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述廉 > tblt教学法案例【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中的应用】

tblt教学法案例【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中的应用】

来源:个人述职述廉 时间:2019-11-30 07:53:09 点击: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1运用案例法阐述生物药剂学学科的发展历史 生物药剂学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药剂学新 分支,阐述药物的疗效不仅与药物的化学结构相关,还受药 物的剂型因素和机体的生物因素的影响。此时,向同学们提 出疑问:是什么改变了人们的“只有化学结构改变药效”的 看法?是什么引起了人们对制剂质量体内评价的重视?待 同学们思考片刻后,以“苯妥英钠“事件为例,使同学们理 解药物的疗效与剂型因素的关系:即1968年澳大利亚生产的 苯妥英钠片剂,疗效一直很好,后来把处方中的辅料硫酸钙 改成乳糖,其它成分未变,结果连续发现中毒事件。这时, 又向同学们抛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稍停片刻,告诉同 学们:后来经研究发现,辅料乳糖促进了苯妥英钠的吸收, 使其血药浓度超出安全范围而发生中毒。再者,以沙利度胺 (反应停)致畸性为案例使同学们深刻理解药物的疗效与机 体的生物因素的关系:沙利度胺对小鼠大鼠不产生致畸性, 但灵长类动物出现严重致畸性。通过后期研究发现灵长类动 物具有转化沙利度胺成致毒物质的代谢酶,而小鼠大鼠体内 不表达此种代谢酶。通过案例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化同学们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2运用案例阐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原则 在讲解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和意义时,采用的案例1:某患者,体重70kg,口服0.5mg地高辛,平衡时测得血浓为 0.78μg/L,求Vd?由计算的结果延伸到表观分布容积的概 念,并阐明它只是用来评价药物分布的特点,表征药物在血 浆和组织中的动态分布特性。案例2:抗菌消炎药,A药V大, B药V小,如果手受伤了,该选哪一个药?为什么?通过这个 案例,让同学们深刻掌握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意义。在讲解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概念时,采用案例1:有一位年轻的 妻子,一直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进行避孕,三年来从未发 生过意外;
半年前,出现结核病症状,被确诊为肺结核后, 口服利福平进行治疗。近来,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位年轻 妻子一直在服用避孕药,怎么会突然怀孕了呢?原来,她同 时服用的抗结核药利福平,它能够诱导代谢酶CYP3A4的活性, 使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的代谢加快,导致其药效下降,从而使 避孕失败。案例2:左旋多巴与维生素B6合用,疗效会下降。

为什么?因为vitB6是多巴脱羧酶的诱导剂,可以增强多巴 脱羧酶的活性,使左旋多巴在脑外的脱羧增加,进入脑内的 左旋多巴减少,疗效下降。案例3:甲苯磺丁脲和磺胺合用, 降血糖作用增强,可引起低血糖。甲苯磺丁脲在CYP2C9的作 用下,可氧化生成4-羟基化甲苯磺丁脲,而当与磺胺合用时, 磺胺可抑制CYP2C9的活性,使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减少,血药 浓度增加,降血糖作用增强,可引起低血糖。通过这些案例, 同学们深刻掌握了什么是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在讲解药物 的排泄特点及其应用时,采用的案例1:临床对苯巴比妥与水杨酸类药物中毒时给予NaHCO3,而对弱碱性药物如阿托品、 度冷丁等中毒时则选用NH4CL,为什么?案例2:为什么甘露 醇可作为利尿药应用于临床?案例3:患者,女,42岁,因 尿毒症引起左心衰,每天服用洋地黄毒苷0.1mg,1周后患者 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失眠。入院诊断为洋地黄中毒。

立即停药,进行血液透析,于第二天测得洋地黄毒苷血清浓 度为3.2ng/mL,第三天仍为3.1ng/mL。后服用考来烯胺,患 者中毒症状明显减轻。该患者洋地黄毒苷中毒原因是什么? 为何经透析治疗后,血清洋地黄毒苷浓度仍保持较高水平? 应用考来烯胺后,血清洋地黄毒苷浓度迅速降低的原因是什 么?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与学习,同学们不仅深刻掌握了药 物排泄的相关知识点,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临床出现的问题。

1.3运用案例阐述如何根据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 排泄特点进行制剂设计 对于如何根据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特点进行 制剂设计是一个由理论上升到应用的知识点,采用案例分析 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譬如,根据药物的吸收特点进行制 剂的设计,采用的案例:5-氟尿嘧啶抗癌活性好,但仅能静 脉注射给药,口服吸收差。为增加其口服吸收,对其结构进 行改造,接上一个四氢呋喃基团,制成前药,不但可以口服 好,而且毒性低,作用持久。根据微粒给药系统分布特性进 行制剂设计,采用的案例1:阿霉素是非常有效的化学药物,但是其心脏毒性非常大。怎么办?如果把阿霉素设计成微粒 给药系统-脂质体,可以改变阿霉素的体内分布,靶向于病 灶部位,减少其向心脏的分布,既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还 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根据药物代谢的特点进行剂型设计, 采用的案例:多巴胺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其很难通 过血脑屏障,临床应用其前体药物左旋多巴,转运到脑内后, 被脑内脱酸酶脱去羧基转变成多巴胺而发挥作用。但左旋多 巴不仅被脑内的脱羧酶脱羧,也能被消化道、肝中存在的脱 羧酶脱羧,所以口服多巴胺首过效应强烈,生物利用度只有 30%。怎么办?提出问题后,同学们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 剂型因素、生物因素和临床需要等给出不同的方案:加大给 药剂量来维持有效浓度;
制成十二指肠迅速释放的制剂;
组 成复方片剂等等。同学们讨论激烈,并在讨论过程出得出合 理的剂型设计。根据药物的排泄特点进行制剂设计,采用的 案例:肠肝循环,使得胆汁排泄成为药物在体内消长的重要 因素之一,其对药物的血药浓度、药物疗效的强度和维持时 间长短等具有中药的意义。将阿霉素用葡萄糖醛酸苷化制成 阿霉素前药,该药能选择性的被细胞外的葡萄糖醛酸酶激活, 提高其治疗作用。

2案例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2.1案例选择应遵循客观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案例的客观性是指案例的材料来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 于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素材,在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精心取舍编制,体现其科学性,这是 案例选编的第一原则。典型性是案例的基本特征,不是任何 一个事例都可信手拈来,作为案例使用,案例必须符合生物 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要求,能为生物药剂学的教学目标服务。

趣味性是指案例应该选用那些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 够提高学生兴趣,并且能够促使他们深入下去进行探讨的具 有一定的新颖性、可读性的案例。

2.2案例分析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在给出案例时,对于涉及知识点及因果关系的关键词语, 应加强语气或标以符号重点提示,但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 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并有意给出一定的模糊度和 悬念,留出思维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当前的案例 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提问互动启发式的形式进行。

3结语 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而其主方向是课堂教学改革。

学生喜欢民主、平等的课堂,期待得到老师的赞扬与鼓励。

教师应该根据生物药剂学的课程要求与特点,把典型案例的 分析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起来,以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方式,展 开课堂讨论。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 方法,通过客观、典型和有趣的案例的学习分析,不仅可以 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加强 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