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销售 > 共青团及其青年事务发展论纲|

共青团及其青年事务发展论纲|

来源:销售 时间:2020-01-18 07:45:37 点击:
在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架构中,共青团担负着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主要执行者,双重的职责决定了其在青年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的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正在进行根本性的转移,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青年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变化趋势,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共青团组织也必须与时俱进,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方向,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继续谱写青年事业的新篇章。

一、核心价值理念和新的发展观

1、团结和带领青年与时俱进跟党走,体现了共青团组织的本质规定性和时代精神,是新时期青年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共青团八十多年的成长历程表明,只有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始终坚持对党负责和对青年负责的一致性,团的事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而要做到永远坚定地跟党走,团组织必须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地研究新的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永保组织的生机与活力。着眼于继往开来的长远战略,共青团工作新的发展观应该概括为:让党放心,保持先进性,推进共青团队伍建设的革命化;让青年满意,突出服务性,推进共青团组织管理的人本化;让团旗高扬,扩大公共性,推进共青团工作模式的社会化;让组织发展,增强开拓性,推进共青团变革转型的现代化。

2、让党放心,保持先进性,推进共青团队伍建设的革命化。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肩负着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时代重任。保持组织的先进性,是团的性质、宗旨、任务的本质要求,也是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竞争力。而先进性的保持来源于团队的革命化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上要坚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揽新时期青年工作的全局;团结青年,努力培养一代“四有”新人,发挥在青年组织团体中的核心作用;团要管团,从严治团,用党的建设带动团的建设,团干部和团员要当好青年的表率;顺应时代潮流,在继承中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团的自身改革。

3、让青年满意,突出服务性,推进共青团组织管理的人本化。社会转型打破了原有的两极社会结构,中间层次的群体大量涌现,组织成为一个以满足内部成员需要和谋求自我发展的自主单位。随着青年群体的分化与流动加快,青年对组织团体的选择出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新趋势。青年能不能跟团走,关键在于能不能确立以人为本的团队理念,提高团组织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其主要内容包括: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青年的成长需求,为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铺路搭桥;要敢于代表青年的权益,经常反映青年的呼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使每个人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把是否服务到位作为团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软环境和硬环境,让团组织真正成为青年所喜爱的家;团干部要克服行政化和短期行为的弊端,转变思想工作作风,做青年的知心朋友。

4、让团旗高扬,扩大公共性,推进共青团工作模式的社会化。进入新世纪共青团组织,要完成两大跨越: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工作模式向市场经济的工作模式转型。二是由单一的青年政治型组织向复合式青年社会组织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与外界的交换和汇流,不失时机地向我国尚未发育成熟的第三部门拓展,成为公共性社会空间的新生力量,是团组织适应未来小康社会架构的必然选择。而出路在于社会化的工作走向,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小团委、大服务”的指导思想,放开搞活,甘当配角,不断扩大青年工作的社会活动领域;要强化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职能,代替政府管理青年事务,通过有效渠道参政议政;建立以市场为坐标的运行机制,依托各类中介组织机构,按照相关规则吸纳和开发青年工作资源;与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培育“青字号”的品牌项目;从单一的政治组织逐渐向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进军,不断扩展团组织的复合功能。

5、让事业发展,增强开拓性,推进共青团变革转型的现代化。开拓进取是发展的先导,关系到共青团的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共青团组织要以推动事业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不断增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思维创新和工作创新,准确把握组织的社会职能定位,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完成自身的现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是人的理念现代化,加强团队成员角色意识的自我更新,主动适应外界的变化,成为学习型组织;按照现代社会的价值规则,坚持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以德治团和以法治团,成为

民主型的组织;破除传统“金字塔”式的行政化管理手段,建立平等、快捷、互利、灵活、流畅、弹性、变通的新路径,成为网络型组织;推动团办实业向集团化发展,整合系统内资源,把事业做大做强,成为实力型组织。

二、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

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情、国情、党情、团情、青情,都要求共青团组织必须紧紧抓住有所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贯彻落实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为契机,把创新务实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大胆探索新模式,积极拓展新领域,不断创造新业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中,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共青团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开放、动态、系统和持续的过程,要在团中央的统一规划布置下,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

7、思想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是团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勃勃生机的决定性因素。要从现实的工作需要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的错误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观察事物,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丰富智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昂扬奋进的状态。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速度,思想解放的范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其主要内容包括:克服对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种种模糊认识,真正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工作;克服自我封闭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树立迎接挑战的危机意识和必胜信念;克服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自我满足,积极探索适应小康社会和市场规则的新规律;克服行政化“大一统”的工作模式,构建团的工作全面活跃的新机制;克服“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在参与社会竞争中增强自我生存能力,等等。

8、理论创新。在团建八十多年的历史上,围绕如何处理好党与团的关系和团与青年的关系的基本问题逐渐形成了团的组织理论、团的工作理论、团的建设和改革理论、党团关系理论、团与其他青少年组织关系理论,以及由此抽象概括出的若干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团学理论框架体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团的理论建设也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伟大的实践。按照入世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回答和解释“新世纪要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和怎样建设共青团”的重大课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团的新的发展目标和模式;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理论框架,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思维的新境界;突破影响发展的陈旧教条,为团的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架构支撑;学习执政党建设的新经验,探讨团的建设新规律;研究国内外其它青年群众组织团体的发展状况,及其理论借鉴,等等。

9、机制创新。传统的行政化工作机制,对进入新世纪的共青团工作产生阻碍作用。要从自我封闭,独家经营的小圈子走出来,通过法制化的规范,市场化的运作,社会化的举措,产业化的发展,逐渐形成符合时代前进方向的社会化工作新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自觉地把团的工作纳入整个社会发展轨道和渗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社会化保障机制;探索市场经济与青年工作相结合的新路子,扶植品牌项目,发展中介机构,依托青年社团,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研究互联网和现代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切实加强对社会网络和媒体的监管力度,建立安全可靠的社会化教育机制;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了解青年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反映青年的呼声,建立经常有效的社会化维权机制;寻求青年工作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吸纳各类资源,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化运行机制,等等。

10、结构创新。整齐划一,层次分明,管理僵化,运转缓慢,统辖力集中,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团组织突出的结构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日见突出,需要根据正在变化的新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主要内容包括:布局结构要趋于协调合理,形成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各类社会性、行业性、区域性、异向性、多样性的青年组织和团体为外围的新格局;组织结构要灵活弹性,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机关各部门的构成及其基层组织不同类别的存在形式;载体结构要同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不断扩大青年工作体系的覆盖面;模式结构要向尚未发育成熟的社会第三部门转移,开辟新的空间领域,发挥非营利组织的独特功能;内容结构要突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开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等。

三、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

11、充分发挥好受政府委托管理青年事务的职责。共青团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社会支柱,在我国政府部门中没有专设处理青年事务机构的情况下,承担着政府委托管理青年事务的责任。青年事务是指关于青年教育、就业、劳动、社交等成长成才、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及青年群体生存与发展状况,政府和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在行使青年教育、监督、管理、保护、发展等职能过程中所涉及的综合性服务事项。青年事务具有主体性、时代性、国际性、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等特点,需要政府的行政力量介入,通过控制、规范、强化、适应,将其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目标体系,调动积极因素,减少负面影响,促进新一代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共青团组织在新世纪的全局工作中,要抓住管理青年事务主渠道的有力地位,不失时机地参与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运用政策和行政的手段推动事业发展上新的台阶。

12、明确委托管理职能的范畴。青年事务的内容广泛丰富,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职能上划分它既有政府计划、司法、劳动、教育、文化等部门的部分职能,又有社会组织的相关职能,同时还与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的工作内容相交叉,因此需要划分清楚各负其责地履行职能。从拾遗补缺的角度,团组织承担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积极推进政府部门将青年事业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争取确立若干个促进青年事务发展的政府项目;制定和完善地方性青年政策法规体系的形成,使青年和青年工作有法可依;建立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定期发布年度性的青年生存和发展状况白皮书;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和协调青年的教育、培训、服务、保护等项工作;组织实施除学校以外的全方位社会青年公民教育;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净化监管工作,指导青年闲暇文化生活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承担青年和青年事务专项课题的调研工作,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对策性的建议;履行对青年组织社团及中介机构的管理职责,使其按照要求规范性运作;开展对特困及不良青年的关心、教育、帮助、挽救工作,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组织青年的国际间的文化交往与合作活动,等等。

13、参与制定青年政策法规的工作。政策法规具有导向性、稳定性、制约性、权威性和保证性的功能。着眼于青年的全面发展,参与青年政策的制定,加快青年事务法律的进程,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青年问题,促进团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司法的角度,阐述党和国家关于青年事务的基本立场和总体构想,明确包括青年和青年组织团体应享有的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处理青年事务的办法规定等,可以使青年工作有所遵循,团的组织能够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和青年群体的合法权益。在已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础上,各地共青团组织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地方性青年法律体系的建设,把过去大量分散零乱的青年政策系统化,形成政府的立场和行动。

14、协调和解决青年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青年领域因其主体成长发展的高度动态化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青年带来优越享受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使他们处于困惑和弱势的境地,甚至被推向边缘地带受到威胁和伤害。因此青年群体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同时也是需要接受特殊保护的对象。特别是对青年成长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共青团要协助政府给予关注和解。这些问题包括:健康问题,青年的身体状况因营养不足或过剩及缺少保健知识和措施呈逐年下降趋向,尤其是心理的成熟度相对滞后,各种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教育问题,青年的思想、品德、知识、养成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职业技能培训都存在着差距,其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急需得到改进;就业问题,人口膨胀和产业结构调整,使青年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尤为突出,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能本领,走上工作岗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环境问题,青年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需要得到不断的净化,青年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居住权、健康权、社会福利权及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需要得到有力的保护;青年违法犯罪的问题,通过共青团组织的参与,在法律框架内促进全社会的关注,从违法犯罪原因入手采取预防措施,并对两劳释放人员提供改造帮教服务,等等。

15、探索参与管理青年事务的新途径。承担政府职能,参与管理本国和本地区青年事务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潮流,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里都设有管理青年事务的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沿海开放地区在基层组织中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借鉴他山之石的做法,积极探索开辟管理青年事务的模式和渠道。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人大、政协中青年委员的优势,围绕青年事务中的项目和问题,提出专题议案,为各级政府决策和促进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争取在政府内设立类似具有青年事务协调委员会、青年议事会职能的机构,主管青年政策、规划、指导、设施、训练、交流、公共关系与合作以及专题研究等事务;处理日常事务的办公室应放在共青团机关,负责对全省青年事务的发展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做出评价和提出建议;在基层大力扶植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事务署、青年法律咨询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形式多样的中介机构,依法办事,逐渐形成门类齐全的服务体系;加强对共青团参与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理论研究,提出系统的操作方案,使这项工作尽快与时代和国际接轨。

四、推进新世纪“青字号”重点工程的实施

16、“青字号”重点工程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青字号”的物质文明工程、精神文明工程、政治文明工程和青年人才工程的创建活动,是青年工作全面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组织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物质文明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精神文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政治文明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向着有利于本阶级需要的方向发展。三个文明创建工程集中在青年工作的根本目标上,就是要努力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造就千百万劳动人才大军。因此,全省“青字号”的四项创建工程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统一体,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

17、青年物质文明创建工程。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战场上做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先锋。主要项目包括:实施青年创业行动,弘扬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投身创业实践,在创业中建功立业,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做贡献;实施青年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促进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落实科教兴省的战略目标;实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行动,认清严峻形势,制定明确目标,强化培训和服务手段,帮助求职和下岗青年转变观念,掌握就业和再就业技能,为社会的稳定承担责任义务;实施企业青工岗位能手行动,开展技能练兵比武,攻克技改难关,推进新技术应用,加快产品结构优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实施农村青年增收创效活动,培养星火带头人,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和养殖培育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实施青年绿色行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组织青年自愿者活动,植树种草绿化家乡,倡导文明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防止各种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等等。

18、青年精神文明创建工程。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增强现代文明意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中做发展先进文化的尖兵。主要项目包括:构建青年的主导价值观体系,以爱国主义为价值基础,以集体主义为价值核心,以“三个代表”为价值取向,对新时期的价值观念给予新的提炼和概括;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诚信教育为重点,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完善由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服务队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以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社区发展规划和富有活力的新机制;推广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发展社区服务项目为重点,组织青年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秩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城市文明建设;举办乡村青年文化节,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推广科技,传播文化,引导农村青年移风易俗,树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健康文明新观念;宣传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做好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十佳少先队员等奖项的评选、表彰、宣传工作,等等。

19、青年政治文明创建工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先进青年组织的政治规定性要求,共青团的政治属性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主要项目包括:办好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校,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为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而奋斗;创新组织的文化价值理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按着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对组织的思想哲学、理论体系、目标宗旨、传统基因、核心能力、内化工程、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进行新的吸纳和改造;推进青年组织和团体的民主化进程,倡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带领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明确每个社会公民的权益和义务,坚决地同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法行为做斗争,促进社会政治文明氛围的形成;依法保护青年的权益,在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要关注青年成长中的切身利益,对各种侵权伤害行为,要运用法律的武器给予维护和纠正,等等。

20、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为着力点,以实践三个文明建设为载体,造就合格的劳动者和青年高级人才队伍。主要项目包括: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突出理想和信念教育,增强肩负时代重任的使命感,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把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实施精英培养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拔有潜质的优秀青年,进行高级人才的专项培训和锻炼,为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一批政治精英、科技精英和管理精英;大力开展青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配合社会有关部门,利用系统的优势和资源,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素质,在个人与市场的结合点上找到位置;深化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不断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逐步实现青年岗位能手由适应型向开放型、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推进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与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农民技术职称晋升制度相配套,广泛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服务工作;落实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见识和才干,为未来的职业生活和参与社会竞争做好准备,等等。

五、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21、用党的建设带动团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性转变,共青团组织要在党的带领下,加快自身的变革和转型。主要内容包括:用党的改革带动团的改革,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统一研究,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用党的思想建设带动团的思想建设,始终把握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全局,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团组织建设,根据社会转型和团员青年队伍的新变化,做出积极的改革和调整,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的队伍建设带动团员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团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强化推优入党和推干荐才的环节,为党组织不断地输送后备力量;以党的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团的各级班子建设,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各级团的领导班子,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以党的作风建设带动团的作风建设,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党性观念和自律意识,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22、构建团的新时期工作体系。思路决定出路,要以广阔的视野,开放的姿态,按照现代社会的发展走向,规划和完善团的工作系统架构。主要包括:组织构成体系,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青联和其他青年团体为外围,面向基层、服务社区、参与社会实践的多层次、多类型、纵横交错、富有应变弹性的集合体;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融合,符合新时期青年成长规律的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系统;建功实践体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舞台,带领青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锻炼成长,建功与育人相结合,奉献与成长相配套;社会服务体系,以阵地、媒体、中介机构、培训网络为载体,根据青年成长中的需求和实际问题,提供功能和手段更加完备的社会化服务;社会活动体系,以“青字号”为特色,策划和实施在全社会有影响的重点品牌形象工程,在基层和青年中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活动;工作保障体系,以各级党和政府的支持为中心,以同社会各界协作为依托,通过政策导向及各类青年组织团体的参与,保证青年工作的任务落到实处。

23、整合系统资源。按照市场新的游戏规则,分类重组团内资源,创建能够参与社会竞争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是团组织走向未来的战略选择。主要内容包括:整合政治资源,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各个时期的文献和政策,国家政权建设重要支柱的地位,都需要很好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整合组织资源,团的遍及城乡各条战线的网络系统,具有极强的组织动员参与能力,通过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就能重现昔日的辉煌;整合物业资源,把团的培训、报刊、旅游、文化活动场所以及经济实体等产业,合并重组为集团化的公司管理模式,为将来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整合信息网络资源,要对“青字号”网络体系的建设做出整体的规划和规范,使系统能够按照统一的要求联网合作,确保团内的信息资源得到快速有效地利用;整合品牌资源,共青团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希望工程”、“青年自愿者行动”、“科技创新行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等品牌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具有进一步深度开发和推广的价值;整合人才资源,共青团这所大学校曾培养出大批各类人才,现在的团内外青年人才群体也需整体开发,要建立有吸引力的合作平台为其发挥作用提供服务。

24、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终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团的基层建设新问题。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要加强基层团的领导班子建设。配合党的组织部门,通过民主选举的严格程序,把那些热情高、能力强、有威信的青年领袖推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党性、党风教育,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监督协管机制,保证基层团组织的核心战斗力。二是积极调整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按照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与青年分布相适应的原则,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小城镇团组织为重点,因地制宜地调整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三是以社区团建为突破口,大胆探索新的运作方式,通过建立社区团的工作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等形式,吸纳资源,凝聚青年,参与社区建设,形成新的格局,进而带动非公有制企业,民办学校等方面的团建工作,使团的基层工作走向全面活跃的新阶段。

25、管好两支队伍。团干部和团员队伍是团组织建设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团的生命力,要结合新时期的新变化,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对团干部队伍的建设要按团中央的统一要求进行,坚定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信念,自觉地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确立服务人民、服务青年的角色意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增强开拓创新的责任感,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同时要加大团干部的培训力度,明确各级团委的培训职责,发挥好团校培训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关心团干部的成长,建立培养、使用、输送制度化的机制,解除他们转业难的后顾之忧。团员队伍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要增强组织的价值认同感,使成员愿意在先进的群体里接受训练和锻炼成长。通过团籍登记注册、入党培养推荐、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进行制约。创造人性化的环境氛围,提供其他团体无法提供的各类活动,满足不同兴趣爱好成员群体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