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表态发言 > [教育思想与复性书院现实意义研究] 杜威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育思想与复性书院现实意义研究] 杜威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来源:表态发言 时间:2019-11-28 07:49:17 点击:

教育思想与复性书院现实意义研究

教育思想与复性书院现实意义研究 摘要:马一浮先生在抗战的历史背景下,拒绝西学,主 张以“心”为纽带,实践“知”“行”的统一,强调传统文 化中实践的品格。通过对“复性书院”历史轨迹及《复性书 院丛刊》出版历程的梳理,探寻了马一浮教育思想中对社会 道德问题的关注,探讨了马先生所坚持之学校教育要以儒学 为主要内容对于我们今天教育体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复性书院;
马一浮教育思想;
社会道德;
中国 传统文化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每当道德出现危机时,就一定会 出现类似的有关“人性”启蒙的道德运动。马一浮先生在当 时的历史条件下,拒绝西学,从根本上否定当时的教育制度, 他选择了和其他新儒家一样的观点和立场,主要关注社会道 德问题,强调“复性”。本文通过对《复性书院丛刊》及相 关古籍进行整理,从中探寻马一浮的学术旨趣,发掘传统文 化中有关德性的思想并赋予现代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寻找一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依然有其积极的 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马一浮的教育思想 马一浮(1883~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新儒家早期 代表人物之一,自幼聪颖,过目成诵,16岁参加县试名列榜 首。先后赴美国、日本游学,对西方经典有所涉猎。1911年 回国后,寄居杭州,博览群书,精研儒、释、道,终归儒家。据说在三年间,他读完了杭州文澜阁所藏之全部《四库全书》。

马一浮一生不求闻达,专事潜心体究传统儒家文化,特别对 宋明理学有着深刻的研究和体验。梁漱溟称之为“千年国粹, 一代儒宗”;
贺麟称赞他“兼有中国正统儒者所应具备之诗 教、礼教、理学三种涵养,可谓为代表传统中国文化仅存的 硕果”[1];
徐复观在《尔雅台答问•序》中,引述戴君 仁所说:“中国历史上大学者阳明之后,当推马一浮……谓 之现代之朱子可也”[2]。马一浮反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贯致力于将儒家“经世致用”精神灌注到学生的灵魂中去。

在随浙大西迁期间,满腔爱国热情,一共为浙大师生作了20 余次国学讲座,用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对学生的抗战爱国教 育之中,他开宗明义,开国学讲座“其意义在使诸生于吾国 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 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 希望大家“竖起脊梁,猛着精彩”,“养成刚大之资,乃可 以济蹇难”[3]1-4,还特地引用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即“横渠四句教”来鼓励、鼓舞浙大学子担当起社会责任。

为什么要学习?儒家最根本的原则是“经世致用”,要求把 人一生的学问都用在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上。对现实的深切 关注,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强调一个人对国家社会有所担当。

在马一浮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目的在于明理,贵在养德。

所以,他一向不赞成现代学校的学术分科,认为现代学校分科太细,执着一端,不见根本。教育须融会贯通,以一御万, 惟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儒家学术―六艺。马一浮认为,从汉唐 到宋明,“六艺”之学一直是中国学问的根源,“群经”统 领学术的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书院将课程分为通治、 别治二门。前者以《孝经》《论语》为一类,诸子附之,共 同修习。后者以《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为一类, 名法墨三家附之;
《易》《春秋》又一类,道家附之,为秉 性志趣不同的选修类科目。在书院的讲学活动中,马一浮先 后讲了群经大义,包括《论语大义》《孝经大义》《诗教绪 论》《礼教绪论》《观象卮言》《洪范约义》等六部分,以 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书院式切磋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 修养与学问,以期改变现代大学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道德熏 陶的弊病。马一浮捕捉到了当时社会弊端――人们求知、学 习西方学术都是为了一个功利的目的而忽视道德养成。明代 大思想家王阳明非常崇尚心志教育,认为道德养成的根本任 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现本心所具有的 “良知”,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着重强调“事 中磨练”,人须在实际事物中磨练自己才能站地住脚。马一 浮继承了这一思想,希望以儒家重视心身和谐的传统来重建 个体日常生活秩序,对此,他强调《论语》“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志”,注重以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 事来培养学生的心志。复性书院开办之初,因一时找不到合 适的人来掌管日常事务,马一浮就派学生乌以风兼任,但乌认为自己是来学院学义理的,对此存有抵触情绪。马一浮开 导说,理是无形的,但不是空洞,理须在事上见,不可离事 求理,亦不可悖理以治事;
高明离事求理,世俗悖理治事, 把理事割裂开,同是错误。乌以风茅塞顿开,高兴接任,乐 此不疲。所以,人的心性磨练是现实、具体的。今天,中华 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我们突出实践的品格,以“心”为纽带, “在事上磨练”,实践“知”“行”的统一,推动心灵在实 践中的持续拓展。马一浮还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主动 学习的功夫,“求学”要向内体究,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 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你对事物不尊重,尽管身来了, 但一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现今,学生“身在课堂心在 别处”也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我国古代就有“古闻来学,未 闻往教”,如果没有诚敬之心,即使邀请你来,来了也是白 来,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清末新政,清廷诏令将全国书院 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瓦解。新学制的确立,中国教育 从制度到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大学以学分为依托,以知识传授、专业学习为重,强调 科学精神,这显然与看重传统道德修养,主张向内体究,反 求诸己、砥砺德行的教育思想相冲突。“师者,所以传道授 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即授业,也传道,而在当今知识教 育的体制下,文化教育的代价在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教育传统 中对传统文化中修道内容重视不够。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 应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在教育思想与实践中重视、补充、重构道德价值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注重把传统书 院的精神、教学模式、导师制度、自主讲学的方式等优势充 分地发挥出来;
要通过倡导读经典,让学生直面圣贤的教 诲;
在教学方式上,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积 极性、探究性;
而老师作为引导,展开和学生的切磋讨论, 形成一种新的培养学生的方式。在传统书院模式和现在西方 分科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创新 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马一浮与“复性书院” “复性书院”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保存民族文化而开 办的一所学校。“复性书院”从1939年9月开始讲学,到1941 年5月停止讲学,前后仅存一年零八个月,但却培养了一大 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抗战胜利后,书院随马一浮迁 至杭州西湖葛荫山庄。后来,书院迁至马一浮晚年居住的蒋 庄,即如今的“马一浮纪念馆”。时值抗战之际,国民政府 痛感新式教育所带来的偏差,想办一所书院,以期以圣贤之 学来匡正时弊。由于马一浮在当时学人之中所享有的盛誉, 成为当时朝野两界都认可的人物,众望所归担任院长兼主讲。

而马一浮历来对清末民初的教育体制与观念持质疑,甚至是 反对的态度,所以不赞同当时废止读经等改革主张,希望通 过书院式的传统讲学来实现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目 的。1939年夏,马一浮赴四川乐山筹建“复性书院”。创建 “复性书院”的主旨在于“复性”,即恢复人的本性。为什么要“复性”?在马一浮看来,人本具有的性是善的,之所 以有不善,是由后天的习气所造成。由于人在社会习得的过 程中本心被蒙蔽,所以要恢复人的本性、初心,即复明仁义 道德善的本性。早在书院董事会成立之际,马一浮即在向当 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提呈《书院之名称旨趣及简要办法》中 说道:“书院,古唯以地名,如鹅湖、白鹿洞是也。近世始 有以义名者,如诂经尊经之类是也。今若取义,鄙意可名为 复性书院。学术、人心所以纷歧,皆由溺于所习而失之,复 其性则然矣……”复性书院注重义理,首先取义理之义“复 性”为书院命名。他进一步阐释道:“义理之性,有如泉水。

当其发于山谷,本自清明,迨后流入田野,则渗入许多泥沙, 遂成混浊了。如下一番功夫,将泥沙滤净,则水清明,还是 原来的水。学者用力,要在去蔽复初,古人所谓变化气质是 也。”[3]5他认为,人的本性如山涧之泉水,源头清澈无 比,之所以后来变坏,就如流动过程中混入了泥沙使水变得 混浊一样。那么,怎么样才能恢复人的本心?这就要下一番 功夫,将泥沙滤净,还原来清明之水,就像世俗的灰尘蒙蔽 了我们的良知和精神,去蔽复初,恢复人本来清明的本心 ―“复性”。马一浮从宋儒的心性之学中去寻找人性。他认 为,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理是普遍和永恒的,理在人的心 中就体现为性,即人性。他从儒家心学出发,认为心是宇宙 万物的根本,宇宙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源于人心。人心与天地 之心,即义理是相通、同一的。“复性书院”崇尚中国传统书院式的讲学之风,把“复性”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古 代书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儒学耕作的自留地”,自唐宋以 来,书院一直是中华帝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儒聚 徒讲学,传授儒家经典。而建立书院,聚群讲学,听圣贤教 诲,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想要通过科举加官晋爵的人,也不 是培养想学得写一手好文章的人,而是“成就人材,传道济 民”,为社会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所以,无论在办学思想 还是在教育内容上,都体现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的永恒 命题。在朱熹、陆九渊、王阳明这些书院大师们看来,书院 教育的内容不是传授一般的知识、技能之学,而是有关身心 性命、圣道纲常的根本之学,其目标在于培养既具有圣贤人 格又具有济世救民能力的体用兼备的理想人才。这些理学大 师们,都是以书院为阵地,倡导将义理之学、修身之道作为 书院的办学宗旨,以达到“明道义正人心”的教育目的。“复 性书院”的教学以自由讲习与悉心体究、学生质疑问难为主, 讲习之风沿袭了陆王心学(儒学一学派,代表人物为北宋程 颢,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心 学”的主旨在于“致良知”,与朱熹的理学相区分。)的教 育理念,这实际上也符合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上的一条重要 原则:体道。

三、传统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 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 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4]2017年,中办、 国办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 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 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构建中华文化 课程和教材体系……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 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 “冷门学科”。道德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任 何时代,只要有人心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就一定有马一浮 那种“复性”的要求,社会变迁如果忽视了社会发展中与科 学并行的道德问题,那么道德危机也必然成为社会所必须面 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马一浮早年接受过西学,但却一直在某 种程度上忽视西方文化并拒之于千里之外,主观上不愿意用 现代的语言与外界进行交流。他如此地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之 地位,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而 不致于陷于自卑和盲目崇洋。在讲学期间和停止办学以后, 书院很长一段时间从事刻书活动,希望以此保存一点文化血 脉。办学之初,他就提出了书院应“刻书与讲学并重”。“复性书院”开办之初便设有编纂处,负责编辑撰写相关经籍, 《复性书院丛刊》便是当时所刻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丛书,内 容以儒家典籍为主,也刻了一些马一浮的著作,是研究宋明 理学在注释和版本方面都极好的原始资料。我国历史上的书 院从来都有编撰、汇刻书籍的传统,马一浮也曾多次开导弟 子,多刻一板,多印一书,即是使天地间能多留一粒种子, 《群经统类》便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开列出的五十多种经学 著作,当年因为战乱而没有完成其整理工作。丛书《复性书 院丛刊》全书分“群经统类”(其中又分初、甲、乙三编) 和“儒林典要”(其中又分一、二、三辑)两大类。在中国 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教育模式也全部西方化的时代背景下, 为使儒学有传,马一浮选择了和其他新儒家一样的观点和立 场,主要关注社会道德问题,始终不渝地坚持学校教育要学 儒术的思想,坚持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他对传统文化的 深情可谓难能可贵,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精神弥足珍贵。上世 纪90年代以后,传统文化愈来愈受重视,高等院校开始设立 国学院、国学研究所,开设国学班等。据统计,目前国内高 校创办的国学班、国学院、国学研究所等有二十所左右,他 们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大学教育,致力于与中小学 教育、民间的国学教育进行联结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 践经验。但是,问题也同样存在,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体制中, 儒学课程仅仅是“哲学”一级学科下“中国哲学”的一个分 支,而传统儒学的历史性、社会性等均非“哲学”所能涵括;
在中小学教材中,传统文化部分的比重也明显不足。陈寅恪 曾言,“吾民族所承受文化之内容,为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 [5]。文化的复兴在教育,中国人做人、立国的基本道理 都存在于经典之中,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不管在国家层 面,还是民间机构,都要通过对经典的整理和弘扬,把传统 文化中基本的理念阐释清楚,宣讲透彻,把蕴含于经典中的 义理传达给下一代,帮助他们更真切地体认传统,汲取智慧, 在今天的现代语境中,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弘扬光大,成 为国人的共识,以此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传统文化的 传承创新。历史和传统从来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继承 优秀的民族传统并不意味着完全复古,而是在传承传统的基 础上,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为21世纪的中国文化 和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开出新的枝叶和果实,才是我们的目 的所在;
同时,从现实出发去研究古代,彰显我们文化自信 的底气、底蕴,重建传统,才能解决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时代 课题。大学等文化机构要通过对《复性书院丛刊》这些传统 经典的整理,不断梳理、审视传统经学及宋明理学的发展脉 络,从学理层面阐明“真正的古代中国是个什么样子”,从 而锻造出尊重本土文化的理论模型和实践道路。今天,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相关学科,恰恰是对改革、创新现行 大学教育体制的时代回应,也是对马一浮当年拒绝西方现代 教育体系,强调中国传统经学的传承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蕴含于像《复性书院丛刊》这样的中华典籍之中的人文思想,无疑成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 要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 出版社,1989:16. [2]马一浮.尔雅台答问:卷一[M].台北:广文书局, 1973:19. [3]虞万里.马一浮集:第1册[M].杭州:浙江古籍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 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2013-08-21)[2017-12-10].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1:36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