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感谢信 > 【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电影与电视艺术的区别

【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电影与电视艺术的区别

来源:感谢信 时间:2019-11-21 08:48:06 点击:

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

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 如果说电影艺术是一种以电影技术为手段,凭借画面和音响为媒介,通过 银幕上不断运动的时空来创造形象,再现或表现生活的艺术,基本上能得到人们 认同的话。那么,电视艺术是什么,自一开始就有很多歧义。

贝拉·巴拉兹在他的《电影的精神》(1929年)一书中,将电影艺术的三 个表现元素,特写镜头、蒙太奇、拍摄角度视为电影艺术的独特特点。

前苏联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维塔里·日丹则指出:“被人们说成是‘电影的 光荣和骄傲’的特写镜头的概念,在文学中也是早已有之的,更不必说绘画、雕 塑以至音乐了。” 为此,前苏联的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影视理论家们认为电影与电视是同 一种艺术。

虽说将电影完全等同电视不甚确切,但从艺术本质和审美的角度看, 它们又的确是“同构”的,它们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依据“视 觉暂留”原理,并且有相似的音画操作系统。都与现当代的文化思潮、文化形态 有关。所以,它们美学理念的基础也应当是基本相同的。

这就好象中国传统的诗文、绘画、书法尽管是不同门类的艺术,但书 论、诗论、文论、画论、甚至乐论、舞论等可以互用互证一样,许多美学理论在 同一文化背景下是共通的,具有普遍的通约性,有的审美理论和方法几乎关涉到 一切中国艺术,不仅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规范着中国传 统艺术思维的想象、思绪、感情、直觉,而且对中国影视艺术标举本民族的特性, 也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事实证明,电影所具有的特质,今天的电视的确也都具备。如一般认 为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殊规定性表现为:
综合性,电影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它既像时间艺术那样, 在时光的流逝中展示画面,构成延续的艺术形象,又像空间艺术那样,在各种不 同的环境、地点、画面上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展开形象。它吸纳了文学、戏 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并使之相互融合,构成一个具有 全新特质的有机整体。视象性,电影是诉诸视觉为主的视听艺术,镜头、画面是其审美价值 的重要条件。镜头、光影、色彩、音响直接构成形象生动的感性形式。电影的编 剧、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本身也都须有强烈的视象意识。

逼真性,既能纪录现实生活中人与物的空间状貌,又能再现事物的声 音和色彩。还能表现人的深层心理变化,无意识和梦。尤其是特写镜头更能反映 形象的细部特征,正如路易斯·贾内梯在比较《替身演员》和《野孩子》两部影 片的镜头时所言:“在大全景镜头中,只有大的运动才能看见,而特写镜头中, 眼睛的一闪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所以,《野孩子》中男孩眼泪流过的距离比 《替身演员》里飞行员跳伞降落时所占的空间还要大。

运动性,运动是电影的命脉,电影正是通过不断变换着的画面来表现 运动着的人和事件,并在运动中获得时间延续性的叙事功能,通过摄像机的运动 (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多种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景别和角度,层次 和空间。

蒙太奇,它是电影最重要的构成方法。即可通过分切,选择和概括, 按照特定的创作构思把镜头有机组成一个连续,完整的运动整体,使画面上的直 接形象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象征等作用,深化艺术审美的视觉 效果。

群众性,电影是直观艺术,相对其他传统艺术更为通俗,甚至能使不 同文化层次,不同国籍的人都能看懂,电影的商品属性要求盈利,所以必须顾及 群众的审美趣味和观赏水平,群众性是电影工业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之一。

技术性,电影自诞生之时起,就是借助现代科技来创造形象的。电影 的发展也有赖于高技术的开拓和引进。电子技术,全数字化的HDTV系统正在改 变着传统电影的创作,也为电影制作降低成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些特性电视都具备,而且也缺一不可。而目前认为电视的特性,如 兼容性、多样性、参与性等等,在现代电影中同样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如除了银 幕上的故事,人物、情节、氛围会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使观众不由自主地与影 片中的角色同悲喜,共命运外,观众还会不自觉地设想情节的发展逻辑、戏剧矛 盾的合理性,故事应该有个怎样的结尾等等。

《红高粱》上映不久,反响热烈,尤其是张艺谋在国际上得了大奖,评论文章纷至沓来,广大观众也积极参与,“张艺谋神话”首次掀起高潮。赞美的 认为《红高粱》“体现了我们的祖辈和民族的神气”,成功地建立起“异于传统中 国电影的现代形态”。否定的指责它是以奇异文体来丑化中国人的形象,是为了 夺奖,取悦于外国评委,认为是美学上的严重堕落。又有人认为,这是后殖民语 境中的“征服”中国的结果。接着《秋菊打官司》和开禁后的《菊豆》、《大红灯 笼高高挂》又一次产生轰动效应,形成了“文化转型期”自一开始起,观众、学者 和影视创作人员对电影和文化的自觉参与的热闹场面。涉及到的问题也已远远超 出了电影本文的界面,如文化语境、弑父与从父、原始情调与边缘化、中国电影 的出路和文化格局、娱乐性与艺术性等等。不难看出电影不仅也有参与性,而且 这种参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对以往习惯性思维的突破。与电 视一样,电影美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关怀和文化市场的需要。

当然,也有人认为电影与电视是相异的,如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 ·麦克卢汉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认为电影、照片是以高清晰度延伸人的 感觉的,可称之为“热媒介”,电视是低清晰度延伸人的感觉的,应称之为“冷媒 介”。但如前所言,高清晰度电视已经出现,HDTV的扫描线数已达1500根以上, 而且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种观点亦已不攻自破。国内也有人为了强调电影 与电视的不同,或为了在理论上标识电视艺术的独立,对电视艺术的特点,电视 是什么作了种种界说,出发点当然都是好的,但有些定义似乎下得太过匆忙,而 又缺乏科学性。

又如,对电视下的定义:“电视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技术。” “就 本质来说,‘电视’是一种技术的产物,是根据人眼视觉特性以一定的信号形式来 传达活动景象的技术。”这样的 定义似乎太武断,太简单化了。

还有人认为“电视艺术是一种即时传真的艺术。”把电视看作一种传真 媒介,这当然没错。但电视和电视艺术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如有些 一时不能播放的电视剧和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等,就不可能都那么“即时”, 却反而往往是“过时”的,即过了段时间才会播出的。

就对电视艺术的界定来说,我比较同意张凤铸先生的看法:“电视艺 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 (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其前提是“电视和电视艺术是两个概念,两者有联系, 又有区别,电视是母体,它包括新闻节目群,又包括艺术节目群,它具有新闻属 性,又具有艺术属性。”但同时还应指出的是,今天,电视不仅仅只是传播工具或一种大众艺 术,它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可或缺。

另外,电视的再现性本身就具有审美效应和审美价值,而至远远超越 了亚里斯多德所言之“求知”的界面。屏幕上的强化真实和再现生活具有一种强烈 的视觉审美效果,其观照的张力不仅刺激着人们的视听机制,而且也会加深人们 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

而从符号学原理的角度看,电影与电视的本质更是一致。且不说卡西 尔的构型理论和苏珊·朗格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就是拿麦茨 的电影符号学的一般原理作对照,其实也都适用于电视艺术。为此,我们认为共 同的质性是影视美学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如硬要将二者拆开,既不科学,(电视 很难构筑起一整套完全不同于电影的理论和美学体系),也不利于电影和电视的 拓展,而且在生产、制作和理论上都必然会出现重复建设叠出的弊端。更难适应 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跨学科的配合,艺术门类间应相互渗透的必然趋势。只有排 除门户之见,消除影与视的人为对立,电影与电视的互动和互补的必要性才会真 正得以体现。

作者:张占学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2年8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