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银行演讲稿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方法4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方法4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来源:银行演讲稿 时间:2019-11-18 08:16:01 点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方法4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方法4篇 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提升路径 【摘要】当前,“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到了“新媒体”内容对人们的影响,它已 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传播工具,更使人们的思想发生 了变革。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现状是如何,又怎样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作用,这已然成为了一项全新的课题。文中主要从 三个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 提升路径进行研究:“新媒体”的解读;“新媒体”对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新媒体的具体应用 形式已经对人们的生活、行为、思想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产生了冲击,同时也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 面,移动新媒体逐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另 一方面,移动新媒体的特点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 效果。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迎难而上,探索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 升已经成为了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1“新媒体”的解读 “新媒体”的出现和国际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崛起以及现 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新媒体”一词最早 是由戈尔德马克提出的,他是用来区别和过去传统媒体的不 同。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信息交流和传播最主要的 渠道就是传统媒体,如传统“四大媒体”的报纸、杂志、电 视、广播。而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不断发展下,相对而言 的,网络、手机等新兴数字媒体技术就成为了打破“四大媒 体”的“第五大媒体”,因此,“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 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概念,是建立在现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 基础上,区别于过去信息交流和传播方式的一种新的传播形 态。“新媒体”的本质就是一种媒介,是一个传播信息资讯 的载体,是传播者使用或者接受者接收信息的工具。“新媒 体”的特点可以使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受地域、空间、时间的 限制无限的扩大规模和数量。当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的媒体 形式包括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移动互联网等,其中电子邮 件、手机电视、微信、微博、博客以及手机门户网站等是新 媒体作为信息载体的具体应用形式。同时,“新媒体”的出 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逐渐成为某些人公众表达情绪和参与 社会民主政治的新途径,一些事件在经过新媒体的适时传播 后,会很快形成强大的话语权和舆论监督。应该说,“新媒 体”的普及规模是非常广的,尤其是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的迅 速发展下,已经对人们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挑战 2.1“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2.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任何事情都需要辩证的去看待,所以“新媒体”也是一 把双刃剑,他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去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①挑战良好学风 的养成。“新媒体”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使得大学生可以很迅 速的获取到自己想获取的内容,如图片、文字信息等,也基 于此,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便捷方式产生了依赖,对自己探 索事务的好奇心下降,遇到问题就会依靠网络去解决,不愿 意自己主动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对获取信息的学习也变得 走马观花,也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变得没有过去集 中。这些都会给良好学风的养成带来挑战。②挑战大学生的 思想观念。“新媒体”具有信息海量性的特点,所以难免在 其中掺杂着垃圾信息,甚至会掺杂着大量的有害信息、扭曲 是非的信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会在“新媒体”环境下, 肆意传播一些暴力、色情、“台独”等内容,以上这些方面 都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变化,尤其大学生正处在三观的形成 期,对事物的认识并没有到达一个比较成熟的程度,大学生 受这些影响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所以“新媒体”也给大学 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挑战。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径3.1积极搭建校园新媒体平台 3.2加强新媒体平台监管力度 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特点,难免会有大量混淆视听的言 论掺杂其中,而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十分容 易受到这类言论的蛊惑和误导,因此对于新媒体平台的监管 必须加强。①强化领导重视。任何一项工作如果能够得到领 导的高度重视,那么在行动上的落实必然会变得很迅速,尤 其是校领导如果形成亲自监督,随时监督,上下一心,齐抓 共管的机制,就能够更好的对高校的舆情进行监管。②建立 校内、校外双重监督机制。要建立校内、校外联动机制,在 校外充分利用社会大众的力量,发挥其舆论监督的能量,及 时的对发现的不良信息进行反馈和清理,并及时处理,保证 校外新媒体环境的健康发展;在校内要积极捕捉和跟踪大学 生思想动态,发现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了解他们对待 热点问题的看法,及时进行热点回应,把不正确的想法、不 正确的观念进行纠正,争取把负能量的东西扼杀在摇篮中。

③加强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力度。相关把控部门要提高新媒体 平台的监管,严控新媒体平台具体应用的准入机制,提高新 媒体平台具体应用内容的筛选和发布门槛,保证新媒体平台 的和谐运行,保证具体内容的合法。

3.3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①充分运用现代移动信息技术,先行占领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阵地,普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号、微课堂等形式发布网络信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积极吸纳先进 人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将主流意识融汇到平 台建设内容中。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开展媒介素养 必修或者选修课,帮助大学生学习媒介素养的构成以及网络 信息时代如何分辨、如何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并在计算机、 思政课等课堂融入和媒介素养、诚信教育相关的内容,帮助 同学正确认识网络、正确认识国情,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

③加强大学生实践锻炼。社会实践是一个早期接触社会、锻 炼自我的一个良好途径,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切身感受到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 观以及世界观。通过社会实践提供的平台,能够更好的聚焦 于自身,更直接也更理性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提高大学 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 大学出版社,2006. [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 2008(6):66-69. [3]刘畅.新媒体与传统四大媒体的优劣对比[J]. 决策与信息旬刊,2013(6):96-96. [4]王德厚.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挑战与应对[J].卷宗,2014(10):208-209. 第二篇:沟通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摘要: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核心,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沟通艺术伴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掌握有效的沟通原则和技巧,对新形势 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众;沟通艺术 沟通艺术是指通过认同、倾听、赞美、询问需求等沟通 方式,真正弄清楚受众想听什么、想要什么,并以对方感兴 趣、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从而实现沟通绩效。它是人与人 之间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其形式主要有语言沟通和 非语言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等。沟通艺术是一种能 力,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教师来说,沟通艺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和素质,较好地 掌握和运用沟通艺术,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鱼得水, 顺利实施,并最终取得实效。

一、沟通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思想或信息 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 段。在管理关系学中,沟通是处理各方关系、解决内外矛盾、 破解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关键环节和技巧。“一个优秀的团 队组织和协调管理者所发挥的作用往往对目的成败起决定 性作用,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然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1] 23。教师要善于掌握和运用沟通艺术,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 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同时从大学生思想、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沟通误区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沟通艺术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郭俊风.浅论学校中的人际沟通[J].教学与管 理,2001(3). [2]杨新红.党群沟通:目标取向、运行机制及优化策 略[J].中国共产党,2016(3). [3]吴晓风.魅力口才与演讲艺术[M].北京:海潮 出版社,2014. 第三篇: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流行文化对大思想 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主流模式和主体功能都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其根源在于流行文化具有感知符号化形式、娱乐消遣 性内容和移动网络化传播途径等特征,契合了大学生的消费 心理和消费习性。流行文化语境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加强阵地意识和牢牢把握话语权,创新平台载体,引领 网络话语体系。

关键词:流行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阵地载体;话 语体系 流行文化,通常又称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主要指现代 社会中盛行的区域文化,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在我国广泛传播。随着新 兴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流行文化的内容、方式和表现形 式等有了进一步的丰富。作为一种基于文化层面的社会广泛 认同,当今大多数青年学生都被流行文化丰富多彩的形式、 鲜明活泼的多元题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流行文化对大学生 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就给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一、流行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 流行文化裹挟着时尚前卫、颠覆传统、张扬个性、自由 自主、轻松诙谐等极具诱惑力和即时消费的聚合因子,并伴 随着现代新媒体传播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终端迅速广泛扩展,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课堂教 学的主流模式和立德树人的主体功能等多方面造成了不同 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解了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流行文化普遍具有感性化、娱乐化、庸俗化、功利化的 精神内核和价值诱惑,往往过分夸大求新求变、感官震撼、 个性张扬、追名逐利,不要求秩序与规则,缺乏对社会现实 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对艺术性与文化价值符号化、粗俗化, 严重冲击着传统的主流文化秩序格局和核心价值观念体系, 减弱了大学生的社会政治意识,使大学生进入了思想价值观 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淡化了高校青年大学生对远大人 生理想的追求和人生意义的严肃思考,产生理想信念危机和自我认同危机;二是混淆了社会主流文化价值标准,裹挟了 西方消极文化价值观和反叛思想暗流,弱化了国家主体意识 和民族振兴使命感,导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认同危机。

(二)颠覆了灌输式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网络覆盖的无孔不入的发 展,几乎所有的流行文化都能在网络上畅行无阻,并借助网 络的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时效性、虚拟性、非中心性 和共享性等诸多优势特点实现立体化全方位覆盖、点对点瞬 时即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文化通过微信、微博、易信、 FACEBOOK等新兴大众传媒平台迅速扩散和升温,深刻影响着 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采用单方面灌输的传统课堂教学主导 模式。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趋势随着网络自媒体的 兴起而剧增,教师不再是最主要的知识源、思想库,学生从 网络上得到的“新思想、新观念”,比教师头脑中的思想观 念更富有鲜活力和感染力。

(三)扭曲了立德树人的主体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推进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主要途径,其内涵深刻、主旨深远,对大学生的成长成 人、成才成事、成就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流行文化 往往以其内容形式的多样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功能用途 的多重性等呈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大学生感受到它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同时,扭曲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 教育立德树人主体功能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单一枯燥、 刻板教条、空洞乏味,与对流行文化的印象形成鲜明对比和 反差。

二、流行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 流行文化之所以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而 广泛的影响,其根源在于相对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 言,流行文化以其极具感官冲击和眼球抓取能力的符号化表 现形象、宣扬行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内容倾向以及敏捷超前 的移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融合能力的鲜明特征从注意偏好、 消费倾向和主体诉求等多个方面更加迎合了青年大学生的 身心需求。

(一)形式上的感知符号化符合大学生感官选择性注意 偏好 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虽然花样百出、日新月异,但一般 来说,总是有一些常见的特征,要么使用大量新潮时髦的词 汇,如网络语言、标题党、火星文;要么使用夸张惊悚震撼 的造型,如行为艺术、漫画;要么使用强烈炫酷混杂的光影, 如音光电舞、彩绘;要不使用渲染移情激荡的乐章,如经典 台词、流行音乐等。总之,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 符号化、形象化、偶像化特征,通过传媒的感官刺激加强传 播,容易被大学生关注、接受和传播。(二)内容上的娱乐消遣性满足了大学生快乐轻松消费 心理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生活压力,情感困惑与危机, 独生子女教育不当后遗症,角色转换和适应障碍,交际困难,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就业压力等,来自多方面、多 角度的各种压力和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青年大学生就会 存在寻求释放、刺激、逃避等多种缓解情绪的诉求。而流行 文化追求时尚,回避逻辑推理与深度反思,以“游戏”和“娱 乐”的姿态示人,推崇自我娱乐与娱乐大众,具有粗犷的包 容性、轻盈的流动性和虚幻的理想主义,易于沟通与理解, 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迎合着当代大学生的追求简单快乐和无 拘无束、寻求轻松刺激和排解颓废的心理需求。

(三)传播上的网络去中心化方便了大学生自主随机参 与 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 通讯工具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原有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点到 面、单向的传播模式,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来 说,大学生们通过新媒体衍生的微博、微信、博客等工具, 在他们之间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人 进行探讨,这种交互式、穿透性的方式,使传播者享受着“我 言故我在”的存在快感。而且,这些新媒体模糊了传播者之 间的界限,模糊了传播者的身份,几乎打破了传播者的准入 门槛,使每个人都有成为传播者的可能,促成了传播者与受传播者之间看法与想法的直接穿透,不再受限于任何外在影 响。

三、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指向 从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及其根 源来看,一方面,高校要切实树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流行文化 的冲击和消释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更要以求真务实、改革 创新的精神认真研究总结流行文化传播的内在逻辑和创新 指向,全面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多元诉求, 建立新型教学生态体系。当前,高校应该重点从创新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载体和话语体系两大维度着手深入推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载体 1.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教学模式实施思想政治理 论课“大教学”模式,建立“一门思政课+多门通识课”的 课程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采用音像学堂、阅读经典、 考察体验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入学教 育、日常管理、生涯规划、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实现线上线 下、课内课外、校园社会三结合。优化教学内容,推行项目 化和赛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小班研讨,打造多元特色 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2. 拓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要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 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遵循时代发展趋势及学生成长规律,实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 的融合与创新,推进“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建设,构建纵 横交错二维度微信平台矩阵,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 面,增强渗透力。不断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新 途径和新方式,积极开展网上教学、网上论坛、网上答疑、 网上知识竞赛等,利用QQ、微信等网络媒介定期开设“微讲 堂”、展示“微电影”、组织“微评论”等,通过生动活泼 的教育教学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中去,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让学生乐学乐思,使网络成 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3.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全 员参与平台建立以辅导员骨干为主导,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 辅导员自媒体网路平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 文化育人功能。有计划、有步骤加强辅导员新媒体素养培训, 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博士生会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校园 网络文化内涵和水平,打造素养高、能力强、业务精的自媒 体工作队伍。引导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 设,选聘德才兼备、教学科研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生 的“新生之友”,建设“师生交流吧”等品牌活动。定期开 展“书记有约”“校长有约”活动,创新大学生认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新途径,营造心齐气顺共谋发展的大好氛围。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 1.丰富信息容量瞄准青年学生追求时尚与科技的心理,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设置了解历史、对话人生、感悟思想、关注热点等栏目,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 务性于一体的教育服务信息准确推送给学生。开设具有交互 性、平等性、开放式的咨询信箱,加强校园BBS论坛建设, 开展在线交流。开展网上班主任、网上心理测试与咨询、网 上就业指导、网上学习咨询、网上校园生活指南等工作,进 一步丰富网上专项服务。定期推送经典文学、红色故事、时 代先锋等,让学生在故事中体味人生、升华思想。开展网络 知识、网络道德教育,加强舆论引导,增强他们的信息选择、 分析和辨别能力,提高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的免疫力。

2.引领网络语言创新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接受网络流行话语及时代话语,构建出一套体现时代特点、 善于联系实践生活、通俗易懂的经典话语体系,适应大学生 网上交流方式,消除话语差异,使用网络语言开展有效的网 络思想教育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合大学 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融合网络新媒体生活内容,体验大 学生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他们在思想、 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 进行交流,充分重视学生网上交流的主体地位,努力运用网 络策略开展与学生的民主式沟通,用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语 言表达方式平等有效地传递教育内容,在润雨无声中增强主 导思想的渗透性,传播真理、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发挥正 能量的传播和引导作用。3.传递先进思想充分运用现代网 络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理论 宣传和服务的有效平台。不断丰富网络传播的新形式、新内 容,多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微博、微信公众号、 易信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导权,占领文化传播制高 点,把大学生的热情引导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社会主义 的主流方面上来,积极培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 界观、价值观,并自觉将其转化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廖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流行文化中汲 取营养[J].探索,2008(1). [2]张绪忠.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新论[J]. 教育探索,2008(7). [3]顾洪英.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社会科学家,2008(11). [4]毛晓红.流行文化时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 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1). [5]荣荣.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尚碧波.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与应对[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 [7]李雪松.试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5).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化途径 摘要:在新时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 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化能够 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能够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工作的效率,因此应当加强其途径的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会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惑,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面对 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从大学生生 活的角度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兴 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从而 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化的意义分析 (一)能够促进大学生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大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 理生活化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特别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直接面对大学生生活中所遇到 的各种困扰和问题,帮助大学生在大学生活过程中能够顺利 健康成长。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化也有利于增 加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从学生的个人体验过程中了解到社会的现状和实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化开拓了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具有比较好的实践性,通过从学生的 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到学生的生活中,能够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避免了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化和理想化,从而帮助学生增加个人的 心理体验,能够得到比较积极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 活化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使学生在面对生活问题时通过个人思考和讨论,最终在教师 的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深入学生 的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能够充分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形式得到 了大学生的拥护,例如微信、微博等媒体介质的发展对学生 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下通过加强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生活化,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 中,才能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自媒体时代,大 学生的个性更加突出,新媒体形式成为了大学生信息传递的 媒介,成为了大学生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媒体时代, 每个人的生活状态等在网络中处于公开化,每个人都成为了 信息的发布者,个人的生活感受和理解成为了人们相互了解 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难以 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错误的信息容易影响到 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如果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生活化,就难以走进大学生的内心,难以了解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在自媒体时代,应当结 合大学生生活的需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内涵,通 过以生活化的方式主动地影响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 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 水平,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真正地实现了以 人为本。人作为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总是和社会发生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化就是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贴近学 生的生活,以学生的需求需要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自媒 体时代学生的表达欲和参与感不断增强,通过学生个人的生 活体验来分析和了解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能够使 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能够帮助学生了 解社会,从而有利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发现和实现,提高了学 生参与社会的信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能够更好地走进学 生的世界,从而了解学生,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防功 能,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育与引导的有效结合 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主动地拉 近和学生的距离,教师要保持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于 大学生来说其自我意识比较强,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例如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主动地改变传统 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主动地淡化教师的权威性,将学生看成 生活中的朋友,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教师要主动地关心 和爱护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和学生开展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了解学生对某人、某个事件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其 中的正确看法,对于学生认识不足的,要从学生生活的角度 进行分析,教师要努力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做到一切为了学 生的发展和学生的未来。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才能真正地 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实 现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当和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相互交流, 特别是教师可以分享一些生活中的故事来达到相互促进和 相互提高的效果,这种教育教学方式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大学生在生活中容易遇到各种困惑。

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教育和引导这两种有效的手段,相对于 教育,引导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引导能够从学生的角度进行 思考,从而进行有效的干预。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 理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实现教育和引导的有效结合,满足思想 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方法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生活化,就是改变传统的说 教式和理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生活和个体体验来开 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够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好地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例如教师可以主动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在活动中培 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爱国精神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 助学生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在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过 程中更好地认识别人和认识自己。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 生接触社会生活,正确地面对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实现团队 的和谐和协调。在新时期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容 的针对性,不断地创造和创新教学内容,要更加符合学生生 活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就是要有新鲜感,要 因材施教,能够结合大学生活的实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 师应当充分地利用各种媒介、载体来组织教学,特别是要主 动地联系社会中的热点事件,以及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件 来组织教学,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在日常的生活中, 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这些形式来丰富教学 的内容,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空洞化和理论化的局面。

(三)主动地应用现代载体 随着自媒体形式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化也出 现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主动地应 用现代载体。微信、微博等载体的传导性特别强,符合思想 政治教育管理中的载体特点,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 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例如对于大 学生来说在网络中容易接受到各种信息,大学生情感丰富, 对生活富有激情,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会对学生的发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