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安全演讲稿 > 名人成长故事简短【名人的成长小故事大全精选】

名人成长故事简短【名人的成长小故事大全精选】

来源:安全演讲稿 时间:2019-08-03 15:34:42 点击:

名人的成长小故事大全精选

名人的成长小故事大全精选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名人的成长小故事大全精选。

名人的成长小故事大全精选1:有心人的世界 22年前,畅销书作家海岩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每天晚上八九点 钟准时回到自己的小屋,偷偷摸摸地写一部长篇小说。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写呢 因为海岩只读了四年书,连小学都没毕业,他怕别人说自己“不务正业”,怕别人 说自己“好高骛远”。

海岩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便衣警察》, 共47万字。

有一天,父亲无意中发现了这些手稿,就问:“你是不是在写东西啊” 海岩只好承认了。于是,父亲成了第一个读者。过了几天,他问父亲:“写得怎 么样啊”父亲说:“什么怎么样写的什么乱东西我要不是你爸,根本就不看。” 隔了两天,父亲问:“后边的书稿呢”海岩暗自高兴,看来父亲是感兴 趣了,是想继续看下去。海岩带着书稿,满怀希望地找到了某出版社的一个副总 编。副总编问:“你写没写过短篇呀你写没写过中篇呀你写没写过散文啊” 海岩说:“都没写过。” “那你参加过我们社或者其他社里举办的创作培训班吗” “没有。” “那你给报纸写过什么小通讯或小稿吗” “也没有。” “哦!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不看了吧。馒头得一口一口地吃,你呢, 先从小的学起,然后再去写长篇。你说对不对” 海岩只好把书稿抱了回来,可他不死心,这毕竟是自己一笔一划、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47万字!于是,他又把书稿寄给了另一家出版社的总编。

海岩等了三个月,既没有回话,也没有退稿,便去找总编。尽管总编 的办公桌上堆了很多稿子,他还是一眼看到自己的书稿还没拆封呢! 总编问:“你写的是什么啊”海岩说:“我写的是警察。”“那你寄到其 他出版社去吧。我们这是一个文学出版社,不大出这种写警察的东西。何况邮寄 来稿的采用率,也只有千分之一。” “写警察的东西就不是文学吗” “其他出版社更乐意出这些东西。要不我们帮你寄” 海岩说:“书稿已经在这里躺了三个月了。这样,你先少看一点。如 果你咬一口,觉得是石头,就不往下咬了。如果觉得是馒头,你就再咬一口。看 完一章,你觉得不能往下看了,你就退回给我。”总编同意了。

隔了一个月,海岩得到了出版社的通知: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于1985 年出版。

《便衣警察》出版之后,引起轰动,获首届“金盾文学奖”一等奖、全 国首届侦探小说佳作奖;电视连续剧剧本《便衣警察》获飞天奖、金鹰奖和金盾 影视剧本奖。

之后,海岩连续八年保持每年80万字的惊人出版量。他的代表作还有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 音》、《深牢大狱》、《死于青春》等。

前不久,杨澜采访海岩之后,在总结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时写道:“他 的经历证明,只要你是有心人,这人生啊,敢情就没有什么是被浪费的。” 不错,从根本上说,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 的世界,既不是有靠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文凭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名人的成长小故事大全精选2:不通外文的翻译家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正式译介西方文学 第一人。他虽然是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却与魏易、曾钟巩等人合作,以“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 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 文化遗产。

通力合作 林纾5岁那年,外祖母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启蒙课本是《孝经》。1882 年,林纾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举人。然而,后来“七上春官,屡试屡败”的历程, 让他在科场失意的同时,看到了太多官场的黑暗。他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 地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林纾有一位同乡叫王昌寿,1885年曾赴法留学6年,法语精湛。他回 国后给林纾讲了许多外国名著,使林大开眼界。于是,两人开始合作翻译小仲马 的《茶花女》。由王昌寿口译,林纾用文言文记录下来。那时,闽江的一条小船 上常可看到这样一幅景致:王昌寿手捧原著,一边浏览,一边口述;林纾则展纸 挥笔。林纾耳聪手疾,文思敏捷,经常是王昌寿刚说完一句,他就已写好一句。

一天4个小时下来,记下的文字已有6000多字。1899年夏天,昌言报馆版本的《茶 花女遗事》公开发售。一时间,洛阳纸贵,很快流传开来。

在之后短暂的27年生命里,林纾与魏易、陈家麟等曾留洋的才子们合 作翻译了160余部西洋小说,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俄国 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英国司各特的《撒 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 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多才多艺 除翻译外国名著外,林纾还精通文学写作和绘画。辛亥革命后,他创 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碧血录》,书中虽以恋爱故事为主干,但它涉及戊戌变法、 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等重大历史事件,描写的生活面极其广阔,在当 时颇受读者欢迎。后来,他又陆续写了《金陵秋》《劫外昙花》《冤海灵光》《巾 帼阳秋》《官场新现形记》等长篇小说和一系列短篇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 社会现实。

林纾23岁时曾拜师陈文召学画,其名气不下于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

他擅长花鸟,得师真传,晚年定居北京后致力于山水创作。作品灵秀略似文征明,浓厚处近戴熙,传世作品有《理安山色图》《仿王椒畦山水图》。军阀吴佩孚在 他51岁生日时,愿出巨资请林纾画一幅祝寿图,林纾鄙夷其执政时草菅人命,一 口拒绝,在当时的京城传为佳话。对于后学,林纾则竭尽全力予以提携。1919 年,湖南湘潭人齐白石初到京城,想以卖画为生,但当时整个北京城没有几个人 知道他。为了摆脱困境,齐白石登门拜访林纾,林纾将其绘画全部收购,并在自 己编审的《平报》上发表文章,极力推崇齐白石的画作。这些幕后工作,帮助齐 白石在北京慢慢有了名气,终成一代国画大师。

名人的成长小故事大全精选3:小女子李静的传媒帝国传奇 李静是《超级访问》《情感龙门阵》《美丽俏佳人》《娱乐麻辣烫》 和《静距离》5档节目的主持人,也是国内首个把电视节目卖给电视台的人。她 灵活善变和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不仅征服了亿万观众,其制作的节目也发行到海 内外200多家电视台,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如此 辉煌的她当初创业时仅有4万元,穷途末路时,她借债200多万元,连房子也抵押 出去,发工资都捉襟见肘。可令人惊讶的是,她深陷绝境时,她的搭档戴军一直 没离开她,其手下员工宁愿不要工资,也要跟她风雨同舟。

她为何有如此魅力,又靠什么建立起自己的传媒王国其成功的秘密又 是什么呢 欠债200万 拉不来广告也不准女孩去喝酒 李静199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后,开始在北京电视台做记者, 之后跳槽到中央电视台做音乐编辑。李静到央视不久,便在一次紧急招聘中当上 了《欢聚一堂》的主持人。1999年,李静已是小有名气的主持人了,但她很快发 现,在这个环境里很难让节目表达自己的思想,便毅然辞去了工作。本来,她想 像许戈辉和陈鲁豫那样去凤凰卫视主持节目,但没能如愿,她便邀请了几个同学 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一边写剧本,一边拍戏。由于当时年少轻狂,她广告一直没 拉来,几个同学便做鸟兽散。

李静失业后,于2000年春着手策划了一档电视节目《超级访问》,并 热情邀请戴军担当搭档。当时,戴军觉得自己唱歌多年也没大红大紫,于是在李 静的游说下,同意了她的请求。主意定下,李静随后叫上妹妹李媛和几个同学开始了艰难创业。那时,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访谈节目,李静利用手上的人脉 关系,请来一批名人朋友,开始制作《超级访问》访谈节目,然后前往上海电视 节招商。可令她沮丧的是,吆喝了几天也没有召来一个广告商。

没有广告商,节目还得一期期录下去。那时,李静手上仅有4万元。

更要命的是,由于没有广告和发行的专业人员,她每做完一期节目就不得不到处 找朋友借钱,最多时,她居然欠下了200多万元债。为了制作节目,她连房子都 抵押了,几个人栖身在北京西城区小西天的一间民房里。

李静搭台创业时,只有几个女孩一直跟着她,由于没有经验,大家对 很多业务都不懂,只好一起摸索。而在这其中,最难的事就是拉广告。

那时,这帮女孩出去谈广告,每次都要陪人喝酒。有一天,一个女孩 为了谈成广告,陪客人喝得烂醉如泥回到办公室。她一回来,就哭哭啼啼地吐得 房间都是污物。李静见了,心疼得就像自己的妹妹被人欺负了一样,抱着女孩大 哭。哭完,她忽然仰起头对她们说:“以后,你们出去拉广告谁也不许再喝酒了, 如果谁让你们喝酒,你们就直接拒绝他,即使广告跑了,我也不怪你们!”但是广 告跑了,李静靠什么生存呢她底气十足地说:“以后我们就靠节目质量,如果节 目做好了,我就不信广告不来!” 李静如此动情,那些小姐妹听了都非常感动。因为,她们知道静姐是 真心疼她们、保护她们,大家都铆足了劲为她干。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 李静艰难的时候发工资给她们,她们异口同声地说:“静姐,你把钱先花在制作 节目上吧,我们就是没钱也跟你干下去!”这样,当她手下的人都不计得失地与她 风雨同舟时,她也找到了一个最简单、最省心的管理方法。

不卖广告卖人情 静姐手下员工皆亲人 2001年,李静说服了一位投资人免强撑了半年,但她制作的《超级访 问》因为不懂宣传造势,加上资金严重不足,她彻底陷入了困境。那段日子,由 于深陷痛苦泥淖,不能自拔,她时常开着一辆破斯格拉车,大声放着《伤心太平 洋》,一边在郊外驾车大唱,一边哭喊,任由泪水在脸上流淌…… 制作节目得有资金,为了拉来广告,每次陪客户吃饭,李静就会化好 浓妆,然后出门前强装笑脸地倚在门框上,娇媚地告诉手下女孩:“姐妹们,大家都别急,你们就在家等我的好消息吧!”但每次回来,她除了带回一嘴酒气,便 是满脸无奈。此后,为了逃避现实,她经常喝醉,喝醉后就放声大哭。这样,在 交了一年多学费后,李静开始明白,自己单纯靠贴片广告的生存方式只会让自己 永远处于被动,于是,她痛定思痛,毅然决定改变思路——卖节目! 李静的想法无疑标新立异,当她把想法告诉同行后,一名发行总监惊 讶地说:“中国的电视从来只卖电视剧和广告冠名,哪有卖节目的啊!何况你的节 目鲜为人知,别人凭什么买你节目”李静的员工也说:“卖节目靠人脉关系,这可 比拉广告更难呀!”李静体谅大家,为了做出样子,也为自己争口气,她开始奔波 于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进行推销。

毕竟原来在北京和央视工作时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李静到各个电视 台游说时,人家一见她来,首先带着她吃喝玩乐,而唯独不提买节目的事。李静 知道对方是在堵她的嘴,为了笼络他们,她干脆趁着酒兴卖起了人情。一次,她 前往湖北电视台推销时,一位台领导陪她吃饭。席间,她见大家喝得高兴,就说:
“我在这儿吃饭,可我公司还有一帮女孩没饭吃,你们能不能先看看节目录像如 果看了觉得节目不行,我马上就走;如果觉得节目可以,我可以免费送给你们, 你们赚了钱我分文不要,就当我送给你们一个人情,日后也好再谈合作!”那位台 领导见她说话爽快,为人仗义,便召来相关人员一起审片。结果,大家看完节目 后一致说《超级访问》做得非常好。

为了做成这笔生意,李静当即决定将节目中的5分钟贴片广告全送给 对方,而只把其中的30秒时间留给自己。李静对他们说:“这个节目如果收视率 第一,你们一分钱不投就可大赚一笔;如果收视率低了,你们就把节目停了,反 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她这样一说,电视台立刻同意试试,并决定每期节目给 她2000元。这样,李静成了中国第一个卖节目给电视台的人。她这一卖就是50 家电视台,而她一期节目能卖10万元。当时,一期节目的成本才3万元,这一出 一进就赚了7万元。

成功地卖出节目后,《超级访问》很快吸引了广告商“大红鹰”冠名。

此后,由于《超级访问》在全国热播,各地电视台纷纷跑到北京找李静的时候, 她发现自己已经占据卖方市场的主动权了,于是毅然将原来的工作室改成公司, 随后又招聘了一批女孩。此时,公司已有30多名女性,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她在 公司里开始营造一种家庭企业文化。

俗话说,3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是30多个女人。可奇怪的是,李静的公司成立后,她跟员工要么姐妹相称,要么直呼其名。她的行政经理一再提醒 她,公司做大了要正规化,员工还是称呼总经理比较好,这样可以保持领导威严。

可她认为,大家虽然职位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她坚持让大家叫她 大姐,说这样才能让员工感到亲近。

李静用人一不看重过去,二不看重学历,但她从来不轻视每个人的能 力,她相信每个人都有潜质,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或许是因为同为女性的 原因,李静在用人上很多时候都靠一种直觉。她一直坚信,每个人在集体中都能 发挥最大的潜力,这个潜力可能她们没有意识到,但作为一个管理者,她应该懂 得知人善用,扬其长避其短。

在李静眼里,员工就是亲人。公司有个女孩怀孕,但由于怕丢掉职位, 结果,她把孩子做掉了。李静知道了这事后问她:“你为什么要做人流手术”那女 孩说,她特别愿意死心塌地跟着静姐,但她怕自己要了孩子职位就丢了,工作也 没有了。李静一听,非常气愤地说:“你怎么这么傻呢!我觉得你有能力才用你, 我既然信任你,就不会辞掉你。我不是资本家,我们是有人情味的,不会因为你 有用就把你哄来,你怀孕了就一脚把你踢开。如果下次我发现你再做这样的傻事, 我真把你给辞了!” 就这样,李静把同事当做家人一样爱她们、关心她们,她们也把自己 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心甘情愿地为她工作。

先做朋友再搭档 黄金组合亲密无间 和搭档戴军也是一样,李静和戴军做搭档从来没有红过脸。那时,节 目红火后就有人向她打小报告,说戴军又在外面走穴做节目,趁机借《超级访问》 的节目效应捞钱。可她很不喜欢别人在她面前说这些。她认为,人往高处走,戴 军想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为何要嫉妒呢!为此,她非 但不计较,还亲自向一些制片人推荐戴军,因为,她非常相信,自己和戴军之间 的友谊不会受别的因素左右,他也决不会放下她这边的事不管。

李静和戴军搭档主持节目之所以默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 在生活中也是很好的朋友。工作之余,两人还会一起结伴旅游、增进友谊。

一次,李静和戴军约好了前往香港,两人本来说好先到深圳会合然后再去香港,但因为当天深圳有雷雨,戴军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广州。为了不让李静 在深圳苦等,戴军打车去深圳,不幸的是车在东莞抛锚,他就站在高速公路边, 发信息向李静求救,晒得人都快脱水了。等李静赶到时,看到站在路边、光着上 身、拎着行李箱的可怜戴军时,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数码相机对着他狂拍。虽然李 静有些不顾朋友狼狈,不过戴军也不计较,反而带着李静到香港大吃了一顿,还 买了好多东西。

戴军刚开始做主持的时候,曾和高怡平搭档。高怡平和胡瓜一起做节 目五六年,当时戴军问高怡平,她和胡瓜在生活中来往吗高怡平回答说从不来往, 这让戴军感到很不理解,并说,自己和李静是很好的朋友,像我们这样在生活中 来往这么密切的主持搭档,就是在全国也找不到第二对。

李静对此也有同感,说:“我们在一起多了就彼此了解,他和我一起 主持节目彼此都很轻松。”但在这一点上,戴军一直承认不如李静。在《情感方 程式》刚推出的时候,李静曾问过戴军,为什么不主持情感节目戴军开玩笑说:
“我情商没有你高,我对情感的态度还没开窍。”李静怀孕的时候,戴军曾代为主 持过《情感方程式》,那时,他感觉特别累,说:“我在感情方面有很多东西都 后知后觉的,虽然在节目里很努力地想把自己的感情故事搬出来和别人沟通,但 ‘瓜’已经不甜了我还强扭,会把自己弄得特别累。”后来,他向李静讨教,李静告 诉他,要开窍就得在节目里去体会。

一次,戴军做了一期特别节目,一个女孩为了拯救身患癌症的男友, 而找前男友借钱时被迫用肉体做交换。后来,她的男友知道了这事后断然和她分 手。女孩觉得特别痛苦,于是找到了节目组。当时,戴军站在女孩的立场上,觉 得她的男友做法非常不对,但现场的心理学家却对那女孩说:“你要救人就要先 自救。”他听了这话,觉得一下子就开窍了。

其实,参加《情感方程式》的不少当事人都是冲着李静来的。在他们 看来,李静更像一个知心大姐姐。有一期节目,当事人是一个不自信的女孩,她 小时候被人踢了一脚,因此觉得自己不能生育,和男朋友分手也一直觉得是自己 的原因。上节目时,她还戴着大大的墨镜。在现场,李静给这个女孩灌输信心和 心理常识,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戴军则用轻松的语言逗女孩开心,结果节目做 着做着,那个女孩当场就摘掉了墨镜,还要求和主持人合影。戴军由衷地说:“我 和李静搭档之所以如此默契,完全因为彼此熟悉,如果彼此没有信任,互相不了 解就很难做到最佳拍档。在这点上,李静是一个难得的朋友和主持人。”娱乐圈里有真情 朋友才是最大的财富 其实,李静的朋友何止戴军。在娱乐圈,人们都说朋友之间没真情, 可李静不这样看。像她做访谈节目,很多时候就靠朋友,人家愿不愿意来上她的 节目,来上她的节目能说到什么程度,很多时候都是友情在起作用。李静在娱乐 圈的朋友很多,但忙起来也许一年半载也见不到面,但有一点,就是朋友真正需 要的时候,她无论多忙也会立即赶到他们身边给予帮助。

孙悦当年的经纪人居鹏被人杀害后,随之涌出了许多对她不利的传闻, 因此她的演唱事业也几乎陷于停顿。她本来人就很瘦,那段时间因为此事缠身暴 瘦了10公斤,几乎瘦得不成人样,李静听说了这事立即赶去看她。孙悦当时住在 一个小公寓里,房子里乱七八糟,床上一字摆着几十个薯片罐。她对李静说,她 吃不下饭,就靠吃薯片维持生命。李静一看眼泪就掉下来了,不由分说地把她拉 到附近的一家粥店。要了一碗粥后,李静丢给店老板一叠钱,让他们每天给孙悦 送饭。

那一次,李静陪了孙悦一夜,她说你不能死呀!你死了很多事情就更 说不清楚了。她要孙悦答应她,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就是那一次,孙悦感动得不 得了,逢人就说李静仗义。有时候,李静做节目,嘉宾临时爽约,她就找孙悦救 急,孙悦对她也从不说一个不字。这就是李静的朋友,她们的友情经得起任何考 验,可以忽略任何得失不计。

还有“老狼”,发《北京的冬天》专辑时,一开始市场反应不好,公司 也没有足够的宣传费用,搞得他很郁闷。李静知道后,就在自己的节目里免费为 他做唱片广告,还利用她在电视圈的关系,让他多上节目。最后,“老狼”的唱片 有了很不错的销量。这事让“老狼”铭记于心,从此对她感恩戴德,李静做节目需 要帮忙时,他都是唯马首是瞻。

李静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宽宏大量,不像一般的女孩儿小肚鸡肠。在 这点上,朋友哪怕误会了她、恨她,她依然乐呵呵地对待别人。为此,她常被好 友训斥没个性,像个“傻大姐”。但她却不以为然,觉得朋友之间如果出现矛盾, 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就不会认为是别人对不起自己,也就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事 情了,这也是她拥有众多朋友的处事之道。徐静蕾和李静一样,都是很仗义的人,她和王朔是“哥们儿”。王朔出 版《我的千岁寒》时,有一个也叫李静的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评论,大概 是批评这篇小说如何如何不好。徐静蕾看见了,以为是李静写的,立即写了一篇 博客,指名道姓讽刺她,说的话非常难听。这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早和徐静蕾翻 脸了。可是李静一点也没有往心里去,只是托了一个中间人给徐静蕾解释了一下, 告诉徐静蕾这是误会,评论不是她写的。徐静蕾知道后特别不好意思,亲自给她 打电话道歉。结果,两人经过这件事反倒成了很好的朋友,李静第一次投资拍电 视剧《再过把瘾》时,剧本就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过把瘾就死》。因为徐静蕾 对王朔的作品非常了解,李静就请徐静蕾来监制这部电视剧,徐静蕾对她说:“这 部电视剧交给我你就放心好了,想不红都难。” 就是靠这么一帮真心朋友,李静才走到了今天。现在,李静制作的节 目已发行到海内外200多家电视台,收视人群达6亿人次以上,成为目前收视率最 高的节目之一。而她创立的东方风行传媒公司,自从获得美国最大风险投资机构 ——红杉资本注资后,主体业务已从最初的影视节目制作、发行、广告经营、娱 乐活动、电视包装和艺人经纪,扩展到互联网、自有品牌制造及电子商务等多个 领域。为此,很多人都羡慕地说:“我天天做一件事就已焦头烂额了,可这家伙 为何经营得那么好呢”其实,这个问题李静自己也想过很久,最终发现,自己不 聪明、更不精明,而且满身都是缺点,只是,她觉得自己一直是在用真心、用宽 容去对待身边的人,他们才帮她走到了今天。

从经商角度说,李静好多时候是凭感情做事,而商战中需要的是更多 理性。但是,现在恰恰很多成功者都是情商高的人。李静说,她是一个很了解自 己的人,所以很善于扬长避短,把握自己。她的智商虽然不是最高,但是情商绝 对一流,而正因为她善用情商,交了一帮朋友,朋友才成为她最有价值的财富。

这就是她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