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讲座 > 纲论 [新闻美学论纲]

纲论 [新闻美学论纲]

来源:讲座 时间:2019-11-21 08:35:42 点击:

新闻美学论纲

新闻美学论纲 新闻美学,是专门培养新闻工作者美学素质的一门理论科学。一个合 格的新闻工作者,既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还要具有高尚的审美观;
既要具有生 活体验、逻辑概括、范畴思辨诸思维能力,还要具有美学的超越思维能力。而这 些修养的全面完成,都离不开新闻美学这一涉及新闻工作者境界修养和能力提升 的专门学问。新闻美学便是这样一门以建立新闻工作者的美学观和美学思维为基 础,从美学的高度研究新闻产品审美创造规律的美学应用学科。

一、新闻美学的美学观基础 正象哲学是解决人们世界观问题的学问一样,美学则是在梳理古往今 来诸多美学观点的基础上,解决如何使人们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观问题的。人们 生活在一个叫做世界的时空存在之中,因此人们都想知道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什 么样的。它是如何出现的?它的存在是由什么决定的?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会 是什么情况?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人们形成了种种解释世界的观点。世界本身究 竟是什么样的,人类可能永远也达不成统一的认识。但我们却可以从前人的解释 中吸取有益的思想,从而选择一个我们自己解释世界的立场,这就形成了所谓的 世界观。美学不是解释世界本质的,而是解释世界上什么是美的存在问题的。我 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想知道我们是怎样活着的,还想知道我们应该怎样活 着才能活得美好,才算活得有价值。人类研究审美发展史、影响人们形成审美观 的学问,叫做美学。新闻工作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含量远高于其 他活动。通过研究美学理论形成正确审美观。是建立新闻美学学科的首要任务。

人类关于美的认识,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童年时期的人类仅把外 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快与不快感觉与美作直线的、对应式的联系, 凡是能够引起感官快适的对象,如漂亮、好听皆可称之为美。所以当柏拉图在《大 希庇阿斯篇》中向希庇阿斯请教“什么是美”的问题的时候,希庇阿斯认为这不过 是一个小得很,小得微不足道的问题,并且要他记清楚,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

当时人们表述美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描述自身关于美的经验体验。如在人类 早期的岩画和歌舞活动中,人们所热衷表现的往往都是亲感亲历的口腹之惠和交媾之乐。汉字关于“美”的最初符号化成果也透露了人类这一时期的审美信息。汉 字的“美”是由“羊”与“大”组成的,“羊”大为“美”即食物丰盛,其直接所指便是客 观事物提供于人的感官快适内容。在以外在感官快感为美的基础上,人类又发展 出了精神快适的内在愉悦。

例如在狩猎和采集活动之余,一个能缓解肌体疲劳的游戏,一段能重复劳 动快乐的动作等等。原始舞蹈对我们祖先的生活影响很大。狂舞能使人的生命冲 动得到最充分、最自由自在的体验与享受。生命激情在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本 能充分发挥中所得到的快适之感是任何感官快感都无法比拟的欢乐。但随着“图 腾”崇拜的兴起“巫术”的发生,人的感性逐渐为理性所规范。由于原始初民的生 命存在时刻受到大自然的威胁,为了安全的需要,他们希望自己所崇拜的图腾可 以去害免灾。图腾和巫术活动的出现,使得原始审美中的感官愉悦遭到了否定。

而由社会规定的善,以及由善与图腾相结合形成的崇高,开始接管了人类关于美 好的观念,从而冲破和解构了人从肉身自然的快感体验中理解美的传统。所以, 读曹操的《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是风光的秀美,而是作者 的天下之志和拯世救民的恢宏气度。

但是,在人类审美观的形成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落后的,甚至腐朽 没落的美学观念。如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将小脚金莲、穿耳勒胸等残害妇女身 体的丑陋习俗做为美,并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为一些人所津津乐道,奉为美 中之极品。而在西方,也有以无限制的性放纵、残忍变态的性虐待为美的历史。

所以,今天我们建立新闻美学的学科体系,就必须解决好如何综合马克思主义美 学和中国古典美学以形成健康向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美学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建立在辩证唯物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研究人,既从人的个人 性出发,但又不把人当作是孤立的生物的个体;
马克思研究人,也从人的集团性 出发,但又不把人当作异己力量支配的社会性工具,而是用“全面的方式,因而 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掌管他的全面本质。。[1]所以,人虽然是个体的、生物 的和社会的、集团的存在,但他要成其为人,还必须实现人的人类性存在。当人 把这种“类”本质运用到对象身上来制造,便是美的制造。中国古典美学是反省人 生的智慧,它所重视的不是确立对人身外世界的认识,而是始终不倦地致力于成 就某种高度完善的人格境界。所以透过艳丽之极的现象之美,中国古典美学渗透 着深刻的人性内容和高尚的人格精神。由于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于超越人格的自 觉,所以通过沉思和修行以实现这个最高人格境界的过程,中国古典美学形成了最接近人的“类”本质意义的美学思想体系。

那么,应该如何建立起这种“类”境界论的美学观呢?客观存在告诉我 们:人首先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物,生命存在使人具有自然的生命需要和生命欲 望。而感性生命要求的满足也能使人得到快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 形态》里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 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 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国先秦的思想家们也承认人欲存在的合理性。在《礼记》里 就记载了孔子关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评论。荀子更是坦率地承认人的 本性就是食、色之类的生命本能。因此,生命快乐是人的本质的必然构成,将其 合理性和感性审美快感,这种努力也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指 出,未经超越的生物性所反映的还只是人的低级本质,所体现的还是人限定于满 足食欲、性欲等感性肉体需要的低级审美特征。这种特征在人遁人生物异化的情 状,人的感觉完全为贪婪所充斥,人与人形成了“他人即地狱”的极端动物性异化 本质后,更显示着它只顾及个体生物快感的肤浅性和媚俗性。

所以,人要不同于动物,只有在人否定了自身的生物性,进人社会化 的联系后才能实现。马克思说“人类社会的诞生活动中变成的自然才是实在的人 的自然”。从历史看,人要形成社会化的联系,往往需要对自身的肉体进行否定。

在残酷而又野蛮的氏族战争中,由于氏族成员能以氏族的存在为自己的存在,能 以氏族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所以当他开始自觉地为氏族作出贡献乃至牺牲时, 便会获得比个体的生命追求具有更高存在价值的意义。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个 体的价值更同其所属的集团利益联系在一起。维护阶级和国家的利益,遵循这种 利益所提出的种种规范并付诸实践,就会得到集团及其成员的认可,成为社会所 尊崇的崇高对象。显然,这是对生物法则的一个背叛,人正是通过这一背叛把自 己和动物区别了开来。但将人的社会要求与美联系起来后,我们却不难发现它还 是人向自己更高本质跃升的过渡本质。即“集体主义”虽然提升了人的本质,但它 又使人对自身本质的理解陷人了困境。一方面,它是人从动物状态提升出来的标 志,另一方面,人所隶属的社会集团又要求人放弃那些本属于人自己的东西。而 当社会通过人的这一要求将自身强权凌驾于人之上,并开始无限制地行使这种强 权后,社会的人还会进人非人格、非生存的异化发展状态。由于社会集团使人只 能认识阶级的人,而不能去认识共同的人。所以,与此相联系的美也就成了只能与人的阶级性相联系的狭隘的、片面的美。

那么,人的那个能够与最高形态美的相联系本质是什么呢?在马克思 看来,就是人在超越了自身生物限定性和社会限定性后所实现的“类”存在。在《黑 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才能实现“人的 最高本质。”w因为,“通过人并且为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才是“人向自 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 发展的全部财富的。”5]这样,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出发点,满怀信心地批判私 有制,是由于他发现由社会异化所造成的人是有限的,只有走向类的人才是无限 的。对于实现了“类存在”的人来说,则可以既不丧失个性,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 又可以与整个人类融为一体。“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那个对象同时既是他自己的 为旁人的存在,又是旁人的存在,而这旁人的存在也是为他的存在。”M在马克 思看来,人类的人在本质上首先是实现了绝对自由的人。就人的现实存在而言, 是化自然天赋的有限自由为理想人性的无限自由。就人的理想存在而言,是化认 识的自在束缚为精神的自为超越。正如中国禅宗所说:进人“不与物拘,透脱自在” 的自由体验之中(《古尊宿语录》卷4《义玄》)。人类的人在本质上还是实现了 真正平等的人。就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而言,在特定生存境遇和集团秩序中 形成的伦理性存在是不平等的等级存在。而超越这种差别以求实现人人平等的 “类,’的活动,使个人与他者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存在上的关系而转变成为一种归 宿上的关系。由于“类”不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存在而是融合在个体之中的存在, 并通过这种存在把无限个体统一为整体。使得人人都是“类”的化身,“类”也是人 人的化身。人与人之间除了个性的不同,本质上已不存在任何差别。人便在这种 无差别中体验到了人格意义上的完全平等。

人的“类”本质是真美、大美的根源所在。因为最高形态的美应该只属 于人并且为人类所共有,同时,它还应该具有能从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升华出来、 具有彻底的超生物与超集团对立的特征。对应于这些要求,只有人的“类”本质才 能对象化出上述全部美学属性。首先,“类”既是专属于人类的,又是人人相通的。

通过“类”的共同性,富有个性的个体可以为“类”的全体创造共同的欢乐,而“类” 的全体虽然也有自身存在的需要内容,但这种需要并没有独立于个体之外,而是 与每一个体完全同一的。在“类”的整一体里,人的求美活动处于无障碍的和谐运 动状态。人的存在,成为自身无限超越、个性无限丰富的存在;
人的活动,成为才能充分发挥、自由充分体现的活动。其次,“类”是人的肉体对立、集团对立乃 至命运对立的解消。老子曾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在老子看来,肉体的对立源于人对物质生活资 料的占有欲望,集团的对立则源于个人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如果人深陷于这 两种状态之中,人与人、人与集团的对立是永远不能消除的。但当人将真美和大 美做为自己的追求,譬如齐白石的画虾,由于不以占有物质财富和追求社会权力 为目的,所以他便不会与任何人相对立,而且他也不会失去任何东西。这便是中 国古人历来讲究淡泊名利、忘情山水的根源所在。而由此引伸出的所谓命运不公, 由于人能从自己的一切活动中去创造真美和大美,所以也会成为同一性质、同一 内容的同等机遇了。因此,综合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形成的“类”美学 观,是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美学的最佳理论起点,以此为基础, 我们才能建立起新闻美学完备的演绎理论体系,并使之胜任引导新闻事业走向更 高层次发展的美学使命。

二、新闻美学的方法论基础 同样,正象哲学还要解决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问题一样,美学也是 要解决人们正确认识美的思维方法问题。谈及美学的思维方法,就不能不谈及东 西方美学认识美的方法论分歧。

人类认识美,最初所用的方法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在感性的经验体 验上进行审美积淀。如在早期的希腊美学中,感性物质的、可听可见的存在才是 人们体验美的领域。这是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必然要经历的童年时期和成长时 期。

但人类总是要走出自己童年时代的。所以当赫拉克利特孤独而勇敢地 高举起“逻各斯”的大旗,以理性的抽象精神探索美的含义与价值时,人类新的美 学努力开始了。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一种隐藏在万物内部、单凭感官既 看不到也摸不着的、只能靠理性才能去把握的存在。人的感性体验只能把握现象, 而“逻各斯”才能把握本质。而与赫拉克利特同时代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则试图从音乐、建筑等形式的审美效应上发现美的“逻各斯”。他们找到了美所共有的比例和 谐。注意到了“如果乐器的音调定得太高,我们就减弱张力,这样就减少了振动, 降低了音高。由此可见,音调是由一些必定通过数的比例彼此关联起来的部分组 成的”[7]。“逻各斯”主义在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引领下,在西方逐渐 发展成蔚为大观之势。人们或从物质的形式和质料、或从事物的大小和数量、或 从对象的比例与对称,开始了对美进行共性和特性抽象的历程。古希腊的“逻辑 斯”主义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发展成了逻辑实证精神。现代西方美学家们将思想看 作是有意义的命题,命题的总和就是语言。逻辑是先天的、是先于任何经验的。

逻辑充满着世界,世界的界限也是逻辑的界限。到了二十世纪,美国的门罗更明 确地提出了“走向科学”的口号。认为“从根本上说,美学是一门理性的和科学的 学科,它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控制,就像物理学和生物学一样。响应门罗的号 召,许多美学家相信,随着科学的日益精进,一门严密的、逻辑的、可实证的美 学科学终会建立起来。

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主义不同,柏拉图认为要认识美,不是从事 物的现象存在中去抽取共性,而应该寻本溯源,从源头上去寻找到美之所以为美 的因缘。所以当柏拉图提出有象“美本身’、“善本身“大本身”这样一些东西存在, 特别是当他做出人们“经常用一个理式来统摄杂多的同名的个别事物,每一类杂 多的个别的事物各有一个理式的假定时,美学便开始被有意识地被引向哲学思辩 的认识方向了。柏拉图的想法是:人们不应当迁就于任何具体存在的当下所“是”, 而应当找出人类认识美是否还可以有另一种高于逻辑的思维方式。受柏拉图的启 示,西方思想家们开始坚贞不渝地走向了哲学思辩的美学发展之路。人们或从客 观物质、或从客观精神、或从人的精神确定美之为美的本源,相应地形成了客观 唯物、客观唯心、主观唯心三大哲学美学思潮。

历史上的客观唯物美论认为,一个事物之所以美,在于事物自身的某 些自然属性及其构成规律。例如玫瑰花的娇艳、黄莺百灵的婉转。这些因素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客观地存在着。因此,美不依赖于人类 社会而存在,与人的活动、人的本质无关。沿着这一哲学立场,古希腊的亚里士 多德找到了美的物质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经验主义美学家英国的博克则找到 了事物上的那些小的、光滑的、溶为一体的、娇柔纤细的、洁净明快的、多样变 化的品质。到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美学家狄德罗认为事物上的秩序、关系、比例、对称这些美的概念,只是由于长、宽、深等不引起非议的概念派生出来的, 但是只有“关系”这个概念才最适合称之为美的物体,因为它是一切美的物体共有 的品质。狄德罗所说的关系,不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决定事物美的那个被叫 作“关系”的物质。这样,从具体物质抽象到决定一切美的“关系”本质,狄德罗的 客观唯物美论达到了以物质定位美本源的最高形而上思辨程度。

历史上的客观唯心美论认为,事物的美不在物,而在决定物的客观精 神。因为任何具体之物,不论是“有物混成”的“道”,还是被叫做“关系”的物,都 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内容和形式,存在和精神。这就要求美学超越物的存在局限, 为美寻找更高程度的“形而上”本源。柏拉图从物质世界寻找美的努力一无所获之 后,便认定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理式”世界,它是一切事物美的根源。古 罗马的普罗丁则把这个“理式”世界神学化,叫作神明理性,认为一切事物的美都 是对神明理性的“分享””中世纪神学家又径直把神明理性叫做上帝,上帝才是一 切事物美的根源。到了近代,德国美学家黑格尔重新用“绝对精神”代替上帝,把 世界的本源抽象为一种叫作“理念”的绝对精神,恢复了柏拉图的原意。在黑格尔 看来,绝对精神的根本特点就是自由,而实体存在的事物是不能完全自由的,因 此,作为唯一实在的绝对精神,就是无限的。因此对美的解释并不困难,美就是 “理念的感性显现”。按黑格尔的观点,美学家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们超越实在, 从而使绝对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促成世界的无限发展。这样也就不难看出, 从决定世界本源的物质抽象到决定这个物质本身的内容因素——绝对精神,黑格 尔也将客观唯心美论提升到了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度。

历史上的主观唯心美论则认为,一个事物美不美,既不由客观事物本 身的属性所决定,也不由深一层的内容因素所决定,而纯粹是人心感于物的结果。

因为不论是狄德罗的“关系”,还是黑格尔的“理念”,都不过是他们经主观思考想 出来的。这种探寻发轫于文艺复兴时期,确立于十七、十八世纪。当时人们或者 从感觉、想象,或者从理性、意志对美的形成根源进行了探讨。法国理性主义者 布瓦罗认为人类认识美永远只能基于理性和真理。几乎与他同时代的德国美学家 沃尔夫也认为“真的美起于完善”。而意大利的历史哲学家维柯则把美的起源归之 于感觉力和想象力,并穷毕生精力试图引导人们通过想象去探求美的根源。正是 上述诸人这种纯主观性的努力,才引起康德试图把世界区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以 确立美的主观唯心本体的兴趣。康德认为,物自体虽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却处于人的感觉范围之外,因而是不可知的。世界只是人的知性或 知解力认识到的现象界。但人的知性为何具有共同的感觉,康德假设人存在着“先 验统觉’。“先验统觉”协调个体感性和社会理性,形成了人对美的共同感知成果。

由于假定了人的“先验统觉”,排斥了物质世界本身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主观认 识能力便成为决定世界本质的形而上根源。这样,康德也将主观唯心美论的形而 上哲学思考推到了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度。

在人类认识美的历程中,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法是十分独特的。中 国古代思想家们虽然并不否定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美,但又认为现实世界也存在着 违反自然、桎梏人性的污浊和迷误。如果人类迷恋于世俗之“好”,反而会使人迷 失于非美的误区。如老子就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 人心发狂”。在老子看来,只有否定了世俗之“好”,人类才会认真反思什么是自 身存在与发展中的更“好”目标,才可以促使人的本性和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这样,超越经验体验的审美要求出现了。它使人意识到仅仅满足于感 官快乐还不能使人与动物具有真正区别,而追求牺牲个人利益去对集体做出奉献 也会使人完全丧失自我。人类只有通过一次次超越,才能逐渐远离自己的愚昧时 代,逐渐成为自己本质生成过程中的主宰者。由这种认识所引领,面对现实人生 的生命之忧、社会之乱,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借助不同的理想构想,或高扬心性、 或返归自然、或寄情艺术,以抗拒现实存在的束缚并求得精神的自由与解脱。而 当这种人格境界以直观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情感体验的对象时,在中国古 代思想家们看来,也就是一种美的客观存在了。

所以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有了这种境界,诗中 的文字才显得那样超凡脱俗,才将诗人那种超脱自在、傲然独立的气质表现了出 来。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 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种超越体验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虽被描述为某种瞬时 的领悟,但刹那间即成终古,令人感受到生命意义的充盈和完整。因此,中国古 典美学才把人的高度自由、自然适意境界的实现,看作是基于人性、内在地体现 人的终极需要的一重内容。在这种需要中,感性愉悦和道德原则都被转化为人对 生命的本能追求和人对人类的无疆大爱。所以,中国古典美学从不追求对美进行 概念抽象或范畴思辩。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对丰富的感性之美或超越的理想之 美进行定义或确立本源,运用语言学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都会将美类型化或单一化。不但不能解决什么是美的问题,反而会限制甚至扼杀美在人类生活中的鲜 活应用。只有对美进行超越性思考,美的存在对人才会成为不可或缺的目标,才 会给人的一切具体目的赋予灵魂。正是有了这种超越思考,人才可以“思接千载, 心游万仞”,在经验世界中体验到超验存在,获得美的极致存在体验。这是中国 古典美学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大优点。

但中国美学发展至现当代,原有的那份清纯也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荡 然无存了。由于意识到自身文化中的逻辑理性和哲学思辨存在残缺,中国近现代 的思想家们已经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而当代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 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反映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论美学,基本上都 是西方哲学美学的翻版。结果,美学,这门本应该为人类提供最好审美体验的学 问,却象西方美学一样,变成了概念的标新立异和范畴的术语轰炸。晦涩致命的 理论推演让人们对美学望而生畏了。人们现在对美学的看法是:这是一门遭透了 的学问。因此,今天我们对中国古代美学的超越论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将有助于 恢复人类对现实生存的美好体验和对人性理想发展的美妙憧憬,而其中所表达的 那种终极价值取向,更能从本质上消除人沉湎于现实满足中的消极惰性,更能坚 定地引导人类走向未来,为人类不懈地寻找着进步与发展之道。

三、新闻美的内容凝聚与形式积淀 解决了新闻美学的美学观和方法论基础,就要研究新闻美学自身的学 科建构了。关于新闻美学的学科建构,襄樊日报的黄道弘先生认为是研究新闻美 的科学。至于什么是新闻美,他说“是以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传播新鲜感强的 新闻’(《新闻边缘学科概论》)”人民海军报的魏艾民先生则认为‘新闻美学是从 审美角度研究新闻内容与形式的美学价值,以及新闻表现过程中美的规律的一门 学科。”我们则倾向于认为:新闻美学应是将美学理论与新闻学理论结合起来的 一门美学应用学科。新闻理论研究的是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新闻美 学则应专注于研究新闻报道中蕴藏着的美的内韵,探索美在新闻活动中的内容凝 聚、形式积淀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规律性特征。新闻美的内容凝聚。美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存在。感性的生命体 验、日常生活的舒适愉悦,道德境界体现的崇高、伦理习俗中的至善至美,人类 的和睦相处、天下情怀等等都可以是新闻美的表现内容。民生新闻是与受众衣食 住行紧密相关的新闻题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曾在黑暗与蒙昧中摸索前 进。在一个连肚子都吃不饱的原始社会里,有美的内容凝聚吗?回答是肯定的。

原始岩画是人类描绘在荒野上的一部远古史。从近4万年所积累的审美创造中, 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猎取野兽、摘取野果,并用石头制作工具的场景。其中既有 生存斗争的艰辛,也表现了我们原始先民因猎物的丰盛而发自内心的欢欣。民以 食为天,走出自然又逐渐把握自然的人类,一旦从生存艰难中体验到了果腹的欢 乐。便会开始走向体验和传播这种欢乐的道路。《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伊尹氏 以‘‘至味”说汤,篇中所列肉中佳品、鱼中佳品、佐料中佳品,不经意间为后人提 供了味觉的精神享受。当然,民生新闻的审美凝聚,还有我们从岩画中所看到两 性交媾之乐。被研究者称为“史前维纳斯”女性雕像,差不多都被忽略了脸部、四 肢和五官,而与生殖相关的胸部、腹部、臀部,却被极度地夸大和强化了。这一 形态既体现了原始人对神秘生殖力的崇拜,也反映了原始人对两性交媾中快乐的 关注。与“食”的追求一样,“色”一旦成为人们快感体验的对象,也会成为新闻美 的一种追求。今天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李商隐的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 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 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篷”。实际上表现的就是一对男女幽会时的 欢爱情景。总之,民生生活的快乐体验在人的各种快乐体验处于最基本的层面, 离开了对民生之乐的关注,一切所谓严肃的新闻或高雅的话题都会失去根基。

时政新闻是与时事政治密切相关的新闻题材。社会组织能力的出现使 人类能够在集团管理下更好的生存。为了在社会势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集团管 理从氏族血缘的情,到非氏族联系的强制,再到德性的自觉,经历了一个从自然 人到社会人的质变。这种质变也使人类的审美经历了从自然的感官快感到以真、 善为美的质变过程。这样,通过传播与社会伦理、道德崇高相联系的真和善,便 成为了新闻美的又一种内容凝聚形式。首先,民生新闻中的生活美虽然具有引导 人们体验生命之乐的积极意义。但集团意识一经出现,人类的智者便开始致力于 用理性统一人的感性了。孔子厌恶当时流行的“郑声”,呼吁“放郑声’(《论语• 卫灵公》),其原因就是“郑声淫”,不符合他所倡导的“礼”。其次,社会理性主 宰人的感性以后,人类精神活动的内容增加了。除了食色追求,又有了政治、法 律、哲学、道德、宗教等等新的意识。这样,时政新闻就既要对时事政治作出意识形态方面的评价,也要直接为传播特定集团的政治、哲学、伦理等观念服务。

所以,时政新闻的美学内容凝聚,就是通过营造符合本集团的政治心理、政治态 度、政治信仰,将作为社会文化深藏在人民心中的民族、国家、阶级意识作为评 判美的观念规定,树立起以爱国家、爱民族为基础的道德标准。

综艺新闻是与文化艺术紧密相关的新闻题材。人类在经历了生命快感 及伦理之乐后应该走向何处呢?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人们以往对整个文明社会 进行猛烈抨击,揭露阶级社会的种种异化现象,目的就是寻找一条能使人摆脱外 物奴役并获得最高欢乐的发展之路。这就触及到了新闻美学的最高审美追求问题。

即新闻报道选择何种题材才能与人类的这一追求完全符合一致。原来,人类是可 以通过艺术对人的最高欢乐目的进行追问的。当艺术家的创造阻断了与周围世界 的世俗联系,开始探索超越生理和功利的存在体验时,美的超越体验感觉出现了。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认识综艺新闻的审美内容凝聚:由于人类的超越理想很难集 中体现于现实,人类便要为自己寻找一个超验的可能世界,而艺术创造则是它的 大本营。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来说,这个超验的世界或许根本不会实际存在, 但艺术的创造却使它拥有了自己的实在价值。新闻通过对这种艺术活动的报道, 描述人类在艺术的超越境界所产生的自由快感。使得人类的自由追求可以凭借艺 术而得以显现,人类之爱也可以围绕艺术而得以存在,人类的山水之乐也可以依 赖艺术而得以产生。

因此,新闻活动通过对美的内容凝聚,能使受众顿生若干人性超越感 触,心灵间忽然澄清一片,不染纤尘,有一种美感滋长心怀,余韵幽长,挥之不 散。但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指出,在当今新闻活动中,还有多少人会将美做为新 闻事业的追求呢?人们热衷于将西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信条 奉为圭臬,不是从民生生活中去发现美,而是用猎奇的眼光去寻找另类,寻找消 费文化下大众的生命异化心态。民生新闻的这种价值错位已经不是引导民众向美、 向善,而是向恶、向丑了。在时政新闻中,更有人热衷于跟着西方媒体唱衰中国。

孤立的矿难责任,偶发的交通事故,不法商贩的黑心食品,人们不是就事论事, 而是生拉硬套地去找与政府的腐败联系。似乎这是一个一无是处、烂透了的政权, 人们已经生活在了绝望的可怕时代。对于艺术,还有人正视艺术能对人类生活进 行诗意化创造的功能吗。人们感兴趣的是组成狗崽队,将艺术渲染成了艺术家的 肉欲追求和感官放纵,让艺术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某种崇高精神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某种以崇高精神为美的文化的张杨。

新闻美学倡导对新闻美进行内容凝聚,就是要求在“新的时代”对新闻理念进行重 新定位。从而使中华民族在当代崛起中也能够遵循这一规律。

新闻美的形式积淀。新闻美的形式积淀是指在新闻内容已经确定的情 况下,如何尽可能多地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形式手段去表现美。强调新闻美 的形式性,是因为新闻美的创造必须具有客观的物态化形式。这是由两个原因决 定的。一是人们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进行美的创造。画家离开了画布、 油彩,雕塑家离开了泥土、石块便无法进行审美创造。同理,新闻工作者离开了 报纸、广播、电视的形式手段也是无法对新闻美进行传播的。二是人们进行美的 创造,总是为了使人感知和认识美,如果不将其转化为具体形式,人们也是无法 欣赏美的价值的。新闻美也是如此,当新闻美的内容凝聚起来以后,如何去表达 这个内容就成为一个重要环节了。不同的新闻媒体对新闻美的表现会有不同的形 式,但粗略分类,可分为视觉静态形式、视觉动态形式和听觉形式三种类型。

视觉静态形式主要指报纸版面的布局安排。版面形式运用的好坏能使 读者一见便分出高下。具体的操作有运用字号、字体、几何形状、花线、图片、 色彩等形式手段。如对称能给人以稳定、有序、庄重、静穆之感,还可以突出中 心,使各部分之间产生一种向心力。平衡则是将重心分布于大小、位置、形状、 色彩之间,且支点两边的分量相等。平衡比对称更自由活泼而富有变化,往往能 给人以静中有动的感觉。对视觉静态形式的审美把握,说明人类已从所生活的光 与色、形与声的世界里,感受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影响。所以,当版面形式与人 的审美心理相吻合时,便会引起读者的认知注意,甚至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愉悦, 唤起相应的审美情感体验。视觉动态形式主要是指电视的画面表现。电视新闻以 画面为传播手段,主要使用摄像景别、角度等形式元素。当电视画面能给观众以 美的欣赏、美的愉悦,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便会油然而生了。无需思索,无需联 想,一切似乎都出自本能但又超凡脱俗。当事者不知道这快感来自何方,它何时 能来,何时不来。它不期而至,真正期待它时,它又渺无踪影。审美的这一欢乐 体验,促使受众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再次获得这种透彻心肺的愉悦并开始研究美 感产生的规律了。听觉传达形式主要指广播。广播运用声音符号形式,分为语言 信号和音响信号。运用语言可以将人类社会的欢乐、激动、忧愁、痛苦、温柔、 粗暴、愤怒、焦急等等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自然界存在着的各种声音,如鸟鸣虫吟,虎啸马嘶,风号松林,雨打芭蕉也都可以是表达新闻美内容的有效形式。

另外,声音还可以静态齐一和动态齐一的不同方式排列。静态齐一如道轨上的一 根根枕木,动态齐一如阅兵式中依次向前的方阵。不同排列或给人以单纯、明朗, 整齐划一的秩序感,或给人以一种磅礴的气势感。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人们积淀了丰富的形式成果。这些成果作为前 人智慧的结晶,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富贵财富。后人要在付出艰苦劳动的基础上, 掌握和自由地运用这些形式,争取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美的产品。从整个历史 上看,形式美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但同时也意味着形式规范对新闻美创 造的限定和压制。为了能够将新闻美的创造推向新的高度,人们必须对其形式积 淀成果进行突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新闻工作者素质的提高, 人们将有能力认识更多的形式规律,掌握更加丰富的形式特点。从而创造出更高 层次、更高价值的美的产品出来。

总之,学习新闻,解决新闻从业技能方面的问题,诸如稿件的采写、 版面的编辑、采编设备的操作等,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如何超脱人云亦云的低 层次,产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高超产品,往往就不那么简单了。因 为它所涉及的不是如何从事新闻工作的手段和方法,而是新闻工作者的涵养与文 化。新闻美学就是要承担起人性价值启蒙的重任,既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美学素 质,也为新闻受众描绘着人生乐趣和理想目标。在促使人们积极反观自身潜力的 基础上,为改变自己的低级存在而去创造,最终实现以全面的方式掌管自己全部 本质的美学目标。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