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干部述职 > 【全民焦虑时代背景下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引导舆情

【全民焦虑时代背景下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引导舆情

来源:领导干部述职 时间:2019-10-24 07:55:33 点击:

全民焦虑时代背景下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全民焦虑时代背景下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传播技术更新,焦虑症已成 为现代化的衍生词之一。中国人的焦虑状况已较为严重,特 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因焦虑而引致的自杀事件相继发生, 舆论媒体争相报道,网络媒体以强大的生命力与传播力,更 加加剧了焦虑情绪在广大民众之中的传播感染。而现在网络 舆情传播出现了一些列新的发展趋势,网络舆论平台更加开 放,政府在信息控制上的“把关人”作用明显削弱,而且政 府网络舆情管理主要是采取监控方式,不能有效的对网络舆 论与网民的焦虑情绪进行良性的引导。因此,在“全民焦虑 时代”,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必须要新思路、新对策,将民众 情绪、思维引入健康、理性的轨道,构建文明幸福网络家园,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摘 要:
全民焦虑、网络舆情、传播感染、发展趋势、控制引导 一、中国步入“全民焦虑时代”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抑郁症在全球10 大疾病负担谱中名列第5,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至第2位。近 年来,中国公众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随着经济发展、社会 进步和传播技术更新,焦虑症已成为现代化的衍生词之一, 我国职业人群中抑郁和焦虑状况已较为严重。中国青年报社 会调查中心一项由213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焦虑已经成为现 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1]。

中国的神经疾病、抑郁症患者人数正在急速增长,每年的自 杀人数超过20万[2]。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从平民到 官员、从工人到白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因焦虑而引致的 自杀事件相继发生,舆论媒体争相报道,焦虑问题更是引起 了更多的关注。有学者断言:“中国已经步入“全民焦虑时 代”。也有专家指出:“我国步入“全民焦虑”时期,是现 代化路上的阵痛,早已被西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 展经验所证实。”[3] “全民焦虑时代”的表征主要有:①从社会环境来看, 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社会公平问题、公权失范问题等所引起的恶性事件层次不穷, 随时随地压迫着人们已经绷紧的神经,考验着人们的精神承 受力,导致群体事件时有发生。②从社会阶层来看,民生体 系建设不健全及社会不公现象,加剧了中低层民众的焦虑感。

底层民众生存压力大,柴米油盐样样贵,生老病死件件难;

中间阶层生活压力大,大多数都成为了房奴、车奴、卡奴、 婚奴、孩奴;
精英阶层竞争压力大,焦虑积累成为常态,导 致长期处于焦虑中。③从行业职业来看,农民为滞销农产品 犯愁,大学生为考研就业焦虑,工人对低廉的工资不满,企 业老总担心资金链短缺,政府官员也焦虑,中央党校出版社 公开发行的《领导干部心理问题实例解析、调适与自测》, 指出目前公务员中普遍存在12种心理问题,焦虑心理就是其中之一。④从年龄层面来看,中国人似乎从儿童年代开始就 进入焦虑状态。一些儿童因学习负担重、家庭关系紧张以及 对陌生环境缺乏适应等原因导致焦虑,面对升学压力有不少 学生因为过度担心成绩而患上考试焦虑症。大学毕业后,无 论是面试还是上班,人们也是经常处在焦虑、压抑之中。青 年人恋爱婚姻也存在很多压力,剩男剩女现象越来越普遍。

中年人家庭和职场的压力最重,成为了焦虑症患者的主要群 体之一。老年人对医疗、养老的忧虑以及空巢现象,也容易 引起焦虑失调。

“全民焦虑”的原因:“焦虑”原本是心理学的概念, 精神分析学家根据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焦虑是潜意识中 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原因和过程不为本人所认识。弗洛伊德 在其早期著作中确信,焦虑是受压抑的里比多的一种发泄方 式,后来他又认为焦虑是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 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当本能的能量聚集太多以致不能用习 惯的方式应付时,就会造成精神创伤。当“焦虑”的负面情 绪状态蔓延至全社会,就超出心理学的范畴,成为不可忽视 的社会问题。从个人角度来看,焦虑形成原因包括:人们在 面对社会问题以及自身困境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普遍的不 安全感和不确定感;
面对问题、困难而无法解决的无力感和 无助感;
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落差巨大的失落感与焦躁感等 等。从社会角度来看,焦虑形成的原因包括:我国从传统农 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再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不适感”;
社会开放带来的社会价值多元化, 导致信仰的相对缺失,崇权拜金主义盛行,催生精神层面的 “混乱感”;
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人与人之的冷漠、 不信任造成的“压抑感”;
生活成本急剧增长、贫富差距拉 大、社会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足等导致的“被剥夺感”;

食品安全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身安全问 题等社会事件频发带来的“不安全感”;
政府不作为或乱作 为导致的公权失范、官员贪污腐败导致的失职渎职等造成的 “忿恨感”等等。

社会焦虑会很容易引发一些社会成员非理性行为和越 轨行为的出现。如果焦虑情绪长期积累而不能得到有效的疏 导,就会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心理失衡。一个“全民焦虑” 的社会,必然是失序的、暴戾的社会,在焦虑的阴影下,社 会必然出现分化,沿着各自的路径演进;
“全民焦虑”下的 社会,必然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公众对未来缺乏乐观预期, 缺少安全感、幸福感,阶层分化、固化、对立、仇视,人人 自危,直接动摇社会和谐乃至稳定的根基。[4] 二、焦虑情绪的网络传播感染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而且经常发生公众情绪相互感染、 相互激发的情况,尤其是当代社会网络发达,特别是伴随着 微博的迅猛发展,社会热点、焦点事件通过网络曝光以后往 往会产生一系列“滚雪球”式不断膨胀的连锁反应,网络媒 体以强大的传播力演绎了现实生活中的“蝴蝶效应” ,更加加剧了焦虑情绪在广大民众之中的传播感染。

一方面,由于网络缺少传统媒体所具有的相对严谨的舆 论监督,社会的正面和负面的信息都层出不穷,加剧了人内 心的冲突,加上网络传播的低成本、高速度以及覆盖面广等 特点,更容易使不安、焦虑的情绪向更迅速的向社会各阶层、 各行业传播扩散,使“焦虑”在全社会具有更强的感染性。

另一方面,网络也成为了人们发泄情绪的重要渠道,由 于网络隐匿特性、开放特性以及出于“法不责众”的心理, 网民在网络上的行为更容易放纵和过激,还有一些人在网络 匿名“马甲”的掩护下到处起哄,以发泄在现实生活积累的 情绪和怨气,一些网站或“网络推手”、“网络水兵”出于 某些目的更是在背后推波助澜,使一些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 判断的能力网民就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网络舆论滚滚洪 流中盲目跟风,不满、不安、焦虑的情绪在这过程中随之传 播扩散。

对于公众的焦虑情绪必须加以正确的梳理和引导,尤其 是网络所具有的放大效应和催生效应,很可能会使个别的偏 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 一般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最后演变成网络群体性事件,使 规模扩大化、矛盾复杂化、冲突剧烈化,甚至会演变为现实 的群体性事件,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三、网络舆情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生 活、工作方式。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在京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以下简称《互联网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 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
互联 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中国网站规 模达到229.6万,较2010年底增长20%。广东网民数量6300万, 全国第一;
普及率60.4%,全国第三;
增长率18.3%,全国第 二;
网站数量383,928个,占网站总数比例16.7%。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 大器[5]。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舆 情表现出了新的趋向和特点:
(一)移动网络快速发展衍生了网络舆情传播的“蝴蝶 效应”,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以及由此诱发的现实群体性事 件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 民的互联网应用习惯出现显著变化。《互联网报告》显示:
台式电脑使用率在降低,移动网络媒介的使用率正不断逼近 传统台式电脑,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网络媒介上的新 型即时通信、微博等的新兴互联网应用技术迅速扩散,与此 同时一些传统的网络(如BBS、论坛、电子邮件)应用使用 率明显下滑。今年4月1日中国工信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 止至今年二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10亿,其中有 1.44亿3G用户。4月24日,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发布了《2012Q1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季度监测报 告》,指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网民达3.9亿,预计2012 年将会有4.6亿手机网民。有专家预测:2012年手机上网用 户数将会超过PC上网人数,云计算将会从高端的计算机应用 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手机终端,手机日益电脑化、智能化。移 动互联网将会引爆中国的又一轮成长,中国互联网与世界接 轨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以手机为中心的互联网平台将会在 进一步拉近中国网民和互联网的距离,通过手机为平台的互 联网内容核心将会极大便利内容的交流。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在网络上发布和接收信息,达到 信息传播速度上的“零时间”、地域空间的“零距离”,进 而产生传播过程的“蝴蝶效应”。如果一则信息在微博上被 跟从者过万的知名博友转帖,则有可能在10分钟之内形成全 国性的舆论热点,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上都是史无前例 的[6]。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信息的气氛渲染,观点相 近人群的频繁沟通,更容易产生“群体激化”,致使网络群 体性事件以及由此导致的现实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几率大大 增加。

(二)网络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平台,微博成为 网络舆情的新型载体正在改变中国官方与社会话语权的整 体格局。人们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言论、观点已达到前所未 有的活跃程度,网络日益成为焦点事件曝光的主要源头。网络作为舆论媒体的作用,逐渐超越传统媒体,成为社会舆论 的主要平台。2011年12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1年中 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2011年的微博延续了强劲增 长的势头,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剧增至2011年6月 底的1.95亿(现已突破2亿个),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 网应用模式。微博的兴起,掀起了互联网的一场新革命,更 是新传媒的一场新革命,短短二、三年的时间,微博就显示 它在推进信息传播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威力[7]。今年2月 中央党校与腾讯联合发布的《各省政务微博报告》指出,政 务微博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政务微博达21000个, 包括13000个政府机构微博和8000个公务人员微博。政务微 博的六大核心功能体现为:服务于民、网络问政、舆情引导、 应急救援、网络公益、宣传推广。政务微博已从公安系统推 广到了卫生、工商、团委等系统;
在地域上,也已经从经济 活跃的东部沿海地区,逐步扩大到全国各省市。中国社科院 在《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中指出,微博对新闻和舆论传 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玉凯 指出:“微博正在改变中国官方与社会话语权的整体格局。” (四)网络舆论的监督功能不断发展,网络问政成为 必然趋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传统媒体的视野之外民 意达有了更为高效与畅通的渠道,网络舆论对政府机构发挥 着越来越突出的监督作用,有力地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 民主化,促进政府收敛自身行为,努力遏制腐败,改革作风。《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指出:“微博推动了信息公开、 透明,使藏污纳垢处都射进了新鲜的阳光。微博启蒙了每一 个个体意识,也启蒙了他们的公共意识,由此使觉醒的个体 都竭诚来维护公共利益。越来越多人在这里完成了公民的洗 礼,完成了在彼此关怀、辨证基础上的信息公平与信息彼此 公正。这般透明、广泛的公共监督,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政府对网络民意也越来越重视,各地政府、公安纷纷开设微 博。网络问政开辟官民良性互动的全新平台。尤其在突发事 件中,地方政府面对事件时开始重视积极利用网络空间,发 布信息、澄清事实。政府不仅通过网络“问政”,部分政府 开始尝试网络“执政”的新探索,同时网络的力量形成了倒 逼机制,迫使政府官员不断提高网络问政与网络行政的能力。

(五)网民社会参与意识进一步觉醒与发展,促进现代 公民意识、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在 突发事件、重大事件中,身处事件现场的人们能够在最短时 间内应用手机、微博等个人化的网络媒体向外界发布信息, 向公众预警。接收到信息的人可以第一时间转发或者直接采 取行动。在一系列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中,显示出中国网 民反应速度、参与程度明显的提升。在面对贫富冲突、劳资 矛盾、城市拆迁、农村土地流转、环境污染、医疗教育、道 德失范等问题,特别是政府施政缺失和司法不公等方面,许 多网民往往能反思其身,针砭时弊,仗义执言,并经常能改 变公共政策的方向[9],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网民的社会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正不断促进现代公 民社会的加速形成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

(六)网络舆论平台更加开放,政府在信息控制上的“把 关人”作用明显削弱。随着Web2.0、Web3.0技术的发展和微 博等新网络媒介的快速崛起,网络具有了更强的自主性、隐 蔽性、开放性以及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操作方式简便 等特点,网络平台汇聚形成的网络舆论就具有更强的参与性、 互动性、草根性、迅捷性、叛逆性、冲击性等特征,加上网 络信息发布的数量惊人,信息真伪难辨,政府在信息控制上 的“把关人”作用明显削弱[10]。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通 过微博等媒体网上出现,便能迅速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 广泛关注。目前对互联网实行管制的方法,包括内容过滤、 追踪IP地址、屏蔽代理服务器等,在应对新的网络传播技术 的监管上,显得力有不逮,传统的“把关机制”受到的冲击 增大,成为互联网舆论监管的难点。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和 传播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也给有关部门的查证、监管带来 很大困难。

四、现阶段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不够清楚。一些地方政府依然 用旧的思维、旧的手段处理突发事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唯恐消息公开会影响政府形象与社会稳定,往往采取“瞒、 压、拖”的政策,禁止主流媒体报道,忽视了网民与网络在 信息传播中的巨大作用,事件一旦被曝光以后往往会形成滚滚舆论洪流,产生更大的负面消极影响。甚至有的政府部门 在网络媒体开始关注后仍然反应迟缓,应对不力,结果造成 工作的被动。这种应对方式不仅违背信息传播规律,也意味 着政府主动放弃了公众、放弃了舆论引导权。

(二)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不够健全。就目前情况来 看,许多政府部门都没有建立起快速健全的网络舆情应对机 制,从网络舆情搜集、分析、研判、沟通、发布机制到事件 的处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机制上都存在疏漏,及时有效 的应急应对体系未能很好建立,导致在一些突发事件处理过 程中反应行动缓慢,责任主体不明,为事件的善后解决制造 了障碍。

(三)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理能力不足。现在社会突发 事件的变化因素多,事件有关各方关系较为复杂,发展趋势 更是难以预测,相关信息纷繁复杂,给管理机构的信息判断 和决策增加了难度,特别是面对汹涌澎湃的网络舆论与多发 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凸显了一些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应对 处理能力不足。尽管这些年基层干部的网络知识、参与能力 以及对新兴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与广 大网民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相比,基层干部大多处在“菜鸟” 水平,弥补“本领缺陷”尚需要干部与“网”俱进;
观念和 机制上的障碍也使基层干部在面对网络舆情时‘眼高手低’, 平时宣称重视网络舆情,谈起来也头头是道,但一旦涉及自 身,往往手足无措、反应过度、处置失当[11]。(四)对网络信息的发布公开不够透明。一是在政务公 开方面,目前许多政府都在网上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方面的工 作,并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总体上讲,仍然有很多不足 的地方,许多政务信息或未公开发布,或虽然发布了但信息 的公开透明度还不够,面对公众的质疑,政府大多以相对的 沉默来回应。面对政府的沉默,民众所能采取的行动措施也 极为有限,质疑之声最后也只能逐渐沉静下来。信息(部分) 公开、民众质疑、政府沉默拖延、质疑逐渐消退这样一个过 程成为当前我国政务公开的一个真实写照,信息公开后的沉 默、拖延往往成为政府应对舆论的不二法宝。这种看起来很 成功的方法,其实最后损害的政府的形象,政府的权威、诚 信在民众心目会逐渐消退。二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方面,一些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或是担心媒体报道后添乱,不利于处置 危机,或是担心说了真话就表示承认自己工作中有过失,会 引起公众的质询,因此采取隐瞒、压制的手段,不敢公布事 件真相,或者公布时语焉不详、信息发布不慎重。实际上, 这些事件经过网络曝光、酝酿、发酵以后,产生的影响更大。

政府首先应尽快公布真实信息,以安民心,再想办法妥善解 决。

(五)对新网络媒体的利用水平还比较低。政府部门特 别是地方政府部门利用新网络媒体水平还比较低。一是“僵 尸微博”情况比较普遍。政务微博的发展是2011年的亮点,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很多政府网站、政府微博变成了“僵尸”流于形式更新速度慢,甚至是不更新,更不用说起 到与网民互动交流的作用。二是很多政务微博在命名、认证、 定位等方面存在混乱模糊现象,政务微博命名随意性较大, 标识体系不统一,政务微博分不清公职人员职务、机构职能 以及个人身份的区别,定位比较模糊,容易给外界造成错误 的判断,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政务微博的宣传推广和网络互动。

三是政务微博的语言文风问题突出,语言是思想观念和态度 立场的反应,也是群众工作路线的具体体现,有很多政务微 博的“雷语”、“悍语”和“官话套话”的新闻,常常引起 网民与公众的消极反应,反映出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的政治 觉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还未能达到很好的水平。

(六)对网络的信息管理还存在一定漏洞。最近一段时 间接二连三发生的“王立军事件”、“军车进京,北京出事”、 “薄熙来事件”引发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一时间各种谣 言忽起于网络媒体,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到整个网络世界, 在国内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批传播谣言的互联网站被依 法查处。从这件事反映出我们现在的网络管理上还存在漏洞, 一些网站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员的素质较低,判断力不 足,责任感较弱,基本法律知识缺乏。

五、新时期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的思路 新形势下,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矛盾突出,网络舆论引导 工作十分艰巨,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及时公开信息,并将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 动起来,使之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出谋献策,则既可以平 息谣言,也可以获得大量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从而既有助 于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决或缓解,也有助社会焦虑情绪的疏导 与释放。因此,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的观念要进一步更新改 变,网络舆情引导不仅仅是针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所进 行的舆论监控与引导,它是一个包括网络新闻自由、网络文 化建设、网络行政监督、网络政治参与、网民素质培育等丰 富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目的提高政府网络舆论 引导的通畅性、及时性、权威性以及公信力、影响力,将民 众情绪、思维引入健康、理性的轨道,营造“开放、包容、 诚信、透明、共享”的网络环境。因此,政府在网络舆情引 导控制过程中要把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要将“把关人”的 角色逐步向“引导人”角色转变,既要做好舆论控制,更要 做好舆论的引导,努力在网络上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 锋中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在网络舆论的多元多变多样 中增进社会共识,进一步形成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增 强国家民族凝聚力。

(三)以网络监督促进政府行政公开透明的视角,建立 民间与政府之间协调联动的良好机制,把政府依法行政与通 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网络能实现全民参与、互动 交流的作用以及网络作为民间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形成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团体)、网民之间的协调联动的良好机制,形成民声、民意以及政府政策措施能通畅的上 传下达的有效渠道,加强政府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 加大信息透明度,拓宽舆论监督、网络举报渠道,使民众需 求与政府工作能够更紧密的结合,使政府工作在更广泛、透 明的民众监督下运行,强化网络舆情对于政府的监督作用。

要充分利用发挥微博开放互动沟通的功能,政务微博不能仅 仅停留在形式上“回应”民众诉求,更重要的是切实改进作 风,积极关注民情民生,把行动落实到实处,切实解决群众 困难。要建立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公益平台,加强政 府与民间公益团体的合作,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宣 扬真善美,发送正能量,树立政府正面形象。民众的合理需 求得到满足,社会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民众的不满、焦虑 的情绪才能真正释放。

(四)以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 化的视角,构建网民参政议政的常态机制,把民主建设与网 络参政自由统一起来。要充分发挥网络民主、参政议政功能, 广泛听取吸收网络上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观点、意见、建 议。要广开“网络贤路”,组织建设“民间网络智库”,招 纳八方贤人,尤其是“网络精英”、“网络领袖”人物,建 立“民间网络智库”与政府之间合理有效的联系沟通渠道, 逐步形成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形成网民参政议政的常态 机制。要平衡和协调维护网络秩序与保障公民网络参与这两 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秩序破坏者,又要保障公民正常的网络参政自由。网络参政的有序开展, 既能体现政府理性、开放、宽容的精神,又能有效的掌控社 会舆论的主导权,又引导网民向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方向去 思考,对于消除社会片面的、消极的情绪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五)以网络信息知识普及促进网民现代公民素质发展 的视角,大力培育发展网民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把网络 宣传教育与公民素质培育统一起来。从市民社会走向公民社 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充分利用网 络信息资源做好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大力增强网民的自律、 法律意识,引导网民的网络行为规范,提高网民网络甄别能 力,培育网民的社会参与意识,发展网民的现代公民素质。

同时,互联网监管部门、执法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加大 网络的法制意识宣传教育,通过典型示范,使网民时刻意识 到自己意见表达的后果及其责任,做一个谣言止于其面前的 智者。民众自律意识与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形成民众健 康使用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良好网络氛围。

(六)要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员的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 挥网络舆情引导员作用。网络舆情引导员是实现政府网络信 息管理部门由“把关人”的角色逐步向“引导人”角色转变 的重要环节,要扎实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首先必须加强 网络舆情引导员人才队伍的建设。广东在这方面先一步,今 年2月20日,朱明国副书记在广东省总工会十二届五次全委 会上提出要实施好“四个一万”工程,其中之一是要组建万名网络舆情引导员队伍,进一步宣传工会工作、加强舆情分 析研判,发挥引导、教育、服务职工的作用。但我们认为, 万名网络舆情引导员的工作应不仅限于加强工会的宣传工 作,更要密切加强与现有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络信息管理部 门的联系,形成紧密的互动协调机制,这样能更深入与职工、 群众联系,能更快发现、协调处理网络舆情,不断提高新形 势下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要 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情引导员的选材、培训、制度建设。选 材上要开阔视野,改善队伍结构,选取网络技术硬、政治素 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
培训上要形成制度化培训机制, 加大力度对引导员进行舆情发现能力、监控引导能力、政治 判断能力、协调处理能力进行培训与发展;
制度上要加强组 织机构建设,组织内部营造网络舆情引导员能有足够提升空 间、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组织之间形成紧密合作、互相学 习的良好合作交流机制;
同时要培育一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 与网络监管执法人才。

最后,网络社会是虚拟社会,其根源在于现实社会,虚 拟社会的问题是现实问题的反映。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的引 导,绝对不能与现实问题的解决相脱离。“全民焦虑”正是 我们所处时代的各种突出、尖锐的社会矛盾直接反映。网络 舆情的引导是治标,现实问题的解决才是治本,如果现实问 题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解决,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就不可能 取得理想的成效。只有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化解社会焦虑,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 素,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