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计生 > [国外职业教育城镇化进程经验]职业教育经验

[国外职业教育城镇化进程经验]职业教育经验

来源:计生 时间:2019-11-15 08:18:02 点击:

国外职业教育城镇化进程经验

国外职业教育城镇化进程经验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经验 (一)美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化,促进了城镇化发 展 在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多样化和系统化,其主要职 责是为经济社会服务,培养经济社会各行业需求的人才。目 前,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社区学院、地方农工学院、侧重 科技教育的州立大学、地区职业学校、工业管理学院等。其 中社区学院发展迅猛,据统计,2004年社区学院1171所,到 2009年,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在美国已经达到了3400所,是美 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目前,为了获取大学文凭和 职业技能,选择社区学院的学生将近50%,这一比例在新泽 西、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等州则甚至超过60%。

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主要原因 是有科学的职业教育观作指导,职业教育立法完善,美国政 府先后颁布了150多个职业教育法规;
另外,政府的支持和 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也促使了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职业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当前,美国社区学院经费中的75%来自 州政府和地方拨款以及学杂费,其中以州政府拨款为主,约 占38%。再者,社区学院的机制灵活,教育对象广泛多样, 除了适应升学需要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在职职工、失业 人员和在校大学生都可以进入社区学院学习,且课程设置多 样灵活,注重实效,实践课程占到了50%左右,针对性也强,为学生在200多个职业领域的就业或提高做准备,涉及农、 工、军、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社区学院主要开 设三类课程,第一类是基础性课程,主要是满足想上正式大 学的学生需求;
第二类是授予职业证书课程,主要是满足短 期内希望获得技术技能以走入职场的学生或失业人员需 求;
第三类是继续教育课程,主要是为满足在职员工进一步 提高技能需求。因此,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职业教 育是一种更倾向于满足普遍民众需要的办学形式。而城镇化 的推进催生了大批新城镇和原有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需 要有机制灵活、课程设置灵活、注重实践技能、满足普遍民 众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进而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技能 型人才。可见,社区学院在美国达到了上述要求,是一种较 好的选择。上述美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如何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提供了以下借鉴:一是树立科 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当前社会更多是重视学历教育,而轻 视能力教育培训,现实中就读高职院校的往往是高考成绩较 差的学生,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普遍不够重视,但我国 目前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长期滞后,出现了技工荒。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 高等职业教育观,从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高等职业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美国在高 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且通 过这些法律法规对各州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宏观调控,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化进程比较滞后,目前只有《中华人 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这一法律对于现实中高等职业教 育出现的问题并不能较好地解决,国家虽然已经将高等职业 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提出600多所新建本科高 校转型高等职业教育,但这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支持。

三是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由于美国经济实力雄厚, 在各个时期,经费中政府拨款比重很高,故美国的高等职业 教育经费较为充足,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源于学生 的学费,政府拨款比重较低,且与本科院校相比,政府对于 高职院校的拨款也存在明显差距,社会和企业的捐助也较少。

因此,需借鉴美国经验,加大政府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力度, 鼓励企业和社会捐助高职院校。四是强化社区作用,发展社 区学院。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发展社区学院经验,在东部地区 一些技工荒严重的省市尝试改造现有高等职业院校或者进 行建立社区学院的试点,试点成功再推广到中西部地区,这 样有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同时,也可以尝试在一些人 口密集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建立社区学院的试点,将招收的 对象扩大到含高中应届毕业生在内的在职人员、失业人员等, 满足农村人口的农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需求,进而更好地推进 城镇化。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推动了城镇化发 展 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真正发展。目前,其主要包括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系列和学历高等职业教 育系列,其中后者包括职业学院和专科高等学校,前者则包 括师傅学校和专科学校(技术员学校),两者均含有双元制 职业学校,其主要形式是3年的实践教育,即每个星期有1到 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剩下的时间就到企业接受实践教 育。这显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别具 一格。目前,大约有50%的年轻人中学毕业后进入双元制学 校接受教育,可以学习国家认可的350种培训职业中的某一 职业。参与实践教育的企业也达到了50万家,其中中小企业 提供了80%的实践培训岗位。可见德国的这种双元制模式较 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工人的专业技能。德国 15~19岁的公民中无职业或无培训位置的仅占4%左右。目前, 德国又进一步调整了双元制职业学院的教育培训内容,推进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正是这种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方式,培养了许多高技能人才,为德国 二战后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以双 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特色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有科学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务实的职业教育 思想。另外,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69 年德国颁布《职业教育法》以来,又颁布了诸多法规,如《联 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企业基本法》等,不仅从职业院校 方面进行规定,也要求企业承担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再者, 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为其发展提供了管理支持,其中“行业协会”能有效管理双元制职业教育。此外,突出的职业特性 和等值于普通教育也促使其快速发展。主要是参与教育的大 多企业有自己的培训基础,有技能水平高的培训教师,这让 学生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里学习到工作需要的技能。同时, 双元制的职业院校给学生授予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与普通 高等院校所授予的具有同等地位和价值,这也推动了其发展。

最后,双元制职业院校的培训操作技能实用,校企合作紧密, 使得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有 助于学生就业,因而,在德国就读双元制职业院校是一种较 好的选择,这为德国二战后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众多技能型人才。上述德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为我 国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提供了以下借鉴:一是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我国传统观念就是重脑力 劳动轻体力劳动,人们愿意做白领而不是蓝领工人。而在德 国的观念是尊重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的人,上普通高等院校 未必就是最好的发展,要教给年轻人手艺。因此,我国政府 和教育部门应逐渐改变社会传统观念,提高高职教育在整个 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二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众多,从促进、计划、保障、监管 和改革等方面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法可依,为了校企合作 落到实处,运用法律促使企业参与实践教育中。我国显然在 上述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需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法》, 并需强有力的执行。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德国之所以能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除了上述法律原因外,还因为企业参与实 践教育,培养了自己的后备人才,节省了培养新员工的费用, 且学员还为其创造了利润;
另外,企业在参与过程中,也得 到了政府每年对于每一个培训岗位的3500欧元补贴。因此, 企业有动力吸纳双元制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培训。而我国众 多高职院校和企业显然没有做到真正的校企合作,可借鉴德 国做法加强校企合作。四是加强实践能力,走产学结合之路。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2/3时间用于实践,我国的高职院校实 践教育往往仅安排在大三上学期,且多是集中实习,或是学 生自己去找企业实习,这使得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 合。因此,高职院校需积极探索产学合作之路,让学生在实 践中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弥补我国城镇化所需的高技能工人 不足,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奠定扎实的人力资本基础。

(三)澳大利亚实施TAFE,加速了城镇化发展 当前,澳大利亚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为技术与 继续教育学院,澳大利亚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1973年 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将职业教育改为技术与继续 教育(TAFE)。这些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由联邦政府拨款资 助,各州和各地方教育部门负责管理。澳大利亚政府对技术 与继续教育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如曾引入了职业教育与培训, 开发了培训包等。目前,据统计,澳大利亚现有大约250所 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70%中学毕业生选择到技术与继续教 育学院就读,每年近130万学生在这些学院学习,约是澳大利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2倍。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 教育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技 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 工明确,能做到各司其职,不会出现多头管理。联邦政府负 责技术与继续教育的宏观统筹和规划,各州及地方负责本地 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管理。二是统一的认证 体系。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认证中,学生在高等 职业教育阶段获得一般文凭和副学位、高级文凭后,可以继 续学习,取得学士学位、研究生班证书、硕士生文凭、硕士 学位和博士学位。三是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经费充足,且不 断增加,来源多样化。包括了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的拨款、学生交纳的费用和其他经费,其中州政府和地方政 府拨款占比最高,约55%,联邦政府次之,占比20%左右,其 他经费占比约20%,学生缴费占比最小,约5%。上述技术与 继续教育学院经费是受《拨款(技术与继续教育资助)法》 《培训保障法》等法律保障的。四是技术与继续教育产业化。

联邦政府支持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利用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争取和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资助,且将留学生教育当作产业经 营,据统计,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招收留学生所获得收入占 整个其教育经费的12%。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也 促进了其快速发展。正是澳大利亚实施了技术与继续教育, 给20世纪80年代后澳大利亚各行业提供了许多高技能的劳 动力,促进了其城镇化快速发展。上述澳大利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提供了 以下启示:一是需建立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战略规划委员会, 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方针,进而更好地协调 和统筹教育资源的使用与分配,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二是 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资格认证证书种 类较多,但通用的证书较少,实用的证书较少,因此,需规 范和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资格 认证体系。三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和企业投资, 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充足,来源多样化。我国目前高等职 业教育经费不足,政府拨款比重较低,学生缴费占比较高, 社会和企业投资比重较低,需借鉴澳大利亚经验,加大政府 及其教育部门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资助,另外,在国 家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建立国家培训保障机构,督促和规范高 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拨付和使用。四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 际化。借鉴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产业化和国际化经验, 多参加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会,借鉴其他国家高等职业教 育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开发符合中国实际的高职模式和课 程,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经验 (一)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快速推进了城镇 化 日本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校内和学校外中等职业教育, 学校内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专门高中、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和专修学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主体是专门高中。学校外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各种机构学校。目前, 专门高中主要是招收准备在某一行业就业的初中毕业生或 同等学力者。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包括农业、工业、 商业、卫生、理发、裁缝、烹调等专业学校,这些学校多数 是私人办学,由于其入学条件、教学时间等灵活,其招收初 中毕业生,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该类型学校在20世 纪70年代时达到鼎盛,为日本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专 业技术人才。专修学校则是从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中分 离和发展出来的一类学校。其90%是私立学校,包括招收初 中毕业生的高等专修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专门学校和面 向成人的一般专修学校。这些专修学校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 性,往往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使学生在3年内学到实际需要 的知识技能,因此在日本受到大众欢迎。日本中等职业教育 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日本中 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健全。目前,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 法规主要包括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法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 的法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对于中等 职业学校设置、教师资格、经费投入均做了详细规定,保障 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二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为产学合 作。日本为了适应城镇经济发展和学生多样化需求,中等职 业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强化训练技能,非 常注重实验、实习和各种实务操作。并采取校企联合、企业培训、全日制、夜校、弹性学分制、工读交替等形式满足城 镇各行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且日本推动中等职业教 育与各级各类教育相融合,使得学生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能力。

三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切合实际的职业指导。中等职业 教育学校与学生家庭、地区事务所等合作,通过实践活动对 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

四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有着严格的师资培训体系。除了法律 确立的师资任职标准外,日本还建立了多样化教师在职进修 和培训制度,包括校内进修、校外进修和国外考察学习制度。

此外,日本为了弥补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还通过积极吸 收社会优秀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正是日本大力发展中 等职业教育,使得二战后日本经济社会能够较快恢复发展和 城镇化快速推进。上述日本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 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多是原 则性的,针对性较差,不够具体,难以实施。对于中等职业 教育资金投入和校企合作教学也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 需尽快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二是完善产学合作机制。

除了立法保障校企合作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 养模式等必须围绕城镇经济发展需要,结合企业自身人才需 求,让企业有动力与学校合作,形成更为紧密的订单合作关 系。另外,制定政策鼓励中职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和研发,进 而双赢。三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意识教育。要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辅导机构, 在了解现有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收集相关职业信息, 并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之后,进行职业指导,也可聘请专业 指导教师进行职业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过程中形成 职业意识,在步入社会前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职业人才。

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我国中职师资中“双师”型师资 较为短缺,较多教师实践能力弱,因此,在中职师资录用和 聘请时要严格把关,同时,对现有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与工程 锻炼,也可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来保障“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二)德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为城镇化提供了 大量技能型蓝领工人 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同,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也是采取校企 合作的双元制形式。当前,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包括职业 提高学校、职业专科学校和专科高中等,其中约85%都是双 元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且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在德国总高 中阶段占了60%,其他中等职业教育占10%,普通教育仅占30%, 可见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德国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 重。其为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能工人,虽 为蓝领阶层,但这些技能工人收入较高;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 也为德国造就了一大批技师、个体业主等中产阶级群体,为 德国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学 制一般为三年,接受教育期间,学生每个星期更多时间是在 企业实习,在学校学习时间仅为1~2天,且企业实习内容是严格按照国家承认的职业门类传授技能经验,学生是在近似 实际工作环境中接受实践实习,因此,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 教育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对于不愿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20 世纪80年代德国法律就规定征收处罚性税费。这也是德国双 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另外,在德国双元 制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中,开设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岗 位能力所需来设置,而不是以全面和系统为标准,这意味着 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 步入社会从事相关职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再者,在德国, 中等职业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因此,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等拨 款充足,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也促使其快速发展。因此,在德 国双元制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学生或失业人员等是一种较好 的选择,而政府又在法律法规制定、投入经费等方面予以支 持,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为德国二战后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 展提供了大量技能型蓝领工人。上述德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的经验给予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中 等职业教育要注重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得接受中等职 业教育的学生或失业人员等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 以便就业。这就需要结合地方城镇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以及行业需求,调整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相应的 教学内容,强调实践性。二是政府要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

可以通过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企业办实践性强的 中等职业学校,此外,为了进行校企合作,政府可考虑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鼓励学校和企业间联合建设实习实训 基地,对于一些基础性质的培训实习基地,政府可考虑统筹 规划建设,实施开放式管理。另外,政府可借鉴德国的义务 免费教育,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范围,缓解目前 城镇化技能工人的不足。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德国中等 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在企业完成的,企业中有高级技师指 导学生,因此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但我国中等 职业学校师资显然普遍缺乏实践技能,因此,需引进和培养 “双师”型师资,鼓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培训教师,在 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建立师资培训机制,要求青年教师在上 岗前去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积极鼓励中年教师外出实践锻炼, 尝试在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等方面优先考虑。四是完善职业 资格证书制度。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很多专业没有职业资格 证书可考,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有利推动我国城镇中 各行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国家人事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等需 相互协调,尽快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中等 职业学校设立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站。五是通过完善水平评估 体系,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办学水平。

三、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与 日本、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经验启示, 认为美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化、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双 元制模式、澳大利亚实施的TAFE均为城镇化各行业发展提供了高技能型人才,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和德国中等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则满足了城镇化发展所需大量技能型 蓝领工人的需求,均提高了城镇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综合 竞争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为此,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需 学习上述国家经验,树立科学中高等职业教育观,完善中高 等职业教育规律法规与资格认证制度,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 力度,招生对象多样化,推进职业继续教育,加强职业指导, 校企合作与“双师”型师资培养,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国际 化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