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国旗 > 法治思维是 [普法教育的法治思维工作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5篇)]

法治思维是 [普法教育的法治思维工作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5篇)]

来源:国旗 时间:2019-11-26 08:00:22 点击:

普法教育的法治思维工作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5篇)

普法教育的法治思维工作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5篇) 第1篇:普法教育与法治观念的形成探讨 我们都知道普法教育讲的就是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人员给人们进行 法律知识的讲解,让人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识,虽然我们国家对普法教育 进行的时间很久,但是我们国家的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我们 国家现在已经有很多学生和人们对法律知识进行学习,并且我们国家把普法教育 列为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普法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去学习法律知 识,让人们能够遵守法律更加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与此同时,还可以帮 助人们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很多地方进行普法教育的 方式主要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讲课,学生通过去记一些法律的知识,然后进 行考试,这样只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把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到一个很高 的层次。尤其是一些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法律知识讲解的时候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 进行讲解,不能给他们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法律知识讲解。这样就会造成这些 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浅薄,素质也比较低下,不能够很好的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 法律知识进行了解。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我们国家的全民普法教育的成果大打折 扣,不能够使得我们国家的法律在人们心中形成一个很好的观念。

现在我们国家的人们大多都很信任我们国家的一些法律,目前他们的 法制观念也是比较高的,他们可以对法律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对自己的权利和义 务也能够很好的去分明。很多人通过对法律的信仰,使得自己的道德素质和综合 素质大大提高,使得自己能够很好的利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这就使得我们 国家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法治社会。我们国家在十八大上就提出了要依法治国, 通过依法治国来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帮助我们的国家更好的去实现伟 大民族的复兴。通过把依法治国这个方案写到宪法中,这就表明了依法治国在我 们国家的法制建设中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虽然说 依法治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树立一个比较 好的法制观念,那么我们国家就会在很快的时间内成为一个优秀的法治国家。所 以说我们国家在对人们进行普法教育时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要加强公民对我们国家法律制度的认同,更好地去培养公民的 主体意识。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在建立他的社会制度以及他的法律时都需 要得到全体社会人员的支持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这个国家的法律建设取得很好的发展。我们国家在对法律进行建设时要考虑到人们的利益,更好的去为 人民服务。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通过对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与分析得 出了一系列的结论来帮助我们国家的人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去适应现代化法律 的改善。与此同时,一个国家在对法律制度进行建立时也应该得到社会上以及国 际上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这些法律变成一种信仰,让人们对法律进行信仰 充,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发展。

第二,从法律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谁也不能侵犯谁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 自己对法律更加信仰。通过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可以更好的保障我们国家的法律秩 序的进行。但是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不能够对法律有一个好的认识,法律观 念也不是很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普法教育工作的进 行,更好的帮助人们形成一个好的法治观念。

第三,提高执政党党员及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在我们国家,对 一些政党人员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进行提高,可以更好的保障我们国家的法律 的执行,而且还可以给普法教育起到一个带头作用,使得我们国家的人们形成一 个很好的法制观念。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超过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因为宪法在我们国家是最重要的一个法律,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个法律。而且我们 国家每一个相关司法人员都应该按照党的路线进行行走,而且还要不断得自身的 素质培养。我们国家目前有8000多万党员,这些党员分布在我们国家各个地区各 个行业,而且有一些党员的个人形象很好,他们能够更好的去带动人民群众的发 展,让人民群众对法律有一个更好的信仰观念,提升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 象,这样就能更好地实施我们国家的普法教育,让人们能够更好的意识到我们国 家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性。我们国家的一些法律的建立和实施主要就是通过 国家司法人员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司法人员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法律意 识和法律素质,更好的促进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目前应该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的培养,通 过在人民群众中进行一系列的普法教育,帮助人们更好地去了解一些法律知識,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从而更好的为我们国家的依法治国 的实现做铺垫。

作者简介:黄广谦第2篇:农村普法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一、农村普法教育面临的困境 1、普法思想观念淡薄。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特权思想的影响,无论 是普法工作者还是农民对于法治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从农民的角度来看, 一部分农民认为有权走遍天下,法是人制定的,而且是专门给老百姓定的。所以 他们觉得学不学法,懂不懂法都无所谓,出了事情要靠找关系,不是靠法律维护 自己的权力,这就影响了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普法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一些 基层干部觉得普法就是一种形式,就算再努力也不能立竿见影的看到成效,少数 普法工作者认为农村问题很少靠法律解决,或者法律在农村不管用。因此在工作 中不积极,这也不利于普法工作的开展。

2、普法宣传流于形式。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升级依法治国的重大方 略,农村各地也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普法活动,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把 农村普法宣传推到了高潮。然而,当前农村普法活动,很多是流于形式。大多数 普法不分年龄,不分内容,通常采用普法书籍、普法手册、宣传单、展板、法治 宣讲、宣传车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

3、普法具体工作较难。第一,普法村民不易集中。目前农村居民居 住比较分散,而且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数老人和儿童,这就 导致普法对象很难集中,普法内容很难真正落实。第二,普法时间很难保障。一 些农民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发家致富上,他们每天忙于种地、养殖或者外出挣钱, 稍微有些空余时间,他们会打打牌、跳跳广场舞,丰富一下农村文化生活,很少 会把时间用于学习法律知识上,这就增加了普法的难度。第三,普法内容难于理 解。当前农村部分居民的文化素质还相对较低,对于一些法律术语他们很难理解, 一些法律书籍和宣传手册他们根本看不懂,这就影响了普法工作的落实。

4、普法机制不健全。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法律的宣传,一些地区不断 建立和完善各项普法工作制度,加强普法工作机制建设。然而,农村普法机制还 不够健全。第一,没有明确的普法政策。虽然国家在宏观上对普法有要求,但是 并没有具体的普法措施,尤其在农村没有普法规定,所以在普法过程中无论是基 层干部还是农民都存在着应付的现象。第二,考核监督跟不上。上级部门对农村 普法的实效、进程等情况监督不力,不能及时听取农村普法的工作汇报,对于在 普法工作中出现问题的领导干部不能及时纠正,给普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破解农村普法困境的对策 1、提高重视程度,增强法律意识。上级相关部和基层普法工作人员 要高度重视农村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要扭转权大 于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在进行普法工作时要认真细心的和 百姓沟通,了解百姓的需求,通过普法工作人员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让百姓真正 认识到法治的重要作用,使百姓在遇到事情时首先想到的是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 权益,而不是去托关系找人,或者蛮横。这样才能使普法工作顺利开展,为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宣传阵地。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法律知 识进行宣传。除了采用发放书籍、宣传手册、展板等形式,还要通过深入到群众 家里进行座谈、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宣传,而且要多多宣传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法 律常识,让群众意识到通过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同时还要在乡、村建 立法律宣传阵地,比如可以在学校或者村部设立法律宣传点,以学生和村干部为 依托,让他们先学习法律知识,然后再向村民宣传,使普法工作常态化,避免形 式主义。不仅仅要在每年的12月4日进行宣传,在避开农忙的时候,要定期开展 法律宣传,使农民潜移默化的对法律产生信仰,从而营造良好的普法环境。

3、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普法能力。普法队伍的法律素养直接关系着 普法工作的開展情况,破解农村普法困境必须要提高普法工作者的法律素养。要 通过学习培训,使基层法律人员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他们开 展普法工作的能力。只有基层干部具备了深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普法实践能力 才能使群众听得懂法律知识,才能使普法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4、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普法实效。为了增强农村普法的实效性,基 层普法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 的开展普法工作。比如采用电影普法、文艺普法、法律咨询等形式,使百姓重视 普法工作,能够对法律知识产生兴趣。在传授法律知识时要用以案说法、图片解 法、旁听审判、现身说法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的语 言,使农民在学法时能够坐得住、听的懂、学的进、记得牢。从而使普法工作真 正落到实处。

作者:何丽静第3篇:总结普法教育经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增强员工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近年来,我们按照公司关 于在系统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 相结合,坚持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相结合,深入推进公司依法治理工作,使广大 干部和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律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法制宣 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维 护公司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公司 2016年来普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全面提高法务人员业务素质 公司在领导班子成员中已明确专人分管法律事务工作,并由具有法律 职业资格、执业律师资格的专业人才担任,归口管理公司法律事务工作。分公司 领导班子中明确指定了分管、负责法律事务工作的人员。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 的分公司,已经设立法律事务科(室),配备1至2名专职或兼职法律事务人员, 在制度、程序、时间等方面保障法务人员参加决策会议、会签、出具法律意见书, 并将法律审核作为业务流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施工合同及与之相关的补充协议、 内部承包、联营承包、工程分包、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劳务分包等合同均已纳 入分公司的合同评审和法律审核范围,全面做到了应审必审,有效防控、化解合 同风险和法律风险,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截止2016年,法律顾问专职率达到75%、法律事务管理人员持证率达 到90%。并积极组织法务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参与业务培训及考试,并鼓励自学 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加快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加快提高法律工作队伍 素质和依法治企能力水平。法律支撑能力与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二、全面发动宣传工作,普及法制思想、建设企业法制教育体系 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归根结底是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达到领导班子及 成员依法行政,员工法律素質提高,从而推动公司经营、改革和发展的目的。为 了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 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公司法律办按照公司“五五”普法规划的 要求,抓好宣传发动,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普法培训措施,加强法律事务 的培训工作。2016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律风险防范知识培训:每月生产会上对参会领导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提升领导对法律风险防范重要性的认识;
组织了 4期专题法律事务培训,共计培训人员645人,提高了企业全体员工的法律风险防 控意识;
针对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重点的项目部,法务处到来宾职教园项目开展了 “法务进工地——项目法律风险防范”专题培训,与项目管理人员交流法律风险防 范的措施和方法,受到项目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并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对外 地项目部员工的培训采取同步视频,很好地达到了培训效果,通过张贴各种宣传 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有效形式的宣传发动,大造普法声势,让员工入耳入脑, 在理念上接触、认识、理解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从而对 依法治理工作有一个总体、概括的了解和认识,做到人人知道,个个明白。同时 组织各分公司在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措施和目标的基础上,将普法教育目标 分解到班组、岗位、个人,让员工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做,使普法有了非常 扎实的群众基础,为普法工作取得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抓规划和责任落实 协助公司党政领导根据在公司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具体要求和部 署,结合本公司实际,针对建设企业员工多、岗位分散、生产任务重和员工文化 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按照突出重点,责任到位,分层施教,严格考核的思 路,制定了公司各年度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各年度工作计划,从指导思想、对象 内容、步骤方法、进度安排、工作职责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要求,并将普法工作 的工作指标通过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个单位的“一把手”身上,纳入 目标责任考核,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党群工作部(含宣传、工会、组 织、纪检监察、法律事务)、办公室(含保卫、综治、安全)、人力资源部等部 门积极配合,各有侧重,共同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普法教育工作上, 坚持做到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

四、抓普法宣传员的培训 根据我公司在“一五”至“五五”普法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在“六五”普法 中我们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员队伍建设,并以此带动全公司普法工作的进行。在普 法宣传员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党(总)支书记等组成的普法 宣讲队,深入到各基层进行普法宣传,加大了普法工作的力度。为了更好地发挥 普法宣传员骨干作用,提高他们的水平,公司在购置一些法律书籍、宣传学习材 料和音像材料的基础上,还邀请有关专家来公司进行专题辅导、培训、以案说法, 提高了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使普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五、大力宣传,努力建设一支知法、懂法、守法的员工队伍 经过今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公司广大员工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大家 在学法的同时,也学会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把法律作为一把尺 子来衡量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深切感受到了在法制社会法律的重要性。一年来, 许多员工自觉地用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如房屋产权 问题等都能通过法律公证、诉讼、判决来解决纠纷问题,把学法和用法很好地结 合起来,对社会文明和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公司领导班子及成员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自觉坚持学好法、 用好法。党委中心组在制订各年度的学习计划时,安排了不少于10学时(其中集 中辅导不少于6学时)的法律知识学习和讨论。并认真做好记录。在学习内容上 结合工作实际,将行业法律法规、基本法律知识与政治理论学习穿插学习,加强 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保证普法工作落到实处。如在学习《公司法》、《合 同法》的过程中,党委领导们深刻感到《公司法》、《合同法》为办好公司提供 了很好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曾多次分专题学习,并就公司领导、各部门的职能、 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工作的任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把办好企业的思想统一 到法的精神上来。为保证学习质量,中心组在分专题进行讨论时,多次吸收有关 部门负责人参加,共同提高认识、明确任务。通过“两个条例”等的学习和讨论, 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在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同时,注重对中层管理人员、特别 是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经营业务人员的普法教育工作。通过发放学习资料、看录 像片、公司局域网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先后组织员工学习了《劳动法》、《工 会法》、《安全法》、《消防法》、《合同法》、《计划生育条例》、《公司员 工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学习教育,公司员工遵 纪守法的观念和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水平以及依法维权的能力明显提高,年内 劳动纠纷和各类安全事故明显减少。同时,公司还加强青年职工守法教育,积极 参加辖区“严打”、“扫黄”、“除黑”、“禁毒”等专项整治斗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保证了公司员工犯罪率为零。

(三)在法制宣传教育上,除了进行必要的集中学习外,更多地采取 员工喜闻乐见的各种宣传方式来普及法律知识,使法制宣传方式方法由单一化向 多样化转变。搞好四个结合。首先是普法集中学习与分散教育相结合。在普法教 育中既有集中学习,又有分散个人自学。其次是普法教育与春节文艺表演相结合 以更好地增强教育效果,寓教与乐。同时根据员工特点,进行形象化教育。如组织观看法制录像片、进行消防演练等扩大了教育面。三是普法教育与开展各种有 益活动相结合。如组织员工参加“百家网站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纪念中华全国 总工会成立80周年全国职工知识竞赛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知识竞赛活动”等员 工喜欢的法制宣传活动,寓普法教育于知识竞赛之中,强化员工接受教育的自觉 性。四是普法教育与创建安全合格班组相结合。

六、提高认识,正确处理普法依法治理同其它工作的关系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首先明确了普法依法治理必须紧紧围绕公司经营 发展主题;
其次,明确了普法依法治理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即开展普法依法 治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普法依法治理提供正确的导 向和可靠的思想保证,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第三,明确了普法依法治理同 经济工作的关系,要求开展普法依法治理要紧密围绕生产经营工作这个中心,着 力于深入推进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和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增强依 法办事的自觉性,突出普法依法治理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四是明确了普法依法治 理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把法制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公 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七、强化管理,把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加强依法治理的根本 在普法工作中注重学用结合,逐步推进依法治理,为公司的改革发展 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从抓制度入手,确立了有效的考评机制。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 的需要,公司对原有机构进行整合,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公司各职能 部室已基本达到公司提出的“互相配合、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精干高效”调整要 求。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入WTO的要求,我们制定和完善了经营管理、 安全生产、劳动纪律等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制度体系,全面加强了企业管理。一 年来,公司清理、建立和完善了管理制度项。通过局域网,员工可以了解公司管 理的最新动态。将公司的理念融入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使公司的经营思想、 价值观年潜移默化地为员工接受,继而转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从企业文化 建设入手,塑造职工队伍形象。制定职工职业道德规范、职责范围、岗位标准, 对职工的行为做出明确要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考核,促进了行为养成。

(二)切实依靠员工办公司。一是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通 过职代会讨论和审议公司重大决策,开展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方式,充分发挥职代会在公司领导班子建设中的监督作用。二是推行厂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公 司制定了厂务公开实施办法,把厂务公开纳入依法治厂、民主管理的轨道。以科 学的方法和规范的制度对公司发展规划、重大改革、工程招标、重大投资、经济 责任制方案等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发布,接受民主监督。

(三)实现管理程序化。为实现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公司逐步建立 了信息反馈制度,健全了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全面推行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在日常工作中,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由于公司网络和调解组织网络健全,治 安防范工作落实。一年来未发生影响公司、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 件,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八、很抓落实,促进公司“三个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由于在今年的普法依法治理过程中坚持不断创新,努力赋予普法依法 治理的新内容,坚持不断探索,认真研究加强普法依法治理的新方式、新方法, 使公司的三个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起色,员工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普法 依法治理的自身效果对公司经济工作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主要表 现在:2016年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 平明显提高,社会形象日趋突出,可持续发展根基更加牢固。可以说,依法治理 工作的深入开展,开创了公司发展的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使“三个文明”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普法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公司日常经营 生产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通过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摈弃不足,发扬成 绩,争取将以普法工作推动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更加富有实效,为推进公司 的依法治理进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陈永 第4篇:普法教育与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普法,就是要对全社会所有人都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 思维。这应该是建设法治中国极为重要的举措。在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 推进法治建设中,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一体建设。这三者之间的关 系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依法行政,因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 就对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这两者是互动的。法治政府建设,立基于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有赖于法治 政府的推进。但这两者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政府,社会秩序的安定,人民法 律意识的培养,需要政府去治理、教育,不仅如此,政府还必须为之作出表率。

如果政府不依法办事,就无法要求人民依法办事。所以在这三者的一体推进中, 政府是关键。

就法治政府建设而言,由于政府管理的范围极为宽泛,很多都与社会 公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常与人民群众直接接触,处事、待人都 必须以法律为准绳,要做到依法执政、依法办事。但行政工作人员并非都拥有系 统的法律知识,不一定有明确的法律意识。因此,普法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 要。应该说,这几年我国在这一方面已取得不少成绩。而作为行政机关的领导者, 各级领导干部无疑在行政实践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主导性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具有 不同专业知识,可能是不同领域的专家,但并非都拥有法律知识和法律工作的背 景。因此,对他们进行普法,更应该是重中之重,是法治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可以说,领导干部的法治修养,是法治建设成败的关键。

领导干部担负着各个岗位的重要职责,工作头绪众多,面向他们的普 法,并不在于要求其掌握具体的法律条文、法律规定,关键在于培育领导干部的 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就是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解决矛盾靠法 的一种思维模式。制定决策、处理矛盾,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依法进行。事涉公共 利益或公民权利的,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样做是否合法。合法性思维应该是法治 思维的起点,凡是不合法的事情绝对不能做。

要培养领导干部的职权法定思维、权利保护思维和程序思维 职权法定思维。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是法律授予的,法无授权不得 为。这与公民的权利不同,公民的权利是法无禁止皆可为,决不能把行政机关的 职权也看成法无禁止即可为。行政职权由行政组织法和相关的单行法规定,目前 正在梳理的权力清单,就是要弄清哪些职权是法律授予的。职权法定的另一要点 是权责一致。职权与责任相连。有权就有责,用权必须担当责任。不能有权无责 或有责无权,导致行政管理混乱。

权利保护思维,保护公民权利可以说是行政机关的天职。在制定规范 方面,《立法法》明确规定,部门规章,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的依据;
地方规章,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依据,不能设定减损公民权利或者增加其义 务的规范,其他规范性文件当然就更无权了。在执法方面,应该依法执法,保护公民权利不受损害,执法者更不得减损公民权利、增加公民义务。

程序思维是法治思维中极重要的基本点。行政程序是行政权力能否依 法、正确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中央一直强調要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 证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程序思维有几个基本要求。

首先是公正,也就是处理事情的机构和人,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西方 称为“自己当自己的法官”,否则就不可能公正处事,至少人们会质疑能否做到公 正。与该事项有关的人必须回避。同时,处理一件事情,走完一个程序,常常要 经历几个环节。这些环节,不能由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一管到底,要由不同的 相关组织或人员分工合作,既要互相协调,又要互相制约。所以《行政处罚法》 规定了裁执分离。制定《行政许可法》时,规定部委规章不得设定许可,原因就 在于部委自己设定许可,自己执行许可,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可能会产生 不公正。中央已明确提出决策、执行、监督要互相协调,互相制约。

程序思维重要的要求是公开。公开将使政府的行为处于阳光之下,就 不会霉变。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取得公众信任的关键因素。我国已制定了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例外就是法律 规定可以不公开的才能不公开。要做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 开、结果公开。但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必须保密。

在对公民的权利作出不利决定时,必须恪守正当程序原则,即必须说 明理由、听取意见。法律法规规定要听证的,必须进行听证。作出决定后,必须 给予要求复查的权利。正当程序在《行政处罚法》作出相应规定后,已在我国得 到普遍实施。行政权力的行使中,涉及公民权利义务或公共利益的,必须吸收公 众参与。大至重要的行政决策,必须有公众参与这一环节。小至执法中涉及公民 权利义务的,必要时要进行听证。听证的目的是听取意见,但也在于让相对一方 参与执法。听取公众意见,一方面是兼听则明,吸收公众的智慧;
另一方面也是 一种沟通,使公众了解行政权力行使的意向,有利于顺利执法。

强调程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行政权力行使的特点:效率。无论是不 利处分,如处罚;
或受益处分,如许可,都要考虑效率。效率不仅是行政机关所 追求的,也是公民所期望的。

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要培养其公平正义思维 公平正义思维是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所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涉及双方或多方相对人的行政行为中,必须坚持公正,同样的情况同样处理,不同 的情况不同处理,轻重适当,公正持平。不平则鸣,不公正处理,就会引起各方 的矛盾、争议。与公平正义相连的是对行政争议的解决。行政权在行使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与公民产生矛盾纠纷。一是矛盾纠纷不可避免;
二是矛盾纠纷必须得 到公正解决,否则就不可能达到和谐。而要公正解决纠纷,唯一的途径是法治。

群众对行政权力的行使有不满或不服,奔走上访。如果依靠领导干部个人意见去 处理、解决,也许平息一时,但各个部门、各个领导干部的解决办法都不相同, 难以划一,难论公正与否,最后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解决矛盾靠法”,这才是唯 一的出路。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公正解决矛盾。我国已建立起解决行政争议的法 治体系,包括调解、裁决、仲裁、复议、诉讼等。按层次,一般矛盾先在基层进 行调解,不能解决的,进行裁决、仲裁、复议等,仍不能解决的,再提起诉讼, 司法位于矛盾解决机制的终端。信访仍然可以存在,但同样也要走法治之路。法 治是解决矛盾,建立和谐社会的唯一通道。

领导干部拥有法治思维,在作出决策、处理行政事务时,就会首先想 到: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吗?法律是怎么说的?这就为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依法 办事,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至于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的,领导干部不一定,也不 要求全部了解,这就需要法治的“外脑”,可以由法治干部辅佐,也可以由法律顾 问协助,由专家、学者参谋。善于向法治“外脑”请教,充分发挥法治“外脑”的作 用,也正是法治思维的一种表现形态。通过普法,能使领导干部培育起法治思维, 这就为建设法治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普法工作需要承担的职责。

作者:应松年 第5篇: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普法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该论文是2012年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价值 观念社会化的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2YB190)阶段性研究成果。

开展普法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 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要想有效的推进依法治国, 既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制,还要不断加强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知法、 守法的自觉性。加强大学生的普法教育尤为重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 未来。抓好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对于大学 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加强高校大学生普法教育的 主要途径是教师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而这门课程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普法教育的效果,该课程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少 之又少,主要是文字理论性的内容,缺乏一定的案例解析;
教学过程也缺乏与社 会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所学法律、法规知识离自己很遥远。因此,当 前大学生普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普法教育过程应当充分发挥 大众传媒的作用。

1普法教育与大众传媒 普法教育是指负有普法教育责任的组织,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方式,对 我国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实施的,旨在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树 立法治信仰的教育。[1]我国宪法第24条明确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 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 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一规定赋予了普法教育活 动以宪法依据。

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传统上指 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今天的电子传 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传媒。在狭义上, 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

2当前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普法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重视 当前对于大学生普法方式单调,主要方式是讲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国家教委规定整个课时为三十学时,课学时严重不足。法律基 础知识内容庞杂而且逻辑性强,包括十几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内容,课时少 就无法讲深讲透。因为不是专业课,学生也不够重视,除了上课听听,课后也就 少有人问津。

2.2受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 大学生普法,需要一定的资金的投入。从机构设置、人员和设施配备、 教材编写,到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考核验收、检查评比等方面,都需要相当的人 力、物力和财地力的投入。而人力、财力、物力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普法传播持续、 深入地开展的“瓶颈”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撑,法制培训宣传只能束手束 脚,蜻蜓点水,流于形式。2.3普法内容和方式还存在不足 普法内容缺乏“针对性”、“贴近性”,普法宣传大多宣传禁止性、义务 性法律条款,对于公民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方面的宣传较 少;
法律宣传内容不够通俗易懂,忽略对公民法律意识、法律思维的培养;
注重 死搬硬套法律原则规定,忽视灵活变通规避执法风险等等。普法方式比较单调, 主要的方式还是照本宣科,帖标语、知识竞赛,开卷考试等等。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当前对大学生普法模式或机制已难以应 对和满足新的普法形势要求。因此,我国普法传播需要在改革、创新与转型中焕 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3在冲突中寻求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普法的和谐 3.1将大众传媒职责纳入普法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大众传媒的内容与社会的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等直接相关,对国家 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将其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极其重要。在当代 中国,立足普法、宣传法制成为国家赋予大众传媒的一项重要权利、义务和使命。

从1985年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通过的五个“普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 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办好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的法制栏目、专题节目 和法制系列讲座,重视发挥法制新闻、法制影视和法制文艺等的教育引导作用,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3]。当前大众媒体在普法传播中还存 在一些亟须规范或“治理”的问题,如法制传播失实,法理性不强,格调低俗,过 分展示犯罪过程,存在城市本位思想,主观臆断,干预司法审判等。这样问题表 明,要尽快制定普法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以加快传媒立法的步伐,将大众传媒纳 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3.2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政府的示范和导向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党和政府对大众传 媒在政策上的引导,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政府应当给与政策倾斜,把 传媒建设纳入政府宏观调控指导和法律微观具体制约的体系中,建立健全相关法 律条文,推动大众传媒的净化和依法传播。完善政府对大众传媒价值取向的法制 管理和监督,优化社会组织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正确价值引导与行为规范作用, 为大众传媒提供优良的制度和机制环境。3.3提升大众传媒形象,优化大众传媒价值取向 尽管受众层次不一,但每个社会成员内心都有真善美的需求,都可以 通过美的方式加以熏染,将传媒的每人内容都赋予智慧的种子,用重新诠释的美 感、正义和神圣感来唤起受众者学习法律的热情。在广告、画面、文字、声音等 媒介上体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诉求。

我们认为,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国家和大众传媒自身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国家必须要有明确的态度,要求大众媒体必须承担普法的社会使命,同 时要有政策、制度、机制、法律、监督作保障,实现大众传媒的普法教育功能;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也要自觉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产业化和市场化发 展不能成为抛弃社会使命担当的理由。任何时候,大众传媒都应作为推动社会发 展,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助手,从属于党和国家的政治需要。

3.4提高传媒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 作为传媒工作者,工作性质决定他首先要有正确的文化理念,才能正 确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并创作出健康内容与灵活形式相统 一的优秀作品,以回馈社会和大众。因此,首先要重塑自身的文化自信,对中华 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充满信心。媒体普法的过程是一 群创作者,从编导、设计、策划到具体操作,直至最后成形,是许多人共同劳动 的结果。强化对传媒工作者队伍的法律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因为传媒普法的内容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一旦传媒工作者出现对法律的理解错误, 便会给普法工作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大众传媒普法可以把法理和情理融合一起,以现实生活作为背景,让 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达到良好的普法效果,使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真正的 提高。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普法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法律工作者及大众传 媒在传播法治理念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相信:媒体在大学生普法尤其是 在启迪法治理念和弘扬法治精神方面大有作为。

作者:陈嫡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