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银行演讲稿 >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考_旅游管理校企合作好吗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考_旅游管理校企合作好吗

来源:银行演讲稿 时间:2019-10-20 07:52:17 点击: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考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考 为培养旅游应用型的人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强化校企合作,通过校企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理论教学和强化实训教学,制定校、企、生三方共 赢的实习管理制度,来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复合应用型人才。

为贯彻落实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由传 统教育在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中,强化与企业深度融合,实施专业教学校企 联合、课程结合、双师结合、训练结合、人岗磨合的“六合”特色校企合作过程, 确保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素质。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面向旅游企业运营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广宽知 识、较高职业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备旅游运营管理专业知识,能在旅 游企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从事旅游企业管理,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 型人才。其定位应是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就我省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 言,一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能人才,如旅行社拔尖导游,旅游咨询师、创意 型的乡村旅游人才、复合型的旅游景区管理人员、酒店中高层职业经理、旅游景 区规划师等;二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业态人员,如会展专业人员、旅游信息管 理人员、旅游电子商务人员等。

(二)专业课程设计结构职业化 旅游管理已成为与工商管理并列的一级目录专业,旅游管理类专业培 养的学生应具有系统的旅游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科学素质和改革创新 精神的实践能力,以职业需求为依据的职业思维和沟通能力。

基于此,旅游管理课程应以一级学科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核 心能力和实践能力即“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目标构建。“职业能力”是以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包括通识教材和素质拓展教育,旅游职业教育,以提高学 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是以培养专业必修课的课程为基础,按照 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应掌握的核心能力为主线,融理论思维训练与实际操作为一体, 突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三)创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应实施分阶段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大学1、2 年级),此阶段应注重学生的职业和综合素质培养;第二阶段:即(大学3年级),此 阶段应根据学生意愿选择的专业方向,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第 三阶段(大学4年级),此阶段学生在旅游企业的实习,应强化专业实践教学。

根据三个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第一阶段: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主要有大学语文、数学、英语、计 算机、中外名著、旅游服务心理学、旅游概论、旅游礼仪、中国历史、旅游法规 等。

第二阶段:根据学生意愿分专业方向进行专业教育,其结构可分为“专 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在分析学生选修专业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的基础上, 开设若干门对应的核心能力课。如,导游方向可开设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才艺、 导游业务、导游讲解、旅游法规、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酒店管理方向可开设 现代酒店管理、酒店投融资管理、酒店营销、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等;旅游景区和 乡村旅游点方向可开设中国旅游资源、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景区规划、饭店管理 等;旅游咨询师方向可开设旅游法规、旅游地理、旅游交通、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医疗保健知识等。

第三阶段:重视学生实践、实习体系构建。主要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 践环境,实现对旅游企业认知和岗位管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 习能力。此阶段主要请实习企业中高层经理、企业骨干对学生提供真实情况下的 企业服务管理案例及技能传授,并帮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能。

二、创新理论教育教学模式 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仅是指导实践的指导文本,只有通过联 合教学实践,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理论教育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旅游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请进来”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安排专业教学团队的企业方面的老师进 学校参与教学,传播企业的人才培养观,使学生在校内理论学习阶段就已经对企 业的人才评价体系甚为熟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积淀与 稳步提升。“走出去”就是将部分理论教学环节安排在企业内开展,利用企业的真 实环境让学生切身体验企业的用人标准、用人原则以及人才评价体系等人才培养 要素。例如,安排学生参加企业的招工入职培训和在岗培训,通过此类培训促进 学生对相应旅游企业人才培养观的直观理解。

三、强化实训教学 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达到教学内容与“企业无缝对 接”。

学校实训室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和 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学校实训室可分专职实训室和校内外相关旅游企业实体。

学校应强化实训教学,教学团队应利用学校实训室形成情景模拟,作 为第二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能力培养。

(一)建设情景化、专业化实训环境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工学结合为核心,融入职业要求和企业要素, 构建能完成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工作环境的教、学、做一体化校内 实训基地。一方面,要合理设计功能分区,如酒店管理方向的酒店前台、标准客 房、模拟餐厅、调酒、茶艺室等实训场地;旅行社管理方向的门市部、计调部、 洽谈室等;景区管理方向应开辟游客服务中心、重要景点演示室;旅游师规划方 向:旅游规划设计平台、人文景观设计室、自然景观设计室、乡村旅游点设计室 等。使学生在实训室中能完成技能训练、工作任务,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创 设条件。另一方面,在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联系,融合行业需求与职业标准,通 过案例和模拟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真实情景下的旅游企业服务管理和技能学习 的平台。

(二)强化实训教学与企业的无缝接轨 担任专业课教学任务的老师除了具有很好的理论教学能力外,还应具 有旅游相关企业挂职锻炼,较丰富的行业实践操作能力,并至少熟练掌握一门专 业技能,努力做到“一专多能”,能够与企业无缝接轨。同时必须调查了解旅游社 会需求、企业岗位要求、职业需要,随时掌握专业发展方向,及时给同学们以专 业、职业发展新方向教育指导。(三)邀请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实训课教学任务 企业业务骨干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邀请企业业务 骨干担任实训课教学任务,能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操作层面 技能培训效果,还可以加强服务意识教育的针对性。

四、创新校、企、生共赢的学生实习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企业对学生实习管理各自为政,形式多样,学 校疏于对学生实习的管理,企业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 实习效果,导致学生中断实习的情况频发,实习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学生实习满 意度较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旅游职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导致 不少高素质人才游离于旅游业之外。为此,应创新校、企、生共赢的学生实习管 理模式,充分考虑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利益,规避学生实习真空化,学校管 理放羊式,企业对实习不重视等问题,形成实习管理的良性循环,实现企、校, 生的共赢。

(一)制定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实习生制度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对实习生的实习目标、实习生应具备的素质,明确 学习前、中期学生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从思想品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上对 实习生素质提出要求,使教学目标确实实现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明确校、企、生三方权利责任 学校方面:严把遴选考核实习企业;重视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养教育, 实习动员教育,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要求,做好心理及物质准备,与企业积极协 作,加强对实习过程的审视和管理,并努力为实习生提供更多开发技能和提高才 能的学习机会。

企业方面;重视人才培养,针对实习生进行柔性化管理,关注实习生 的教育培训及关爱活动,承担起必要的教育职责。

学生方面:严格按照教学设计完成各项实习要求,正确理解实习的意 义,有意识地培养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精神与意志力。

(三)加强实习生实习期间的评估与管理企业人事部门经理定期或不定期,和实习生在一起,对这段时间实习 生的进步和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学校方面派出班主任或专业指导老师参加这样的 评估座谈会,公开坦诚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未来提升的建 议。

实习结束前,学生必须拟写“实习总结报告”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 对实习生的“实习总结报告”写出评估意见。评估意见重点要关注学生的管理潜能, 担负工作的能力、领导执行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供提高才能的学习机会。

实习生应在毕业前一个月返校,参加由学校集中安排的实习生总结会,每位实习 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并评出优秀实习生。

作者:黄刚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11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