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保险演讲稿 > [《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体会]什么是中药学

[《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体会]什么是中药学

来源:保险演讲稿 时间:2019-10-23 07:59:36 点击:

《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课程特点、学生专业特点、强化实践、中药的文化背景及现代研究 等方面对中药学教学进行探讨,认为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思 维、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药学的教 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中医药辨治能力,是培养知识全面、综合 素质高、适应性强的中医药学人才基础。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专 业性与实用性,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药与临床应用联 系的桥梁课程。但中药学因涉及的药物数量多、药物间的联系不明确、功效范围 广,给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增加了较大难度,学生普遍反映中药学难学、难记、 难应用,传统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讲为主、学为辅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 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是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自身教学 模式与经历,谈谈个人对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1 结合课程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各专业的基础课,以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各药 物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为核心内容。课程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联系紧密,并涉及传统文化,且理论复杂,药味众多,每一味中药其性能功效各 不相同或同中有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联系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采用案例教 学法增强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领悟,采用“精讲-自学-讨论”模式教学,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另外,每味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其药性、功效与应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教学中要合理利用这种关系,在推理中学习中药,让学生从死记硬背转为活学活 用。针对中药数量多、容易混淆的特点,授课时要应用一些容易使同学们记忆的 方法,比如采用对比教学法,将中药知识总结成顺口溜或歌诀,帮助记忆提高教 学效果[1]。

2 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药学课程是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专业特点的不同也导致 该课程在授课中也应有所差异。

2.1 医学类专业 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较 为扎实,在授课中可适当利用中医理论知识对中药的药性、功效与临床应用进行推理,适当兼顾临床案例分析,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学习中药是在遣方用药、 救治患者,让学生切实加强学以致用。目前,医学类学生的培养偏重于临床技能 的培养,忽视了中药植物与中药饮片识别以及药学技能训练,造成了医学类学生 不认识中药、不懂药物的性能,出现“用药不识药”的尴尬现状。针对这一类学生, 在讲授药物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的同时,还要适当介绍药物的来源、鉴别特征、 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对性能的影响等内容。

2.2 药学类专业 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基础了解不深, 在讲授时尽量结合临床常见病例进行介绍,讲授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中药材的 选择依据和选择方法,增强学生对“医药不分家”认识与体会,进而培养学生整体 分析、解决问题的中医思维模式。另外,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药物检 验、生产、研发、销售等相关工作。授课时除了重点讲解功用之外,还可以穿插 药物检验、生产、研发、销售等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医理通,药性熟”的中 医药复合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专业信心与学业规划。

3 加强中药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中药 学实验课程。将理论与实验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 与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中医药思维的能力。在实 验内容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2]:①带学生上山采药或到药草园实 习,并制作标本,让其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形态、生长习性及药用部位,有利于 增强学生对中药的认识,加深对药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②强化中药材的感性认 识,通过手摸、鼻闻、口尝等方式获知药物的真实性味,再与教材记载的性味进 行比较,从而分析药物的性能、功效,进而分析临床主治病症;③开展模拟中药 房的实训,培训学生的调剂技能,培养学生“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理念,同 时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医药工作关系到大家的生命安 全;④ 针对医学类的学生,开展中药炮制实验,让其体会到不同制药辅料、不用 加工工艺对药物性能的影响。

4 引入中医药文化,丰富教学内涵 中药学不仅是一门学术技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且理论知识 与中医学相辅相成,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于药物的 性能、功效与运用都有自己的称谓。如 “相反”、“凉血”、“温中散寒”等,可以 通过生活常识理解其意义,而如“开窍”、“息风止痉”、“养心安神”等中药术语则与现代医学的称谓相差加大。学生对祖国丰富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对中药文化 的了解和认识不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甚至存在误解。因此, 中药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渗透传统文化,承担起弘扬中药传统文化的重任,培养学 生的文化自豪感,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强化传统文化意识。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 中药故事、引入诗文、鼓励学生创作中药故事等,增加教学互动性,激发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3],从而丰富教学内涵,提高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

5 适当介绍现代研究 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药学与许多自然科学分支形成了 紧密相连的知识网络,新的成果、新的应用不断涌现,及时吸收交叉学科内容和 中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将传统认识与现代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中药现代化 趋势,有助于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运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科研意识颇有裨益。

如从黄连、三颗针等中药中提取的黄连素,作为抗病原微生物,对如痢疾杆菌、 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腹泻。

药理研究证实黄连素还具有显著的降糖调脂、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 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教育教学在不断进步,为适应中医药产业发 展的需要,教学改进亦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要针对课程特点及学生专业,在 中医药的文化背景下,将中医药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 容,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应 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又能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中医药辨治能力。

作者:黄之镨 陈海丰 马伟光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 年12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