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为中国电视电影把脉|中国把脉

为中国电视电影把脉|中国把脉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11-19 09:59:27 点击:

为中国电视电影把脉

为中国电视电影把脉 电视电影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在国外大多是归属于电视作品的 评奖范畴,而我国却将其划于电影作品的评奖范畴。这里,显然有一个对电视电 影概念的科学界定问题。恰如武斌、魏晓菁、张志君、初晓等论者在文章中所提 出的:对电视电彩进行是厉于电影还是厉于电视的理论界定,并不是一种口舌之 争或理论游戏,只有解决了观念问题.电视电影的创作才能有一种自觉的形态意 识,才能涌现出一批真正意义上电视电影佳作。

我们衷心希望各界有识之士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深 信:经过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以理服人的讨论之后,大家是会对此问题逐步取 得共识的。

2003年,有一部并没有多少国人关注的中国片在法国获奖,是电视节 奖一一汉斯国际电视节评委会特别奖,而不是电影节奖。这部获奖的中国片名字 叫《黑白》,乃是一部电视电影。

中国电视电影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却创下了不俗的业绩。

世界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1896年的8月11日就被输入中国, 无论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还是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始人任景丰拍摄《定 军山》片段开始算起,中国的电影均已经超过了“米”寿之年。近百年的风雨历程 中,中国电影人一直渴望辉煌。同样,自从1958年5月1日起,中国电视人也一直 渴望走向世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其实际付出的与其应 该得到的往往不成正比,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发”。而于1999年问世的中国电视电 影却挟其创作母体“CCTV”之威,整合影视两大资源,出手不凡,不数年间就走 出央视,走向世界。这又应了那句老话:无心插柳柳成荫! 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收视率调查显示,在CCTV-6播出的111部电视电 影中,70%的收视率在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17部的收视率在3个百分点以上,更有3部的收视率在4个百分点以t。减去-个最髙分,减去一个最低分,以3个百分点 的收视率数据衡量,CCTV-6播出的相当一部分国产电视电影的观众数量都达到 3300万左右。这么多的观众,说明国产电视电影还真的“叫座”,渐被人们“看好”。

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势:
1、成本低廉。众所周知,电影是重装备,高投入的行当,即使在中 国,一部一般性的“影院电影”的投资动辄也得上千万元人民币,而作为“后起之 秀”的电视电影成本却较低廉。

2、资源优化整合。在中国,相当fe的一段时间里电影“一枝独秀”, 后宋,电影与电视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蜜月期”。1978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 司突然决定停止向电视台提供新故事影片.将电视界搞了个措手不及。穷则思变, 这才有了后宋的电视剧火爆荧屏。近年来,由于国外进口影片,特别是美国‘‘大 片”的冲击,中国的国产电影每况愈下,空有不少人才,却阮囊羞涩。而当年的“小 兄弟”电视却挟“第二次产品销售”(广告)之威,一家独大,很是有了一些“积蓄”。

如何将电影界的“才”与电视界的“财”有机地结合起来,电视电影做了难能可贵的 尝试,从某种意义上产生了1+12的效应,这种资源整合是一种优化整合。

3、能够应对“危机”。中国的影视界,特别是电影界,在全球化的大 背景下,可谓“危机四伏”。由于具有雄厚资金、丰富管理经验,成熟市场运作模 式的外国产品无所不用其极地梯次进入,致使“行业景气指数”已经跌破一般人的 可承受心理预期的“底线”。除了极少数导演因缘际会’得以整合国外的资金资源 以 为自己所用,执导一些“出口转内销”的作品以外,其余的相当一部分 人往往只能“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电视电影由于有阔绰的“母体”作坚强后盾,因而还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另外,中国已经全面“入世”,根据WTO框架内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应各个主要要价方的要求,中国已经承诺在“电影院”领域进行相关开放:自 加入时起,将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建设或改造电影院,外资不得超过49%,因此, 在传统的“院线”方面,中国电影已经基本无险可守。电视电影却可觅得一块“避 秦”的“桃园”。因为直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一直没有承诺开放电视台给外国。

国产电视电影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

目前的国产电视电影,其生产主体一般都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电视 台的电影频道。CCTV-6还特意于1999年专门成立了“电视电影部”。这是电视电 影生产的一大特点。最初的电视电影较短不如电视连续剧那样一播就是几十集, 在电视频道中播出时常常给人以一种“散”、“乱”、“四不像”的感觉。但现在这种 状况已有改观。如最近在央视播出的美国电视电影《兄弟连》就长达二十集。其 发展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节目样式可能向“类型化”发展。好莱坞为什么能够风靡全球?一 个“法宝”就是其所生产的影片有相当一部分是类型化的。当然,我们不能也不应 否认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非类型化的影视节目,但是,在诸多的影视节目中,“类 型化”的电视电影可能最合电视电影生产者的胃口因为电视台的电影频道,特别 是电视电影频道乃是一个奇妙的“大胃”,每时每刻都需要有新的“食物”填充。我 们不妨想象一下,当全国一下子出现了5-8个电视电影频道后,那些时时张着饕 餮大口的节目运营商们是更喜欢非类型化的电视电影呢,还是更喜欢类型化的电 视电影呢? 2、节目营销可能向“衍生化”发展。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了使自己永远衣食无忧,电视电影应该而且必须延伸自己的“产业链”——由目 前生产出的产品只在电视台播出,推而广之,进入千家万户的录像机、VCD、 DVD播放器6整合资源,向“衍生化”的方向发展,将自己的这个“圈”尽可能地划 大。

3、播放主体可能向“区域化”或“泛区域化”的方向发展,有人说,“有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才有了本土的电视电影”。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在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本土的电视电影不仅只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生产,而且 也只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一家播出。这种现象是历史形成的,无可厚非。但是 随着中办17号文、中办21号文以及国办105号文的相继下发并贯彻执行,全国各 地已经或正在组建一批“区域性”的或“泛区域性”播放电视电影的频道。这些“区 域性”的或“泛区域性”的频道将使“国内大一统”地播放电视电影向“区域性”或“泛 区域性”发展。

4、主创人员可能向“相对主流化”发展。勿庸讳言,尽管国产电视电 影出手不凡,短短的时间就创造了不俗的收视率,但是,屈指算来,真正投身电 视电影领域,并将其视为一个可以为之全力付出的事业的人才,特别是比较“大 腕”的人才却并不是很多。从来自第一线的电视电影从业人员的切身感受来看, 目前的国产电视电影的主创人员的地位还是“相对边缘化”的,但是,随着包括 CCTV-6在内的强势大众传媒的炒作和“诱惑”,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电视、电影 导演,甚至“大腕”级的电视、电影导演投身到电视电影的主创队伍中来,到那个 时候,本土电视电影的主创人员队伍可能会逐渐变得“相对主流化”。

5、生产用材很可能由目前较为流行的“胶片化”向“数字磁带化”的方 向发展。熟悉电视电影生产的人肯定都知道,国产电视电影的用材先后经历了几 个不同的发展过程:1999年时是用标准高清晰度数字磁带拍摄的,后来又广泛使 用16毫米胶片作为电视电影用材,用了一段时间以后,使用者又发现了一些新的 问题。现在,有一些电视电影的生产者已经开始“换枪”——采用高清晰度数字磁 带进行摄制。考虑到数字化广泛应用后中国所有的电视家庭都将更换高清晰度电 视机,因此,由“磁转胶”到“胶转磁”^转换成高清晰度数字磁带进行拍摄很可能 代表本土电视电影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中国本土的电视电影,满打满算至今也不过5岁,虽然中国古人有“三 岁看大”的说法,但是,对于一个从“生理”上尚属“儿童期”的新生事物评头品足 毕竟是一件比较微妙的事情。而要预期他的未来,可能更是有些强人所难了。行 文至此,笔者不由得想起一位着名的未来学家在回答别人提问时的一句话:“对 于未来,我惟一能够确切预知的是明天肯定会来临!”张志君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电视台/责编:芗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