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典礼 > [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特征向度及可视化支持工具]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

[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特征向度及可视化支持工具]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

来源:典礼 时间:2019-11-01 07:55:52 点击:

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特征向度及可视化支持工具

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特征向度及可视化支持工具 在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中,“对话”是为了“培养学 生的独立人格、批判性思维与自主意识,进而展现学生个体 生命的意义”,其特征是“民主的、平等的、沟通的、合作 的、互动的、交往的、创造的、生成的、以人为目的的”[1], 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有被简单地用来观照非文学文本 教学的隐忧:“热闹”取代“深思”,“人文修养”僭越“知 识构建”,“科学性”让位于“情境性”,这种重精神熏陶 和意义构建而轻知识构建和运用的取向偏离了当下人们对 “知识力量物质化”的现实期待,遮蔽了教学对话的魅力。

因此,要让“对话精神”观照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就要考虑 到非文学文本的知识性质和基于此的教学对话的特殊性,对 对话向度和过程作弹性预设,寻找落实观念和实现教学价值 的支持性工具,让新手由“按图索骥”逐渐过渡到“运用之 妙,存乎一心”,让“对话”普照教学领域。

一、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特征 非文学文本是相对文学文本而言的,文学文本大多反映 人的情感世界里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标准。非文学文本则反映 这些领域之外的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是人类维持和优化自 身存在的经验凝聚。自从这些经验为得以传承而从心理映象 或心理表征外显化为符号形式后,这些经验就脱离了原知识 创造的主体和产生的实践环境,同时获得符号系统自身的生 命力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形成了波普尔(K.Popper)所说的客观知识世界(世界3)。虽然公共知识不能完全做到价值 无涉,但其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无限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 知识具有明显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确定性。同时,“公共知 识是人们认识成果的社会承认,是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对于某 一问题最终达成的共识”[2],为提高公共知识的信息储存 量和社会传播效率,公共知识的事实、概念、命题、原理等 组件单元不断地结构化、逻辑化和体系化[3]。因此,非文 学文本的知识形态体现出符号化、客观性、结构化等特征。

这些特征决定其教学形态的传授性、权威性和逻辑性。若以 “对话精神”的互动性、民主性和生成性加以观照,这两种 对立特征的相融就构成了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特征。

(一)知识传授与师生思维互动的映照 学习是人类优化生命存在的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获得知 识,拥有等值的知识物化产品、社会地位和权力,依然是当 下学习的动机之一。学校教育阶段的知识获取量和获取方式 不但标示着学习者的天赋和潜能,而且预示着其社会资源的 拥有量。虽然学习效果不能完全以物质来量化,但是通过学 习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的物质性目的不能被遮蔽和忽视,因 此,学习的获得隐喻和知识传授依然有其存在的基础。学习 的获得隐喻认为,学习是获得某种知识、技能或习惯的过程, 它要求通过心智模式或图式逻辑化地构建知识结构。[4]学 习的获得隐喻暗含着对知识组织方式的还原。公共知识源于 经验,经验被筛选且为高效传播而以社会公认的方式为载体,载体有符号系统和思维方式,符号系统让经验脱离原有情境 而具有广泛的传播空间,通过思维将经验组织成符合社会反 映事物关系的方式,从而具有传播高效性。因此,学习公共 知识不只是社会符号系统的个体化,也是社会思维方式的个 体化,让个体接受社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范式,正如库恩 (T.S.Kuhn)所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如果你想 获得知识,那么你就必须接受既定的科学‘范式’,当前的 科学方法、步骤和程序是你必须接受的东西,除此之外别无 选择。”[5] 知识凝结了知识创造者的思维,要真正理解知识,就要 理解知识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即知识所反映的事物关系和关 系得以如此反映的逻辑理路。传授知识不但传授关于事物关 系的知识,而且追寻事物关系何以被如此表达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学习则需通过学习者、学习指导者和学习对象之 间的互动来实现,即通过三者对同一认识对象的反映方式相 互了解、融合和提升,从而让认识对象的反映方式得以优化。

在知识传授中,知识创造者的思维方式含在文本中,成为对 话的题材和思维的触发点。教师在课前通过“师—本”对话, 与文本进行思维互动,了解文本所含思维方式并将其转换成 学生可能理解的形式。在课堂的“师—生”对话中,教师通 过设置情境诱发学生思维。先了解学生对文本所呈现的事物 关系的反映程度和思维水平,然后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将 文本中反映事物关系的科学范式传授给学生。其间的课堂问答不但引发师生的思维互动,也触发了学生间的思维互动, 因为虽然并非人人作答,但未作答的学生也可以在倾听过程 中积极思维,不断完善自己的答案。课后练习加强了“生— 本”对话的思维强度。因此,知识传授与思维互动是相互映 照的。知识传授基于积极的思维互动,会让新知识与个体的 认知结构形成有效的联结,让个体的认知结构更具开放性和 生成性。思维互动的目的是构建知识结构,教学中不以“科 学范式”的获得为目的的思维互动和对话则推卸了教学的社 会责任。以知识构建为目的,思维互动和对话更具针对性, 避免只注重话语往来的空洞对话,提高了课堂时间利用率。

(二)知识权威与民主对话的相融 公共知识作为历代人们通过理智追求与行动努力而获 得的理性成果,充当着认识世界的架构、劳作的纲领与行动 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掌握和控制客观世界。[3] 可以说,知识的权威源于其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力量。教师作 为知识的传播媒介之一,享受了知识权威性的余泽。虽然师 生关系因权威性知识承载量不同而在学识上体现为不平等, 从而使课堂中的对话具有了教育性导向[6],但这并不排斥 师生关系的民主,反而,知识的权威性和师生关系的民主可 以互相促进。

首先,知识的权威性可以定位师生享有的民主程度。师 生关系的民主体现为师生话语权利的分配,知识的权威性可 以定位师生的话语权利。民主易被滥用为无条件的平等,教学对话的民主性易被扩大为无视教学中师生学识上的悬殊 而赋予师生同等的话语权利,这就会矫枉过正,压制了教师 正当的话语权利,推卸教师的教学担当。是否民主应以事物 发展的整体效果来判断,教学对话的目的是公共知识个体化 和个体知识社会化,教学对话中话语权利的分配要由这个目 的来决定,应以话语权利和教学责任的相匹配为解读前提, 教学责任越大,话语权利就越大,教师有权维护知识的科学 性和客观性,在为学生获取“科学范式”上拥有正当的话语 权利,学生有权在正确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质疑、批判和 提出自己的创见。让教学对话者发出能促进目标实现、与角 色相匹配的声音,才是教学对话的真正体现,因此,在非文 学文本的教学对话中,教师可以维护“雪化之后是水”的自 然规律的权威性,可以引申出“固体不一定只液化成液体, 也可以升华为气体”的知识。但是,为维护科学规律的客观 性,可以纠正“雪化之后是春天”的诗意解读。

其次,师生关系的民主可以促进知识的权威性。就社会 角度而言,知识的权威源于其所蕴含的物质生产潜能,非文 学文本所承载的公共知识更被期盼能发挥如此功能。就科学 性而言,知识的权威源于它对解释现象、反映事物关系的说 服力。知识首先以经验或假说的形式出现,后经众多验证而 逐渐被社会认可。知识的权威性是依靠社会认可建立起来的, 社会认可基于民主氛围下不同观点的争辩、激荡和融合,缺 乏民主的学术氛围,就没有广泛的社会认可,知识的权威性就脆弱。因此,就知识的产生而言,民主是知识权威的基础。

在教学中,一项新知识经由教师呈现于学生面前,此知识被 学生认可的程度影响着学生对该知识的接受心向,民主的师 生关系、自由的对话空间、巧妙的对话艺术可以让知识产生 的问题情境得以复现,让知识逻辑得以梳理,让知识效用得 以列举,让对知识的质疑得以鼓励,让对知识的创见得以彰 显,让学生领略知识处理问题的巧妙角度、知识的严密体系、 知识的生发潜势。对知识产生的源头、经历、趋势、知识体 系、知识效用认识越清楚,学生就越认同知识的权威性,其 对知识的接受心向就越强烈,这种心向会进一步促进对知识 的学习。

(三)知识逻辑与价值生成的互促 公共知识有内容、形式和旨趣三个维度[7],承载于自 然科学取向的非文学文本中,包含知识逻辑、结构和价值。

知识逻辑和知识价值的关系可以在知识发展过程视角中得 以把握。

一是知识逻辑的形成受知识实践价值的影响。人的知识 源于实践,人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会对事物关系和活动 价值产生暂时性认识。如果这种暂时性认识的正确性和效用 性历次被证实,就形成经验,经验具有情境性和表象性。同 时,它具有价值负载性,它要以价值为基础,具有社会效用, 能促进或阻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经验被符号化和积累下来, 然后对这些符号化经验的共性和效用因由进行分析,使经验形成一定的层次关系和因果关系,呈现出雏形的知识逻辑, 经过不断分析和整理,经验中所包含的逻辑关系、本质特征、 活动序列等被逻辑化和体系化,终而形成知识体系。知识的 逻辑化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式,如果对事物的认识方 式有助于增强人们运用该事物改造世界的力量,这种认识方 式就普及为社会认识世界的范式,这种普及会进一步强化该 逻辑的力量。因此,不但知识内容的选择以知识的价值为参 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知识体系的逻辑源于知识的 效用。

二是知识价值的增扩要以知识逻辑为依据。知识源于实 践,由经验上升而成的知识反映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范式。

知识逻辑体现事物的关系,事物关系的反映程度与知识逻辑 呈正相关。以某一事物关系为基础的实践活动越多,该事物 关系就越得以辨明和解释,由此而凝聚的知识逻辑就越严密, 既然知识逻辑与知识实践价值关系密切,推而言之,知识价 值的进一步发挥要遵循知识逻辑,遵循知识逻辑所反映的事 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知识逻辑不只映射当下事物本质和客观 规律,而且预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规律的迁移范围。

同时,知识在符号化、逻辑化和体系化为波普尔所说的“世 界3”后,获得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生命就是逻辑。也就是, 知识的增长是逻辑性的,是基于一定的科学范式而产生的, 领域的细化、学科的交叉、原有范式的自相矛盾或解释无力, 都依靠逻辑推论才成为知识创新的灵感来源。因此,不管是知识本身的增长或知识效用的增值,都以知识逻辑为依据。

二、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向度 非文学文本知识来源于实践,是具有社会价值的零散经 验的结构化凝聚。经验是人们对事物关系所形成的暂时性信 息,通过对经验进行抽象,提炼出事物间的本质关系,形成 知识单元,再将这些知识单元进行再概括和结构化,组成知 识体系。这过程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知识产生的问题背景或 知识的社会效用;
二是知识内部的逻辑关系;
三是知识单元 所组建成的知识体系。在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 境里,对其学习也要包括这三个方面,其序列为:先分析知 识逻辑,后扩展知识结构,再生成知识效用。分析知识逻辑 旨在逐层深入地探寻事物内部本质,可喻之为“深度”;
扩 展知识结构旨在延展知识的外部联系,可喻之为“广度”;

生成知识效用可以让知识学习者产生“学有所用”的厚实感, 可喻之为“厚度”。基于此的教学对话因此也具有了“深度” “广度”和“厚度”三个向度。

(一)深度:分析知识内在逻辑 公共知识是事物关系的符号化,具体表现为诸如规律、 规则、定律、公式等范畴。[2]准确理解符号所表达的事物 关系是学习的核心任务。在此的“知识内在逻辑”非狭指逻 辑学意义上的“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 律”,而是事物内部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分析知识内在逻 辑,旨在分析规律、规则、定律等范畴的内部要素的条件—结果关系、目的—手段关系、因果关系等,或者分析公式、 原理等范畴的内部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函数关系,如重力公式 G=mg(g=9.8N/kg)中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正比关系。理 解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关系,要力求知识传授和思维互动相结 合。符号是去情境化的意义指代,情境还原是理解符号意义 的有效手段,进行模拟情境或实验演示,能使问题情境得以 部分呈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产生类似于知识创造 者的认知冲动和探究方式,但因环境和时间所限,课堂难以 完全复制符号意义产生的原始情境,也没有时间经历曲折的 思维激荡,难以深刻理解符号意义,为实现社会知识的快速 个体化,知识传授在所难免。不过,知识传授并非照本宣科 或者强行灌输,它可以通过语言的生动性来实现意义理解的 直观性,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步步追问来激发学生渐进思维, 达到理解的深刻性,而这种依循事物关系而进行的教师追问 和学生思维的理路,需借助可视化工具予以支持,否则会因 信息超记忆负荷而导致思维偏离或断裂。

(二)广度:扩展知识外延结构 “凡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是 每一实存的真实性质。”[8]事物存在于关系之中,反映事 物关系的知识也自然存在于关系之中。同时,知识被符号化 后具有了结构性和系统性特征。在知识系统中,每个知识单 元都具有横向扩散、纵向纵深以及网络状关联,即使没有直 接性的上述关联,基于一定问题解决情境,知识单元间也有机会一起成为问题解决的算子。扩散知识外延结构,就是在 正确理解知识单元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知识 属性进行横向的类别丰富,根据知识范畴进行纵向的层级纵 深或概括,根据知识功能进行网络状的逻辑关联,根据问题 情境发散出问题图式的子变量等。扩散知识外延结构,不但 实现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结,使知识单元得以结构性地存储 于知识体系中,也开拓知识学习的前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望,而且在知识通道之间多次“疏通”,有助于知识得以网 络状激活,突破主题边界、学科边界、学校边界,从而有助 于知识的运用、迁移、整合和创新。[9] 扩散知识外延结构,要平衡好知识权威和民主对话的关 系。非文学文本知识的结构性是基于其客观性和逻辑性的, 对其进行广度性对话不像文学文本知识那样受到“阅读者基 于生活场域、历史条件和性格特征而形成的异质性理解前结 构的影响”,而允许“拓宽文本意义的疆域和促进文本意义 的流变”[10]。维持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外延,是教师在维护 知识科学性和客观性上的功能体现。但维护知识逻辑容易遮 蔽民主对话,因为学生不是“不允许发言”,而是因学识不 足而“不会发言”。为了使内隐的知识逻辑得以彰显,可以 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外显逻辑路径之时,也形成逻辑起 点和导引逻辑走向,从而激发更多的思维活动,奠定人人都 “会对话”的学识性基础。再加上教师能倾听学生“幼稚的 声音”并给予辨析和引导,就实现了“会发言”“让发言”和“听发言”的民主对话。

(三)厚度:生成知识实践价值 只有掌握或认识知识的实践效用,才能既产生有意义学 习,又能对知识学习产生“厚重”的收获感和愉悦的成功感。

知识的实践价值有两种,一种是提供物质性产品的功利性价 值,另一种是提供精神性产品的超功利性价值。[11]非文学 文本承载的知识价值在于解答“如何获得生存”的物质性生 产价值,即指定理、定律、规律、规则、公式等公共知识的 物质生产力量。自然科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来自于实践观察或 实践活动,是从解决某些实践问题中总结而得的,同时也能 将之迁移于类似情境,或者通过改变知识的组件要素,用以 解决异于原型的问题,这过程体现了知识实践价值的典型性、 迁移性和生发性。

通过教学对话,生成知识实践价值,要求做到知识逻辑 和知识价值的互促,通过知识的实践价值来探寻知识逻辑, 又依靠知识逻辑来让知识发挥新的实践价值。在教学对话中, 首先要追溯知识产生的问题情境,探寻问题解决的条件,然 后分析之所以解决问题的原因和问题解决的有效性,最后通 过问题变式或知识要素变化,使知识产生新的实践价值。在 生成新的知识实践价值过程中,要探寻知识的内部逻辑和知 识效用的关系,这些关系网络状态地存在于知识单元,如规 律、原理等中,要借助可视化支持工具,才能梳理出其中的 函数关系和条件关系,实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和条件—结果的准确匹配等。

三、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可视化支持工具 (一)可供使用的可视化支持工具: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在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中,知识内在逻辑的外显 化有助于搭建师生思维互动的平台,知识外延路径的可视化 有助于增加民主对话的机会,知识效用机制的直观化有助于 生成更多的知识实践价值,这些都要求在教学对话中辅之以 可视化支持工具,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满足这种要求的有效 工具。

(二)使用可视化工具支持教学对话案例:连通器教学 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2节——连通器 教学要求:识别连通器,知道连通器原理和简单应用 教学分析:教学遵循“观察总结—探寻原因—实践运用” 的流程进行,相应地,教学对话可以围绕“分析知识内在逻 辑—扩散知识外延结构—生成知识实践价值”三个场域来进 行。

1.对话场域一:分析知识内在逻辑 关于连通器主要有两点知识内容。一是连通器的定义: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二是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 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将 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合并,可形成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分析:连通器的类似物体较为常见,学生可获得较为丰 富的感性认识,但提炼其原理并不易,因此,教师可以采用 导引性对话帮助学生提炼出该原理。但这种导引性对话只能 产生师生间的思维互动,而且学生产生的是应答性思维。如 果借助思维导图解析和可视化地呈现其成立条件,然后鼓励 学生通过否定成立条件来进行思维和对话,这样既可以对该 原理的深刻性加强理解,又扩大思维互动面。例如,采用“如 果容器口不开通,会怎样?”“容器开口大小,会否影响液 面的相平?” 2.对话场域二:扩散知识外延结构 知识逻辑包括知识内部要素的关系和该知识点与其他 知识点的关系两种,除了分析连通器原理的条件和结果的因 果关系外,还需要分析连通器原理与哪些知识存在关系,其 知识逻辑可用图2来表示。

分析:连通器原理的简单易懂易遮掩对其成立条件的分 析,借助概念图,分析原理成立的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这样 才能依据其原理来发挥应用价值。在这种旨在分析知识逻辑 的对话中,对话的教育性和知识的科学性是其主要特征,但 这并非牺牲了民主对话,因为让知识逻辑可视化,清晰直观 地呈现于所有学习者面前,让每人都有思考和发言的机会, 反而是增强民主对话的有效途径。如果只注重“让发言”而 忽视了“会发言”,民主对话并未得到充分保障。3.对话场域三:生成知识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是知识产生的基础,构建知识结构不能只完成 理论的概念架构,还要追溯知识产生的原型问题和展望知识 可以解决实践问题的潜在性。连通器原理来自于生活观察、 分析和总结,其实践运用的一些常用事例,可根据应用原理 进行归类并通过改变原理成立的条件生成新的应用价值,如 图3所示。

分析:通过分析得知,连通器原理的实用价值反映了其 条件和结果的逻辑性,可以直接利用原理达到实用价值,也 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从而改变结果。如果扩大此原理的效用 范围,也需遵循这种逻辑关系,既然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改 变结果,是否可以反过来想,改变结果进而去影响条件呢? 比如,是否可以通过液面不平而判断液体是否同种呢?通过 液面不平去判断液体所受到的压强呢?通过可视化方式分 析因果逻辑,可以找到更多的假设点和组合项,从而创新出 更多的社会实用价值。

总之,基于非文学文本的教学对话有其独有的特征和稳 定的对话向度,要借助一定的知识或思维的可视化工具,从 而既维护知识在优化人类生存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又能扩 大师生的思维互动面和增强民主话语权的实施能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