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表态发言 >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 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怎么样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 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怎么样

来源:表态发言 时间:2019-11-06 07:55:34 点击: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 近15年间,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蓬勃发展,目前已有千所高校开设了 设计专业。目前,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达239所,且绝大多数为综合类院校 或理工类院校。目前,全国41所农林类院校中2/3以上已设立设计专业。由于农 林类大学往往行业特色鲜明,几乎所有学科、专业最初都脱胎于农业或涉农专业, 设计专业面临规模小、易处于边缘化等问题。农林类院校所招收的设计专业学生 多数为非艺术类考生,艺术素质普遍较薄弱,视觉表达能力较差。如对学生开展 的艺术教育方法不当,不仅效果不佳,还容易使学生失去专业兴趣,影响学生创 新设计能力的提升。

一、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专业,机械工程和艺术学被 作为专业的两大主干学科,呈现了设计中功能与形式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中国 高等院校的工业(产品)设计专业自20世纪 80年代创建以来,一直呈现“工学”与“艺术学”的双轨式发展。尽管业 内已有普遍共识,认为设计中工程与艺术发挥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赋予普通的 人造之物以“艺术化的情感外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工程设计的核心因素,但是由 于专业设置学科平台、招生方式、师资来源以及所面向设计对象等诸多差异,各 院校的实际培养方案中,工程素养与艺术素养的培养往往难以真正平衡,通常呈 现艺术院校重艺术素养、理工类院校重工程素质的情况。而对于数量占绝大多数 的非艺术类院校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如何调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在 相对有限的学时内快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美学修养及视觉表达能力,是专业 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一)中国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情况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是为大农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主要 以农学和涉农类专业为优势,设计专业往往依托学校某一个或多个优势学科创建。

2014年,我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共41所,其中近2/3已开设设计类专业,且所开设 计类专业分布学院差异较大,多数分布在机械、机电、林学、建筑、景观和家具 等传统工科院系内,也有少数独立的艺术、设计学院(系)。在开设的专业类型中, 分布最广的是与植物种植关联紧密的园林、环境设计以及家具设计。此外,共有 19所院校开设了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可见,农林类院校设置设计专业已较为普遍。

从办学情况上看,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多数开办在2000年后, 普遍规模较小,师资、软硬件条件还不够成熟。基于办学现实条件,多数农林类 院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将面向大农业、特色化办学作为其发展方向,常以家具 设计、农产品包装设计、农业装备外观设计为主攻方向。

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与其他理工 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大致趋同,只是普遍会根据其依托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特色设置特色课程,或在基础专业课程中加入特色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用于农 业相关学科、领域中,通过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参与到现代农林业的发展和新 农村建设中。

(二)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办学现状使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 艺术素质教育情况,既面临与其他理工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相似的问题和挑战, 并且又因其更加鲜明的行业特色,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农林类院校整体环境艺术氛围较差。由于行业特色鲜明,学校 整体的艺术素质教育较为欠缺,不仅与艺术院校差距较大,与其他综合类大学相 比,整体人文环境也有不足。

第二,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普遍招收普通理工类考生,在 入校前大多无美术基础,甚至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艺术类通识教育,艺术 素质普遍偏差。进入大学后面对素描、效果图表达、造型基础等艺术类基础课, 不少学生感觉困难,甚至产生自卑情绪,对专业学习丧失兴趣。在笔者所任教的 院校中,每年约有5%的学生申请转出工业设计专业,主要原因就是无法适应部 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即便许多对设计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提出艺术类课程 的学习和训练方式与以往基于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的学习方式差异较大,学习效 果不佳。

第三,与艺术类院校或设有独立设计学院的院校相比,农林类院校工 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比重偏低,主要开设艺术史论、美学等艺术理论课程, 以及素描、色彩、效果图表达(或设计草绘)、造型基础(或三大构成)、装饰设计 等艺术实践课程。同时,按照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还开设数学、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语言等相当比重的科学、工程类课程。对学生而言,相对薄弱的艺术 基础和有限的艺术类教学时间,增大了提高艺术素养和掌握艺术表达技法的难度。

同时,学习难度较大的理工类课程,更容易导致学生疲于应付,缺乏自主地开展 专业实践和设计创新活动的动力。

因此,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面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如何基于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利用相对不足的教学时间 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使其掌握必要的表达技能,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改革创新 教学模式,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

三、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的思考 (一)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应面向创新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围 绕这一目标展开,艺术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艺术或被视为“对 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或“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或“人类情感符号 形式的创造”(苏珊·朗格)。因此艺术专业除了对学生的创作技能的训练,更多强 调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表达。而对工业设计专业而言,培养目标决 定教学内容,开设艺术类课程主要承担两大作用:第一,整体提高学生的艺术修 养和审美趣味,为更好完成设计“形式赋予”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第二,锻炼 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从事设计实践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

因此,必须建立一种面向创新设计的艺术教学模式。首先,将整体提 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趣味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设计创新依赖于设计师 开阔的视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审美鉴赏力,只有设计师具有相应的艺术 素养,才可能以艺术化的手段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第二,适应学生特点,改革传统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强调艺术 的情感宣泄或意味表达,而是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认识和掌握对象的造型规律 和结构特征,锻炼其形象思维能力,为设计思维的视觉呈现奠定基础。教师可在 部分课程中加入创意设计主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想象,学习从形象——意象 ——形象的思维过程和将抽象概念转换为可视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针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学时相对偏少的问题,艺术教育应作为专业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组建设计工作 室是一种促进学生拓展专业学习时间和内容的有效组织手段。农林类院校往往教 学制度管理严格,难以像艺术院校那样完全以工作室制度替代传统的以班为单位、 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但可作为一种补充。各年级学生按照兴趣选择由专 业教师负责的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工作室自主学习,参加学科竞赛或项目 实践,在无形中使其专业学习时间成倍增加,专业学习内容得到极大拓展。

(二)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应体现专业特色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强烈综合性、交叉性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热 点、产业结构和布局密切关联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专业教育必须不断根据外界社 会的需求调整更新,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2015年10月,在第29届国际工业设计 年会上,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更名为“国际设计组织(WDO)”,并重新定义“工 业设计”,标志工业设计终将走向“大设计”,未来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因此,设计教育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在赋予学生创新设计所需的基本理 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应根据院校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促进学生将所 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综合发展,为学生顺利进入某一或多个领域发展奠定基 础。

农林类院校的设计专业,作为非农类专业,一般难以成为学校主导(优 势)专业,但却具有更多平台优势,易于与农业相关学科、领域形成交叉融合、 协同创新。农林类院校要想办好工业设计专业,必须在适应学校特点的基础上, 依托优势的农业和涉农专业,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培养设计人才。因此, 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也应体现专业特色。

在教学内容和题材的选择上,可以加入特色化的内容,如在素描、效 果图表达、造型基础、模型制作等课程中,部分选择农业装备作为主题。通过对 不同造型风格的产品临摹与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索造型规律和形式美 的塑造方式,同时也为今后的特色设计课程奠定基础。在设计实践课程中,依托 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选用部分与农业相关的实际课题,如农产品的包装和视觉 形象设计、农业装备的造型设计或概念设计等。实际的项目能为学生提供较为真 实的设计背景和约束条件,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创新设计的整个过程,从整体上 提升其专业素质,其中也包含学生的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视觉表现能力等艺术素 质。

(三)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农林类一流研究型大学,其工业设计专 业创办于2002年,是学校最年轻的专业之一。如前文所述,作为一所行业特色显 著的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办好工业设计专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对在艺 术领域近乎零基础的学生开展艺术教育便是一大难题。近5年来,基于学校特色 及本专业自身特点和资源条件,在艺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了一些尝试。

具体措施包括:
1.针对学生特点改进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素描、效果图、造型基础等实践课程中,从训练题材到训练方法都 做出适当调整,降低绘画难度。以几何形态、机械形态和产品形态的结构素描、 草图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理解对象,了解点、 线、面、体的造型规律,从而与后续的计算机建模、产品形态设计以及产品设计 等专业课程形成衔接。

2.组建设计工作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和资源,专业教师负责指导,成 立由学生自主管理的设计工作室。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兴趣,在课余选择设计工 作室,并组织开展讲座、展览、竞赛、项目等多种多样的专业活动,有效地提高 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水平。

3.专业特色建设渗透全部专业课程 中国农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依托工学院优势的农业工程学科和机械 工程学科创建,将农业装备的创新设计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特色。在此基础上, 各类专业课程和设计实践中普遍设置相关环节和内容。通过这一举措,近5年来 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完成了50多项新型农业装备的外观设计项目,并凭借农 业装备的创新设计获得中国设计红星奖、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东方红杯” 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设计奖项共30余项。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的工业(产品)设计专业面对学校行业 特色鲜明、艺术氛围薄弱的大环境,要办好工业设计专业,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 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美学修养。基于现实情况,中国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应主动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使艺术教育直接面向创 新设计,体现专业特色,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各项资源条件提高学生 艺术素养,掌握必要的艺术创作技能,以适应未来创新设计的需要。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