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情书 > 现代成功人士励志故短事 短一点的成功人士故事

现代成功人士励志故短事 短一点的成功人士故事

来源:情书 时间:2019-08-03 15:40:51 点击:

短一点的成功人士故事

短一点的成功人士故事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善于另辟蹊径,如果只会踩着前人的足迹前进, 是无法找到世外桃源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短一点的成功人士故 事。

短一点的成功人士故事1:一美分富翁 1989年,默巴克还只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他学习成绩 很好,每学年都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但他的家里却十分贫寒,父母都是蓝领小 职员,又养了很多个孩子,所以经济特别地拮据。为了减轻父母的工作压力,默 巴克从走进大学校门起,就边读书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帮助收发信件 报纸,帮助学校修剪草坪,帮助学校打扫卫生等,这些简单的校内劳动,使默巴 克得到了一些微薄的经济收入。后来,默巴克发现学生公寓的卫生状况总是十分 糟糕。让学生们自己打扫吧,大家都推三阻四的,不是草草敷衍了事,便是千方 百计寻找借口逃避劳动;让学校的清洁工打扫吧,学生们又很不放心,况且清洁 工人又总是把公寓里学生的东西弄得颠三倒四。默巴克看到这个机会后,就马上 去找负责学生公寓的校方负责人,和他商谈自己利用闲暇时间承包打扫学生公寓。

校方很快就同意了,默巴克因此又多了一份收入。

第一次打扫学生公寓时,默巴克就在墙脚、沙发缝、学生床铺下扫到 了许多沾满了灰尘的硬币,这些硬币有1美分的、2美分的和5美分的,每间学生 公寓里都有。当默巴克将这些硬币还给那些同学们时,那些同学谁也没有表现出 丝毫的热情。他们个个懒洋洋地又不屑一顾地说:“硬币谁是这些硬币的失主啊 一把硬币装在钱包里哗哗作响,又买不来多少东西,有些1美分、2美分,都是我 们故意扔掉的。”钱还有故意扔掉的默巴克惊呆了。这件事情后,默巴克分别给 财政部和国家银行写信反映小额硬币被人白白扔掉的实情,财政部很快就给年轻 的默巴克回信说:“每年有310亿美元的硬币在全国市场上流通,但其中的105亿 美元都正如你所说的那样,被人随手扔在墙脚和沙发缝中睡大觉。” 105亿美元默巴克震惊了。他从此开始收集关于硬币的资料,从资料 中知道,硬币的寿命长达30年,这期间流通的硬币市值约为2559亿美元,其中仅 美分的就达1741亿美元之多。这些硬币常常散落在各家的沙发缝、地毯下、抽屉 角落、汽车坐垫下等地方。如果能有效督促这些硬币不再躲在角落里睡大觉,而让它们滚动起来,这里面的利润将是多么的可观啊!默巴克想着并着手开始准备 起来。

1991年,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默巴克旋即成立了自己的“硬币之星” 公司,购买了自动换币机。顾客只要将手中的硬币倒进机器,机器会自动点数, 最后打出一张收条,写出硬币的价值,顾客凭收条到超市服务台领取现金。自动 换币机收取约9%的手续费,所得利润与超市按比例分成。

默巴克的“硬币之星”一开业便大获成功。全国各地的超市纷纷同默巴 克的“硬币之星”公司联系,要求同默巴克合作。仅仅5年,“硬币之星”公司便在 全美8900家主要超市连锁店设立了10800个自动换币机,并成为纳斯达克的上市 公司。一文不名的穷小子默巴克一夜暴富,旋风般地成了令人瞩目的亿万富翁。

人们都称他是“一美分垒起的大富翁”。

不要轻视一分钱,一分钱里也蕴涵着商机。只要能把一分钱做大,一 分钱离亿万富翁的路也不是很远。只要你不轻易舍弃一粒沙子,那么你将会很快 拥有一座巨大的城堡。

短一点的成功人士故事2:“制冷大王”陈和贵 虽然有“制冷大王”之称,但在陈和贵的回忆中,自创业以来,他几乎 没有享受过一天“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快乐日子,“真是边喘边行,跌跌撞撞”。

86岁,应该是白发苍苍而齿牙动摇的年龄。然而,眼前这位86岁的企 业家虽然一头白发,却精神矍铄,言谈之间还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就是浙江 籍台湾企业家陈和贵,A股上市公司国祥股份的掌门人。

陈和贵1949年6月去台湾,1966年创办国祥冷冻机械公司,发展成为 台湾最大的工业冷冻和空调设备制造商,被业界尊称为“制冷大王”。

1993年, 陈来大陆,与浙江上虞市的企业合资创办了浙江国祥制冷工业有限公司。2003 年12月, 国祥股份成为A股市场上首个获准上市的台资企业。然而,上市多年之 后, 原本是大陆挂牌样板、全球三大列车空调制造商之一的国祥制冷营运出现问 题,目前公司已经被主营房地产的华夏幸福接手。

与此同时,原已退隐的陈和贵,却在85岁高龄的时候再次回乡投资, 希望能在这片他无比熟悉的土地上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2003年,作为第一家获准在A股上市的台资企业,国祥曾经被作为“诚 信、踏实”的台商案例受到宣传。而对于陈和贵来说,这也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

事实上,在1999-2003年间,因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陈和贵在台湾的公司亏损 巨大,而且无法从银行拿到贷款。

“当时,国祥公司的财务困难得几乎是十个瓶子只有六个盖,根本挪 不过来,每天都有一堆的事情要忙、要烦!”就在2003年年底,陈和贵以为自己已 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却从大陆传来了浙江国祥制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将在 A股挂牌上市的消息。这大大激励了陈和贵,也让他坚定了回家的脚步。

然而,上市后,国祥营运状况却开始走下坡路。自决定在大陆上市, 国祥就开始拓展大陆内销市场,主攻品牌市场,内销比率也蹿升到营收的九成。

只是没想到进军内销市场,却遭逢惨烈的价格流血战。2005年,公司营运开始出 现亏损。

从技术水准来说,国祥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中国最大制冷压缩机产品 测试中心、中国第一家开发成功的核电厂专用空调主机、中国第一家承造四千四 百吨中央空调(杭州国贸中心)等。但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国祥上市后有两个重大 决策失误,让其元气大伤:一是在上虞建设医院,虽然当地政府提供便宜的地皮, 但是经营医院并非国祥的专长,这项投资最后中止,国祥损失将近两千万元人民 币。另一个失误,是把上虞工厂迁往上海,期间有大约半年时间无法正常进行生 产,极大地影响了出货。2007年的营收,预定要达到4亿元,最后只做到3亿元。

在此期间,心力交瘁的陈和贵决心退出。2006年,陈氏父子签署《股 权转让协议》,陈和贵作价2700万元将自己所持有的27%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儿 子陈天麟,把公司在大陆的业务全权交给陈天麟处理。

但陈天麟显然也无力回天。2009年6月,国祥发布公告称,陈天麟将 自己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3000多万股转让给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陈和贵并没有就此放弃在大陆的事业。这或许和他一直以来的 故乡情结有关。

“1991年,叔叔就有心回东阳投资办实业了,但由于交通环境、投资 项目等原因而一延再延。”陈和贵的侄子陈俊健说。上世纪90年代,国祥所产的 制冷设备主要销往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那时候陈和贵每次从杭州机场回东阳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他认为东阳交通不够便利,会增加运输成本,不适合办实业。

尽管东阳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都与他有过接触,但他始终认为回乡投资的机会 不成熟。

1993年,陈和贵首次到大陆投资,在石家庄创办了国祥运输设备有限 公司,为轨道交通的车辆提供专业的空调设备。同年,他又在浙江上虞创办了浙 江国祥制冷工业有限公司。国祥生产的“王牌冷气”迅速打开市场,成为大陆最大 户式中央空调和最大风冷式热泵机组及螺杆式冰水机组制造厂商,也是全球三大 列车空调制造厂商之一。然而,回东阳投资始终是陈和贵的心愿。

对于陈和贵来说,回乡创业,一半是出于浓浓的思乡情怀,一半是出 于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机会。

“我忘不了快乐的童年,忘不了家乡的馒头焐肉和肉馅汤圆。”这是陈 和贵描述的他在台湾时的心境。就在台湾开放大陆探亲的第一年,陈和贵即携家 眷回乡探亲。“当时风急雪大,一路颠簸,从杭州到东阳,整整走了7个小时。” 但即使如此,依然不能阻止陈和贵每年回乡的步伐。86岁高龄的陈和贵如今已经 不能流利地用东阳方言交流,但是每当听到亲切的家乡口音,他都会露出会心的 笑容。

近几年来,随着回乡次数的增多,特别是甬金、诸永等高速公路的开 通,陈和贵对家乡的看法不断改观。前年有一次,陈和贵路过金华,金华市政府 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东阳市委书记张仲灿恰好在金华开会,问他 要不要去见个面,他说:好。没想到,得知消息的张仲灿第一时间赶过去看望他, 这让陈和贵十分感动。有感于家乡人民的期望,陈和贵再一次坚定了回乡投资的 念头。他对儿子说:“我年纪大了,再不回去投资,就没有机会了,而且现在各 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 2010年9月27日上午,浙江思科国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开工典礼在东 阳市城北工业新区举行。陈和贵历时近20载,终于从台湾回到了老家东阳。

陈和贵在故乡东阳投资的浙江思科国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为800万美元,项目占地约70亩,生产中央系统空调产品以及冷冻货柜等,目前 已投资1.6亿元。浙江思科国祥制冷是东阳引进的第一家台资企业,而陈和贵也 为思科国祥带来了台湾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让其更具竞争优势。事实上,在A股市场折戟,并不是陈和贵遭受的第一次失败。在“制 冷大王”成功的背后,有的是一系列的挫折。

1971年年底,陈和贵被张氏冷气公司诈骗250万台币,得知此事的时 候,他几乎晕倒。1986年,陈和贵联合两位“美国返台科技专家”,成立国瑞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所谓“热能发电机”,至1991年止,共赔损新台币4000余万元, 只好关门大吉。1991年成立国祥车体股份有限公司,至1994年先后被人倒账3000 万新台币,只好结束营业。1999-2001年间,因台湾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公司 被同业倒账4000余万新台币。2005年因承包力甲营造公司台北医大新建教学大楼 机电工程,期间该公司恶性倒闭,被诈骗工程款7000余万新台币。

这么多倒霉的事,一次次发生在陈和贵的身上,他却依然坚持自己是 “受命运眷顾的人”:“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而我也常常用这句话自我安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 其所为。”就是这样的心态,让陈和贵在很多艰辛曲折面前挺了过来。

回顾创业以来40余年的风雨历程,陈和贵认为国祥就像他这个“劳碌 命”的创始人一样,赚了又赔,赔了又赚,永远没有很宽余的钱财,但40年来也 未曾退过一张支票。“公司的财务副总老讥我爱借大陆的东风、借家乡的东风。” 陈和贵半带自嘲地说,“希望这一次,在故乡的土地上,可以让我再一次借到东 风。” 短一点的成功人士故事3:总有一个梦想能在现实中开花 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每天冒险骑马登上高高的雪山, 采下大块冰,运到城里卖给富家大户,挣得几个小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 上小学,甚至是中学时,他常被同学恶意嘲谑为“窝囊废”,这些中伤的话,严重 地刺伤了一颗少年的心,所以,从小他就体会到贫穷带来的艰难与屈辱。

在中学阶段的后期,他曾参加过校内戏剧演出,从那时起,他就对舞 台产生了兴趣。他梦想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展示 舞姿。为此,16岁那年,他毅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退学,一个人独自跑 到当时的大都市巴黎,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时尚大舞台上用脚尖旋转出精彩人生。

可是,这座高傲的城市根本不屑瞟这个穷小子一眼,别说学习舞蹈的 高昂学费了,就连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成了问题。他没有别的特长,只有从小跟着父母学到的一点裁缝技术。凭着这点手艺,他在一家裁缝店找到了一份每天 要做十多个小时的工作。

就这样做了几个月,他的心情越来越低落、颓废。他不知道自己在这 个裁缝店要干多久,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登上梦中的舞台。他苦闷自己的理 想无法实现,他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他准备自杀的当晚,他突然想起了自己从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 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他决定给布德里写一封信,讲述自己的梦想遭现实阻 挠无法实现的困惑。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布德里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 只好为艺术献身跳河自尽了。很快,他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谁知,布德里并 没提收他做学生的事,而是讲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布德里说他小时候很想当科 学家,也想当飞行员,还想成为一名牧师,但因为家境贫穷父母无法送他上学, 他只得跟一个街头艺人过起了卖唱的生活……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梦 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梦想与现实生活中,人首先要选择生存,一个连自己的 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 布德里的回信让他幡然省悟,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技术,并应聘于 一家名叫“帕坎”的时装店。凭着勤奋和聪慧,他的服装设计技术提高得很快。为 了进一步开阔视野,他又投奔由著名时装设计大师迪奥尔开设的“新貌”时装店。

在这里,他增长了见识,积累了领导时装潮流的设计心得和体会,他的设计水平 也得到了提高。这一年,著名艺术家让·科托克拍摄先锋影片《美女与野兽》, 邀请他设计服装。他为法国著名演员让·马雷设计了12套服装,影片公映后,他 设计的服装惊动了巴黎,美誉如潮。

那年,他23岁,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 服装品牌。他追求独特的个性,大胆突破,设计了时代感非常强烈的“P”字牌服 装,赢得了挑剔的巴黎顾客的青睐。演艺界名流、社会上层人士、达官贵人等争 相慕名前来订制服装。

他就是皮尔·卡丹。

如今,皮尔·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瞩目的亿万富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产品也遍及世界,皮尔·卡丹成了服装界成功的典范。

人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多梦想,当一个梦想因现实的阻挠而无法实现时,就应该勇敢地调整梦想的方向。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都是重要的角色, 只要你脚踏实地把握准梦想的方向,那么,总有一个梦想能在现实中开花,让你 获得华美的人生!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