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改革 > 农村新型城镇化_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路径

农村新型城镇化_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路径

来源:改革 时间:2019-11-15 08:27:14 点击: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路径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路径 摘要: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三种较 为典型的发展路径:其一是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利用城市优 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发展的以城带乡之路;
其二是结合 本土资源,开门办学,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其三是撤并乡村 学校,扩大城镇教育资源的乡村教育直接进城之路。以城带 乡之路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有治标不治本之嫌,直接进城之路 又过于极端化,发展小城镇教育可以弥补直接进城的不足, 应该成为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一条路径。

关键词:城镇化;
乡村教育;
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 (2016)05-0039-04 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呈现出三种较为典型的 发展路径,以城带乡之路、特色化发展之路、直接进城之路, 这些模式各有优势与局限,以城带乡之路和特色化发展之路 有治标不治本之嫌,直接进城之路又过于极端化,在当前发 展小城镇教育可以弥补学校直接进城的不足,应该成为今后 我国农村教育城镇化的一条发展之路。

一、以城带乡的农村教育城镇化之路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逐 渐探索出了“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这样一种模式,所谓城乡 教育互动发展是指将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新学校 联合起来,利用城市优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这种模式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 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普遍适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该模式仍 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城乡互动发展的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促 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村教育生源流失 的趋势,还具有着自己固有的局限。一方面,城乡教育互动 发展无法遏制农村人口的向城性流失。以城带乡的乡村教育 城镇化之路,思路是很清晰的,试图通过城市优质学校对农 村薄弱学校的帮扶,通过品牌、师资的输出,带动农村薄弱 学校的发展。但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农村自身的发展, 城市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帮扶并不能够直接促进农村的发展。

只要城乡之间存在差距,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 存在,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大要素学生和教师就有着向城转移 的“动力”,好的生源流失后,再好的教育帮扶都无济于事。

因此,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模式成效好坏的关键在于农村学校 生源的稳定性和生源的质量。对于生源较为稳定的农村学校, 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办学质量会有一定的 效果,尤其对于农村的新办校而言,可能效果会更好。这是 因为,农村新办校在选址上多考虑了附近的生源情况,至少 生源不存在问题。但是对于生源无法保证、生源流失成为常 态的学校,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模式是难以发挥其效果的。另 一方面,靠行政手段推动教育资源的“向农性”流动不可靠。

以城带乡是我国当前城乡关系的基本形态,但是这种形态的维持主要靠资金的向农性流动来实现,而教育领域的以城带 乡却与其他领域的以城带乡不同,教育上的以城带乡更多是 靠人员的流动来实现的,人员的流动不同于资金的流动,人 员的流动更具有自主性,因此,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就只能够 靠行政的手段去推动,就需要“突破单纯市场化的城乡教育 要素流动机制,完善行政化和道德化的城市反哺农村教育的 制度安排”[1]。这样,城乡教育互动就变成一种强制化 的制度安排,容易走向形式化。现实中,城乡教育互动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上级的一种任务,学校和教师在这一过程 中扮演着被动者角色,被动地完成着上级要求完成的交流次 数和人数。在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中,推动优质教师资源走向 农村应该是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最为直接的办法,虽然各地在 实践中探索出如“县管校用”等教师管理模式来破除教师流 动的制度障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流动显得很是无力。

一方面,城市学校并不想让优质教师资源流向农村,正如某 些校长所言,“也不是我们不愿意,得问问学生愿不愿意, 家长愿不愿意”,诚然,城市学校家长是不会同意优质师资 流向农村地区的。即使有一些优质教师资源会在某种程度上 “走教”,但更多时候,这种“走教”背后隐藏着职称评定 和职位升迁等利益交换,这样的教师流动在实际操作中徒留 “走教”的驱壳。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对优质教育资源不一 定完全认可,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在农村生根。在受帮扶学校 的教师看来,这些支教老师多为在城市学校中“没多大用处的”教师,城市学校不会将自己的主干教师派到农村来支援 农村的。一些本地教师反映,城市支教教师每月有好几百的 支教补贴,而作为长期在偏远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反而没有 补贴。可以看到,城市教师支教农村,让农村教师更清楚地 看到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差距,也可能更会刺激他们离 开农村的想法。

二、开门办学的农村教育特色化发展之路 身处弱势环境的农村教育在“城市中心”的大背景下, 从未停止过思考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强 势的城镇化浪潮和生源的“向城性”流动,农村学校从未停 止过“本土化”和“农村化”的尝试,这种尝试具有一个共 同特点,就是结合农村本土资源,开门办学,将普通教育与 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结合起来,让农村教育为 农村本土服务,让农村教育培养乡土少年。这种探索的本质 实际上就是在“为农”还是“离农”这样的悖论中选择了乡 村教育应该“为农”。这里列举两个近年来农村教育发展中 的案例。一个是被誉为“茶乡模式”的四川省蒲江县成佳中 学的教育改革事迹,该乡镇中学基于当地乡镇茶产业发展的 优势,学校与企业联合,为企业培养懂茶叶生产的新型农民, 进而带动当地社区、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良好氛围,创造性 地将学校、家庭、企业、社区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宽了学 校的社区教育功能,不但为企业培训了懂技术的学生和家长, 而且还充分利用学校在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广泛组织社区群众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强化了农村学校社区 文化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学校将茶文化引入学校课堂, 以“茶人同道,自然成佳”为办学理念,开设“茶•人”礼 仪校本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浓郁的茶文化环境中受到浸润, 知茶情、懂茶礼,传承茶艺茶道,激发学生热爱茶乡,建设 茶乡的感情,丰富了农村教育的内容。另一个是被誉为“纳 溪经验”的四川泸州市纳溪区的教育改革事迹,纳溪教育充 分利用农村地区广阔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社会资 源,打破学校的“围墙”,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自然、走 向社会,使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然教育形 成了有机的结合,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有兴趣特长、综 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所谓“茶乡模式”和“纳溪经验”,有 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农村教育立足本土,结合本土优势的自 然、社会资源,开门办学,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虽然这种 模式在探索之初会对当地教育乃至社会发挥一定的效力,也 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这种模式不免有着自身的局限性。

如茶乡模式在其探索的初始阶段确实对农村教育乃至农村 社会的发展起到过作用,如可以为茶叶企业培养茶农,能带 动整个社区的文化,能让学生感悟到茶叶文化,但是学校发 展到后面,这种作用相信越来越微弱。这一模式无法从根本 上扭转农村的颓势,无法遏制农村人口的流失,在城镇化快 速推进的背景下,会随着农村生源的流失,而悄无声息地湮 没无闻。20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的山西前元庄模式就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前元庄乡村学校一改过去农村教育脱 离农村实际需要的路子,探索出了一条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 建设服务的新路子,这就是村校一体、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 发展模式。由校长兼任村长,农村发展和教育发展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相互促进。在教育内部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经过改革,前元庄村的面貌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94年,经过7年的改革实验,前元庄 摘掉了历史上“贫困”的帽子,经验收前元庄村基本扫除了 文盲,适龄幼儿全部入园,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

然而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富裕起来的村民再也不愿意 将孩子送进为农村本地服务的前元庄实验学校,而是将孩子 送进更好的普通中学,为升大学作准备。同时随着农业效益 的低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前元庄村生源流失相当严重, “如今的前元庄实验学校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当初 那场轰轰烈烈的变革竟像从未发生过一样。云也似的蹒跚地 变得遥远,连记忆都变得模糊了”[2]。反观历史经验和 城乡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为农”教育的探 索在当初是多么的信誓旦旦,终免不了“有始无终”这样一 个悲惨的结局。

三、乡村学校直接进城的农村教育城镇化之路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少地区摒弃了城乡教 育互动的方式,而是通过扩大城区教育规模的方式,让乡村 学校直接进城,从而一步到位地实现了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尤其是面对乡镇初中发展薄弱、生源流失严重的状况, 很多地区启动了“农村初中进城工程”,将县域内的乡镇初 中全部撤并,通过新建和扩建县城初中的方式,使乡镇初中 全部进城,让农村孩子直接享受到了城镇化的教育,根本上 实现了教育的均等化。乡村教育直接城镇化有几方面好处:
第一,可以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同享一样的教育,至少实 现了入学机会的均衡化。城乡学生同读一所学校,可以有力 地规避“以钱择校”和“以权择校”等带来的社会不公,响 应了家长的择校需求。通过学校直接进城至少可以在教育机 会上实现城乡的均衡。第二,学校进城后,改变了以往教师 “候鸟化”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 前新生代乡村教师与乡村有着很大的疏离,这些教师的家往 往在县城,但工作却在农村,每天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 很多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的教育当中去。当然,人 们对乡村学校进城也有很多疑虑:第一,学校进城会导致县 城配套跟不上人口的突然增加,带来社会安全隐患;
第二, 学校进城后,父母陪读、租房会增加家庭的潜在负担;
第三, 学校进城后造成亲情的缺失,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四, 学校进城会造成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课堂质量受影响 等;
第五,打破了教育的多元化生态,不利于教育的竞争生 态的形成。可以说,以上几点有扩大乡村教育直接进城之弊 的嫌疑,如果处理得当,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比起家 长对“好的教育”的需求,乡村学校进城的这些弊病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是从长远看,乡村教育直接进城对城镇化方向 的影响却不得不加以重视,当前教育越来越成为城镇化的引 擎,试看很多城市的新区建设,教育的布局总会优先于其他 产业和公共设施的布局,学校布局能够带动人口的聚集,进 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学校会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区域内人 口向学校集中,直接带动学校周边城区的城镇化,如果将学 校仅仅布局于县城,这会抽空乡村乃至乡镇的人口,进一步 加剧乡镇和乡村的空心化,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四、发展小城镇教育应成为一条重要选择 城乡互动发展与学校进城两种乡村教育发展路径的分 歧所体现的人们对农村走向的论争。坚持“以城带乡”者认 为农村并不会一直衰败下去,未来的农村将再次走向繁荣。

中国既要解决城市化问题,还要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而且,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新型生态观光旅游产业 的发展,许多产业完全可以向农村聚集与转移,城市与乡村 融合的田园城市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3]因此农村教育 不能全盘进城,而应用以城带乡的方式来稳定与推动农村教 育的发展。而坚持学校进城者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是城镇化发展的正常现象,学校进城也是这个过程中的必然 走向。本文认为,试图通过城乡教育互动的方式来促进农村 教育的思想较为理想,即使未来我国的城镇化也会走上“逆 城市化”的阶段,但我们切不可以牺牲这一代人的教育来“守 望”逆城市化时代的到来,同时学校直接进城又略显激进,容易将我国的城镇化继续带入“摊大饼”的歧途上去。综合 考虑我国城镇化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在当前 背景下发展小城镇教育是可行的一种弥补方式。小城镇是界 于乡村和大城市之间的城镇,从实体形态上看,可泛指规模 较小的城市、建制镇和集镇。小城镇对于承接农村转移人口, 缓解大城市压力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费孝通形象地比喻为 “人口的蓄水池”。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的东 南沿海较为迅速,当时在乡镇企业的带动下,小城镇实现了 农村人口“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聚集状态。但是, 就全国而言,区位并不具优势的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相当缓 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就会发现,我 国的城镇化总体而言依然走的是一条大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城市摊大饼式地向外拓展,小城镇和乡村的发展陷入“内卷 化”的状态,其发展速度较大城市的发展滞后很多。当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城市病逐渐凸显起来,交通拥挤、空 气污染、地价过高等问题日益严峻,一些大城市的产业布局 已开始有向周边的城镇转移的趋势,同时随着我国新型城镇 化战略的落实,小城镇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按照城市布局 理论,城镇功能的发挥和城镇规模的关系密不可分,“小城 镇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才能够对镇域经济起到集聚和扩散 作用;
人口超过5万人,则可以对周边若干地区的经济和社 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人口达到15万以上,其规模经济效应 方能充分显现,真正成为带动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4]。而我国当前的小城镇发展,一方面规模偏小,不具 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商业、科技和教育等配套设施,无法 发挥城镇的集聚作用,城镇的规模效益难以体现;
另一方面, 小城镇布局过密,各城镇之间缺乏有机的分工与协作,直接 导致了区域内争夺资源,重复建设和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 题,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发展。因此, 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并不是要全面开花,而是应该在县城所在 镇之外,选择若干具有历史影响、交通便利、产业发达、人 口集聚的一些中心镇重点发展,使这些重点镇成为城镇化推 进的重心,成为农村教育布局上移的承接点,成为缓解县城 教育压力的承载地。综合全文分析,笔者认为农村教育在城 镇化过程中的各种发展路径各有优势与局限,城乡互动发展 对于新校发展较为有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的 面貌;
农村教育特色化发展具有时效性,在探索之初会有效, 长远看也扭转不了农村教育的面貌;
学校直接进城可以至少 在入学机会上实现城乡的均衡,但会使城镇化布局走向不合 理化,应以发展小城镇教育弥补之。在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 过程中应综合考量,不可孤掷一注地采用某一种路径或模式, 应分学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幼儿园、 小学低年级阶段可以暂时性地通过城乡教育互动的方式来 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而在初高中阶段,具备条件的地区仍 应进行撤并调整,推进学校直接进城的同时,注意将学校向 一些小城镇布局,有序推动区域内城镇化的进程。参考文献:
[1][3]邬志辉.农村教育不能一味城镇化[N].中 国教育报,2012-09-21(8). [2]李鹏飞.山西前元庄教育模式的兴衰[J].记者观 察(上半月),2009,(2):45. [4]翟毅.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 2008,(11):10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