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年终述职 > 工程师_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策略创新

工程师_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策略创新

来源:年终述职 时间:2019-10-25 07:59:22 点击:

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策略创新

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策略创新 【摘 要】注册工程师制度是一种执业资格制度,是国 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相关的执业技术人员实行的准入控制。本 文介绍了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制定情况和基于注册设备工程 师制度的知识要求,分析了目前工程类人才培养与注册工程 师知识体系衔接存在的四个问题,并通过研究得出四种解决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4-4810(2015)15-0029-03 一 注册工程师制度 注册工程师制度是一种执业资格制度,是国家对关系国 计民生相关的执业技术人员实行的准入控制。注册工程师制 度以注册资格作为评判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从业能力的标准, 它有助于统一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便于工程领域内国际间 的交流和互认。注册工程师制度一般包括高等教育评估、职 业实践、资格考试和注册四个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工 程教育之所以发展得快且适应时代的需要,主要是率先建立 了国际上公认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及其相应的工程师 注册体系。

根据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印发《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 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 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 法》的通知(人发〔2003〕24号)文件精神,从2003年5月1日起,国家对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 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执业 资格制度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在 内的多项执业资格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推 行注册工程师制度,加入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国际互认体系, 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这将对促进我国工程师制 度的改革,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国际化的工程技术队伍, 突破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壁垒,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 家和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基于注册设备工程师制度的知识要求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设置有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动力 三个专业。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 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考试、 统一评分标准与合格标准,试题由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 分组成。

以暖通空调专业为例,该专业全称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 用工程专业,它的专业考试总体知识要求是必须掌握暖通空 调制冷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中的暖通空调和消防的有关部分,建筑节能标准中有 关暖通空调部分以及暖通空调设备产品标准中设计选用部 分和环境保护及卫生标准中有关本专业的规定,特别是应掌 握上述标准中有关本专业强制性条文的要求。知识考核要求具体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即要求能在实际 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能够理解并简单应用,了解即 要求具有与暖通空调相关的广泛知识。下表是注册公用设备 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所规范的考试科目及 内容。

从基础和专业的考试科目中,我们发现对于一名合格的 注册公用设备(暖通空调)工程师在知识结构上的要求是非 常全面、广泛的,首先必需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 业知识,还应有较丰富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该考试大纲的 考试内容从实际出发,主要考核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 业技术人员法律法规、规程及标准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 况以及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 目前工程类人才培养与注册工程师知识体系衔接存 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得出,目前工程类人才培养与注册 工程师知识体系的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一些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 院校后,例如工程类专业,其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构 建课程体系时,过于注重加强学科性,加大理论课程的比重, 工程实践性有弱化,学生存在工程训练不足、工程实践能力 下降的趋势。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 对应的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尤 其是专业知识的考核部分,对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要求相当高,必将影响学生参加考 试的通过率。

第二,毕业生大部分会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所以取得 专业执业资格证书是必需的。我国注册工程师考试制度规定, 满足一定学历或学位及相应年限“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基础考试合格,之后有相应的专业工作年限后,才可申请参 加专业考试。一般情况下,专业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已通过了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的基础知识 部分,但是专业考试部分,由于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年限,且 专业考试中的专业案例部分是学生考核的难点,导致学生在 专业知识部分通过率非常低。根据我国人才培养内容的要求, 学生在就业前应熟练掌握工程技能,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能够尽快满足本行业企业相应岗位需求,这势必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足够的职业课程训练来提高工程实践能 力。但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的训练,对工 程设计在工程及工程教育中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不够,导致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参与现代工程决策协调 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第三,随着高等学校不断扩招,建能专业毕业生每年可 达数千人,教学资源和设备人均占有率降低,教学质量下滑。

例如,建能专业中,主要的实践课程是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 这些课程由原来一个指导老师带3个学生,变成现在的一个 指导老师至少要带15个学生,学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深度降低,必然导致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强度减弱。此外,大 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缺乏工程设计背景,在 教学过程中,不能较好地将工程经典的案例结合到课程中来, 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影响。

第四,我国注册工 程师在国际互认中存在障碍。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为 例,由于该专业在全球发展势头迅猛,涉及的领域范围逐步 广泛,由原来的以工科学科为主,发展到涉及生态学、建筑 设计、城市规划、智能控制、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社 会学、美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对注册工程师的知识结构要求 在不断提高。而我国该专业注册工程师的知识考核要求更新 慢,涉及领域仅局限于工科范围,很少涉及其他学科,这造 成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与国外工程师资格互认存在障碍。

四 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改革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注册工程师制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建 环专业为例的工程类本科教学要做系列人才培养的改革。

第一,构建适应注册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课程体 系。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工程教育历史得出,工程教育 必须从工程实际出发,重点加强工程实践和训练。同时,进 行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总的实施细则,传统工程类专业教育思 想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人为割裂各课程内在联系的问 题,学生难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针对此问题,既 要保证各课程的独立性,又要强化其内在的关联性,我们可以注册考工程师考试制度为引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 系,构建适合注册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构工程类 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加入注册工程师资格考 试中所需的知识内容;工程类专业知识结构还应该紧跟国际 发展的趋势,尽量满足与国际接轨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以建 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可以加入生态学、建筑设 计、城市规划、智能控制、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社会 学、美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第二,采取适应注册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措施。工程 类专业教育,除了要优化知识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外,还要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都是毕业生完成岗位适应的关 键,尤其是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人才培 养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密切相关的。采用新颖的教学 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转变成以 创造性思维训练为主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比如,我们可以积极收集和整理与 注册工程师考试紧密相连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课程采用 仿真式注册工程师工作模拟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容易给 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 热情,启发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的视听 技术,使课堂变得丰富而严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力和自学能力;还可以采取“做中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训实验中,尽可能地获得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尤 其是课程设计、专业实验实训课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 对提高学生从业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都有帮助。

第三,调整实践环节比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难点是工程类专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知 识拓展与能力训练等方面如何取得平衡。传统的工程专业的 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的学时比重较低,而且课程实施 效果不好。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具有工程实践的观念,当学 生刚入校时,通过入学教育和参观见习等实践课程,开始接 触工程实践,再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课程,逐步的熟悉 理解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以工程设计为主线, 采用适应注册工程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建立工程实践系列课 程。为了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将 传统的实践课程,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 业设计等比重加大,加入工程实践的理念和知识,使学生的 工程实践课程由浅入深,工程实践课程能贯穿学生整个学习 过程,完成从建立工程实践意识、具备工程设计能力、掌握 真实工程实际技能三个阶段的培训,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注 重理论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第四,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动力是教师,高校应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 设。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类专业,近几年引进大量的博士硕士充实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但也存在一些 问题,这些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的经 历,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工程实践能力非常有限,这对于工 程教育存在严重问题。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提高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比如,规定新进教师要求具备一定课 时的企业挂职锻炼经历,可以派新进的教师参加其他高校或 教育机构开设的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等,通过相关途径提升教 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以便更好促进教学水平提升。此外,应 该尽量鼓励教师通过注册工程师考试,不仅可以将注册工程 师的理念和知识要求更好的融合在教学中,还可以极大提高 学生考证的热情和通过率。

五 结束语 近几年,教育部为了面提高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大力提倡设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类专业教 育正在积极的朝着工程师制度的方向迈进,最终为提升国家 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出一批有一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袁礼、张志辉.中国工程教育国际化问题刍议[J].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