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助残日 >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特点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特点

来源:助残日 时间:2019-11-17 08:10:28 点击: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分析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分析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分析范文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 阅大量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文件资料,为研究提供第 一手资料。(2)调查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家进行走访, 咨询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以及在高校实施“体 育与健康课程”的看法。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 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加明确了 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指 明了方向。近期内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 启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 高校新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对原有的体育教育模式和课 程体系取而代之已势在必行。要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就要将 “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把学生健康视为体 育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树立新的健康教育观。现代健康观 立足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空间,包括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及生活行为。健康 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基本关怀,体育是体现这种基本关怀的最佳执行者。从我国目前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 程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和体育实践两大部 分,两者紧密结合,保健、养护和锻炼并重。因此,高校“体 育与健康课程”应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以提高 学生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终身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为目标,从而达到以健康的高度导向体育,用体育的手段保 持健康。

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普通 高校的体育仍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中心,忽视了与健康教育的 结合,忽视了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了科学方法和综合 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即使有健康教育,也只是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这一个层面上, 学生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问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 重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相互独立,没有融为一体, 不能互相促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归根到底是提高他们的 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三者之间 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其中,身体、心理素 质处于基础地位,是硬件。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道德、知 识、理想、情操、信念等软件就没有可靠的载体。大学是人 即将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冲刺阶段,在此阶段开展体育和健 康教育非常重要。通过体育和健康教育,学生在增强体质的 同时也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的心 理。此外,由于大学生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大学的体育和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获得体育技能和健 康知识,还能通过他们对其父母、邻居、亲友和社会产生良 好的影响,并有可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因此,做好大学 生在校期间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能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3“.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第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21世纪学校体育将表现出社 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市场化趋势,因 此,要求体育教师首先应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使 命来指导和规范高校体育各要素和各环节的改革,使之顺利 地与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接轨,并纳入终身体育和生活体育 的轨道。其次,应突出高校体育的特性,符合大学生身心发 展的特点,即学习中突出理性、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和 实用性的特点,并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渴望,使体育基本 知识的掌握为其追求体育文化的要求服务,使健身原理和方 法的掌握为其自主设计、自主锻炼和自主评价服务,使身体 的形成为大学生健康、学习和生活服务。即使大学生体育教 育与大学生实际需要贴近,使体育教育的目标具有个性,让 大学生不仅懂体育而且也喜欢体育。最后,应着重培养大学 生的体育创新能力,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建立为 增进大学生现实与未来健康的“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 的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过去、现 代和未来融为一体,并使教学重心向未来转移,高校体育从以增强体质为中心向以健身为中心转移,从而实现健康教育 与身体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将过去的灌输式 教学和单向传授式教学改为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 学习式的教学和互教互评式的教学。理论课可以进行辩论式 教学和答辩式教学,让大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时要重视 大学生的合理要求,提倡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条件 使其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引导其增强体育意识, 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教师要不断采用新的练习方法供大 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他们因身高、体重、智力、 运动动机及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个大学生都能 进行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

在教学中要改变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变主从型为合作型,变 被动型为主动型,变传授型为进取型,并把课内体育健身教 学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总之,教师要探索多种多样的 方法,为大学生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真正使其积极主动地 自主学习,这是提高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三,提高利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现代化科学技术可 以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现的动作和过程反复多次呈现;
可 以为学习者提供多重感官刺激,使学生获得视、听、触等多 种感觉,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可 以使体育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社会化方向迈进,必将成为体 育教学中一种有效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能深刻分析和 学习教学战线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研究体育教学 的特点和规律,敢于突破自己和他人已有的经验和结论,提 出新见解。

4“.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需多方参与。教育工作必须 有一种全员参与意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只有相互沟 通,积极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长期以来,受传统教 育观念的影响,理工科高校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时习惯于一 味强调专业教育,特别是知识教育,而忽视体育教育。更由 于支持力度太小,形不成主干课程应有的影响力度,使体育 与健康课在学校工作中起的作用相对有限。因此,首先,学 校领导应该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整体出发,把体育与 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使体 育与健康课真正融入高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 框架之中,并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合部分,切实发挥它的 功能。其次,体育教学要解决好学生家长的淡出问题。目前 的体育教学忽视调动家庭教育的潜在力量,使得课程教育的 正面效应经常与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发生冲突。因此,体育 与健康课应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利用全国高校的网络系 统,让学生家长学到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家庭教 育跟上学校素质教育的步伐,向健康化、科学化、系统化的 方向发展。最后,体育与健康教学一定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意 识,严防学生个体的淡漠。当代学生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长期,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情绪容易 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变化,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与学校其他部门配合起来,创造更多的体育比赛和展示的机 会,让学生自己去直接感受、体验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健康美、 自信和喜悦。要让学生从课堂教学的幕后走向幕前,让他们 能在课堂上动脑、动口,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

三、结论与建议 1.增强领导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意识,完善组织机构。世 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在健康教育工作中, 最重要的是开发领导层,其中包括决策者、立法人员、财政 人员和资源分配者。必须劝说他们给健康教育以应有的重视。

领导者是我们健康状况最重要的因素。”学校领导应高度重 视学校的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只有这样,大 学生的健康水平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意识才会得到增 强。

2.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完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大学体 育教学课程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体育课程,二是健康教育 课程。首先,体育课程应根据终身体育教学总目标(完善体 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掌握体育知识、技术、 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 能力,使体育锻炼经常化,成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大学体 育教学应改革体育课程结构,增大体育课程的总体弹性,增 加体育活动课的内容,将健身、健美活动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其次,健康教育课程应贯彻“预 防为主”的方针,让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和一 般医学知识,养成文明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选 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健康教育应以促进和保护身心健康 为目标,编写健康教育的卫生知识教材。

3.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据教育部统计,目 前我国学校需体育教师60万,但整个教育系统大约有体育教 师32万,尚缺28万人左右。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体育专业的 毕业生改行人数令人瞠目,每年均在80%左右。为此,现在 迫切需要各级教育部门以岗位培训的方式对在职体育教师 和校医进行专门培训,以增加高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师资数量。

5.制定新的科学评价体系。我国大多数高校受传统教学 思维模式的影响,主要以运动技术、技评和达标考核学生成 绩,忽视对大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因 此,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必须摆脱传统的绝对标准的评 价模式,将教学过程评价与教学结果评价紧密结合,树立身、 心、群三维综合评价观,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体育与健 康教育考核机制。在评价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 生的先天条件、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并允许学生按教师 提出的目标,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潜能,设计制定目标,做到 因人施教。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