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情书 >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分析】 职业教育创新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分析】 职业教育创新

来源:情书 时间:2019-11-15 08:16:02 点击: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分析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分析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分析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很大发展,但从各级 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思想层面看,大多未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教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见,甚至 有轻视的意味。教育部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高职教育 毕业生就业率仅为42%,2006年全国高校本科生就业率为83%,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率为55%。近几年,在各方努力下,高职 学生就业率大幅提高。2009年,高职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 已达85.2%,但仍低于非“211”本科院校的87.4%。如今, 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力资本面临着强大的竞争。

由于知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及传统观念等各方面的原因, 高职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从高职学生的 就业需要来看,高职院校应该牢牢树立卓越意识,鼓励学生 不断努力走向卓越,为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而奋斗。

从更高层次人的发展视角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也需走向 卓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在 每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 ‘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 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①对于孩子 是这样,对于高职学生也是这样,应鼓励他们把追求卓越当 做自己一种人生哲学。这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 需要。教育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培养各行业高质量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实施层次是 工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没有把高职院校 纳入该计划范畴。从各高职院校的反应来看,积极性却非常 高。2010年,有61所院校自愿申请实施该计划,2011年又有 133所院校启动该计划。对于蓬勃发展的高职院校来说,为 了替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有必要树立卓越 意识,实施卓越教育。

卓越是有一定的标准的。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卓 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用以 来评估企业绩效是否达到卓越的地步,并引导企业走上卓越。

在这套标准中,“卓越”被赋予一系列的特征:更加强调质 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更加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理 念;更加强调系统思考和系统整合;更加强调重视组织文化 的作用;更加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加强调组织的 社会责任。②虽然该标准并不完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但对 我们思考卓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仍有启发意义。

卓越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应该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卓越上, 这与企业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和产品质量是一致的。在西方, 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有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专业教育 三个词汇,“分别代表了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三个层次,大致 对应于我国的‘技术工人’、‘技术员’与‘工程师’”。

③其中,最高层次的“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工程师或高级专 业技术人员为目标。在笔者看来,高等职业教育卓越的标志应该是能为社会培养大量工程师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适应 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卓越的 最直观体现。

卓越高等职业教育更多表现在点的卓越,而不是面的卓 越上。教育部面向省属和部属普通高等院校的“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 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造就一大批 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 术人才,纳入该计划的高校综合实力突出。对于高等职业院 校,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各种条件的制约,短时间内不太可 能达到前述高校的实力。从实际出发,高等职业教育追求卓 越应该立足本行,积小为大,先轻后重;不求“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只求干了这一行,每事都在行;不求每个毕 业生都是英才俊杰,只求每个人都能胜任岗位;求少数人钻 研精进,甚至弄出点发明创造。此外,一个学校不求所有专 业都出类拔萃,但一定要有专业与众不同,在国内甚至世界 上有实力、有影响。

卓越高等职业教育还表现在它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二战以后,大学逐渐成为社会的轴心。作为大学组成 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人的生活技能,更需要培养 人。如果毕业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大事 敏感而有见地,社会将受益无穷;如果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 吞下恶果的终将是整个国家。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卓越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个条件。

培养卓越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向卓 越需要多方的齐心协力。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包含 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顶层设计,另 一方面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顶层设计。国家在这方面已经 采取了行动。2006年,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 育的决定》的精神,教育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 校建设计划”,财政部在“十一五”期间安排了20亿元专项 资金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入选该建设计划 的高职院校必须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良 好的办学模式。该计划被誉为我国高职院校建设的“211工 程”,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各地政府在 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发展政策上纷纷跟进,如湖南省在2007 年8月制定《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 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以保证建设计划顺利完成。但是, 各地的顶层设计还太粗,长远规划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在 高等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中,学校自身设计至关重要。由于 每个学校的历史不同,特色不同,不同学科的师资力量强弱 不同,各高校需量体裁衣,也需要资源整合优化,突出自身 特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制定学校的《综合改革纲要》和 《发展规划》,紧密依托珠三角产业发展态势,充分利用特 区的区位优势,推行“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办学模式,以应用为导向,重视产学研合作、科研应 用开发与成果转化,从而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 校”和“中国十大创新型高职院校”之一。

夯实高等职业教育基础。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高职院 校学生都是普通本科院校挑剩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比较差。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 育的半壁江山,许多有才华的学生也已进入高职院校接受教 育,因此已经到了改变对其看法的时候了。至于高职院校本 身,必须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为学生搭好通往卓越之路。

(1)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这是培养高职院 校卓越学生的重要保障。在欧美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师资要 求都很高。一般而言,不仅要有学历,还要有工作经验,需 接受岗前正规培训。此外,还有一些直接来自企业的兼职教 师,但也必须接受教育专业训练。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理 论和实践脱节,理论性较好的教师,实践性往往比较差;动 手能力较好、实践性较强的教师理论往往欠缺,传授的知识 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知识和理论发展,更别提把国际最新和最 尖端的讯息教给学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但教师 的职称晋升体制无疑是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以教师职 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 知识水平的教师职称晋升评价体系,完备师资培训,使教师 能把本专业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把学生带到本专业 的前沿,既能开阔视野,也容易激发追求卓越的激情。利用企业行业的专家资源,是提高高职院校师资的一条捷径。企 业里有大批有经验有水平的专家,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 合作,聘请有教学能力的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师。这既能督 促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更能带来高职院校最需要 的实践和经验。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聘请企业负责 人、行业专家、高水平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 师,校外兼职教师达500人,成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 进高校”。此外,把教师送到国外培训也是提高师资水平的 好办法。(2)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甚至能与国际接轨的课程 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好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 育的接轨工作,避免重复和脱节;也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 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在高职院校的学习模式中,“一年 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三段式”模式很 流行。这种学习模式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如何设置好基础课 程和技能课程,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能不断钻研提高。与世界著名职业大学合作,有助于课程体 系和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3)注重培养高职学生追求卓越 的意识。卓越意识是一种竞争意识,也是成功经历的一种积 累。在我国,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成长过程谈不上是一部成 功史,因此,学校加强对他们追求卓越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 重要。卓越意识培养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 育:职业教育并不低人一等。在美国大学,“60%的大四学生 选择了职业性专业,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文理专业”。④第二步是使学生明白职业教育并非等同于技能训练。在现 代社会,职业性专业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也不能为学生将 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做准备。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

美国的许多大学都对通识教育作了规定。如斯坦福大学规定, 一年级的学生必须读荷马、柏拉图、但丁、达尔文、马克思、 弗洛伊德等的著作。麻省理工学院规定通识教育需修满72个 学分,占学分总数的四分之一。当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存 在的“过弱的文化基础,过窄的专业训练”十分不利于人才 的培养。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不论其专业是什么,所应具备的学识有一个清晰的看法,再 以历史、哲学、语言和文学学习为基础,重新布局大学生必 修课程。”⑤此外,学校、教师在各种教育中都需向学生灌 输追求卓越的思想。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用“追求卓越不厌平 凡”作为校训,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由于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它必 须从地方需要出发,为地方企事业培养人才,才能使毕业的 学生“适销对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反过来, 地方也会大力支持高职院校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 例,该校专业设置主要围绕江苏和无锡的支柱产业―――制 造业,形成与制造业“产业链”―――包括核心产业、相关 产业和附加产业等相适应的31个专业,其中7个专业成为国 家级或省级重点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再如天津职业大学重点建设眼视光技术、 包装技术与应用、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京 津大都市需要的专业,从而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 校,还被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确立为天津市滨海新区技能型 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走 向卓越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有企业 本位和社会本位等不同的模式,但校企合作都是高职院校培 养卓越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合作,学校了解企业之所 需,企业给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同时,还能实现产学 研的有机结合,达到学校、企业互惠双赢的目标。温州的支 柱产业是轻工业,现已形成有代表性的十大轻工产业集群, 包括鞋革、服装、工业电器、打火机、眼镜、塑编、制笔、 剃须刀、锁具、包装印刷等。基于这种特点和优势,温州职 业技术学院充分开展校企合作,创造了“高职教育的温州模 式”。目前,与正泰、奥康、德力西等400个企业建立了运 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还与行业企业合办“正泰班”、 “奥康班”、“德力西班”等20个订单班,顺利实现“零距 离”就业。

加强科学研究。高等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 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职业教育,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钻研能力 等问题。由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必须提上日程。由 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都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和原来普通高等 教育的大专院校改制而来的,学校升格了,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却没有水涨船高。因此,开展高职教育的教学 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高职教育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教 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高职学生。加强高职 教育的专业研究,则能直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卓越。职 业教育应该高于技能训练,加强对高职学生钻研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各行各业新技术的发明。历史上许多技术的革新都来 源于技术工人的钻研,瓦特改良蒸汽机,卡特莱特发明水力 织布机都是这方面的典范。现今改变人类生活的许多小发明 也源于人们的探索和钻研。因此,加强高职教育中的科学研 究不仅能使高职院校走向卓越,还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 类带来福音。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