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城建 > [农村青年创业故事]1000万青年回农村

[农村青年创业故事]1000万青年回农村

来源:城建 时间:2019-08-03 15:32:19 点击:

农村青年创业故事

农村青年创业故事 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 的几篇农村青年创业故事。

农村青年创业故事1:海口青年放弃上海高薪 回农村种野菜创业 1997年从海南大学毕业的王杰,就业路走得很顺畅。先后在海南多家 公司工作,薪酬都让人羡慕。2002年左右,他在上海一家民营企业担任财务工作, 年薪超过10万元。

漂泊异乡的王杰经常想:“上海是很发达,挣得也多,但是海口毕竟 都是我的家,我喜欢火山文化,应该为村里做点事情。”就这样,2004年左右, 王杰辞职回到海口,先在海口一家公司上班。

“我一定要创业。”2009年王杰回到了海口石山镇三卿村,决定种植野 菜。

“你读大学回来种菜,早知道当初就不供你读书了……”母亲训了王杰 一顿,妻子也同样反对。

王杰并没有多说,拿出了1万元交给妻子,说:“这是给你的生活费, 如果2个月内花完,我就回公司上班挣钱;如果花不完,那就让我继续种菜,也能 挣到钱。”这是王杰给妻子吃下的一颗定心丸,让她不要担心生活费。

那时,很多朋友对王杰决定回农村种菜做法想不通。“你傻了吗”、“脑 子进水了吗”一些朋友不理解王杰的选择。

王杰想的事,比别人更多。经过考察和学习,他着手引进野菜。

“辣木苗、黄秋葵种子……”王杰从广东从化带回来了希望。2009年, 在承包的土地上,王杰种下了多种野菜,用羊粪做肥料。

刚开始的一个月,由于施的农家肥离苗太近,野菜死了大片。王杰意 识到自己缺乏种植技术,主动找到农业专家求助,还上网搜集资料学习。从第二 个月开始,王杰的野菜长势很好。野菜种好了,怎么打开销路刚开始,王杰每天凌晨4点多钟,就拎着 一捆捆野菜,到海口海波市场等待客户来批发。刚开始,客户都是每次拿5斤、 10去卖,到后来,就有一次拿几十斤的,显然,原生态的野菜被消费者看好。

“当时种5亩野菜,每月销售额达到2.5万元左右,毛利润有1.2万元。” 王杰说,那一刻,尝到农村创业成功的甜头,心花怒放。

种植野菜能挣钱,海口三卿村的农户也开始种野菜。如今,王杰成立 了专业合作社,有一定的销售渠道,负责回收农户的野菜。

三卿村古村落,具有浓厚的火山文化。作为三卿村村民小组组长的王 杰找到了今后的发展思路,那就是“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坚持生态 为本、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

如何让游客知晓三卿村,王杰与一家网站进行互动。通过网站推介村 里的农家乐、特色美食、农副产品。网站也定期组织游客前来观光。

“游客来了,我们有专人负责接待。”王杰说,客人付钱后,根据实际 情况,大家分配收入,这就带动了农户一起参与到发展农家乐挣钱。目前将近10 户村民参与发展农家乐。

到了周末或节假日,经常有一拨拨游客慕名来到三卿村参观、吃饭, 购买农户的黑豆、花生油、芝麻油、番薯干等。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村落的 文化,还可以亲自动手磨豆腐。

“乡村游发展起来了,农户的很多东西也不愁卖了,”王杰说,“我现 在的收入主要是靠回收农户的野菜销售,以及发展农家乐。”王杰笑着说,自己 的年收入大概20万元。

农村青年创业故事2:三个85后小伙扎根农村创业 合伙养殖龙虾 徐伟、谭博文、李靖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李靖去了一家房地产 公司工作,而徐伟和谭博文选择了读大学。大学毕业后,两人曾经在同一家公司 上班,后来两人又辞职,决定合伙经营一家移动通讯店。但由于种种原因,通讯 店的经营以失败告终。2012年,有着同样创业梦想的徐伟和谭博文决定再创业一 次。了解到国家对回农村创业比较支持,他们便决定回农村搞养殖,两人的想法得到了李靖的认同,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回农村养龙虾。

为了找到水质和环境都较好的养殖场,三人几乎走遍遂宁的三县两区。

2012年8月,李靖的一个朋友介绍他们去永兴镇蒲草沟村看看,经过实地考察, 三人对位于水库下面的位置很满意。在他们的努力下,租地问题很快得到了落实, 三人一口气承包了47亩土地。

9月初,签好协议之后,徐伟找来了挖掘机,前前后后花了大半个月 的时间,将原来的低洼田挖成了鱼塘。在不适合挖掘机挖的地方,三人便亲自上 阵齐心协力用锄头将水塘挖好。

由于第一次养龙虾,养殖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鉴于此,他们首次只 投了1000多斤种虾。

在养殖过程中,三人没少遇到过挫折。“书上说龙虾打洞一般在60到 80公分,于是我们将堤干定在两米左右,但堤干还是经常被龙虾打穿,出现漏水 的情况。”徐伟说,为了解养殖技术,他们购买和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可理论和 实际终究还是有差距的。为此,三人没少研究,而且经常外出考察。

酒好不怕巷子深。在养殖刚起步时,就有不少水产批发商过来询问, 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今年4月,基地的首批龙虾已经成熟,第一次打捞的1000 多斤龙虾个大肉多,很快便被水产收购商抢购一空。徐伟透露,基地今年产量预 计在3000斤左右,明年将达到1万斤左右。由于目前遂宁市场上的龙虾大多数是 外地运来的,因此他们养殖的龙虾拥有巨大的市场,可以说是不愁销路。

“只有做大规模,保证产量和质量之后才能做出品牌。”徐伟说,位于 鱼塘下面的几十亩洼地是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下一步,他们打算将鱼塘附近的 山地承包起来,搞点林下养殖,利用动物的粪便养蚯蚓,在用蚯蚓养龙虾走循环 经济的路线,争取以后发展成为环保观光农业。

谭博文说,雨季马上就要来了,鱼塘的排水成了他们最担心的问题。

除了鱼塘的排水外,水库的排水也是他们担心的问题,2012年水库泄水渠发生垮 塌,水直接冲进了田里。如果今年鱼塘翻水,后果可想而知。目前,他们正在积 极的联系各方,争取将水库排洪渠进行加固和翻修。

农村青年创业故事3:养牛发展循环产业2006年,霍之亚跟随父母去广东中山打工。“6年时间,总共在三家企 业干过,”霍之亚说,其中有两家是电子厂,一家是制鞋厂。在前两家企业,他 是当工人,工资比较低,起初只有1000元左右,后来涨到1800元,到第三家企业 他已经成为了管理层,工作没那么累了,工资也能拿到4000元左右。

“收入还不是我决定返乡的主要原因,”霍之亚说,他们一家都在一个 地方打工,钱不算少,彼此还能照应,按一般人的想法来说也过得去了。“但我 一直觉得,在外打工始终是为别人干,时间越长就越想自己创业。”霍之亚透露, 也不是没有想过在广东创业,但考虑到竞争激烈,人地两生,“估计也搞不过人 家。”还有就是,爷爷奶奶已80高龄,他的心里也惦记他们。

如果说这个想法最初还只能憋在心里的话,是近年来东南沿海部分企 业不景气的现状和西部家乡的发展让年轻人下定决心跟父母“摊牌”。6年间霍之 亚回过农村老家两三次,每次回来他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南川的路都不认 得了,村里的条件改善速度也比我想象快,”霍之亚说,“回来不光是探亲,也在 看、也在问,琢磨着什么项目最合适。” “他跟我说要回乡创业,我首先问他准备做什么。”霍之亚的父亲霍仁 才说,当儿子回答他“养牛”的时候,他吃了一惊,同时也生出几分赞许。“养殖 业不容易被淘汰,牛肉的市场需求很大,而且在我们南川,养猪的多,养牛的少, 他说的这些我都认同。”霍仁才说,但他提醒霍之亚:搞养殖是很辛苦的,怕脏 怕累的话做不长。“我不怕,能坚持。”霍之亚的坚定态度让霍仁才最终作出了举 家返乡、支持儿子创业的决定。

2012年7月,霍之亚一家回到南川,在木凉乡玉岩铺村租下了40亩地, 开始建设他们的肉牛养殖场。

2006年,霍之亚跟随父母去广东中山打工。“6年时间,总共在三家企 业干过,”霍之亚说,其中有两家是电子厂,一家是制鞋厂。在前两家企业,他 是当工人,工资比较低,起初只有1000元左右,后来涨到1800元,到第三家企业 他已经成为了管理层,工作没那么累了,工资也能拿到4000元左右。

“收入还不是我决定返乡的主要原因,”霍之亚说,他们一家都在一个 地方打工,钱不算少,彼此还能照应,按一般人的想法来说也过得去了。“但我 一直觉得,在外打工始终是为别人干,时间越长就越想自己创业。”霍之亚透露, 也不是没有想过在广东创业,但考虑到竞争激烈,人地两生,“估计也搞不过人家。”还有就是,爷爷奶奶已80高龄,他的心里也惦记他们。

如果说这个想法最初还只能憋在心里的话,是近年来东南沿海部分企 业不景气的现状和西部家乡的发展让年轻人下定决心跟父母“摊牌”。6年间霍之 亚回过农村老家两三次,每次回来他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南川的路都不认 得了,村里的条件改善速度也比我想象快,”霍之亚说,“回来不光是探亲,也在 看、也在问,琢磨着什么项目最合适。” “他跟我说要回乡创业,我首先问他准备做什么。”霍之亚的父亲霍仁 才说,当儿子回答他“养牛”的时候,他吃了一惊,同时也生出几分赞许。“养殖 业不容易被淘汰,牛肉的市场需求很大,而且在我们南川,养猪的多,养牛的少, 他说的这些我都认同。”霍仁才说,但他提醒霍之亚:搞养殖是很辛苦的,怕脏 怕累的话做不长。“我不怕,能坚持。”霍之亚的坚定态度让霍仁才最终作出了举 家返乡、支持儿子创业的决定。

2012年7月,霍之亚一家回到南川,在木凉乡玉岩铺村租下了40亩地, 开始建设他们的肉牛养殖场。

120头牛,每天产生牛粪就有三四吨,牛粪怎么处理会不会污染环境 这个问题霍之亚在决定搞养牛场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可以看到牛舍旁边有一个 沼气池,“通过沼气池,牛的粪便就转化成沼气、沼液和沼渣,”霍之亚操作起他 们购买的净化处理专用设备,“沼液和沼渣经过脱水净化后就可以直接用作肥料, 不会污染环境。” 借鉴其他养殖场的经验,霍之亚建起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蘑菇种植 厂房,开始利用牛粪种植双孢菇。牛粪太多了用不完,霍之亚又开始在循环产业 上动起了脑筋。“发展循环产业是我的梦想,也是养殖业的方向。”霍之亚说,牛 粪可以养蚯蚓,蚯蚓又可以养鸡、养鱼,把产业链拉长一些,也可以多带动周边 的村民增加收入。下一步,他还想尝试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搞一体化生产、规 模化经营、配套化服务。

说到目前的困难,霍之亚表示,一个是贷款不容易,另一个是村里的 道路还不够宽,肉牛运输有些不便。“做什么行业都不轻松,困难还得自己多想 办法克服。”他说,回乡创业以来,他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许多鼓励和支持, 除了乡政府和农业、畜牧部门外,作为回乡创业青年,团市委还把他列为“未来 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扶持对象,为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作为一名90后,霍之亚也有自己的爱好。“但现在养殖场人手少,忙 得基本没什么业余时间了,也就是看看书上上网。”他说,因为要住在养殖场, 他如今很少去城里玩,“有时朋友回来了去参加一下聚会,都不敢太晚回来,怕 牛场这边有事。” 与很多同龄人相比,霍之亚显得很“土气”。“以前在广东也挺时尚的, 现在没法讲究了,衣服也不敢穿好的,牛舍有事随时得上,身上老是有牛粪味儿。” 霍之亚笑道,累是累点,但挺充实,对前景也有信心。“你今年24,再给你4年时 间,到28岁就得干出点名堂了,到时候我就全放手不管了哟!”一旁的霍仁才半是 玩笑半是认真地对儿子说。“4年后你就想抱孙子了”“之亚压力大不要加油 哦!”……几位公司员工参与进来,打着趣。欢笑声中,霍之亚的脸红了。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