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城建 > 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思维导图变革语文教与学的新视角

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思维导图变革语文教与学的新视角

来源:城建 时间:2019-10-16 07:56:03 点击:

思维导图变革语文教与学的新视角

思维导图变革语文教与学的新视角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和思维工具,在 阅读与习作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师青睐。但在思维导图风靡 的同时,其实效性也备受争议。一种声音认为,思维导图可 以使教学的内容结构、方法结构由庞杂走向清晰,能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联系思维和想象思维。另一种声音发出忧 虑:导,前提是合乎自然之道,尊重儿童思维发展规律。思 维导图是要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变复杂。

违背语文学习的法则,在繁琐的皮毛上打转,则是无意义的 消耗。什么时候真正需要用思维导图?仍需要探究。本期以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话题展开交流,欢迎大 家参与讨论、争鸣。

一、读图———头脑风暴引发新思考 一节课上,教师出示一幅图,图上只有一个正方体,同 学们立刻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教师笑着对同学们说:“让我 们来一次头脑风暴吧!请同学们围绕这幅图大胆想象并写 在纸上。”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盒子、魔方、方糖、橡皮、 机器人头、礼品盒、海绵、墙角、枕头、火种源、新闻播音 前旋转的片头、会飞的房子……同学们竟然猜想出27 种物 品,他们的思维瞬间被打开。同样是这幅图,在一群成年人 中做实验,只猜出15 种物品。为什么大人和孩子在发散性 思维上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围绕一幅图的中心,向外进行思 维的速射,能够检验出一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广度。研究发现,伴随人年龄的增长,创造性思维的广度越发窄小;
孩童时代 人的思维一旦打开,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比。这就需要最大 程度上开发我们的大脑,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大脑 潜能,获得“超意识”。

二、用图———高级思维的导与学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 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 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的杰出能力其实是高效的记忆力和思维力。思维能力的 培养过程是核心,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能较好地实现学生 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

(一)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结构 叶澜教授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是扎实、充实、平实、 丰实、真实。教学结果是不可预期的,好的课堂不完全是预 设的结果,更应该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 时头脑中要有一张清晰直观的知识网络和结构图,即使在课 堂上出现非预期的生成性内容,教师也能够迅速在知识网络 图中找准位置,从而保证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网络中去组织知 识,不至于造成知识结构的混乱和课堂把控的失调。例如教 学《谈礼貌》一课,依据教学内容,笔者备课时运用思维导 图梳理了知识网络(图1)。如果课堂上教师的思路清晰, 能把握整堂课的知识主线,关注教学大环节的目标达成情况, 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引导学生建构几个知识点的关系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用思维导图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一节课,对要讲授的知识进行了有效梳理,教师就 可以思考如何设计安排教学流程了。图2 是执教《螳螂捕蝉》 时,笔者运用思维导图规划的一节课的教学。这节课的目标 是借助导图厘清人物关系,明白其中的道理;
初步感知文言 文,培养探究文言文的兴趣;
通过不同的劝诫,学会智劝。

有了导图,笔者对于这节课的环节把握、时间分配、环节之 间如何衔接过渡就清晰了。

(三)用思维导图开展小组协作协作学习在提升学生参 与度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 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工具, 能够帮助小组成员在协作中记录和整理观点,从而保证协作 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小小即兴演讲会》时,笔者 播放了“超级演说家”杨心龙的一段演讲《我们需要怎样的 父母》。通过小组讨论,组员借助思维导图方式记录了讨论 的过程和结果(图3)。

可见,在小组协作和讨论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将小组成 员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主题上,减少写作交流中的理解障碍, 减少组内分歧。组员由思维导图开展头脑风暴,能大大丰富 讨论的内容,做到“想得出,留得住,不偏题”。三、绘图———创造思维的收与放 (一)听课效果动态化 例如,在一节关于“水果”的口语交际课上,笔者要求 学生了解水果的名称、特点、作用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与 交流,指导学生绘制这样的思维导图(图4),条理清晰, 直观明了,重点突出,关键还体现了思维的纵深性。如学生 由“苹果”想到帮助人们获得健康,还联想到亚当和夏娃的 希腊神话故事,以及用苹果做的馅饼。导图中图文并茂,颜 色分明,体现了思维的发散性和归整性特点。用思维导图记 录笔记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录重点内容,而且让笔记变成动态 图画,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深入理解。另外 教师在观察学生的思维导图笔记时,能够清晰看到学生学习 知识的遗漏和产生的误解,反过来帮助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学。

(二)口语表达逻辑化 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说才会写, 这里涉及到输入和输出的问题。“说”包括课堂上的发言、 讨论和演讲,还包括各种场合的口语交际。对于许多学生而 言,他们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方面由于缺乏 自信,另外一方面缺乏对思维的统整,不知道讲什么和怎么 讲。如口语交际《小小即兴演讲会》,在即兴演讲前,笔者 让学生用几分钟时间在纸上画思维导图,一边激发思维一边 整理思维,这样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图5 就是围绕“介绍自己”完成的一幅思维导图。在演讲中把图记在脑海里,可以 帮助学生克服因频繁看讲稿而导致的各种问题。运用思维导 图激发和整理思路,让口语表达更加富有逻辑性。

(三)主题阅读更高效 阅读是人类追求进步的阶梯。小学三年级是学生能力发 展的分水岭,三年级以前孩子主要是通过知识来学习阅读, 三年级以后主要通过阅读来学习知识。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 至关重要。但是许多孩子在阅读时津津有味,问及书的内容 时有种熟悉的感觉,但是大部分内容已经开始慢慢遗忘了。

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分析,这也印证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看似熟悉的知识,在提取的过 程中无法再认或者错误再认。

那怎样做到高效阅读呢?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完成一本 书的阅读:首先关注目录,因为目录是一本书的精华,把目 录做成思维导图,就能在15分钟内掌握30%的精华,这时学 生就掌握了这本书的骨架;
其次把所有的内容进行一个大的 发散,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规划,形成对这本书的一个导 图;
第三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好的知识点,把这一页折起来, 等到整本书读完了,选择有价值的知识点输入到目录思维导 图中,这样,逻辑就很清晰了。这也是对书的导图式的理解, 这种理解是借助大脑构建直观的画面,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对阅读内容再加工的过程。这样的阅读过程, 不仅能够深化阅读感知,对阅读的整体性思维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写作思路更清晰 读和听都是信息的输入,而说和写是信息输出。许多学 生在写作文时犯难,一是没有素材,无话可说;
二是内容空 洞,没有思想;
三是没有全局观,详略不当。还有一些学生 作文没有重点,不会开头;
等等。其实写作文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构思阶段,这是形成思想的过程;
二是行文阶段,这是 呈现思想的过程。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在构思阶段就模 糊不清,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可想而知了。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核心。例如介绍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 物,如果确定了“兔子”的主题,首先就要发散联想,打开 写作的思路:兔子有哪些特征?习性是什么?有哪些“兔语”, 由兔子联想到的成语、传说有哪些?动画片里的兔子有哪些 特色?这些内容都需要进行发散性的联想,为写作文积累素 材。第二步是根据发散的内容,确定中心思想。可以重点描 写兔子的特征和兔子的传说故事,也可以重点描写“我”和 兔子之间的故事。这个过程也被称作“收敛思维”。第三步 就是围绕中心内容,进行纵深维度的思考。如描写“兔语”, 可以从兔子开心时、生气时、不满时、畏惧时、提要求等方 面细致观察,描写兔子的动作、神情。这样的思维过程可以 让作文内容丰满起来,不再是空洞无物的。第四步要考虑全 文的布局,体裁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安 排,怎样写好过渡句,开头和结尾的写法,题目拟定,等等。全局的思维可以让作文不离题,厘清顺序。运用思维导图帮 助整理思维———列出写作提纲,使写作的内容变得可视化、 结构化。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说:“未来信息开放之路,会由 了解思维导图和脑力开发的人来引导。”人的大脑需要锻炼, 运用思维导图克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它关 注的是整体、结构、要素,规避了常规思考,帮助教师和学 生快速建立知识的整体框架,促进知识的深层次加工,让有 意义的学习方法根植于头脑中。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工 具,就能够变革语文教与学的新视角,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 核心素养。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