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清明 >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爱子故事【历史最有名爱子故事】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爱子故事【历史最有名爱子故事】

来源:清明 时间:2019-08-15 17:50:38 点击:

历史最有名爱子故事

历史最有名爱子故事 历史最有名爱子故事篇一:司马光教子俭朴 司马光一生,流传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据历史记载,司马光十分注意 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他在《答刘蒙书》中说自己“视地而后敢行,顿 足而后敢立”。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巨著,他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恕、刘 敛当助手,还要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 非常生气,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 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 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他还告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要多积 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

在生活方面,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 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他常常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 儿子认识到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训俭示康》。

他在文中说道,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因为俭约而遭到讥笑,实在 是要不得的。他又说,近年来,风俗颓败,讲排场,摆阔气,当差的走卒穿的衣 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也脚上穿着丝鞋。为了酬宾会友“常数日营聚”,大 操大办。他对这种奢靡的风俗感到痛心,为此而慨叹道:“居位者虽不能禁,忍 助之乎!” 随后,司马光赞扬了宋真宗、仁宗时的李沆、鲁宗道和张文节等官员 的俭约作风,并援引张文节的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告诫儿子这句 至理名言是“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接着,他又援引春秋时鲁国大夫 御孙说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接着,他对道德和俭约的关系作了 详尽的解释。他说:“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反之,“侈则多欲。君子多 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为了教育儿子警惕奢侈的祸害,常常详细列举史事以为借鉴。

他对儿子说,西晋时“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祟以奢靡夸人,卒 以此死东市”,近世寇准生活“豪侈冠一时”,“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训俭示康》这篇文章,写得有理有据,真切动人。司马康读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此后,他一生始终把父亲的这篇家训,当作做人的镜子,用来 警示自己。

历史最有名爱子故事篇二: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 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 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 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 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

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 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 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 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 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 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 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历史最有名爱子故事篇三:王羲之夫妇俩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滴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 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 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静静走到背后,忽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滴羊毫,献之握笔 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兴奋,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 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滴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忽 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 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滴父母看此情景, 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 院里这18缸水,你滴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竖立得稳。”献之一 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滴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 年,把一大堆写好滴字给父亲看,希看听到几句表扬滴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 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足滴表情,随手在“大” 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滴字样练滴。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滴字还有什么不同” 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滴那个点儿,叹了口气 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 结果呢”母亲见他滴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 过不去滴河、翻不过滴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 到目滴滴!”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 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滴字也到了力透纸背、 出神入化滴程度,他滴字和王羲之滴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尚书》记 载周武王说过“予有乱(治)臣十人”,其中就有母亲太姒,而孔子却改为“九人而已, 有妇人焉”。可见孔子的时代已经排斥作为母亲的妇人参与政事。刘向树立的“母 仪”,初了王母、王后,还有普通贵族和平民。像春秋时期卫定公夫人定姜,为 丧夫归宁的儿媳垂泪吟诗送别,树立了一位“慈姑”的形象;鲁国季孙氏文伯之母 敬姜,以“正曲枉”“均服”教导文伯相鲁之道,家居生活也处处以礼行事,能匡正 儿孙过失,同代的孔子盛赞她的贤德慈惠。还有一类慈母是善待前妻之子的继母, 魏国芒卯的续妻,尽管前妻的5个儿子都仇视她,但当其中有人被系狱时,她四 处奔走相救感动了魏王,赦免其前妻子死罪。孟子的母亲三迁其居、断织励学的 故事,更是人人耳熟能详。楚国将军子发的母亲教诲儿子体恤士兵;齐相田稷的 母亲教育儿子拒绝贿赂,做廉洁正直的君子……这些母亲都成为后代广为流传的 教子有方的贤母形象。“母仪”不是人人可以企及,于是刘向又将那些具有一、二 美德、才具——或仁智、辩通或贞顺、节义的母亲推举出来,供更多人效法。能 洞察几微、规劝儿子和家人趋福避祸的“仁智”母亲如密康公母隗氏,她劝说儿子 献出私奔投靠的三个美女给周王,不可自己享用,不听,招致周天子征讨而亡国;
晋国叔向的母亲羊叔姬预见儿子叔鱼和孙子叔虎有“狼子野心”,必给羊舌氏带来灭族之灾,后来得到验证;赵括的母亲深知儿子只会纸上谈兵,力谏赵王不要用 儿子为帅,赵王不听,造成赵国血染长平的惨败。面对凶险而能从容申辩、化险 为夷的“辩通”的母亲,首推楚国郢大夫江乙之母,江乙被楚国令尹诬告犯盗窃入 狱,其母亲自见楚王,用巧妙的譬喻,指责令尹的诬枉和儿子的无辜,江乙终被 赦免。《古列女传》中也列有贤明、贞顺的妇女,但多是妻子,即未来的母亲;“节 义”的范围较广,保母乳母、继母、姑姑、妯娌、妻妾等多种角色身份,伦理关 系已超出母子、夫妻范畴了。

在树立正面母亲典范的同时,刘向也列举了坏母 亲(女人)——“孽嬖”代表。与三代兴国贤母相对立是末代亡国的“女祸”,像夏桀 后妹喜,商纣后妲己,西周幽王后褒姒,都被指控为以色惑主,毁乱纲纪,导致 家坏国亡的“厉阶祸首”。无独有偶,春秋时晋献公夫人骊姬,蛊惑献公废世子申 生,立自己亲生儿子奚齐,迫使诸公子流亡19年,造成晋国政局长期动荡。这类 导致乱政的母亲成为后代“女祸”的一面镜子。贵为王后、夫人,身为母亲,非但 不被尊重,反招致指责詈骂,就是因为她们危及了家国安定,搅乱了男女内外界 隔。有鉴于此,后人对身为母亲介入外部公务的才具智慧不再过多赞扬,而更多 注重家内的母职和德行。但是在皇家,如果遇到继胤中断,幼主登基,还需母后 临朝听政,这在汉、宋两朝特别引人注目。对于官宦和平民的家庭,演变到后来, 对贞节苦孝、相夫教子的母亲的记载日多,充斥着正史和方志的列女传和私人著 述的碑铭祭文中,后代各种女教书中,也包括身为母亲的妇女对女儿、儿媳辈的 叮嘱教诫,汉代班昭的《女诫》开母亲著述教诫女儿之先河。其实,这是更有力 有效的母性塑造渠道。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