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情书 > 云南医学院有哪些 [研究医学心理学的健康问题——以云南某医学院为例]

云南医学院有哪些 [研究医学心理学的健康问题——以云南某医学院为例]

来源:情书 时间:2019-11-16 08:14:27 点击:

研究医学心理学的健康问题——以云南某医学院为例

研究医学心理学的健康问题——以云南某医学院为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有报告显示,大学神经衰弱等症状 为主,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严重生中有16.0%~25.4%存在心理障碍, 其中以焦虑、强迫症、心理异常者约占1%,心理不健康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另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 总人数的54.4%,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因此,许多医学院校都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然而有限的课时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很难对 医学生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心理训练。而将其纳入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心理 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不仅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 效途径,也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加强和深化医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和理解。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疾病关系的科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 互结合,交叉渗透的一门学科,是许多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内 容涵盖了许多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心理学基础理论、心身疾病、心理 应激、心理障碍及不良行为、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等。因 此,在医学院校利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为平台,以培养心身健康的医学人才为 核心,实现专业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方便可行、操作性强、 受益面广。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云南某医学院2008-2010级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212名同学为被试, 其中男生91名,女生121名。

1.2 方法 测量工具及内容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 郁自评量表(SDS)测查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信任量表(ITS)共25个项 目,采用5级评分法,被试得分越高则人际信任感越强。SAS由20个项目组成, 采用4级计分法,被试得分越高,焦虑水平越高。SDS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 法,被试得分越高,抑郁情绪越明显。

干预内容及形式。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核心,在教学情境中实现并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 和积极性。本研究利用《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平台,渗透心理健康 知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根据前期的调查和访谈发 现医学生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其原因为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恋 爱问题,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存在困惑和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结 合专业课程学习渗透相关知识的讲解,如在讲认知疗法时会讲如何调整认知,重 新看待失恋、挂科等问题。在讲到行为疗法时会讲解人际沟通的技巧,情绪宣泄 的方法及专业学习的方法等。此外,增设“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让 学生在掌握和熟悉《医学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同时,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和 自我调适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除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法 外,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讨论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影片鉴赏法等多 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 设心理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问题咨询等,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学 习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测试之前对主试进行培训,统一指导语。干预效果 评价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在开学授课前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前测)。第二 步:对前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追踪其原因。第三 步: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结合授课内容设计方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 进行干预。如进行学习心理教育、恋爱心理辅导,情绪管理训练、人际沟通指导、 耐挫力训练等,使学生学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针对心理问题严重 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个别心理咨询。第四步:课程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后测)。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对各量表前后测结果以(x±s) 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授课前后医学生焦虑状况比较 被试在焦虑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焦虑 水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4.31,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的焦虑水平有所 下降,对未来更有把握和信心。2.2 授课前后医学生抑郁状况比较 被试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抑郁水 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5.88,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所缓 解,不良情绪得以矫正。

2.3 授课前后医学生人际信任感比较 被试在人际信任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 人际信任感显著高于授课前(t=5.22,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在人际交 往中的不信任感、怀疑感有所下降,对他人的信任增强,在人际交往中更有自信。

3.讨论 焦虑是对未发生事件可能造成威胁的担忧,主观上表现为紧张、不安、忧 虑、担心、甚至痛苦等紊乱情绪,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医学生的 焦虑表现为考试焦虑、学习焦虑、恋爱焦虑、就业焦虑、生活焦虑等,严重影响 其身心健康。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 模式,医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说明该教学模式能缓解并改善学生的焦虑情 绪和不确定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抑郁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前途悲观失望,可伴有失 眠及身体不适感。自我评价低,常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严 重抑郁者倍感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观念及行为。抑郁使医学生身心受到影响, 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 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降低,说明该教学模式能 使学生的消极情绪有所改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互动对象的言语或承诺的可信度具有 一种概括化的期望4。表现为一方能否大致预测另一方的特定行为及其对方是否 可依靠、可信赖。

研究表明,人际信任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较高水平的人际信任可以使 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建立长久稳固的人际关系,从而使青少年更好地发展。

因此,国外心理学家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一致认为,人际关系是评定心理健康 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 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

对医学心理学课程授课前后学生心理状况的比较表明,医学心理学课程与 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降低,人际信任感 显著提高。说明经过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实施心理训练和辅导,实现专业课程的 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的消极情绪有所缓解,不良认知得 以调整,不当行为得以矫正,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和信任感。因此,将医学心理 学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改善了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是一套省时、高效、有效、速效的创新教学模式,为高等医学院 校医学心理学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作者:马定松,秦竹,向泰(云南中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昆明)650500;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