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县域 > 浅议心理教育:心理教育

浅议心理教育:心理教育

来源:县域 时间:2019-11-15 08:14:06 点击:

浅议心理教育

浅议心理教育 人的素质按纵向划分,可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道德 素质、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而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有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却唯独缺失了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有关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教育,但其内涵远非 如此。心理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采用一定的 途径和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而开发自 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和谐健全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心理教育的外延,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内容。从心理角度讲,心理教 育是心理状态、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综合;从个体发展角度讲,包括非智力因 素、智力因素、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接纳、自 我调节)和社会适应因素(即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如学习心理、竞争 心理、人际心理、角色心理、责任心理、事业心理等)。

心理教育的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要传授个体发展的以上四方 面的心理知识,使受教育者建立关注自身心理的意识,学习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
二要开展一定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训练,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反省和练习,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以促进自我开发潜能;三要传 授给受教育者自我心理调节和保健的方法,以使其能独立自主地积极预防和应对 各种心理问题。

综上,心理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最终目标是要开发自身心理潜能,促进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因此,心理教育的性 质是发展性的、积极性的教育,它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但却不仅仅停留在心理健 康的维护水平上,而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发展目标。

1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和任务。学校教育中,心理教育应作为 一种普及教育,而且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各育的中介 和基础。

1.1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基础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 道德的、审美的、体力的修养就不可想象。学生德智体美劳诸种素质的提高必须 以其心理素质为基础和中介,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受心理素质的制约,学生 各方面的发展也都要以必要的心理发展为前提。

德育是道德知情意行的教育,必然以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基础和条件, 正如古人云:正人须正心,心不正则行不端。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还是直接影响 其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和学习动机,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等学校智育工作具有 不可忽视的基础性作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本身就是个体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基 础和条件,而美育则是在个体良好心理品质基础上的创造与升华。同理,体育和 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和成果也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理品质作基础 和推动力。

1.2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国人心理素质的现状十分严峻。社会的飞速发展 和变革,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价值观念的多元,社会竞争的激烈, 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家庭“四二一”结构的变化,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依旧我 行我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承受着来自学习、就业、工作和生活方方 面面的高压,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心理防御能力、心理关注意 识以及心理调节能力等都比较低,尤其是我们的学生。他们没有关注自己心理素 质发展的意识,不能自知,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的不足 不能泰然处之,不能接受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脆 弱,对自己心理方面的问题不能自助,消极被动地对待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社会 适应能力差。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和提高 更是只能附着于各个学科教育或家庭教育的隐形熏陶与感染中。由于心理素质和 心理健康的教育得不到重视,造成了如今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低下,个性心理品 质不良,甚至出现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厌学、逃学、网瘾、离家出走、自杀、凶 杀犯罪等人格扭曲的一幕幕悲剧的发生。可见,心理教育理应作为一门单独的学 科和教育出现,并在学校中开展,并且对成人也应实施。

综上,笔者不禁想到许多教育家和学者曾提出的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 如赏识教育、挫折教育、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他们的实质和核心正是心理教育 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个性品质,从而开发 自身潜能,促进人格健全发展,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这些教育理念要告诫的是,缺失了心理教育这一“灵魂”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也是不 健全的。

2关于心理教育实施途径的几点思考 心理教育这一立足发展性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应鼓励开展有关的 学科研究和教学。关于如何在学校中开展心理教育,笔者提出一点浅见。

21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开设心理教育活动课心理教育的内容决定了 其实施的形式。心理教育的任务体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获 取心理健康与心理素养的相关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技能,既授以“鱼”又授以“渔”,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去亲身感悟并受到触动,学生才会主 动地去思考,去总结,进而开发潜能,学会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才能根据实际情 况自己作出判断,作出选择并主动实施。即通过自得自悟的方式并最终达到自觉 自助。心理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还需亲身体验,感悟,形成稳定的情感, 坚定的意志,进而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因此,心理教育必须以活动的课堂形式出 现,以活动为主,采用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小组竞赛,小组讨论,情 景模拟,心理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充分发挥学 生主体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感悟、思考,在自己经验基础上积极建构 心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内化的同时,也能发挥学生自身潜能。这种富有启 发意义的体验式活动教学模式,显然比单一的讲解、灌输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 刻得多,也有效得多,也能较好地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可见,心理教育活 动课应成为心理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课,还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心理教育 活动课应有专用的教材,它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编制,但并不要求极强的学科性 和理论性,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是教师经过处理后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 形态的知识;二是由于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必须具有心理学方面的理 论素养外,能将理论性通俗化书面性生活化,知识可操作化,进行合理的课堂教 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使知情意行的转化。活 动课比较灵活,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因此教师对教材也需灵活掌握,熟能生巧;
三是学校应调动全校教职工重视学生心理教育的意识,做好教学和教师协调工作, 给予心理活动课以支持和保障。

22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心理素质不是单一孤立的素质,而是与其他多方面的素质相互联系, 相互渗选相互促进的。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灵活妥善地处理,把握教材内容中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教育的涉及点,并充分 利用这些内容,有机渗透心理教育。例如语文教材中爱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百折 不挠,坚强不屈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意志训练、耐挫折教育的极好材料;还有“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境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 空”的宽容心态,“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的壮阔胸怀等,都会对学生的整个心 灵起到震撼作用;数理化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 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 育和情感的陶冶,美术教学中丰富的想像力,体育教学中吃苦耐劳、勇敢、顽强、 坚韧的心理品质等等,这些既有对学生心理知识渗透,又有意志磨炼,既有方法 的引导,更有榜样的示范。学科渗透心理教育不仅増强各学科教学的魅力,而且 对心理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两全其美。

2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学校可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讲座的形 式,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教育的意识,向家长普及心理教育知识,指导家长如何 对学生进行家庭心理教育,共同合作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 人格和谐健全发展。

总之,心理教育不仅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还有成人,不仅在学校 中实施,校外也应继续应针对不同年龄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连续实施,学 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唯有如此,国民的心理素质、心理修养和心理健康水 平才会提高,而以此为基础和核心的国民整体素质才能更上一层楼。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