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干部述职 > 体系建设 [大学创新教育体系建设探讨]

体系建设 [大学创新教育体系建设探讨]

来源:领导干部述职 时间:2019-11-17 08:14:38 点击:

大学创新教育体系建设探讨

大学创新教育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然成为我国社会发展 的新常态,高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是新建 本科院校在新常态下如何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亟需解 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深 入分析后,提出通过以工程项目为导引,系统构建大学生创 新教育体系,为培养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 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工程项目引导;新建 本科院校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传承的源动力。大学生 作为当代青年,创新是其不可或缺的素质,因此也成为现代 大学的内涵之一。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 展模式下,高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 在新常态下如何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美国的创新教育体系较为完善,至今已有60 多年的历史。而我国在1999年,由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挑 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竞赛,拉开了我国创新教育的序 幕。随后,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知名 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逐渐向全国推广创新教育。现在 全国各大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但从实践结果来看, 毕业生创新能力并没有完全满足社会需求。高校的创新教育, 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仍存在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创新教育理念不够成熟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 国“211”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不足一半[4],新建 本科院校中更是寥寥无几。即便在已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 不同程度上存在过程管理缺失,考核过程不合理,学生忙于 应付考核等现象,使创新教育流于形式。2.创新教育未能 在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在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如何将创新教 育有效的融合是各个高校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难题。创新教育 涉及多门学科、多个专业、多门课程,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 需要大量实践环节。而这些都不能仅仅通过简单的开设讲座、 或者单独一门课程来实现。3.创新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较深厚的学术造诣、较强的 实践能力,充分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的知识,包括最新产 品、市场需求等,才能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因 此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创新教育也是一种挑战,是对当代大 学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二、构建工程导引式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 鉴于上述现状,我们希望通过建设这样一种“工程导引 式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将学生可以在大学学习阶段的主 要活动,如学习、助研、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有机的结合在一 起。归纳起来就是以工程项目引导训练为抓手,,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建设 健全“大学科、小综合、宽平台”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探 求高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期望实现如下的目标:1.结合工程导引 式训练,适当地改变传统型授课方式。通过先进创新型科技 产品技术解剖、创新功能讲解,延生到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 让大学生产生浓厚的探求热情,激发其创新的灵感,营造创 新氛围。2.打通学科之间壁垒,通过组建创新团队,培养 学生合作精神。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仅需要专才,更 多的需要通才。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 有效拓宽,从被动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汲取知识。3. 突出导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结合导师的 特长优势,进行双向选择。日常教学中很难中做到个性化教 学,而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 经过导师的引导,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4. 建立课程之间的动态衔接机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 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这过程中对指导老师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老师的创新理念和方式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再构建一些创 新能力培养辅助平台,使各平台之间能够有机地结合,形成 一个综合、系统的体系,通过这些辅助平台使学生能有更多 的机会与老师直接交流,让那些具有强烈创新欲望的同学有 施展自己的舞台。

三、工程项目导引式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具体实现途径 1.采用创新机制,建设健全选拔考核体系建设创新教 育体系重在机制创新,尤其是运行模式的创新。(1)创新课程与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关键是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同年级 有不同的训练目标和任务要求。不仅课内的相关课程要进行 一定的整合,课外还要结合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实现学生通 过获得创新学分,学分互换等灵活的方式,既然有时间参与 到创新训练中,同时也能够完成常规课程的要求。将创新教 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团队精 神、科研研究能力等,为今后课外的创新活动打下基础。(2) 自由开放式选拔,建设过程管理、分阶考核。Ⅰ、选拔前期 进行一定的创新训练计划宣讲,由相关导师和相关部门统一 组织选拔(自荐和推荐方式结合),前期经过自然淘汰后(约4 周时间),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专业基础培训 和考核(大约一个学期时间,即使最终不能进入创新班的同 学不影响后期课程的选修),考核通过后方可结合项目进行 相关专业方向培养。每学期末工作室将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 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下一步培养计划。采用末位淘汰,如有新 的学生有申请加入,在进行一定的考核后达到标准也可破格 加入。Ⅱ、引入公司项目运营机制,一方面制定以激励机制 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实行日报、周报、月报、期末总结电子 化考核制度。日报主要起到考勤和技术资料入库的作用,周 报主要考查学生进度和学习能力,月报主要起专业导向和进 度控制和微调作用。每学期末针对综合训练课程,会同该课 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学生的现场答辩,结合项目训练过程给 定最终成绩。同时了解企业运营管理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兴趣。Ⅲ、按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过程管 理、分流培养的办法、实行弹性学制。初级阶段,重点加强 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和兴趣培养。通过布置有特色和简单的创 新性任务,让学生能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自行独立完成,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中期阶段,学生与导师之间 开展双向选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导师,导师则可以发现具 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这 一阶段,学生通过选择更加明确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会理 性分析,找到适当的研究方向。最后为项目验收和考核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过程管理和学生最终完成任务的情况, 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而不仅仅只看结果。2.重视大学生 创新训练项目组织环节与加强引导,遵循“市场导向,项目 驱动、过程管控、目标考核”的原则目前,每年大学生都有 很多机会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生通过梳理自己 的知识储备,调研市场需求,找到创新点,设计出项目的可 行性方案。最终由导师评估项目的应用价值。这个过程对很 多学生来说都是初次尝试,尤其对于本科层次的学生来说, 更加觉得“无从下手”。但实践表明,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 实践过程,让学生第一次作为项目的“主导”,极大程度地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的能力,正真与市场接轨。

创新训练组织与引导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创新训练组织与 引导示意图3.将创新活动与学科赛事、学生社团、科研项 目、课外导师制结合起来,成为有效抓手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牵引,激发学生创新激情,积极参与各类赛事。如全国大 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参 与度较广的普及性创新活动。又或是目前新型本科院校参与 较少的,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科赛事,如全国“挑战杯”竞 赛、嵌入式系统竞赛、中国机器人公开赛等。而在组织学生 参与这两种类型的比赛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做好前期选 拨工作。对于一些大众型的比赛,可以适当的增加参赛人数, 营造创新活动氛围;而对于一些“精英型”赛事,则要提升 尖子型选手的能力,为培养具有解决工程实际能力和项目研 发技术性人才而创造条件。学生不但是大学生创新训练主体, 而且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充分学生科技 社团的优势,结合各种社团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的进一步选拔和培养提供更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 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除此之外,让学生参与导师的各种横 向课题研究活动中,让他们了解项目研究从立项到实施再到 结题验收的全过程,并且通过参与科研工作,发掘具有科研 潜力的优秀人才,从而促进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

创新教育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通过课外导师制,即 打通各学院,将相关学科的老师、有创意意愿、更具备创新 能力的“双师型”老师凝聚在一起,共同完成对学生课外创 新活动的辅导工作,把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实现学生的个 性化培养机制。4.严格控制进程、满足学时要求项目训练 的最大要求就是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项目训练。因此可以采取学分置换的方式,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以我校电子 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具体训练学时要求及安排如图2所示:
四、总结 当今,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的时代,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空前高涨的时代。因此,对 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意义非常 重大、任务非常艰巨的工程。面对新时期对人才培养能力提 出的要求和挑战,新建本科院校更应结合自身优势,打破传 统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进行大学生创新教育,让学生毕业后 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才能更 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向东春,肖云龙.美国百森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 启示.现代大学教育,2003(2). [2]唐嘉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 教育与职业,2008(29). [3]周栋梁.创业教育国际比较分析.江西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4]王宏舟,丁力.来自海外的奏鸣―――国外大学 学术科技创新情况介绍[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