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安全演讲稿 >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 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主要有什么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 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主要有什么

来源:安全演讲稿 时间:2019-10-25 08:01:33 点击: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符合我国和 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广大青年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 要方式。在大学生中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是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摘 要:
志愿精神;
价值;
路径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 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 与社会活动的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的和公民社会组 织的精髓。[1]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 神,将志愿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价值 1、志愿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大学生自主的公共服务意识 的表达。志愿行动是现代人参与公共事务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人们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参与和表达的需要, 也是展示个性、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等方面的需要。志愿者 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 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参与志愿行动,体现了大学生的公共 服务理念和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

2、志愿精神的培育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参与 志愿服务,既深化了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了解国情,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又加强了大学生 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此外,志愿精 神的养成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自 我发展和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倡导友善、诚信、 敬业、爱国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素质。

3、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学校人"与"社会人"脱 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校园和社会之间仍存在着有形与无 形的围墙。大学生社会化迟滞或不完善的结果,使毕业生在 走进社会之时往往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或幻想,缺乏社会所 需要的技能、道德和心理素质,阻碍了大学生成为社会一员、 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而志愿服务则提供了一条使青年深入 接触社会、与社会提前进行"磨合"的重要途径。另外,在志 愿服务的过程中,青年也增加了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更明 确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形成了更加适合社会现实生活的 心理倾向、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增加了自己在日后职业选 择中的竞争力。

二、培育志愿精神路径之探 索 1、高校强化对志愿精神内涵的教育引导 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社会、家庭都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 色,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还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高校首先要承担起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教育引导 职责。

首先,要准确阐释志愿精神的内涵。大学生对志愿精神 的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是指引他们正确行动的根本。志愿精 神源于个体内在的道德良知,体现了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 和人类的一种积极态度,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 能够不断地激励人们主动投身其中。目前,大学生对志愿精 神的内涵了解还普遍不够深入,仅简单地把志愿服务理解为 为他人、社区做好事,把志愿者看成是做好事的人、好心人。

这种认识把志愿精神局限为单向度的奉献和助人为乐,忽视 了志愿者的心理体验和收获、被救助者自主能力的激发以及 志愿服务对社会发展、公民参与的重要意义。

其次,要将志愿精神的引导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 愿活动相结合。由于目前大学生的志愿行动更多的是依赖组 织化动员,而非个人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有的甚至成为具 有一定非自愿性或强制性的活动,对志愿者个体的需求和激 励关注不够。此外,其志愿行动主要局限在扶危济困、支教 扫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单 一,形式老套,对学生难以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因此,志愿 精神的播撒也呼唤着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比如:采用大 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根据不同学 生的特点,把志愿行动与学生所学专业、社团活动、职业道 德教育结合起来,探索形成具有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志愿精神。

再次,要将志愿精神的引导与重大事件的宣传教育结合 起来。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可以与弘扬奥运精神、弘扬抗震 救灾精神等重大事件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在这些重大 事件中体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与无私奉献、 顾全大局、勇于磨炼、超越自我的志愿精神结合起来,并融 为一体。

2、政府搭建支持培育平台 志愿精神不仅建立在志愿者对自身行为的意义、目标预 期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立场观点之上,也取决于整个社会对 志愿服务的定义、期望和管理方式等。志愿组织成员的利益 不同于经济组织的物质因素,也不同于政治组织的权威因素, 而是一个在动员、管理、活动中与社会不断互动与构建的过 程。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是激励和维持大学生志愿行动的基本 需要。近年来,尽管在政府积极推广公民教育活动及大众传 媒的影响下,我国公众对志愿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已开始认识 并接受。但总体来说,志愿服务获得的社会认知程度还比较 低。所以,政府在促进志愿服务、培育志愿精神方面应该发 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政府必须提供必须条件和必要保障。志愿精神属 于精神层面,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构成正 相关关系,但是志愿精神的践行需要物质的支持。新中国是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经济基础落后,物质匮乏,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 绩,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总体的经济实力还不强,物 质基础稍显薄弱,因而对于志愿精神的践行缺乏强大的物质 保障。"资金的短缺是国内志愿者活动的主要障碍之一"。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从这个意义上说, 志愿精神的培育一样需要政府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

其次,建立和完善有关志愿服务的政策法律体系。建立 和完善有关志愿服务的政策法律是当前培育志愿精神的必 要条件和前提。一方面,通过政策法律的完善,使志愿组织 在登记注册、领导体制、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制度化 和规范化,为志愿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从 而使志愿精神深入民心;
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法律的完善, 规范和加强对志愿者的社会地位的认可,从而增强大学生参 与志愿者行列的动力。

此外,营造大力培育志愿精神的舆论环境。应切实加大 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 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 益广告等形式,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 验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 动,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这样的舆论文化 环境就会使志愿精神深入到大众,内化为每个社会成员或者 说志愿者的内在价值观和行为取向,而大学生就是其中的一 员。3、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保持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虽然志愿者的服务源于奉献、爱心和热情,但志愿服务 作为一项事业,不能仅仅靠拳拳爱心、满腔热情,必须通过 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维持志愿者的热情,为他们从 事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可靠保障,让他们在服务中感受快乐、 获得回报,激励他们长期坚持服务。

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既包括物质激励,又包括精神激 励;
既有宏观的导向性激励,也有微观的辅助性激励。现行 的激励机制主要有:社会荣誉型激励机制、社会回馈型激励 机制、自我价值型激励机制、自我成就型激励机制、自我发 展型激励机制、自我愉悦型激励机制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写.志 愿精神在中国[M].北京,1999. [2]丁元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中的积极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1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