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铁路演讲稿 > 中医学与佛学相通点浅析:佛学与哲学相通吗

中医学与佛学相通点浅析:佛学与哲学相通吗

来源:铁路演讲稿 时间:2019-10-24 07:50:52 点击:

中医学与佛学相通点浅析

中医学与佛学相通点浅析 佛学与中医学有众多相通之处,形神整体观念、直观意象思维、慈悲 仁爱理念是佛学与中医学众多相通处的代表。

中医学在其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佛学是最广泛、最持久、最深刻 的。佛学与中医学有众多相通之处,笔者认为形神整体观念、直观意象思维、慈 悲仁爱理念是佛学与中医学众多相通处的代表。

1形神整体观念 中医学和佛学都有“形神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正常人体需“形神合 一”、“形与神俱”;
佛学认为“心物一元”、“心能转物”。中医说“心主神明”,《素 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 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 伤,以此养生则殃。”心一旦失缺神明统率作用,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甚或出现一系列疾病。中医将人的情志失调使人致病归为重要的病因分类,称为 “内伤七情”;
佛学则认为“诸病无非心作,心有忧愁思虑,邪气得人”(《摩诃止 观》)。一切皆由心造,疾病也不例外。主张“净心缘起”,强调心为法本,“心 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从根(生理〉、尘(环境〉、识(精神〉三缘和 合的整体角度观察人的存在,认为心、身、境3者互相关联,而心识起主导作用。

心起烦恼、无明,则恶业滋生、愚痴蔓延,导致生理疾患;反之,心性明净,品 行方正,则生理健康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正法念处 经·观天品》)密乘无上部瑜伽认为心理上的烦恼必导致身中脉道缠缚阻滞,使 10种气受阻或错乱,生种种疾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叙述了中医调养精神的法则:“恬淡虚无,真 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淫邪不能惑其 心。”“恬淡虚无”正是佛学“放下后”的境界。佛学认为“放下”贪(贪爱)、嗔(嗔 怒)、痴(无明),才能摒弃私心杂念,息心绝虑,心体无滞。佛学注重“修心”, 修心就是对行为主体的内在意识的培育。在“身口意”中,佛学视“意业”为最重,认 为“三业之本,以心为源”,因而“修心”、“戒心”、“悟心”、“守心”成为佛学修行 实践核心,向心觅菩提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坛经》只有“自 心常起正见”,断除邪心,身心方可不被贪爱所染污。佛学的核心思想是让人类认 识并恢复人原有的“天真”面貌,通过多种修炼方法“调摄自己的心境,逐步使心 境恢复清爽,洁净的生命本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学是一门心理分析、心理疏导,最终使身心获得健康的学问。中医学研究佛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佛学中 的“合理内核”拿来为医学服务。在21世纪,随着社会发展,“心”源性疾病越来越 多,越来越引起重视,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中医学和佛学人体“形神整体观念”的重 视。

2直观意象思维 中医学和佛学都有直观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中医思维的核心部分, 中医学通过直观、体悟、意象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功能上、动态上把握人体 的特征。中医说“医者意也”,是说明中医学在思维活动中重视“意”或“悟”,所谓 “得意忘形”、“得意忘象”。这种直觉体验与佛教禅宗强调的“明心见性”,直观顿 悟的独特思维方式是相通的。禅悟是佛学的修行方法,中国佛教禅宗更以禅悟为 心法。禅宗六祖惠能在《坛经》中写到:“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佛学中虽有顿悟和渐修之分,但都强调直觉体悟,即通过修习获 得菩提之智以洞达真如本性。

历史上,将佛学禅悟与中医体悟耦连来参悟医理,产生了许多中医大 家。如《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千金方》作者孙思邈、《外台秘要》作者王焘、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作者陈无择、《证治准绳》作者王肯堂、《医贯》作者赵 献可、《医宗必读》作者李中梓、《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尚论篇》作者喻 昌等,都是佛医兼通的历代名医。可见,中医学与佛学有机结合,可以达到辨证 思维的真正成熟。“直接体悟”的直观意象思维方式是中医与佛道思维的共同亮点, 它无须透过慎思明辨,可直接感受。《坛经》是六祖慧能对禅的直接体验,是佛 学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坛经》成为了中国人唯一自己的佛经。中医的经络 至今没有被现代人以现代的科技手段找到实体,而古人可通过“内证”对经络直接 感受到。

3慈悲仁爱理念 中医学和佛学都有慈悲仁爱理念。中医是“仁术”,中医学有“医乃仁 道”的理念。隋唐大医家孙思邈千百年来被人民供奉为“药王”,一方面在于他精 通药理,学识渊博。他的著作《千金要方》为集唐前医药学之大成的巨著;另一 方面,也更重要,是他具备高尚的医德。他在《千金要方》的书俞自序中解释书 名时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纵观孙思邈 的学术渊源,可谓佛医兼通。他首倡医德,提出以仁爱、平等、慈悲、积德等思 想用作医者的人世之法。可以说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了。他在《大医精诚》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 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 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 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 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孙思邈为我们树立了 大医精诚与高超医术两相结合的医德规范。佛学的宗旨是普渡众生,“不为自己 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学有着慈悲济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 统,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且行善不望回报,不求名利。

学佛就是培养人的慈悲为怀、利益众生的精神。中医是“仁术”,有“仁”的传统, 在当前,要实现医学真正意义上的“仁学”、“人学”(以人为本),佛教精神尤其 值得借鉴。

作者:杨化冰,张翀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