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政协 >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组建策略】幼儿园课程实施策略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组建策略】幼儿园课程实施策略

来源:政协 时间:2019-11-24 07:49:51 点击: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组建策略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组建策略 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 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 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纲要》还提出,幼儿园教育 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儿童个别差异, 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适应性课程正是以《纲要》 为指导在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经过10年来的探 索实践和不断修正,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并对幼儿教育的 改革实践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一、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特点幼儿园 适应性课程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活动课程 理论为基础,注重整合的课程取向,强调儿童的主动实践, 突出课程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将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有效 地整合起来,形成幼儿园整合课程体系。

(一)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内涵幼儿园适应性课程针对 幼儿园课程统一、钢性的弊端,以儿童整体和谐发展为出发 点,关注幼儿园课程对于儿童多样性发展的适应性,强调课 程目标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 石,注重课程内容同儿童现实生活相联系;
以儿童个性化发 展为旨归,重视儿童多元发展需要。因此,该课程是一种整 合性实践课程。一方面,强调儿童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儿童身体、情感、认知、行为的和谐发展,注重幼儿园与家庭及 社区资源的有机整合,强调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儿 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强调儿童的实践活动, 注重儿童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儿童与教师、环境、 内容的互动,强调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让儿童在实践活动 中学会感知、学会探究、学会发现,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积 极的情感。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在设计路线上突出发展性和适 应性两条主线。首先,该课程以儿童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坚 持把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既考虑 适宜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充分考虑儿童全体发展的 共同性,又要考虑适合不同儿童发展的特殊兴趣、需要与个 性;
不仅要保证儿童在已有的发展水平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还要为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该课程以适应 性为主要特色,强调幼儿园课程应当符合所有儿童身心发展 的客观需要与发展规律,针对客观实际,为不同幼儿园不同 教师和儿童的课程参与和课程实施提供多样化选择的空间。

(二)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理论基础幼儿园适应性课程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儿童多样性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基 础性发展与选择性发展相统整的目标体系;
基于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强调儿童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提出了儿童主 动探究的学习观;
基于活动课程理论强调多元领域兼重的整 合取向,提出了幼儿园综合实践课程模式。多元智能理论认 为,每个人通常具有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关系、自我反省等智能,由于人们生长的家 庭、文化和社区影响其智能的发展,因而人与人之间无论是 在智能组合的方式上还是在所受到的实际训练上都存在着 差异性,每个人在智能强项和优势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因此,幼儿园课程要为儿童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来促进各种 智能的发展,针对不同儿童智能发展的特点,开发每个儿童 多元智能的发展潜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 与他人经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而知识的建构是通过 儿童的积极活动从自己内部获得的,不是从外部世界转换而 来的。因此,儿童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与传授被动地接受知 识,而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根据其先前的经验 主动地建构他们的知识世界,主动地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幼 儿园课程要创设适宜儿童学习的探究主题以及相关的问题 情景,以创造适宜儿童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儿童能够积 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活动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从儿 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 本身的社会活动,教育要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生活体验, 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因而非常注重儿童自己的活动构 成,特别强调儿童的实践活动,倡导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 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幼儿园课程要以儿童为中 心,提供儿童感兴趣的、接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内容,以 促使儿童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儿童在行动中思维, 在体验、实践、探究中不断获得知识、发现和创造,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特点幼儿园适应性课程是一 种基于儿童发展的整合性实践课程,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整合性。幼儿园教育对于儿童来说应该是全面的和启蒙 的。虽然我们可以把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 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但各领域的内容必然是相互联系 和相互渗透的。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坚持整合性原则,注重儿 童整体的发展目标。在课程目标上强调把情感、认知、行为、 能力等结合起来予以综合考虑。在课程内容上强调整体优化 组合,将各大领域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在课程资源上强调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多种方式 的综合运用和儿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二是发展性。从儿童 整体而言,就是要面向全体儿童,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发展。

从儿童个体而言,就是要促进儿童在身体、情感、态度、知 识、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坚持发展性 原则,尊重儿童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 的个体差异,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鼓励儿童 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让儿童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获得有 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经验,为儿童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实践性。儿童的学习通常是建构性的,最好是通过操作 体验、社会互动和反省性思考进行学习。幼儿园适应性课程 坚持实践性原则,注重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实践体验,强调课 程内容与儿童实际生活及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强调儿童实际的参与、体验和发现。儿童在实际参与、亲身体验、主动 探究的过程中变得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不仅主 动建构了知识,获得了相应的能力,而且还获得了积极的情 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目标来源、目标体系及内容结 构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对于幼儿园课程实施结果的预期,它反 映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期望,也反映 该年龄段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具体发展特征。幼儿园适应 性课程的内容结构正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要求而设计 的具体内容及其内在关联。

(一)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目标来源一般认为,儿童发 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目标也是从儿童发 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三个方面的研究寻求支持的。研究 幼儿发展,就是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幼儿的发 展需要。一方面,通过学习发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借鉴实 现儿童发展目标的已有经验,了解儿童“应该”实现的发展 状况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和研 究儿童的行为表现,了解儿童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实际的发展 水平。然后,将儿童的理想发展状况和现实发展状况进行比 较分析,发现儿童的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从而制订适宜于 儿童发展的预期目标。研究社会生活,就是要了解社会发展 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要求。一方面,通过研究教育政策、法规、文件等,了解各级政府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和要求,通过 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了解社会发展对儿童发展 的期望和要求,通过研究家长的需要,了解家长及社会成员 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社会生活的 变化,了解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实际影响。然后,将多方面的 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价值选择,从而制订适宜于社会发展的 预期目标。研究人类知识,就是要研究知识所蕴含的教育价 值及其对儿童发展的意义。通过对知识的研究,了解知识的 内在逻辑联系,把握儿童应该学习哪些知识,了解儿童学习 这些知识的实际意义,认识这些知识领域与儿童发展之间的 关系,等等。然后,将知识领域进行合理的筛选和科学的统 整,从而制订适宜于时代发展的预期目标。对儿童发展的研 究、社会生活的研究和人类知识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幼儿园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当然,能否建立起真正适宜的课程目 标,还要取决于统合、协调和筛选工作,也就是将三个方面 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围绕儿童发展这一中心进行价值选择, 从而制订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框架。

(二)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目标体系幼儿园适应性课程 的目标体系结构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个方面。从纵向 结构而言,包括五个层次,即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年龄 目标、单元目标、活动目标。总目标和领域目标是根据幼儿 园教育目标预先确定的,在制定时应考虑幼儿园与社会和家 庭的联系,通过幼儿园生活,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目标要求。因此,总目标、领域目标往往具有一定 的稳定性。年龄目标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的小、 中、大三个年龄段的目标,这三个年龄段的目标之间应相互 衔接,相互支持,分阶段进行,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幼 儿园适应性课程采取综合主题实践活动的方式,单元目标就 是专门为某一个综合主题实践的单元而设计的预期目标,活 动目标就是专门为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设计的预期目标。单 元目标和活动目标往往是由教师在总目标和领域目标的指 导下,依据年龄目标的要求而设计的,因此,它们相对来说 不仅具有具体性,而且具有变化性,教师可根据不同儿童的 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对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进行调整。从横 向结构而言,纵向结构五个层次中的每一个层次中都存在着 横向目标。根据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人的 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我们把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目标 的横向结构分成情感、技能和认知三个方面,情感目标包括 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
技 能目标包括动作感知、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
认知目 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每个方面的目标又可 以根据其性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 分为若干层次。课程目标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共同构成了 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目标体系为课程实施提 供了基本依据和重要参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处 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规定性目标和操作性目标的关系。所谓规 定性目标,就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幼儿园教 育指导纲要》这一类文件中所提出的目标体系,这是国家或 地方对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实施时,应当首先学习 理解其精神实质和每项目标的真实涵义及具体要求;
所谓操 作性目标,就是结合地方以及幼儿园的发展实际,根据儿童 发展的实际需要,将规定性目标转换成幼儿园具体操作的目 标体系。规定性目标是操作性目标的基础,也是操作性目标 的依据;
操作性目标是规定性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规定性目 标的园本化。

二是要处理好儿童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虽然儿 童在身体、语言、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共同 性,但儿童发展又是独特的,没有两个儿童是完全相同的。

幼儿园适应性课程,一方面是在课程内容结构的构建上体现 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将儿童共同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 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
另一方面又要求在课程目标的构建上 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既要关注所有儿童在情感、技能、 认知方面的整体发展,又要关注不同儿童的不同发展需求, 对不同儿童进行个性化教育。

三是要处理好儿童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要坚持 正确的目标观,不能为了儿童某一方面的发展而牺牲其他方 面的发展目标,也不能为了儿童当前的发展目标而牺牲长远 发展的基础,而是要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特别是注意那些对儿童今后一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品质,如身心健康、 思维训练、情感发展、能力形成等。

(三)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内容结构幼儿园适应性课程 围绕儿童发展这一核心,构建了共同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相 统整的内容结构体系。共同性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 保证所有儿童都得到基础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选择性活动是 共同性活动的深化和拓展,是在儿童拥有基础性知识经验的 基础上,专门为具有相应兴趣、潜能和特长的儿童而设置的 活动内容。而选择性活动的形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活动主 题或幼儿园总体规划进行灵活组合,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还可 以通过在不同活动区投放不同的材料进行活动的更换。共同 性活动侧重儿童共同性和基础性方面的发展,它以综合主题 实践活动为轴心,将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个领 域中最基础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不仅使各领域的内容相互 渗透,而且使课程内容更具有基础性从而适宜于全体儿童的 发展需要,确保所有儿童在身体、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共同性活动主要由一系列综合性主题实 践活动构成,根据小班、中班和大班的不同年龄目标,选择 适合不同年龄阶段能够体现基础性、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主题。

每一实践活动主题既要能够包含五大领域的内容,又要能够 包含儿童发展的所有方面,还要有利于活动过程中的生成。

主题选择及活动设计体现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选择性活动 侧重儿童差异性和个性化特长方面的发展,它以区域性活动为轴心,将活动空间相对划分为语言发展、趣味数学、音乐 表演、创意美工、益智建构、科学探究等不同活动区域,让 儿童根据其兴趣、基础、特长等进行自主选择,并在教师的 指导帮助下,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之间的互动进行学习。

选择性活动强调儿童的自主选择,旨在满足儿童个性发展的 需要。选择性活动包括班内选择性活动和跨班选择性活动。

班内选择性活动是整个选择性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 师有意识地将班级活动室划分为多个活动区,根据主题活动 的需要以及儿童的发展水平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这类活动 的特点在于,各班相对独立,活动区域的设计呈开放式,儿 童可以自由参与各个区域的活动。跨班选择性活动通常是以 整个年级或同年级部分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它打破了班级 的界限,让儿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进行 活动,活动开展的时间和区域的具体安排要依据幼儿园的整 体计划和实际条件而定。

三、幼儿园适应性课程的实施策略课程实施是一个课程 开发和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由观念向行为转化的过程。这 个过程要求课程实施者以相应的课程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 模式,将课程计划落实到课程实践中去。

(一)重视课程实施的整体规划和过程管理新课程的实 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变革的过程,怎样从思想上让教师接 受这种课程,园长是关键人物。园长首先要对幼儿园适应性 课程的理念有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认识,然后才能把这种理念传达给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和接受了新课程,才能保证 课程在幼儿园的顺利实施。实施新课程的首要工作就是执行 者的精心策划。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园长要把 新课程和本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 定适合本园发展的课程计划。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实施,园长 有必要指定专门负责课程实施的业务副园长,并设置专门的 课程实施办公室,具体负责课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和课程资源 开发。课程实施计划一般包括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上 一年课程实施情况的分析,发现课程实施的不足,确定本年 课程实施的重点。第二部分确定课程研究的内容,包括师生 共同选择主题活动内容、创设活动环境、开展家园互动等。

第三部分研究措施,包括对活动案例进行教学个案研究、进 行区域活动研究、加强和家长的沟通等。第四部分具体安排 每个月的教学安排、活动内容和具体时间等。制定课程实施 计划不仅让教师对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有了一个清晰、条理的 把握,而且也是幼儿园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二)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集体审议制度幼儿园适应 性课程是依靠多种力量的有效整合而建构起来的,是集体智 慧的结晶。同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 集体研讨,并且始终贯彻集体审议制度。一方面,要通过研 讨形成相互交流的氛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有大范围的 专家、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等幼儿教育界的共同研讨,又 有小范围的教师之间、师幼之间的研讨,还有幼儿园园内的研讨以及园与园之间的研讨等等。通过研讨将课程的理论形 态真切变成为具体的实践形态,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反复的 循环,不断推动课程的适应和完善。另一方面,必须坚持集 体审议制度。实际上,课程的每一方面都体现着集体审议的 成果。譬如,生成性主题活动就是集体审议的结果,如果教 师在活动中或生活中根据突然发生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捕 捉到一个新的主题后,先在本班教师设计主题纲要,然后提 交班组和教研组集体审议,集成群组的建议,完善后付诸实 施。又如,课程主体内容和资源包的确定都是先分工合作收 集整理后再组织多种力量集体审议完成的,充分体现课程实 施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民主性的统一。

(三)发挥幼儿园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幼儿 园适应性课程倡导,课程实施者不仅要把握整体性的教育目 标要求,而且要致力于活动中自然发生的课程问题,即希望 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区、本园的具体情况, 以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为指导,在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上做出相应的调适,特别是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实际 需要,依据本地的资源和文化背景,在教师和儿童互动的过 程中共同建构。课程实施是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动态的活动 情景中展开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将预设的课程内容照搬到幼 儿园教育实践中。课程实施不仅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来开展, 特别是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传统、文化资源和本地区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儿童发展的要求,而且要根据幼儿园自身的发展实际,特别是要结合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物质条件、 师资队伍、办园传统等因素,此外还要根据活动展开的具体 情况,特别是结合活动中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等, 因此,课程实施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既包括幼儿 园的创造性,也包括幼儿园教师和儿童的创造性。

(四)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和专业成长教师是课程实施 的主体,教师的素质无疑是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因为幼儿 园适应性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的实施 必须要以良好的教师素质作保障。事实上,课程的实施需要 教师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行为习惯和教育策略,这对教师 而言往往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这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 是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适应性。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 中,必须强化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除了选送尽可能多的教师 参加新课程的专题培训外,还应该组织园本培训、专家讲座、 研讨会、教学观摩、考察学习等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 的学习机会。此外,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力图通过承载新的课 程理念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为教师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空 间,帮助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但教 师在课程实施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因此, 必须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通过培训不仅让教师进一步 明晰课程实施的要求,而且具体解决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 的实际问题,还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 长。教师的素质提升和专业成长反过来又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