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元旦 > [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法学毕业论文

[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法学毕业论文

来源:元旦 时间:2019-11-27 07:50:49 点击:

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融合在一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在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法科毕业的学生扮演、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社会 职责。作为法学本科毕业学生水平检验的最后一道程序,毕业论文质量的优劣无 疑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能力的高低。然而,由于现行传统的 一、现行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弊端 我国长期以来,无论是综合性大学法学院系亦或是单科性政法院校, 法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多少年来采取的都是固定不变的模式,即由专业课教师提 出若干 1.选题范围受限,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行毕业论文模式 下,法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程序一般是:毕业论文的命题由教师确定,经系主任 (教研室主任)审核后,报学院或学校批准。在学院、学校批准、公布的命题范 围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的 2.与其他教学环节脱节,难以保证论文的质量。传统的教学计划是把 专业课、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教育当做相互独立的教学环节,依次排列。

把毕业论文放在学生毕业时,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在没有理论知识积 累和实践活动的情况下,实在难以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做不好,也只影响到一 个环节的成绩,因此学生做毕业论文的压力不大,难以保证高质量。

3.学术研究水平较低,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在现行传统毕业论文 写作模式下,选题具有严重的“被动性”且受到较大的限制,论文的写作过程一般 与实践脱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混一纸文凭成了毕业论文写作 的最终目的。因此造成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研究水平一般较低的尴尬局面,不利 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二、“系列化”、“一体化”——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新路径 实际上教育行政部门已经认识到学生毕业论文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意义。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就指出,“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 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 重要实践环节”。因此探索新的毕业论文模式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教学改革任务。

在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模式的选择、建设过程中,采用“系列化”、“一体化”写 作模式,对于实现当代人才培养目的具有重要作用。“系列化”,是指进行一体化 设计,从不同角度和多个层面为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服务的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教 学写作模式。它既包括向学生传授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 又包括重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关法律实践活动,还包括为拓展学生视野而进 行的中外相关法律领域比较研究活动,等等。“系列化”,是相对于传统毕业论文 模式中,学生仅凭查找资料、“纸上谈兵”而完成整个论文写作过程而言的。“一 体化”,是指能够体现论文写作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 论文写作单纯依靠相关文字材料、将毕业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的新模式。

它既包括传统的查找资料的过程,又包括学生实际参与课题研究、运用所学专业 知识进行法律实践的过程。“系列化”、“一体化”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模式与传统模 式相比,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如下特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该模式强调的是将毕业论文 写作与 2.能够调动学生参加专业学习及实习的积极性。由于该模式注重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直接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素 质和技能,而且选题一般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切身利益所在,所以学生参加专业 学习及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均可以有所增强。同时由于毕业论文内容紧密结合 法律实践,毕业论文又是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题,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过程中, 学生可以得到许多有关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学生普遍感觉有事可做,对于节约社 会资源也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该模式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进入了社 会角色,让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课题、撰写毕业论文进一步认识社会和自我,树立 脚踏实地的就业观念,为学生毕业后顺利选择就业单位提供便利条件。同时,由 于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般是针对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选定,论文成果一般 均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而提前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 践经验,满足社会对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需求。

三、“系列化”、“一体化”毕业论文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引进,需要采取许多相关的配套措施。“系列化”、“一体化”毕业论文新模式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引进,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新问 题。因此,加强与其相配套的措施建设,对于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具有重 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下述配套措施。

1.提高毕业论文学分分值,突出其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毕业论 文质量的高低能够反映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毕业论文在学分体系中应当 占有较大比例。然而,目前四年制本科中毕业论文学分在其中所占比重一般不超 过4%。比重显然过低。因此,笔者认为,毕业论文学分至少应占总学分的5%以 上,以此来提高毕业论文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

2.强化毕业论文意识,及早进行毕业论文教育。为提高学生学术研究 的兴趣和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应当让学生在入学时就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四年本科 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便及早积累材料,为日后毕 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

3.鼓励教师多选择研究课题,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目前,高校教 师的课题选择一般着眼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申报项目、争取科研资金为 主,且课题研究的参与人员一般选择教师或研究生,未真正与培养高素质的本科 生教育相结合。笔者认为,此种课题研究方式不利于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倘若高校教师的课题研究与本科生教育相结合,尤其是与 4.改革传统学时安排,延长论文写作时间,为多出研究成果创造条件。

在目前的学时计划中,各学校一般安排学生在第八学期专门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

此种方式实际上只给了学生3~4个月的时间撰写毕业论文,难以保证论文质量。

“系列化”、“一体化”论文模式要求改变此种学时安排,打破撰写毕业论文的严格 时间界限,除了留有论文修改、抄写、答辩时间外,不再留有专门的论文写作时 间,相应地在教学计划中拉长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这样, 一方面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创造了时间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推出一系 列研究成果,真正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5.实行导师组负责制。由于“系列化”、“一体化”论文模式要求学生参 与教师课题的研究,因此,应在专业学习阶段,即课题研究阶段就在双向选择的 基础上为学生确定指导教师(导师)。每位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数量应当依据课题 研究的实际需要确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并负责协调学生与实习单位的 关系。建立长期的师生协作关系既有助于加深师生感情,也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 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成为必然。大学要出复合型人 才产品,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