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年终述职 > 高校知识分子的三个自信认同问题研究:我国高校大学生认同教育现状

高校知识分子的三个自信认同问题研究:我国高校大学生认同教育现状

来源:年终述职 时间:2019-10-18 07:57:03 点击:

高校知识分子的三个自信认同问题研究

高校知识分子的三个自信认同问题研究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 度自信,是中华民族对自己所高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的坚定自信,是实现“中国梦”愿景的政治基石。然而, 在当前我国高校的一些知识分子中,由于社会转型期多元文 化思潮的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存在“三个自 信”认同问题。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当前我国应该不断激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红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 势、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证,持续性推进高校知 识分子对“三个自信”的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7)02-0235-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国家前行的政治指针,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关系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 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高校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中 国智识精英的重要代表,肩负着“三个自信”在莘莘学子中 的传播重任。因此,高校知识分子群体对“三个自信”认同 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转型期各种 政治思潮众语喧哗的当下,一些高校的知识分子却或多或少 地出现了对“三个自信”的认同阻滞。这就决定我国必须高 度重视高校知识分子“三个自信”认同的问题,不断型构高校知识分子对“三个自信”的认同,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政治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知识分子“三个自信”认同问题鸟瞰 高等学校是我国“三个自信”理论研究和思想传播的重 要阵地。高校知识分子群体对“三个自信”认同的程度往往 标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高校群体中所能达到的传播高度 和认同深度。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掣肘,当前我国高校的 一些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地对“三个自信”的认同还存在一定 程度的阻滞。

(一)“三个自信”认同淡漠的问题 在当前高校的一些知识分子中,存在着一种“认同淡漠” 现象。这种认同淡漠总体上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认 为自己并不研究政治学,也不了解政治,更不愿去关心政治, 而更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本职工作、社会工作和家庭 生活之中。另一种则认为,当前中国属于一种大国寡民的状 态,作为普通民众,不管愿不愿意关心政治生活,愿不愿意 介入政治生活,都缺乏改变政治生活的可能性,都难以影响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在这样一种政治效能感低下的状态 下,一些老师形成了政治冷漠的心态。因此,从总体上讲, 不管是政治参与兴趣缺失,还是政治效能感低下,最终导致 的是殊途同归的结果,就是很多老师不愿意介入或谈论政治, 在他们看来,事不关己,还是高高挂起得好。

(二)“三个自信”认同混沌的问题当前高校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 系、架构、内容,缺乏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一些老师在 求学期间就比较抵触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从来不主动去阅 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在大学求学期间, 对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课,往往也是能逃则逃。至于考研期间 不得不看的一些教辅性质的书籍,他们往往也是过目就忘, 并且教辅性质的参考书目,也谈不上什么理论体系和学术价 值。等到参加工作之后,一些老师由于从事的学术研究、工 作性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全不相干,于是更加 不会主动接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便是一些从事 政治学相关方面研究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认同也很模糊,一些老师往往不自觉地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与西方民主理论进行比较,“以己之短” “较人之长”,以致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三)“三个自信”认同疏离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载体,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性和优越性最为基 本的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余年来,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彰显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效能感,然 而,当前高校的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 路和理论依然存在不想了解、不愿了解的自动疏离问题。一 些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生活 情趣之中,他们并不关心时政,在日常网络冲浪、微博、微信的使用,也几乎不谈政治、不关注政治、几乎不涉及政治 生活方面的内容。他们自身的兴趣和生活态度,使得他们难 以鞭辟入里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的优 越性和先进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成中的不足”之处 也难以做到客观而理性地评判。因此,他们从总体上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问题持一种自觉的疏远态度。

二、高校知识分子“三个自信”认同疏离原因厘清 当前高校知识分子“三个自信”问题的产生,是多元而 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国家崛起与社会转型过程中 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以及境外等诸多因素 复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当前高校知识分子“三个认同” 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国崛起中的治理缺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国家经济体量得到了狂飙 突进式的增长与发展。不管是按照联合国制定的人类发展指 数,还是国际社会通用的恩格尔系数,当代中国都已经由生 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迈进,由中等人类发展国家向高人类 发展国家迈进[1],由国家建构时期向国家全面崛起迈进[2]。

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也从实践层面论证 了作为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理论的正确 性。不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夺取一个又一个重大成 功之时,我国在国家崛起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从深层次上影响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三个自信”的 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分化引致的分配正义缺失的问 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经济总量取得显著绩效,但身 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却并没有恰当地解决好“分配正义”的 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包括区域分化、族际 分化、城乡分化、职业分化等,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结构和 社会心理结构都比较紧张,一些民众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相 对剥夺感”,社会向上流动的渠道趋于逼仄,以致存在堕入 “中等发达国家陷阱”的风险。而在政治生活中,随着中国 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期,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 会的转型期,在这一个过渡期与转型期,虽然依法治国的理 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但由于传统官本位文化、政府本位思 想、权力本位理念的根深蒂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中很多行 政主体还存在比较浓厚的“人治思维”,导致我国现在依然 处于“人治”与“法治”共同起作用的“人法同治”阶段, “权大于法” “以权压法”的现象还屡见不鲜,法律剪刀 差的问题还十分突出[3]。政治系统内部尚没有建构完善的 权力制衡体系,尤其是社会权利反制公共权利还依然处于十 分薄弱的地步,导致了公共权力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公共权 力超越公共领域的边界侵入私人领域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社会转型中的思潮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打开,各种社会思潮开始蜂拥 涌入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观念和极端利己主 义的影响,诱发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而且愈演愈 烈。及至当前,我国社会更是弥漫着各种老左派思潮、新左 派思潮、新儒家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民族 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对高等院校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 了极大的冲击。如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主张用价 值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上主 张“使经济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自由化” “尽可能快地私有 化”,在政治上极力鼓吹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历史虚 无主义以“反思历史”之名,不加分析地指责近代史上任何 革命运动都是破坏运动,他们在“还原真相”的名头下,全 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内涵及其存在价值,否定传统 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历史意义,否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和民族精神[1]。他们否定了“真实的 世界存在和神圣的思维方式”[3],将一切真实历史的存在 当作是“远景式假象”,颠覆性重构中华民族发展史,试图 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价值”导向自我贬黜、自我放逐和自我 毁灭[3]。诸如此类似是而非的社会思潮和政治文化,给一 些高校知识分子,尤其是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不 深的知识分子,造成很大的思想冲击和认知误区。

(三)网络凶猛下的众语喧哗 互联网络是这个时代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当代社 会最具特色的时代标签。随着互联网络在中国社会的普及,互联网络也日益深入地影响中国民众的生活。在如此庞大的 网络使用群体中,高等院校作为一个专业技术特色十分鲜明 的行业,其网络使用与网络依赖更是显得极其突出。在其网 络使用的时间段中,很大一部分老师主要进行与一些时政相 关的新闻阅读,或者混迹于论坛,或者流浪于贴吧,或者徘 徊于微博,或者浪迹于微信等等不一而足。而在当前网络资 讯之中,不管是门户网站,或者一般网络媒体,或者是自媒 体,都具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追求新闻报告的轰动性 和视听冲击性,追求新闻最大的传播效应,因此,在很多时 候,新闻媒介都缺乏关于自身的理性约束。一些自媒体为了 在众语喧哗的网络世界中赢得一席之地,更不惜炮制一些捏 造的消息,赢得粉丝,聚拢人气。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网 络世界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民众视听范围的同时,也因为泥沙 俱下而给国家治理带来了很大冲击和困难。此外,由于高校 知识分子本身属于智识精英,他们通常都拥有比普遍民众更 为高超的网络资讯的搜索技巧,更易获得一般民众不易获得 的网络资讯。而当他们置身于各种各样众语喧哗的网络信息 时,由于自身政治认知和政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不 免会面临知识大爆炸时代过度获取知识而带来的选择性困 惑,特别是在“塔西佗悖论”和“坏消息综合征”的双重作 用下更是如此。

(四)个人素养中的学养薄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问题,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 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的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问题、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国防军队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和平统一 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体力量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问题等诸多问题。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白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 路的根本缘由,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的逻辑本原, 需要我们做非常艰苦的努力和学习。一个普通民众要成为一 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理性认同者,需要拥有高举远蹈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 性、体会真切的感情、执着专注的意志、焚膏继晷的修行和 洒脱通达的意志。然而,在当前整个高等院校的绩效考评体 制之下,绝大多数老师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去从事与本 职工作相关的科研与教学上,而根本没有内在驱动和外在刺 激去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相关学习,客观上也导致 当前一些知识分子自身政治文化修养的欠缺,使得他们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疏离,从而引致“三个自信”认同 淡薄的问题。

三、高校知识分子“三个自信”认同建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极端重要的意义,决定了当前强化各界民众,尤其 是高校知识分子对“三个自信”的认同。

(一)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红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红利的释放,是以“事实胜于雄 辩”的方式论证中国道路的正确性的根本。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红利的释放中,我们必须充分落实各项制度,特别 是作为根本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一是各级人 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二是各级 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集中人民的 共同意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国家行政机关、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 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 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 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因此, 当前我国要不断完善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
要不断引进 竞争机制,激活代表候选人的责任意识;
要充分发挥人大监 督职能,大力监察行政和司法行为,保护公民权益,改善公 共行政,确保司法公正。

(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比较优势 在当前全球化时代,如果要推动民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就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相对于西方道路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只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彰显出比西方道路更强劲的生命力、更丰厚的 政治效能,才能真正赢得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 同。具体而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主要体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比较优 势体现在其奠定社会主义社会整体与个体互动发展的物质 基础。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以单 纯追求实现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体系相 比,我国的经济制度体系建立在社会整体与个体两方面利益 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既要求实现社会个体利益的满足,又要 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也就是说,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充分 发挥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两方面作用,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刺激民众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国家的热忱,实现国家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还应该体现为他 们不断地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以 社会财富的极其丰富为目标,也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更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目标。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之所以执着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之所在。面对当前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我国应该从“区域主义”和“底 层主义”的角度,加大对贫困区域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推动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不断加大对底层民众的外源性扶贫的力度,激发底层民众发 展的内生动力,实现社会阶层的协调发展,彰显中国社会主 义道路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巨大优势,赢得民众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还体现为它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目标的逐步实现提 供根本政治前提、有效体制保障和现实机制支撑。历史经验 表明,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道路,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 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等三大基本因素,其中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所面临的主要 任务,这是最重要的国情。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和 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社会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 现代化和民富国强的政治目标,这就需要我们选择一条既能 实现广泛而有效的社会动员,把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释放出来,增强社会的活力,又能够将有限的民力、民智集中 起来,在短时间内改变落后面貌的发展道路。因此,中国的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也在中国的 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出强大的政治资源优势以及集中力量办 大事的优势。

(三)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我论证 当前高校知识分子对“三个自信”的认同,不仅需要社 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彰显比资本主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而且 还需要强化理论方面的自我论证。长期以来,在中国高校占 统治地位的都是西方舶来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的自我论证要么存在不足,要么宣传不够,以至一些知识 分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了解,甚至误解。事实上, 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创造, 丰富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加深高校知识分子理解 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问题的必须。随着当前世情、国 情和民情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地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诸如“高 新科技革命浪潮中现代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社 会主义体制模式危机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发展的关系” “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关系”等一 系列的基本的命题,也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等 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实践工作 的指导力。总之,“我们要树立科学的问题观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客观而勇敢地正视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矛盾、新冲突, 在用发展来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中,概括提炼新观点、新理 论,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又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体 系。” (四)提升高校知识分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修养 高校知识分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修养水平与“三 个自信”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果一个知识分子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了解,他们就越有可能认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在高等院校,一些从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知识分子,由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渊源、逻辑体系与发展走向具有较为深厚的了解,因 此,虽然他们也承认西方民主理论和政治设计的价值,但他 们依然秉承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天底下绝少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道路,每个国家的道路都是本国人民基于历史传统、国家 文化和社会问题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任何企图不加选择 地移植西方政治设计的设想终究是要归于失败。相比较于他 们而言,一些相对缺乏马克思主义素养的知识分子,却更容 易偏激,他们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矛盾叠加与凸显展开感 性而浮夸地批判。因此,为了提升党外知识分子对“三个自 信”的认同,当前有必要强化党外知识分子关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修养的教育。只有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学习,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更加牢固地树立对“三个自信”的认同,才能促 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 在科研中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国社会 转型期的问题,在课堂授课中也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世界观和方 法论来解读中国道路和中国社会,最终为整个社会的政治共 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玉凯.如何建设一个公平正义廉洁有为的政府[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9. [2]周平.国家发展中的疆域安全问题[J].中共浙江省 委党校学报,2015(4). [3]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2. [4]卜宪群.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琐谈[J].历 史研究,2015(3). [5]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J].张念东,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77. [6]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M].青海民 族大学学报,2016(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