(三)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农村学校较城市学校而言,问题行为学生比较多,表现 得也比较复杂。这使得农村学校在对待问题行为学生的时候 会出现走极端的现象。一部分是留守学生,一部分是家庭畸 形造成的。特别是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 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 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 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 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 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2004年2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给 予了特别关注和重视。因此,学校要加强管理,建立联系卡制 度,家长及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 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家长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因在外打工而一时无法把 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的父母,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和孩子保持联系,给孩子更多的精神关注。另外, 社会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的综合 治理、彻底根除精神污染对孩子们的毒化,努力营造一个有 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四)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教育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农村的自然环境对启迪学 生智慧和心灵的特殊优势,农村生活环境对培养学生合作意 识的潜在优势和农村学生有较多机会观察和参与农业生产 实践的现实优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对乡村资 源的发掘与使用。乡村学生与城市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 和感受,而这些经历和感受恰恰是他们接受新知的认识基础 和情感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教师要有与乡村孩子适 合的乡村经验,需要有与乡村孩子亲近的心智模式,还需要 有与乡村孩子圆融的乡村情感。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处理 好农村教育的课程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它们,为课程改革 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

开发和建设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激发乡村 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农村田园牧歌式 的生活方式养成了农村孩子诚实善良、善于动手、吃苦耐劳、 好奇心强等优良品质。乡村学校可以通过艺术课�p园艺课 �p养殖课�p制作课和劳作课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乡 村日常生活世界的背后,蕴含着无限的生存智慧和人文情怀, 也埋藏着许多神奇技术和科学奥秘,只有真正走进乡村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切实地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才 能真正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