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讲座 > 长征的真实故事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

长征的真实故事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

来源:讲座 时间:2019-08-15 18:01:21 点击: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篇1: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 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 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 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 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 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 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 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 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 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 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 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 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 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 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 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 天险大渡河。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篇2:飞夺泸定桥的故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 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 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 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 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 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 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 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 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 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 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 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 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 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 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 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 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 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
“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 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 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 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 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 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 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 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篇3:三位老红军讲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70年前,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 截,征服雪山草地、峡谷激流等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长征 胜利70周年之际,本报采访了生活在我省的老红军李布德、马志选、李国策,请 他们回忆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以此纪念长征,让后人永远铭记长征,让长征精神 代代相传。

夜过鬼门关 [人物档案李布德,四川营山人。1918年6月出生,1933年9月参加中 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战士、文书等职。参加过平津、太原战役、 抗美援朝等。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 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军三年 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但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使我至 今难以忘怀。

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 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当地群众中说:爬上 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 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我们决定夜间行军。这天,我们来到党岭山 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黄昏时分,部 队出发了。我们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我跟着指导员断后。队 伍借着残月微光,踩着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 向上摸索行进。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活跃,又说又笑,行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 大。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 旁。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冻死的!随即,从 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

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 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 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 枪。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我抢上前去,把枪拿过 来,背在了自己身上。枪虽不重,但当时我年小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 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这时,突然听到指导 员说:小李,抓住马尾巴。话音未落,马尾巴就递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马尾巴, 踩着马蹄印,跄跄踉踉走了一段,人借马力,才缓过劲来。

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战士的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 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还有的战士硬 挺挺冻死在路旁。接近山顶时,战士小张突然摔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导员 急忙把他抱在怀中,伸手一摸,浑身冰凉,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

一会儿小张苏醒过来,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气息微弱地 说:指导员,你们走吧,别让我连累了队伍。指导员紧紧抱着小张的脸,哽咽地 说:别说傻话,我们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 又迈开了前进的脚步。就这样,我们战胜了严寒、饥饿和死亡威胁,翻过了风雪 弥漫的党岭山。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